资源简介 八上地理核心知识第一章 从 世 界 看 中 国第一节疆域1.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北温带、少部分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临太平洋)2.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①纬度位置优越,气候适宜②海陆兼备:西部邻国众多,通过陆上交通可到达多个国家;东部海岸线漫长,通过海上交通到达世界个重要港口。3.疆域四至:最南端海南省曾母暗沙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4.领土:面积 960 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相当。5.海域: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内海)、黄海、东海、南海6.邻国:陆上接壤(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还有缅老越)东部:朝鲜 北部: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 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部: 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6 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来西亚、菲律宾、日本、韩国(印尼文马菲日韩)既隔海相望又陆上相邻:朝鲜、越南7.从国家之间商品贸易的角度、谈谈我国邻国众多的优势。①出口特色产品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②交通便利,节省运费③就近进口油气、矿产资源,资源互补更稳定。 ④区域合作可以降低关税。8. 行政区划划分方法: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9.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 个省4 个直辖市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5 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2 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10.省级行政区之最: ①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 ②跨纬度最广:海南省③跨经度最广:内蒙古自治区 ④面积最大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⑤邻国最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⑥少数民族最多:云南第二节 人口1.人口总数:14.12 亿2.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①新生人口减少 ②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 ③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解决措施:①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3. 我国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匀,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省)一线为界,东密西疏4.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胡焕庸线)第三节 民族一、中华民族大家庭1.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55 个少数民族。2.壮族人口最多,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3.民族分布特征情况:汉族遍布全国。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4.我国分布特征: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二、民族文化藏族: 雪顿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 壮族、畲族:三月三第二章 中 国 的 自 然 环 境第一节 :地形一、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西呈三级阶梯分布。1.沿北纬 36 度地形剖面图2.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河流自西向东,便利东西交通;③河流流经三级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二、我国地形特征;地形总类齐全、山区面积广大三、大地的骨架:山脉★★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及口诀5横: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西向。(天阴困秦南)8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连着雪峰山。长白武夷台湾山。2捺:阿尔泰山祁连山。3竖:贺兰六盘横断山。1弧形:喜马拉雅孤形山。珠穆朗玛世界颠。★★我国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牧人的天堂)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表崎岖,怪石林立)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塔里木盆地(最大)柴达木盆地(最高),四川盆地(天府沃土)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二节 :气候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1.气温:1 月均温最低,7 月均温最高。直方图中冬季(最冷月)看 1 月,夏季(最热月)看 7 月。2.降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二.我国气温分布规律:冬季:全国各地大多寒凉;南北温差大。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更冷。夏季:全国除青藏高原外普遍暖热;夏季南北温差小。我国夏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更热1.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分南北)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1 月均温 大于 0℃ 小于 0℃年降水量 大于 800 毫米 小于 800 毫米耕地类型 水田 旱地河流结冰期 无结冰期 有结冰期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大致与 1 月 0℃等温线重合,以北冬季河流结冰,以南不结冰;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大致与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以北为半湿润区,以南为湿润区。3.我国的五个温度带:温度带 作物与熟制寒温带 土豆 一年一熟中温带 小麦、甜菜 一年一熟暖温带 玉米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亚热带 水稻、油菜 一年两熟至三熟热带 热带作物(水果、甘蔗)一年三熟青藏高原为高寒区,作物是青稞三、降水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分布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干湿地区:四.我国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多样1.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 冬季风来源:太平洋(东南季风) 来源:蒙古和西伯利亚印度洋(西南季风) 风向:西北季风、东北季风性质:温暖湿润 性质:寒冷干燥2.季风气候的影响: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弊: 季风不稳定, 易导致早涝灾害季风迟到早退会引发旱灾,季风早到晚退会引发洪涝灾害;冬季风太过强烈会引发寒潮3. 我国五种气候及其分布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青藏高原:高原山地气候:冬及寒冷漫长,夏凉短促,植被垂直差异明显。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北回归线以南: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第三节 :河流湖泊一、河流的功能:发电、航运、养殖、灌溉、城市供水等二、内流河与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1. 内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2. 主要大河:外流区的河流注入海洋: 注入太平洋:黄河、长江、黑龙江、珠江等注入印度洋:怒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内流区的河流不流入海洋: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3.水文特征:北方河流:黑龙江、松花江、黄河等,冬季结冰、汛期分春汛河夏汛。南方河流:长江、珠江等,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区,冬季不结冰,夏季汛期长。西北内流区:水量小主要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汛期短。三、长江1. 概况:发源于青藏高原青海省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全长 6300 千米。中国第一长河。2. 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3. 长江的特点:我国水量最大、谁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原因: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江水多,支流多;流经地势三级阶梯,水位落差大)4.上、中、下游分界点:宜昌、湖口5.分段特征: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支流多;下游江阔水深。6.开发利用: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修建水电站。中下游航运价值高。7.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①无结冰期,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②中游流经平原地区,江阔水深;③流经人口密集地区,经济发达,航运需求大。8.自然灾害:中下游洪涝多发。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多支流。河道弯曲,流速慢。人为原因:过度开发、乱砍滥伐、围湖造田。9.治理措施: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水工程,合理放牧、植树造林,退耕还湖。10.保护江河,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参与河流保护的宣传活动;参与河道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11. 长江水系图东海四、黄河1. 概况: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全长 5500 千米。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塞上江南)、河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2. 黄河和长江共同流经的省区:青海省、四川省。3. 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渭河(最大)、汾河 4.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桃花峪。5.分段特征: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流速变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6.黄河的忧患与治理:★忧患:水少:流经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区,降水少;沙多: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含沙量大。下游地上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流速变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治理措施:水少: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原则),上、中游修建水库蓄水。沙多:中游植树造林,利用水利工程调沙(如:小浪底) 地上河:下游加固大堤。7. 黄河水系图平宁原夏三门峡 小浪底五、湖泊1. 内流区:咸水湖,最大咸水湖是青海湖。2. 外流区:淡水湖,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