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人教版(2025)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学教目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的相关史事;梳理识记元朝在中央、地方、边疆的统治措施,理解行省制度的影响;知道文天祥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理解元朝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任务导学任务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阅读教材58页-60页,梳理蒙古族的兴起、元朝建立及统一的相关史事(时间、人物、都城);了解忽必烈的治国举措,理解元朝统一的意义。任务二:元朝的统治2.阅读第三目内容,梳理元朝巩固统治的举措,理解其影响(中央、地方、边疆)。任务三:元朝的民族交融3.阅读第四目内容,梳理元朝时民族交融的表现,理解元朝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任务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蒙古族的兴起生长鞍马间,人自习战,自春至冬,旦旦逐猎,乃其生涯。 ——《蒙枢备录》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善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部落混战,相互征伐。生活特点生活状况渴望统一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这并不靠兵马之众多,而靠的是严谨的纪律、制度和可行的组织。也可以说,那些辉煌的成就来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挥艺术。——尼赫鲁《怎样对待世界历史》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任务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蒙古族的兴起1227123412471253蒙古灭金蒙古灭西夏吐蕃依附蒙古蒙古灭大理蒙古对峙蒙古南宋成吉思汗发动大规模的扩张战争任务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蒙古族的兴起2.元朝建立忽必烈(元世祖)1271年时间建立者都城大都(今北京)元世祖(1215—1294)任务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结合材料,思考忽必烈的治国理念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接受汉人儒臣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从蒙古到元朝,是从崇力向崇德升进,从野蛮向文明靠拢,从夷狄向中华进化,即汉化了。元朝就是汉化的伟大成果,从军事暴力集团向道德和文明的方向演进的结果。所谓汉化,就是儒化。忽必烈确立儒学为治国理念和指导思想,展开和完成了这次除旧布新的历史性的大转型。——摘编自《忽必烈儒化:一次华丽的历史转身》儒学治国儒学治国任务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3.忽必烈治国举措过程意义①1276年,元灭南宋②1279年,元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完成了全国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西夏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朝南宋蒙古秦、西晋、隋、元4.元朝统一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又重新实现统一的朝代有哪几个?任务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的气节,受到后人的敬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崖山多忠魂,后先照千古。陆秀夫文天祥任务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目标导学二:元朝的统一观看视频,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元朝疆域辽阔,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结合地图,描述元朝疆域范围。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与汉唐时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今天的西北、西南,东北广大地区和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元朝又是如何实行有效统治的呢?任务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4.元朝的疆域元世祖参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根据视频,结合右侧示意图,说一说元朝是如何巩固统治的?中央地方 设行中书省,实行行省制度。(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地直属中书省管辖。)设中书省掌管行政,下设六部设枢密院负责军政设御史台负责监察设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军政继承与创新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任务二:元朝的统治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军政事务。澎湖巡检司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管辖权。阅读教材P62,归纳元朝在边疆地区的统治措施及特点。东南-台湾机构:意义:机构:意义:西南-西藏机构:意义:西北-西域台湾、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务二:元朝的统治知识拓展:驿传制度驿站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面对空前辽阔的疆域,元朝实行驿传制度传递中央政令。任务三:元朝的民族交融材料反映了元朝的哪一现象?“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民族交融背景表现各族以中原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加强。元朝不断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①边疆各族内迁,同汉族杂居相处;②契丹、女真等族汉化;③形成新的民族—回回,是我国回族的前身。结合材料思考,民族交融有何意义?蒙古、色目人的马奶酒、舍里别等饮食为中原汉族所接受,中原服饰中颇具特色的龙凤纹饰和下衽开襟也为蒙元服饰制度所接纳。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族民族也在逐步融合。 ——摘编自罗贤佑《元代民族史》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各族间的了解与联系,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具有重要意义。任务三:元朝的民族交融知识拓展:中国观忽必烈建立元朝 ,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 ,传统的“中国观”以此为契机出现重大变化。“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 ,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 ,其文化意义突破农耕文化而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 ,乃是“中国”主权行使者 ,可以是汉族政权 ,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这样的“中国观”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全中国的统一局面的形成。——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历史解释】“中国观”在元代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地域拓展;民族多元;文化融合;主权扩展;“小中国”→“大中国”课堂小结元朝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及统一蒙古扩张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建立统一统治民族交融1279年,元灭南宋残部,完成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中央地方边疆中书省-行政、枢密院-军政、御史台-监察、宣政院-宗教和西藏军政行省制(山东山西河北除外)台湾:澎湖巡检司;西域:北庭都元帅府;西藏: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形成新的民族—回回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各族间的了解与联系,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具有重要意义。先导阅读,整体感知元朝建立建立蒙古政权中央地方边疆元朝统治简述蒙古政权、元朝的建立统一过程,巩固统治的?蒙古灭西夏蒙古灭金民族交融元灭南宋统一全国铁木真统一蒙古忽必烈继承汗位1.(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下列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A.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B.奠定了元朝建立和统一的基础C.有利于宋朝政权的稳固与管理D.对元朝的疆域进行了有效管辖2.(山东聊城·中考真题)“使中央权力下移了一个层次,地方机构上升一级,大大靠近中央。它的两重身份使上下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形成‘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段材料评价的应是( )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三省六部制度 D.行省制度课堂检测DB①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政权。②蒙古军进军西夏,西夏灭亡。③蒙古灭金,形成与南宋直接对峙的局面。3.(山东枣庄·中考真题)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马英九一行时强调,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共同建设了包括宝岛台湾在内的祖国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国历史。回顾历史,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政院 D.台湾府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趋同性逐渐加强。元朝建立之后,进入中原的契丹人、金人都被称为汉人,正体现了这种趋同性。材料说明了这一时期( )A.各族间实现长久和平 B.社会经济繁荣C.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 D.中外交流频繁课堂检测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