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阳泉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上历史第一次月考答案
1.D2.C3.C4.C5.B6.D7.A8.A9.B10.C11.A12.C13.B14.C15.C
16.问题一①:克洛维; ②形成了以后的德国、法国、意大利;
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问题二:图一:庄园:从 9 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
园。大约到 11 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图二:中世纪大学:11 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 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当时,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7.(1)评价: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4分)
(2)“武力”:对外殖民扩张。(1分)“宗教”:基督教。(1分)“法律”:《罗马民法大全》。(1分)
(3)图一:雅典帕特农神庙。(1分)图二:万神殿。(1分)认识: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1分)
18. (1):理解:享有民主权利的公民只占雅典居民的 9%,而广大的外邦人、奴隶、妇女等则没有民主权利,是典型的少数人的民主。但在民主政治中又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人民主权的原则;通过抽签方式和津贴保障,使公民不论贫富都可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增强了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感,充分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因此,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2)背景:罗马共和国贵族垄断着立法权和司法权;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提高平民政治经济地位以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压迫。
作用: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特点:《罗马民法大全》继承之前的法律成果,是一部汇编式法典;出现刑罚制裁;等等。
(4)法制建设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法制建设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要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等等。
19(1)①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②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③统治者重视科学文化事业④吸收东西方优秀文化,加以融合创新。
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医药和印度的棉花、食糖、阿拉伯数字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发展
文明的生命力源于交流互鉴。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物质与文化的双向流通;佛教传入中国,与儒道思想碰撞融合,深刻塑造了中华文化;阿拉伯帝国吸纳希腊、波斯与印度文化,整合创新后传回欧洲,促成文艺复兴的萌芽。
可见,文明在交流中汲取养分,在互鉴中突破创新。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75分(考生注意: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 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下列有关古代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埃及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东部
②埃及气候干旱,终年雨量稀少
③尼罗河是埃及唯一的水源
④尼罗河谷地区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⑤约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尼罗河沿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小国
A.①②③ B.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2.下表为世界古代史上两个早期国家的统治手段简况。据此可知,两者的共性是( )
早期国家 统治手段
古埃及 法老的命令在政治上发挥法律作用,被认为是神意。
美索不达米亚城邦 制定法典;根据神谕举行仪式以帮助统治者决策
A.城邦体制成熟 B.实行民主政治 C.神权色彩浓厚 D.采用奴隶制度
3.古印度法律规定:“杀害婆罗门,罪犯要被处死……杀害首陀罗,罪犯需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这说明( )
A.种姓制度维持社会稳定 B.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交流
C.种姓之间不平等性明显 D.种姓制度成为统治工具
4.公元前5世纪,一位雅典演说家赞扬奥林匹亚节说:“我们共同来到一个地方,通过共同的祈祷与共同的献祭活动,回忆起存在于我们之间的亲属关系。”这一节目的开展( )
A.促进了希腊城邦的政治统一 B.维护了城邦之间的长久和平
C.培育了希腊的文化认同意识 D.传播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理念
5. 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大致位于下图年代标尺中( )
A.A B.B C.C D.D
6.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和载体,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依托。以下文物可以证明古希腊( )
A.民主政治繁荣 B.追求自由平等 C.经济高度发达 D.崇尚健美体育
7.下图为罗马大竞技场,它体现了古罗马人在建筑上( )
A.注重吸收创新 B.强调全盘模仿 C.趋向封闭保守 D.重视中西合璧
8.有趣的谚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形象地记忆一个历史事件。下列描述中,与欧洲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关系相关的是( )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D.“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9. 从下面这段历史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世纪( )
微弱的晨曦透过狭小的纸窗照射到屋内,阿布拉黑环顾着这一间小屋。立桩横梁式结构,墙壁是填着泥土的柳条。家具仅有桌子、箱子和一二条长凳。这也是阿布拉黑养鸡、羊和猪的地方,靠近大门还放着一堆气味刺鼻的肥料。…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管事可以处罚他一甚至鞭挞他一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 ——【美】时代一生活图书公司编著《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
A.欧洲法律制度的严苛 B.庄园农奴处境的悲惨
C.封建庄园的自给自足 D.租地农场的经营状况
10.西欧中世纪的城市中不管是市长,法官,贵族、教士或作坊主、商人,还是受雇佣的帮工,学徒,乃至从农村逃来而住满期限的农奴,尽管财产方面存在差别,然而在法律身份上都是平等的自由人。他们可以自由支配他的财产,如同自由支配他的人身一样,而不受领主的管制。这一状况( )
A.加剧了西欧的分裂割据局面 B.削弱了君主专制统治
C.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教会控制城市
11.中世纪西欧城市里居民掀起了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常用的手段包括( )
①金钱赎买②武力斗争③教会的馈赠④与领主谈判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2.拜占庭文明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沃土之上,其产生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这体现出拜占庭文化的突出特点是( )
A.影响深远 B.独树一帜 C.兼收并蓄 D.源远流长
13.646年,在从中国留学归国的革新派推动下,日本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成功地移植了中国的典章制度。由此,日本( )
A.依靠贵族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 B.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D.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14. “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是一种社会和政治体系以及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它是阿拉伯文明独特的印记。”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15.在世界古代史上,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的版图都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这客观上都有利于( )
A.雅典民主政治发展 B.封君封臣、庄园制度发展
C.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D.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5分)
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19题15分,共45分。
16.封建时代的欧洲。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项目名称】封建时代的欧洲
【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活动,走近历史史料,更清晰的认知封建时代的欧洲。
【项目任务】
任务一 一组同学以“基督教的兴起·法兰克王国”为主题,绘制了下列思维导图,准备布展。
问题1:请你根据上表中的相关信息,分别补充①、②处内容的完整性。简述封君封臣制的特点。(4分)
任务二 二组同学以“西欧庄园和中世纪大学兴起”为主题,搜集了如下图片资料设计展览。
问题2:请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分别对它们进行简单介绍。(4分)
17.交流·互鉴·共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扩大统治基础,他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两者通婚。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宗教、巴比伦天文学和数学也传入了希腊。
材料二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过:“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对亚历山大的东征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关于罗马征服世界的“武力”“宗教”“法律”分别指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提供的图片回答图一建筑的名字;图二建筑的名字。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认识。(3分)
18. 民主法治·衡量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世界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这句话的理解。(3分)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是贵族专政,适用习惯法,贵族垄断着立法权和司法权。平民形成了一股足以和食族相扰衡的力量,双方斗争非常放烈。公无前5世纪中叶,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提高平民政治经济地位以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压迫……公元前451年制定法棒,经森图里亚会议(公民大会)批准,称《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高攀《古代中西方成文法典之比较—一以<法经>与<十二解表法>为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十二铜表法》制定的背景,简述其制定的重要作用。(4分)
材料三:《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该法典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查士丁尼下令编纂法典的目的,并概括《罗马民法大全》的特点。(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制建设的认识。(2分)
19.智慧星火.阿拉伯文化的璀璨星空。
任务一: 根据下列材料,概括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4分)
材料: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他们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 8世纪中叶,中国的造纸术和罗盘针传入阿拉伯帝国,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任务二: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课本,用史实说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的贡献?(4分)
材料:阿拉伯半岛不仅是东西方交通贸易要道,也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丝绸、医药、炼金术,印度的文化,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的。同时,西方有价值的东西也经由他们传到东方。 ——卢生芹、魏纪林《科学技术史》
任务三:请你从下面的史实中任选三则,以“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发展”为主题,写一片小短文。(7分)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