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民兴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民兴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座号:
七年级语文素养训练(一)
测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卷首语:
秋日暖阳漫进教室,我们迎来初中生涯的第一次月考。这段日子里,你为新知识付出
的每一份努力,都攒着成长的力量。
这不是“闯关”,而是一次温柔的自我检测一帮你看清已学的收获,找准下一

步的方向。别紧张,笔尖落下时,就当作和知识轻轻打个照面。

愿你带着勇气从容书写,无论结果怎样,这段全力以赶的时光,都会是初中旅程里闪
亮的印记。现在,就出发吧!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5分)
【吟诵四季诗意流芳】
1.学习小组阅读古诗,在诗中寻找季节之美,探寻诗人情志,请你完成下面默写。(10分)
暮春时节,①“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
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摄取九种景物②”
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旅图:③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在一代枭
雄的眼中,萧瑟的秋天也有蓬勃的激情。
冬末岁初,④“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
山下》),春天的气息悄然间来临,大自然生生不息。《咏雪》中,面对“白雪纷纷何所似”
的提问,谢朗以⑤“
”作答,侧重从雪花的颜色与颗粒质感进行类比;而
谢道韫则以 “
”回应,更精准捕捉到雪花轻盈飘舞的动态之美。
【追寻春日花韵时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

每年油莱花盛开的季节,微风吹拂,莱花摇曳,仿佛满金流动。这是大自然给予人
类的极大的恩赐,使得大地或五彩斑斓,或xiùql婉约,或cūuǎg豪放,或壮美
瑰丽…每每这时,hua zhT zhā0zhǎn的蝴蝶便而来,黄鸥鸟则用嘹亮
的歌声伴奏,它们
地飞舞,卖弄着动人婉转的歌声,这番美景,吸引各方游客
油莱花即使没有玫瑰花的娇艳欲滴也没有蜡梅的做霜挺拔,但是它那种质
朴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①xi0q1()
②ca guang(
③hua zhi zhao zhan()
3.下列选项中,填入横线词语最为怡当的一项是()。
A前呼后拥轻柔摩肩接踵
B.呼朋引伴轻盈纷至沓来
C.前呼后拥轻盆
蜂拥而至
D.呼朋引伴轻柔
络绎不绝
25-26上七年级语文素养训练(一)测试卷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F座号:
七年级语文素养训练(一)测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卷首语:
秋日暖阳漫进教室,我们迎来初中生涯的第一次月考。这段日子里,你为新知识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攒着成长的力量。
这不是“闯关”,而是一次温柔的自我检测-帮你看清已学的收获,找准下一步的方向。别紧张,笔尖落下时,就当作和知识轻轻打个照面。
愿你带着勇气从容书写,无论结果怎样,这段全力以赴的时光,都会是初中旅程里闪亮的印记。现在,就出发吧!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5分)
【吟诵四季诗意流芳】
1.学习小组阅读古诗,在诗中寻找季节之美,探寻诗人情志,请你完成下面默写。(10分)
暮春时节,①“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摄取九种景物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旅图;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在一代枭雄的眼中,萧瑟的秋天也有蓬勃的激情。
冬末岁初,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春天的气息悄然间来临,大自然生生不息。《咏雪》中,面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提问,谢朗以⑤“撒盐空中差可拟”作答,侧重从雪花的颜色与颗粒质感进行类比;而谢道韫则以⑥“未若柳絮因风起”回应,更精准捕捉到雪花轻盈飘舞的动态之美。
【追寻春日花韵时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
每年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微风吹拂,菜花摇曳,仿佛满金流动。这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极大的恩赐,使得大地或五彩斑斓,或xiù qì婉约,或cū guǎng豪放,或壮美瑰丽······每每这时,huā zhī zhāo zhǎn的蝴蝶便 而来,黄鹂鸟则用嘹亮的歌声伴奏,它们 地飞舞,卖弄着动人婉转的歌声,这番美景,吸引各方游客 。油菜花即使没有玫瑰花的娇艳欲滴,也没有蜡梅的傲霜挺拔,但是它那种质朴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①xiù qì(秀气) ②cū guǎng(粗犷) ③huā zhī zhāo zhǎn(花枝招展)
3.下列选项中,填入横线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前呼后拥 轻柔 摩肩接踵 B.呼朋引伴 轻盈 纷至沓来
C.前呼后拥 轻盈 蜂拥而至 D.呼朋引伴 轻柔 络绎不绝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积累与辨析。
第一空,“前呼后拥”形容出行时随从的人很多,气派很大,多用于形容有权势的人;“呼朋引伴指呼唤朋友,招引同伴,侧重于主动招引同伴,语段中描述的是蝴蝶在油菜花盛开时招引同伴应选“呼朋引伴”。
第二空,“轻柔”指轻而柔和,多形容声音、动作等;“轻盈”指动作轻快柔美,侧重于姿态的轻快优美,常用来形容人或动物的动作、姿态。此处形容黄鹂鸟飞舞的姿态,用“轻盈”更恰当。
第三空,“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可用于人或事物;“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蜂拥而至形容像蜜蜂一样成群结队地迅速聚集;“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语段中强调美景吸引游客连续不断地到来,“纷至沓来”更符合语境。综上最恰当的一项是B。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
A.油菜花虽然没有玫瑰花的娇艳欲滴,也没有蜡梅的傲霜挺拔,但是它那种质朴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B.油菜花即使没有玫瑰花的娇艳欲滴,也没有蜡梅的傲霜挺拔,但是它那种质朴的个性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C.油菜花即使没有玫瑰花的娇艳欲滴,也没有蜡梅的傲霜挺拔,它那种质朴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D.油菜花虽然没有玫瑰花的娇艳欲滴,但也没有蜡梅的傲霜挺拔,它那种质朴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原句“油菜花即使没有玫瑰花的娇艳欲滴,也没有蜡梅的傲霜挺拔,但是它那种质朴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存在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即使”通常与“也”搭配,表示假设关系;“虽然”与“但是”搭配,表示转折关系。句中前后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即油菜花虽然在娇艳和傲霜方面不如玫瑰和蜡梅,但它有质朴的魅力,所以应将“即使”改为“虽然”。A选项修改正确,B选项“个性”与“吸引”搭配不当,C选项缺少“虽然”,D选项“但也没有”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故最恰当的一项是A。
【寻觅春花烂漫美景】
班级开展“春之觅迹”的语文综合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4分)
5.任务一:班级拟编辑“春之歌”诗集,班长计划选用行书题字作为诗集封面,下列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B )(2分)
A. B.
【解析】题目要求选择符合行书题字要求的选项。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具有流畅自然的特点。选项A的字体较为规整,接近楷书,而选项B的字体则更加流畅,符合行书的特点。因此,选项B是符合要求的。
6.任务二:依照例句以春景为主题进行仿写。要求:句式一致,表达通顺。(2分)
例:田野里,秋风的发丝所触碰的地方,到处是稻香与麦浪.
示例一:河岸上,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示例二:江岸上,春天的手掌所触摸的地方,到处是绿树和鲜花。
【解析】任务二要求依照例句以春景为主题进行仿写,句式一致,表达通顺。例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秋风比作发丝,描述了秋风触碰田野后带来的稻香与麦浪。仿写时,我们同样使用拟人的手法,将春天比作有脚步和手掌的事物,描述春天经过或触摸的地方带来的春景。示例一和示例二都符合要求,使用了拟人手法,描述了春天带来的繁花、茂草、绿树和鲜花。
【探访朝花成长印记】
7.读《朝花夕拾》,在鲁迅的故事里,有鲁迅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轨迹,请你根据地点的转换,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地点 篇目 主要内容
故乡 《阿长与《山海经》》 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
(1)《五猖会》 盼望迎神赛会的急切心情,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痛苦感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百草园玩耍的时光,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南京 (2)《琐记》 回忆隔壁衍太太和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
日本 《藤野先生》 (3) 在日本的学习生活,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追寻古人守信踪迹】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2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宾客诣①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②,二人进火③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④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⑤?”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⑥。”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⑦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长跪俱说,更⑧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诣:拜见。②论议:这里指谈论玄理。③进火:烧火。④著箅(bì):放竹箅。箅,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⑤馏:蒸饭。⑥糜:粥。⑦识:收获的知识。⑧更相易夺:互相改正错误。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3分)
A.去后乃至/乃惧窃听 B.尊君在不/尔颇有所识不
C.对子骂父/对曰:“仿佛志之” D.元方入门不顾/三顾茅庐
【解析】A项中,“去后乃至”的“乃”是“才”的意思;“乃俱窃听”的“乃”是“于是,就”的意思,者意思不同。
B项中,“尊君在不”和“尔颇有所识不”的“不”都通“否”,表示疑问,二者意思相同
C项中,“对子骂父”的“对”是“对着”的意思;“对曰:'仿佛志之。’”的“对”是“回答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
D项中,“元方入门不顾”的“顾”是“回头看的意思;“三顾茅庐”的“顾”是“拜访”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2)太丘曰:“如此,但糜目可,何必饭也!”
太丘说:“既然这样,只喝粥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吃饭呢!”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
【解析】“二人进火”表达两人进行烧火这个动作,语义完整,应断开;“俱委而窃听”描述两人共同的行为状态,即都停下来偷听,语义连贯,应断开;“炊忘著箅”说明在做饭过程中忘记放算子这一情况,语义完整,应断开;“饭落釜中”描述米落入锅中的结果,语义完整,应断开。
11.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4分)
(1)两文都以小孩子为主人公。【甲】文侧重表现;元方的聪明机智和方正;【乙】文侧重表现陈太丘儿子们的好学。(2分)
【解析】【甲】文通过元方与友人的对话,展现了元方的聪明机智和对诚信、礼貌的坚守,侧重表现元方的聪明机智和方正;【乙】文通过陈太丘的儿子们偷听论议并能准确复述,体现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专注,侧重表现陈太丘儿子们的好学。
(2)【乙】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分)
陈太丘的两个儿子在做饭时偷听论议,结果蒸饭时忘了放算子,米都落进锅里,最后太丘说只喝粥也行。
【解析】【乙】文主要写了陈太丘的两个儿子在做饭时偷听论议,结果蒸饭时忘了放算子,米都落进锅里,最后太丘说只喝粥也行的故事。
12.电视台《传承好家风》节目组邀请陈太丘参加访谈活动,在节目现场,有观众提问陈太丘:“从这些事例能看出元方深受家风影响,您平时是如何在生活中让孩子理解好家风含义的呢?”结合【甲】【乙】两文情节,请你从“诚信”“礼貌”“学习”中选一个角度,替陈太丘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话进行回答。(4分)
观众您好,诚信是好家风的重要体现。我曾与友人相约同行,友人却失约,这是不诚信的表现。而元方对友人的批评体现了对诚信的重视。在生活中,我们应坚守诚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实用类【探知节气美韵轻吟】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发现,同学们一起研读关于“白露”的资料,了解节气文化,完成13-15各题。(10分)
材料一
白露,是秋季第三个节气,每年公历9月8日前后是白露。在古代,人们把白露分为三候,即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就是白露节气的到来.这时,天气逐渐转凉,白天阳光热量还较高.可是太阳一旦丅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这种情况下,导致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后,便会凝结成细小的水滴,会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及花草树木的茎叶、花瓣上,呈现一片白色。当早晨升起,在阳光照射下,看上去洁白如玉、晶莹剔透,像一颗颗微小的白珍珠,撒落在人间的每一个角落,"白露”的美名由此而来。
露,是白露节气之后的一种特有自然现象,代表白露节气的正式到来,表示天气已经转凉。在此之后,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可达十余度.人们会明显感到酷署已过,凉秋到来。
材料二
白露之名,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一方面,露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白色,这和古人对自然颜色的观察有关;另一方面,根据古人的阴阳五行思想,五行的“金”对应五方的“西”,四季的“秋”,五色的“白”,故称秋露为白露。
白露,是秋季典型的物象,触动着文人墨客的情思,或恋秋,或悲秋、或赞秋。《诗经·秦风·蒹葭)是白露在文学作品中最经典的表达。诗人以白露、蒹葭所代表的秋景起兴,通过“白露为霜”“白露来晞”“白露未已”所反映的时间推移,和“在水一方”“在水之涘”“在水之湄”所体现的空间转移,引出追寻“伊人”的艰辛和执着,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慕贤人的多重意蕴。
白露,是庄稼丰收的时节。谚语说“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白露节,棉花地里不得歇","白露打枣,秋分卸梨”“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白露下南瓜,立冬卧白菜”,白露前后,谷子、棉花、枣子、核桃、南瓜都已经成熟,是收获的最佳时间,谷子满仓,瓜果飘香,到处洋溢着丰收的欢乐。
白露,也是农忙的时节。谚语说“白露节到,牛驴上套”,“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白露种葱,寒露种蒜”,白露一到,天气逐渐变凉,勤劳的劳动人民一刻也不闲着,抢抓农时开展农事活动,翻耕土地,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种植冬小麦、大葱、菠菜等时令作物,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9月06日)
材料三
在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本身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功效,而白露前的龙眼个大、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时吃龙眼再好不过。
民间在白露时节有“收清露”的习俗,收清露就是收集露水。古人认为晶莹剔透的白露有益寿养颜之效,于是在署消转凉之时收集清露,煎药助寿,《本草纲目》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晞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又言“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这反映了古人的一种美好愿望,“收清露”也成为白露时节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浙江温州等地有白露“食白”的习俗。白露当天,人们会采集10种名字中带“白"字的草药和食材等,如白芍、白芨、白术、白扁豆、白莲子、白茅根、白山药、白茯苓和白晒参等与白毛乌骨鸡炖着吃,不同地区的“十样白”药材不同,但大多有滋阴润燥、清肺健脾、疏散风热的功效。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09月06日,有删改了)
13.下列诗句与白露节气有关的一项是( C )(3分)
A.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B.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白露节气的两个特点。(3分)
①天气转凉;②昼夜温差增大。
【解析】1.定位材料一第二段“天气逐渐转凉”,第三段“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可达十余度”;
2.提炼关键句:
①第二段首句“天气逐渐转凉”直接对应特点一;②第二段“白天气温还较高....气温便很快下降”与第三段“温差可达十余度”共同印证特点二;
15.材料二第3段大量引用谚语,有什么作用?(提示:从内容、文化、语言三个角度分析)(4分)
通过谚语展示了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读者能够更深人地理解白露节气的传统意义和价值。
【解析】解题步骤:
1.明确题干要求分析引用谚语的作用;
2.从内容层面:“白露谷…自露种高山…”等谚语具体说明农作物成熟期与农事规律,体现节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
3.从表达效果层面:
①增强权威性——谚语是劳动人民经验总结;②提升生动性——押韵句式便于传播记忆;③深化主题——多角度展现白露的物候特征与社会价值。
文学类【觅春雁荡鸟谜真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各题。(17分)
鸟谜
赵丽宏
①那次在雁荡山,就有一次小小的奇遇。
②我和几位同伴挑了一条少有人行走的野径游山,一路上常被一些藤藤蔓蔓挡住去路,得折腾一会儿才能继续朝前走。就在寻路的时候,其中一位同伴惊喜地喊起来:“看,好漂亮的鸟蛋!”几个人围上前去一瞧,都不由得惊呆了:三颗滚圆的小鸟蛋,粲然夺目地躺在一堆枯草之中。鸟蛋的大小如同孩子们玩的玻璃弹子,颜色也奇特,天蓝色,隐隐约约有一些墨绿的斑点。如不是在深山枯草中发现它们,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鸟蛋!谁说这些不是精巧别致的工艺品呢!三颗鸟蛋被一位同伴小心翼翼地装进了口袋,于是大家重新上路。
③同伴中另一位,从小在山里长大,竟老是念念不忘这三颗鸟蛋:“哎,我说,把这三个蛋放回原处去吧。等一会儿,雌鸟会来找我们的。”
④“哪有这种事情?你想象力太丰富了。”
⑤“真的,不骗你们,小时候听山里的老人们说,掏了荒山野草里的鸟蛋,鸟要找来报仇呢!”山里长大的同伴说得挺认真。可谁也不理会他的话,只觉得他可笑,年纪轻轻却满脑瓜子朽木疙瘩。
⑥没走出二百米,怪事就来了。一只白胸脯的灰褐色小鸟,从后面追了过来,绕着我们的头顶兜圈子,嘴里发出急促不安的啼唤。不多久,又飞来了第二只鸟,两只鸟一高一低,不停地绕着我们飞。
⑦大家谁也没说一句话,都停住了脚步,呆呆地看着这一对奇怪的小鸟。它们越飞越低,有时甚至差点扑到脸上来。它们的叫声也越来越急促,似乎在愤愤地咒骂着什么。
⑧山里长大的同伴突然喊起来:“还愣什么,快把蛋还给它们呀!”
⑨拾蛋的同伴赶紧从口袋里掏出鸟蛋,慌里慌张地把它们搁到一块大石头上。然而所有的人都傻了眼:三枚鸟蛋全碎了,透明的蛋清在石头缝里无声无息地流淌,天蓝色的蛋壳成了一些碎片片······
⑩两只鸟敛起翅膀,停落在那块大石头上。我们都紧张地注视着它们,不知它们将如何动作。两只鸟绕着碎了的鸟蛋蹦跳着,嘴里停止了啼鸣,似乎既无惊愕,也无悲哀。过了两三分钟,它们停止了蹦跳,盯着脚边的碎蛋,面对面呆呆地站定了。依然听不见啼鸣,仿佛是在默哀。可惜不懂鸟的表情,否则,大概能从它们呆瞪着的眼睛里发现伤心和绝望。
重新上路时,心头似乎负着沉沉的歉疚。只听见头顶响起一阵尖厉的鸟鸣,是那两只鸟,果然又找来了,它们在我们的头顶盘旋了四五圈,便迅疾地飞去,消失在密密的丛林中。而它们的啼唤却久久在我们耳畔萦绕回旋,这一声高一声低的啼唤,听得让人揪心,我们不禁面面相觑。
那个下午是索然无味的。我们在荒草和乱石中转了半天,竟迷失了方向,辨不清东西南北。一直到天黑下来,才找到一条出山的路。这时,几个人都已狼狈不堪。我们坐在路边的一棵樟树下,突然,头顶响起了鸟叫,又尖厉又悲哀,和山里那两只鸟一模一样,只是这叫声中似乎多了一种嘲讽的味道。等我们抬头寻觅时,只看见树叶簌簌动了几下,两个小小的黑影在幽暗的天幕中闪了一闪,然后便什么也没有了。
“瞧,它们报复了我们,让我们在山里白转了半天。”山里长大的那位同伴已经沉默了半天,此刻总结似的吐出一句话来。
没有人赞同,也没有人反驳。也许,这只是一次巧合吧。我想,在大自然和生命之间,还有许多不为人类所知的奥秘,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这大概是谁也不会否认的。
(选自《意林·少年版》,有删改)
16.围绕“鸟谜”,作者写了雁荡山“奇遇”中哪几个“未解之谜”?(3分)
(1)同伴掏走鸟蛋,两只鸟不停地绕着我们飞,是不是来“报仇” (2)我们在山中迷路,是不是鸟儿“报复”我们弄碎了鸟蛋 (3)我们狼狈不堪找到出山的路,头顶鸟鸣是不是对我们的嘲笑 (3分)
【解析】本题要求找出文章中围绕“鸟谜”出现的几件“未解之谜”。通过阅读文章,可以发现有三件事情让人感到困惑和不解:同伴掏走鸟蛋后,两只不停地绕着我们飞,这是否是鸟儿的“报仇”行为 我们在山中迷路,这是否是鸟儿对弄碎鸟蛋的“报复” 我们狼狈不堪找到出山的路时,头顶鸟鸣是否是对我们的嘲笑 这些事件都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未知的探索和思考。
17.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4分)
(1)三颗滚圆的小鸟蛋,粲然夺目地躺在一堆枯草之中。(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粲然夺目本义指色彩鲜明,令人目眩。文中指小鸟蛋颜色鲜艳,好看,与后文被人掠走、弄碎的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2分)
(2)大家谁也没说一句话,都停住了脚步,呆呆地看着这一对奇怪的小鸟。(从描写角度)
运用了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和同伴们被小鸟追绕飞扑时迷惑惊诧,不知所措的心理。(2分)
18.文中写了山里长大的同伴四次发出警示语,从这些话语能看出他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这一人物起了线索作用,四次语言前后呼应,推动情节发展;(1分)同时,他是爱护动物、敬畏生命的山里人的代表;(1分)他的敬畏之心与其他人形成对比;(1分)促使大家反省大自然中的生命之谜,从而深化了主题。(1分)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文中四次发出警示语的山里长大的同伴这一形象在全文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一人物起了线索作用,四次语言前后呼应,推动情节发展;同时,他是爱护动物、敬畏生命的山里人的代表,他的敬畏之心与其他人形成对比,促使大家反省大自然中的生命之谜,从而深化了主题。
19.通读文本并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分析:文中的小鸟和链接材料中的大雁对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其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6分)
【链接材料】11月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洲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选自《大雁归来》)
本文中小鸟对人类愤恨、嘲讽,充满了敌意和报复心理是因为人类为一己之私欲掠夺了它们的蛋。链接材料中的大雁对人类充满了敌意,时刻警惕人类,是因为人类随意捕杀大雁。(4分)启示:人类要敬畏生命,与自然万物和谐友好相处,信任才是最理想的共处方式。(2分)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链接材料分析文中的小鸟和链接材料中的大雁对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本文中小鸟对人类愤恨、嘲讽,充满了敌意和报复心理,是因为人类为一己之私欲掠夺了它们的蛋。链接材料中的大雁对人类充满了敌意,时刻警惕人类,是因为人类随意捕杀大雁。这启示我们人类要敬畏生命,与自然万物和谐友好相处,信任才是最理想的共处方式。
三、【抒写我心季节故事】
20.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喜欢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心仪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走过四季,一路欣赏,一路成长,让我们写出属于自己的季节吧。
请以《属于我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自定立意;(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审题】“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是提示语中一段最重要的话。暗示我们这是一篇自我类作文。这个题目可以理解为“总有属于我的空间”、“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总有属于我自己的精彩”、“总有属于我自己的亮点”“总有属于我自己的时期”等意思。写作时可以写往事经历,也可以放眼未来,写出期待和向往,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
【佳作借鉴】
一个属于我的季节
我要奋斗,在属于我的季节高飞。 ——题记
四季轮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我们经历过充满梦想与希望的春;经历过包含坚持与勇敢的夏;经历过蕴涵挫折与失败的秋;经历过含有努力与拼搏的冬。但是,请相信,总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季节。记得那次期中考试,各科成绩相继浮出水面,总分排名也已尘埃落定。我的理想便如天边那颗星星遥不可及,真想立刻系好松动的鞋带,逃离这充满挫折的冬。
老师啊,是您的鼓励让我迎来了自己的季节。
那天,您在教师与办公室之间轻轻地走动,似清风一般。您在我的桌子上留下一只绿色的纸鹤,我拉开了它,上面写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老师相信你,加油!你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季节。”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其实理想并不会因肃杀的冬天而消亡,我决定向自己理想的春天再次出征。征途中,老师,您的鼓励,您的关爱,您的启迪,犹如那摇曳的绿,在我的心中流动荡漾。
从那天以后,我更加努力地学习,我开始习惯于两点一线的生活;习惯于挑灯夜读的苦楚;习惯于面对难题永不放弃;习惯于在别人的欢声中默默地学习……但我并不孤独,因为我坚信——为了迎来属于我的季节,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终于,我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季节。我的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我为我的世界春暖花开而快乐。老师您却依旧鼓励我,要像燕子渴望春天那样,不断拼搏,不断进步,迎接属于自己的更灿烂的季节。
老师啊,是您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努力;是您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鼓励;是您的“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的劝诫,给了我奔向属于我的季节时的勇气与信念,我由衷的向您表示敬意!
时光荏苒,我始终相信,有了老师您的鼓励,无论今后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与磨难,我会一直坚持努力,因为我相信,总有属于我的季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