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华士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无锡华士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初三语文学情反馈
一、积累与应用(27分)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山舞银蛇, ▲ ,欲与天公试比高。
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
③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④ ▲ ,锦鳞游泳。
⑤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两篇名文都表达了两位大家不同凡响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作者用“ ▲ , ▲ ”直抒情怀。《醉翁亭记》中,作者用“ ▲ , ▲ ”告诉我们只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9分)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内心翻腾的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妖ráo( )的风景。①千百年来,神州大地孕育了众多杰出的诗人,留下了无数光辉的诗篇。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一代天骄毛主席激荡的豪情;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可以与林徽因分享“四月天”里的pīnɡ( )婷;读《我看》,我们可以凝望大地,感怀丰润的生命,畅想那摇曳( )着的自由。
朗读是学习诗歌的不二法门。②朗诵诗歌时,能否掌握朗读的技巧,是读好一首诗的关键。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开始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孜孜不倦地学习诗歌,一时之间班上学诗、读诗成为一种风尚。还有的同学想进一步理解诗歌,于是附庸风雅,尝试创作诗歌。③看到认真学诗的同学们的表现,那些学习散漫的同学都自惭形秽。
④今天,诗歌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遗产,而且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与诗为伴,每一天都能深受震撼;与诗为伴,每一天都会明媚鲜妍。亲近诗歌,定能遇见不一样的自我!
(1)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妖ráo( ) pīnɡ( ) 婷
(2) 给加点字注音。(1分)
摇曳( )
(3) 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不二法门 B.孜孜不倦 C.附庸风雅 D.自惭形秽
(4)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① B.② C.③ D.④
3.小文在整理一份有关读书方法的资料时,不小心把资料顺序打乱了,请你将画横线部分的资料进行还原,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边读书边思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考是一件主动的事,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们必须时常有意而思之,主动提升这项能力,才能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①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②由此可见,读书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认知,二是内化。
③读而不思,则如闭门造车;思而无意,则会浅尝辄止。
④其中关键在于“精”字。这个“精”并非反复多次,而在于深入仔细。
⑤认知转向内化,要义便是阅读时要思考书中内容。
A.③①④②⑤ B.①④③②⑤ C.③②⑤①④ D.①③④②⑤
4.综合性学习。(7分)
2025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我校将开展以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1)完成研学活动方案。(4分)
活动主题 “① ▲ ” ——寻访江阴黄山炮台 (拟写主题标语,不超过16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活动地点 黄山炮台位于江阴黄山风景区,又称江阴要塞。黄山炮台享有“江河门户”,“镇航要塞”之称,自古为军事要地。现有要塞指挥所、黄山炮台、军事文化博物馆、陈毅诗碑、观景台等景点。
活动目的 1.了解黄山炮台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2. ② ▲ 。 3.提升团队合作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 1.参观要塞指挥所,了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后的故事。 2. ③ ▲ 。 3.登临观景台,俯瞰江阴长江胜景。
友情提醒 1.山区地形复杂,跟随团队开展活动。 2.如遇突发事件,请及时报备领队老师。
答:①


(2)活动后,小华发布了一条朋友圈(如图),请你写一条留言。(3分)
小华:锈蚀的炮管依然倔强向天,
坍塌的战壕像无声的致敬。
英雄的名字或许湮没于尘土,
但不屈的信念永远镌刻在吾辈心中。
留言区 清幽兰:愿下一代的童年,永远不必读懂战争的答案。 一点繁星:历史从未走远,英雄仍在守望这繁华盛世。 我: ▲ 。
二、阅读与鉴赏(63分)
(一)(24分)
【甲】
古风二首上苏子瞻(其一)①
黄鲁直
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②场。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洁③,冰雪 自香。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④。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旁。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
(选自《黄庭坚诗集注》)
【注释】①这是甲文所述《古风》二首之一。②桃李:喻指当时的权贵。下文“桃李终不言”,意思是苏轼受到当时权贵的嫉恨、排斥。③孤芳忌皎洁:孤芳因皎洁而受到妒忌。④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梅子自古为有用之材,喻指人才应该成为国之栋梁。
【乙】
答黄鲁直①
苏轼
轼顿首再拜鲁直教授长官足下。轼始见足下诗文于孙莘老②之坐上,耸然异之,以为非今世之人也。莘老言:“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为称扬其名。”轼笑曰:“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③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然观其文以求其为人,必轻外物而自重者,今之君子④莫能用也。其后过李公择于济南,则见足下之诗文愈多,而得其为人益详,意其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非独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虽如轼之放浪自弃,与世阔疏⑤者,亦莫得而友也。今者辱⑥书词累幅,执礼恭甚,如见所畏者,何哉?轼方以此求交于足下,而惧其不可得,岂意得此于足下乎?喜愧之怀,殆不可胜。然自入夏以来,家人辈更卧病,忽忽至今,裁答甚缓,想未深讶也。《古风》二首,托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而轼非其人也。聊复次韵,以为一笑。秋暑,不审起居何如?未由会见,万万以时自重。
(选自《苏轼文集》)
【注释】①元丰元年初,北京国子监教授黄鲁直致信被贬徐州的苏轼,并附《古风》二首。苏轼次韵奉和,并回了这封信。黄鲁直,即黄庭坚。②孙莘老:苏轼的朋友。下文的李公择,也是。③即:靠近,这里是结交的意思。④君子:指当时的权贵。⑤阔疏:疏远。⑥辱:谦辞,意思是使对方受委屈了。
5.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耸然异之(惊异) B.殆不可胜(几乎)
C.而得其为人益详(更加) D.不审起居何如(知道)
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3分)
意其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3分)
译: ▲
(2)然观其文以求其为人,必轻外物而自重者。(3分)
译: ▲
8.诗歌“孤芳总皎洁,冰雪 自香”中,请从意象塑造与情感表达角度,分析哪个字最能体现诗歌的核心意境,并阐述其精妙之处。(4分)
A.空 B.寂
选择: ▲
分析: ▲
9.诗歌前四句“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答: ▲
10.谈到文人风骨,有人用“真”和“纯”评价苏轼,结合甲、乙两文加以解说。(4分)
答: ▲
(二)(11分)
【材料一】
①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注重传承城市文脉”,要求“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
②城市文脉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其蕴含的当地历史文化之间有机联系的集合,集中体现在各类遗址、遗迹和建筑中,也体现在城市的艺术风格、生活方式中。作为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往往是城市的名片和公众约文化记忆,是城市建设中鲜明的文化标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可采用“绣花”的方式,不可大拆大建,不可急功近利,不可破坏街区肌理与传统风貌。
③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要统筹城市空间布局,彰显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还要保护好街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衍生的文化生态,在街区的商业开发和传统保护中寻得最佳平衡点。此外,在保留历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融入现代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2024年2月9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①一个个历史文化街区见证着无锡的城市发展。无锡推进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共同发展,南方泉、周新里、东亭老街、钱桥老街、梅里老街……一条条历史文化街区被唤醒,成为无锡的“文化客厅”。穿越时光隧道,这些老街上演着人与城的双向奔赴,城与人的共同发展。此外,推进中的“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注重与所在区域城市建设的协调共融。
②今年“五一”假期,游客王女士专程来无锡小娄巷游玩。小娄巷集聚了众多文物保护建筑,如福寿堂。来鹤楼、谈氏宗祠等。对这些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立足于宋朝以来的千年街巷文化。行走在街巷中,赏花之余,王女士还体验了宋朝替花。在这里,既能感受到“老”的气韵,又能体会到“新”的气象。小娄巷还引入了年轻人喜爱的创意咖啡、潮流文创、沉浸式剧场,呈现出古韵与今风交融的江南市井生活。
③宜兴前墅龙窑是中国陶文化传承的“活标本”。近年来,围绕“陶式生活”主题定位,当地政府加大前墅龙窑及其周边街区的保护修缮力度,着力营造周边的历史文化氛围。为了多角度展示古龙窑品牌文化,又兴建了占地300多平方米的龙窑展示馆,系统展示古陶演进史。自2019年起,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柴烧艺术节,向海内外艺术家展示柴烧文化。柴烧专业技法、柴烧艺术创新。未来,无锡的各个区域将有更多的历史街区“活起来”“靓起来”,与城市发展相融共进。
(摘编自《无锡日报》)
11.请结合材料一,用自己的话解释“绣花”一词的含义。(2分)
答: ▲
12.请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完成下列表格。(4分)
主要原则 无锡举措
统筹空间布局 ② ▲ 注重与所在区域协调共融
保护文化遗产 ③ ▲ 加大前墅龙窑保护力度
① ▲ 小娄巷引入创意元素 ④ ▲
13.在“城·文脉”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就两位网友的留言展开讨论。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无锡在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方面需做哪些改进。(2分)
网友小南:“五一”假期,我游览了无锡的几条老街,感受到了无锡的文化气息,但感觉这几条老街好像都差不多。
网友小北:我也去了几条老街,要是能看到老住户们在小桥流水旁、青石板路上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就更好了。
答: ▲
14.下列不符合“传承城市文脉”做法的一项是(3分)( )
A.淄博市精心打造家乡名人蒲松龄的故居,努力让城市的名片更加闪亮。
B.岳阳市对能全文背诵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各地游客实施免门票政策。
C.某城市号召市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鼓励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D.某城市推出“跟着郦道元游三峡”旅行路线,宣传当地独特地域文化。
(三)(17分)
琢磨
揭方晓
①寒气一阵紧似一阵,将小城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②可逼仄的酱巷深处,李八爷并无压抑之感。他如往常一般,悠然自得地烤着火、呷着茶。手中的茶杯,茶水浅了又续,续了又浅;炉中的炭火,暗了又明,明了又暗。眼看得续水三五回了,添炭七八次了,顾客却仍旧没有上门。
③没人上门就没人上门呗,李八爷不急,亦不恼,始终悠然自得。酱巷从来无酱,却有名,在这座小城,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这条小巷的人端的都是“金饭碗”“银钵钵”,家家户户都是金银匠,熔、敲、压、拉、剪、刻、磨,一通神出鬼没的操作,像变戏法般,金灿灿的戒指、沉甸甸的手镯、银闪闪的项圈横空出世,给美丽的女人以精致,给康健的男人以华贵,给悠长的日子以精琢细磨。
④而李八爷琢金磨银的手艺承自祖辈,最是精湛。他常骄傲地吹嘘,说自家祖辈曾给王府打过金银器,某某王妃,又或是某某公主,她们戴的头簪、凤冠、项链、戒指、手镯、手链、耳环、耳钉等,全是自家祖辈精琢细磨出来的呢。这话,半真半假吧。可酱巷一半的金银匠是他的徒弟,另一半是他的晚辈后生,这可是实打实的,不虚,不假。可以说,在这条巷子里,李八爷就是手艺出神入化的神一般的存在。
⑤不过,那是过去了。
⑥现在这条巷子冷清多了。敲打声、淬火声、焊接声,仿佛只是一转身,就突然没入了泥瓦间,没入了堂榭里,再也找不回来。时代在发展,女人们、男人们越来越喜欢成品金银饰,嫌手工打制的金银饰粗陋,不时髦。顺天应地,李八爷的徒弟们、晚辈后生们,一个个都闯出了酱巷,在小城繁华大街、热闹卖场,开了一家又一家金银珠宝店,专卖黄金珠宝成品,生意火得一塌糊涂。
⑦李八爷对此极为不屑:“手艺人,哪能不靠手艺吃饭?”
⑧“手艺人,怎能成了买卖人?”
⑨“手艺人,不能这样没有出息呀!”
⑩李八爷一口一个“手艺人”,显然,他对自己“手艺人”的身份极为看重,觉得这是他一生最闪亮、最完美的标签。
“真不靠手艺吃饭了!”
“手艺人也得养家糊口哇!”
“金银匠卖成品金银饰,怎就没出息?”
徒弟家旺心中不服,经常这样嘀咕着反击。
家旺惦记着师父咧,多次上门要李八爷去他店里“坐堂”,啥事都不用管,只要坐在那里就行。他知道,师父李八爷的名字,就是小城独一无二的金字招牌,是一等一的手艺,是一等一的信誉,是一等一的分量。只要他在,店里生意一定会更加红火。
李八爷直接拒绝:“我是手艺人,不当门神。”
家旺气恼,暗自嘟囔:“都啥时代了,机器化大生产不比你那敲敲打打强?真是老顽固,老固执,老守旧,老执拗,老拘泥,老榆木疙瘩,老秤砣子。”
李八爷耳朵贼精,好似听见,回首怒斥:“说啥嘞?”
家旺一脑门的汗,支支吾吾,撒丫子逃远了。
眼见没客人上门,李八爷索性搬出小天平、拉丝板、拉丝钳、嵌槽、焊枪、印泥、喷枪、坩埚这些“老伙计”,打细微如1克的项链,拉粗壮如120克的手链。棱角分明的金块,经过李八爷一通琢磨,真个是“揉破黄金万点轻”,真个是“蛾儿雪柳黄金缕”,真个是“梅蕊重重何俗甚”。总之,精美绝伦。
面对自己的杰作,李八爷心中无喜,亦无悲。只打量片刻,便将这样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付之一炬,熔为红彤彤的汁水。待其冷却成金块,再费尽心机琢磨成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又打量片刻,又付之一炬,又认真琢磨;又打量片刻,又付之一炬,又认真琢磨……循环往复,乐在其中。
邻居罗寿来无聊,一直在旁边看着,笑得跌倒,李八爷亦笑得灿烂。两个七老八十的人,孩子般快乐,哪里还有什么寒气哟。
“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李八爷心中的唱词,磅礴而出。隔着好几里远的家旺,没来由的,心中倏地一紧。
(摘自《小说选刊》)
15.请从李八爷的角度概括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烤火呷茶,悠然自得——(插叙) ▲ ——看重身份,不卖“成品”——拒绝邀请,不屑“坐店”—— ▲
16.文中提到“李八爷心中无喜,亦无悲”(第 段),结合全文,如何理解他这种心境?请简要分析。(4分)
答: ▲
17.小说中的人物设置往往别具匠心,试分析徒弟家旺在小说中的作用。(3分)
答: ▲
18.本文以“琢磨”为题,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
(四)(11分)
19.读贵有法。请根据阅读积累,把表格补充完整。(4分)
书名方法 ①《 》
检索信息 人物:②__ ▲ ______ 检索行踪:渭州-五台山-瓦罐寺-野猪林-二龙山-六和寺
圈点批注 圈点:【 甲】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 【乙】金老开了房门,便道:“……里面请坐。”
“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 批注人物性格:③ ▲
参看点评 点评:“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金圣叹) 从原著中找一处能表现人物“精细”的情节:④ ▲
20.《水浒传》中很多人物虽然自身性格有缺陷,但不影响他(她)成为英雄好汉。请你以林冲为例,结合相关情节进行阐述。(4分)
答: ▲
21. 鲁迅儿时喜欢描摹的《西游记》人物绣像,其中不乏智者形象。假如以“智”为主题制作名著人物绣像册,你会推荐备选人物中的哪一位?请说明理由。(3分)
备选人物:吴用(《水浒传》) 周恩来(《红星照耀中国》) 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答: ▲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生活平淡,却处处蕴藏真意。翰墨芬芳里,寻一脉文化的真味;琴音婉转里,品一曲真挚的情味;茶香氤氲里,尝一盏岁月的醇味;棋局纵横间,悟一手人生的况味;柴米油盐里,拾一缕人间的烟火味。山川河流间聆听自然的低语,花鸟虫鱼里探寻生命的启示……用心感受,你会发现,平凡中自有真意。
请以“此中有真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有关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试卷第20页,共36页一积累与运用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 (1)娆 娉 (2)yè (3)C (4)B
3、C
4、综合性学习
(1) ①(2分)示例:参观黄山炮台,传承革命精神。
炮台肃立,精神永存。
烽火炮台忆峥嵘,红色精神永传承
黄山炮台藏史韵,革命薪火照童心
②(1分)示例: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
激发爱国情怀;
提升学生对历史遗址的关注(保护)意识
感悟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
增强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
③(1分)示例:参观炮台遗址,近距离进行军事体验;
观赏陈毅诗碑,诵读伟人充满豪情的篇章。
参观军事文化博物馆,聆听抗战时期的英雄事迹与文物背后的故事。
(2)(3分)示例:英雄虽然远去,但他们的信念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我辈定当铭记!
战壕里的硝烟虽已消散,英雄的光芒却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每一步。
锈迹斑驳的炮台诉说往昔沧桑,滚烫的爱国心在血脉中永远滚烫。
(留言需结合朋友圈中对黄山炮台历史遗迹的描写(锈蚀炮管、坍塌战壕)以及对革命精神、英雄信念的感悟,延续整体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情感基调。表达对抗战历史的敬畏、对革命英雄的缅怀,避免消极或无关表述。可从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珍惜当下、展望未来等角度切入,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升华为现实意义,体现研学活动的价值。)
二阅读与鉴赏
5、(3分)A
6、(3分) 意其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
7、①(3分)不主动结交人而别人自然会接近他,想要逃避名声也不可能,哪里用得着我去宣扬呢?(重点词语有:何,哪里;扬,宣扬。)
②(3分)然而观察他的文章来推求他的为人,一定是看轻身外之物而自重的人。(重点词语有:然,然而;观,观察。)
8、(4分) A“空”字营造出空旷寂寥的冰雪环境,以环境的空寂衬托江梅独立皎洁、孤芳自赏的形象,既体现其不媚世俗的高洁品质,又暗含对其虽遭忌恨却坚守本真的赞美,强化了诗歌孤高自守的核心意境。
9、(4分)托物言志(象征)1分,以江梅象征苏轼,以桃李喻权贵,通过江梅生长于桃李场却遭排斥,暗写苏轼被权贵嫉恨的处境,表达对苏轼才华的肯定及对其遭遇的同情1分,同时借江梅自喻,表明自身坚守。
10、(4分)真”体现在苏轼对黄庭坚才华的真实赞赏,不迎合世俗,直言其如精金美玉,无需自己称扬;对与黄庭坚结交的期待与喜愧之情真挚自然,不矫揉造作。
“纯”表现为他评价黄庭坚诗文、为人时纯粹以才德为标准,不掺杂功利;虽遭贬谪,仍保持对友情的纯粹态度,不因处境改变对人才的欣赏与追求,展现出文人纯粹的精神境界与品格。
参考译文:
【乙】苏轼顿首再拜鲁直教授长官足下。我当初在孙莘老的座上初次见到您的诗文,感到十分惊叹,认为(您)不是当代的人。孙莘老说:“这个人,了解他的人还很少,您可以为他宣扬名声。”我笑着说:“这个人,就像精金美玉,不主动去结交别人而别人会主动亲近他,即使想逃避名声也不可能,凭什么需要我来宣扬呢?”但看他的文章来推求他的为人,(他)一定是轻视外物而看重自身品格的人,当今的权贵没有能任用他的。之后我在济南拜访李公择,就看到了更多您的诗文,也更详细地了解了您的为人,推测您超逸不凡、高出尘世,独立于万物之上,驾着风、骑着气,和大自然交游,不仅当今的权贵不能任用您,即使像我这样放浪不羁、自暴自弃,和世俗疏远的人,也不能和您成为朋友啊。如今蒙您寄来长信,礼节十分恭敬,像是见到了所敬畏的人,这是为什么呢?我正想凭这些(诗文)和您结交,却担心不能实现,没想到能从您这里得到(这样的礼遇)?喜悦和惭愧的心情,几乎难以承受。但自从入夏以来,家里人接连生病,匆匆忙忙到现在,回信十分迟缓,想来(您)不会深深责怪吧。您的《古风》二首,托物寓意、引类譬喻,真正有古代诗人的风格,而我不是能和您匹配的人。姑且依韵和诗一首,当作玩笑。秋天天热,不知您起居怎么样?没有机会见面,千万要按时保重自己。
11.(2分)“绣花”是要求我们在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时要精心策划、细致操作,以达到最佳的保护和利用效果。
12.(4分) ①融入现代元素 ②推进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共同发展 ③兴建龙窑展示馆 ④引入创意咖啡、潮流文创、沉浸式剧场
13.(2分)示例:①深入挖掘每条街区的独特历史文化背景,突出其个性特色,避免不同街区之间出现相似或重复的景观和文化元素,使游客能够感受到每条老街的独特魅力。②在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时,应注重保留和恢复街区的原生态生活氛围,让游客在游览中能够亲身体验到原汁原味的街区生活。
14.C
15.(4分) 回忆过去,骄傲自得; 琢磨饰品,乐在其中
16.(4分)①专注手艺本身:李八爷反复熔铸、琢磨金银饰品,并非为了成品,而是享受工艺过程,体现了他对技艺纯粹的追求。②超脱功利态度:他不因无人光顾而焦虑,也不因作品精美而自得,表现出对手艺人身份的坚守,而非对名利的执着。③精神自足:他的快乐源于手艺本身,而非外界评价,因此能超越时代变迁带来的失落,达到内心的平和。(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7.(3分)①徒弟家旺的追名逐利与李八爷的淡泊坚守形成鲜明对比1分,更能突显李八爷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执著1分;②徒弟家旺的言辞和邀请都透露当下民间手工艺日趋没落的无奈现状,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1分。
18.(6分)①表层含义:指李八爷反复熔铸、打磨金银饰品的手艺过程,体现传统工匠的精湛技艺。
②象征含义:对技艺的执着。李八爷“琢磨”的不只是金银,更是对手艺人身份的坚守。对人生的态度:他在循环往复的熔铸中“乐在其中”,象征对纯粹精神追求的“琢磨”,超越功利与时代变迁。
③主题关联:标题暗含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家旺等徒弟选择商业捷径,而李八爷仍“琢磨”手艺的价值,引发对“何为真正出息”的思考。(一点2分)
19、(4分)①水浒传 ②鲁智深/鲁达/鲁提辖/花和尚
③焦躁急躁/豪爽爽快/粗鲁鲁莽均可
④示例1:放走金老汉后,担心郑屠派人追赶他们,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方才离去。示例2:鲁智深打死郑屠后,说郑屠诈死,掩人耳目,趁机脱身。
20、(4分)示例:林冲有性格软弱的一面。他的妻子遭调戏,他不敢打高衙内(被陷白虎堂,任凭被捉;刺配出发前休了妻子,不顾她的感受;途经野猪林遇害时哭泣着哀求公差;得救后又不敢让鲁智深杀了公差;刺配沧州后低声下气,唯唯诺诺,自称小人,任凭摆布)。但他仍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大丈夫,具备英风豪气。他顾念妻子,有情有义;帮助李小二,行侠仗义(刺配沧州,委曲求全、能屈能伸;山神庙怒杀陆谦等人,梁山上火并王伦,可谓有勇有谋、敢作敢为、勇于反抗)正是大丈夫所为,故我们仍然以之为英雄豪杰。
21、(3分)示例一:我会推荐《水浒传》中的吴用。理由:吴用绰号“智多星”,他足智多谋,是梁山好汉中的智者代表。他策划了诸多巧妙的计谋,如“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中,通过吴用的精心设计,众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劫走了生辰纲,展现出了吴用非凡的智慧和谋略;在梁山发展的过程中,他多次出谋划策,为梁山的壮大立下汗马功劳。他的智慧体现在对局势的准确判断、对人心的巧妙把握以及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应对处理上,非常符合“智”的主题。
示例二:我会推荐《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周恩来。理由:周恩来是一个极具智慧和领导才能的人物。他有着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才能,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能够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团结各方力量。他思维缜密,对局势有着精准的判断和把握,在与国民党的谈判等事务中展现出高超的智慧和谋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示例三:我会推荐《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理由:尼摩船长知识渊博,他设计建造了“诺第留斯号”潜艇,这显示出他在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非凡智慧。他带领船员在海底进行探险,面对各种未知的危险和挑战都能沉着应对,巧妙化解。他还对海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其智慧让他能够在神秘的海底世界自由穿梭、生存。
三、表达与交流
二、构思选材。
可以通过日常小事展现亲情、友情、陌生人之间的温暖。核心是“以细节见真情”,比如:外婆用旧布料缝补书包时,针脚里藏着“慢时光里的牵挂”;楼下修鞋师傅总多给鞋钉上一块皮垫,沉默里藏着“职业里的认真”;朋友在雨天默默把伞倾向自己,伞柄的倾斜角度里藏着“不张扬的在意”。这类立意的关键是不直接说“这就是真意”,而是通过动作、场景、道具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真意”的存在;可以从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深层意义,适合展现对生活的观察力。比如:妈妈煮的白粥,“米要提前泡两小时,火要守着转小火,粥面浮起的米油要轻轻撇到碗边”,这碗粥里藏着“生活需要耐心”的真意;爷爷养的老钟表,“每到整点的滴答声总比手机闹钟慢两秒,却从没错过一次提醒”,钟表里藏着“坚守比精准更重要”的真意;结合题干中“山川河流间聆听自然的低语,花鸟虫鱼里探寻生命的启示”,可以将自然场景与生活感悟结合,立意更有深度。比如:春天看见墙角的野草,“砖缝里只有一点土,却能顶着碎石开出小花”,野草里藏着“困境中也能生长的韧性”;秋天捡落叶时发现,“枫叶红透后才落下,银杏叶黄透后才归根”,落叶里藏着“完整经历才是生命的圆满”;雨天看蚂蚁搬家,“一只蚂蚁搬不动面包屑,就会有一群蚂蚁来帮忙,走弯路时也不会丢下同伴”,蚂蚁里藏着“团结与坚持的力量”。聚焦自然中的微小事物“野草、落叶、蚂蚁”,让“真意”从具体观察中延伸,避免空洞的“赞美自然”。
推荐用“场景串联法”构思——以“线索物”或“时间线”为轴,串联3-4个具体场景,每个场景对应一个“小真意”,最后用一段感悟收尾,让文章结构清晰、细节饱满。
例文:
此中有真意
外婆的竹篮倚在阳台角落,竹丝泛着浅黄,把手缠的旧布条磨了边,缝隙里还嵌着去年摘野栗子时的干泥。每次路过,目光总被它勾住,竹篾间藏着的时光,便像棉线般缠上心头。
童年时,竹篮是装满甜意的“魔法盒”。初夏枇杷熟了,外婆挎着它去老树下采摘,总把竹篮轻放树荫,踮脚够果子时,另一只手牢牢扶住树枝。把手被她摸得发亮,缠的布条是我旧碎花衬衫,洗得发白还带着皂香。外婆挎着满篮枇杷回来,阳光透过竹篾,在果子上洒满光斑,甜香混着竹香飘满屋。我伸手去抓,她总拦着:“慢些,擦了露水再吃。”那时不懂,她递来的不只是枇杷,更是慢时光里的牵挂。
初中那年,竹篮成了藏温暖的“补丁箱”。体育课上我把校服裤划了大口子,懊恼地扔在沙发上。外婆没多话,拎来竹篮,垫上我软乎乎的旧婴儿巾,又拿出针线盒。她戴老花镜穿针,总要把线头抿湿了再送进针眼,缝补时轻捏着线慢拉,像怕扯疼了布。“缝朵小花,你穿着开心。”不一会儿,裤腿上就绽了朵栀子花。我忽然懂了,外婆的爱从不是轰轰烈烈,是婴儿巾的柔软,是针脚的细密。
如今外婆老了,竹篮成了我存心意的“百宝箱”。我把擦净的老花镜、分好日期的降压药轻轻放进篮里。上次回家,见外婆坐在藤椅上摩挲竹篮把手,笑着说:“这篮子陪我三十年,以前装你小衣服,现在装你买的东西,真好。”我握住她满是老茧的手,忽然明白,竹篮里装的从不是物件,是我们彼此的心意。
风拂过阳台,竹篮轻轻晃。看着它,我想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原来生活的真意,从不是惊天大事,是老竹篮里、针脚间、平凡时光里的温暖。用心感受,平凡日子处处是真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