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等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等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15.唐朝科举及第者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门生”,同榜及第者们互称为“同
年”。这些新称谓的出现标志着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产生,即座主与门生及同
年的特殊关系。与这种关系直接相关的是
A.党锢之祸
B.门阀制度
C.朋党之争
D.藩镇割据
:率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良渚文明
东苕溪
扁担山
和尚地
杭州湾
外城


前山
中面数个

东苕溪
白原畈,
○宫殿区
800

外遇项
生且,
葡萄畈

0
○张家墩
墓葬区
仓储区
钟家村
仲家山

杜C
城墙
正东山
G10
图示为浙江良渚古城约公元前2600一前2300年时的遗址平面示意图,实际
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良渚古城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稻米,以及以玉器为核
心,兼具陶器、石器、漆器等多种类型的器物,宫殿区周边还发现祭坛与高等
级墓葬的叠加。除了宫殿区和贵族墓葬区外,古城还分有仓储区、手工业作
坊区、农业及平民居住区等功能分区。外围水利系统由11条水坝组成,兼具
防洪、灌溉、运输功能,设计范围超100平方公里。
说明良渚遗址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价值。(8分)
第4页(共6页)
1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铁
制农具如犁、锄、镢等逐渐取代了青铜和木石工具,使深耕细作成为可能。与此
同时,牛耕技术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推广,进一步提高了耕作效率。生产力的提
升促使土地私有化加速,原有的井田制逐渐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各国为
适应这一变化,纷纷推行变法,如鲁国的“初税亩”、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
鞅变法等,其核心都是承认土地私有,按亩征税,以增强国家财政实力。
一摘编自杨宽《战国史》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深刻影响了政治结
构。西周时期的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最终
形成“战国七雄”的格局。在此过程中,各国纷纷变法,魏国李悝变法以“食有劳
而禄有功”取代贵族世袭特权,按军功授爵,设郡守、县令直接由国君任免,削弱
地方贵族势力;楚国吴起变法罢免无实权贵族官职,节省财政用于军备,迁徙贵
族到偏远地区,严明官员考绩;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
制等。
摘编自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经济领域的表
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领域变法的共同特
点。(4分)
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胡“乱华”与“入华”
所谓“五胡”,通常是指十六国时期入主中原并建立政权的匈奴、鲜卑、
羯、氏、羌等五个北方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在叙述魏晋南北朝时
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时,提出了“五胡入华”推动了中华民族大交融
的观,点,对这一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大
量历史事实对长期以来流传的“五胡乱华”的传统观念作出了调整,弘扬了基于
共同体意识之上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摘编自彭丰文《“五胡入华”是华夷各族共同的历史选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五胡入华”这一史学观点加以评
述。(12分)
第5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