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5.1.1《轴对称及其性质》同步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5.1.1《轴对称及其性质》同步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15.1.1《轴对称及其性质》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将一张长与宽的比为的长方形纸片按如图①,图②所示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③中的虚线裁剪,得到图④,最后将图④中的纸片再展开铺平,则所得到的图案是( )
A. B. C. D.
3.如图, ABC和关于直线对称,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①;②;③直线垂直平分;④直线平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如图, ABC内有一点P,点D、E、F分别是点P关于、、对称的点.若 ABC的内角,,,则等于( )
A. B. C. D.
5.如图,设和是镜面平行相对且间距为的两面镜子,把一个小球A放在和之间,小球在镜中的像为,在镜是中的像为,则等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
6.如图所示的每组中的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是 (填序号).
7.如图,,, ABC与关于直线对称,则 .
8.如图所示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是它的一条对称轴,如果最大圆的半径为2,那么阴影部分面积之和是 .
9.如图,将 ABC折叠,使边落在边上,展开后得到折痕l,则l是 ABC的 .
10.已知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后的光线(反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角相等,如图,淇淇同学将支架平面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若激光笔与水平天花板 的夹角,反射光束为,则反射光束与平面镜的夹角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
11.如图,阴影三角形与哪些三角形成轴对称?它们分别以哪条直线为对称轴的?
12.已知:如图,外有一点P,作点P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再作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试探索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13.如图,四边形与四边形关于对称.
(1)与A,B,C,D的对称点分别是 ,线段的对应线段分别是 , , , ;
(2)连接与平行吗?为什么?
(3)对称轴与线段有何关系?
14.如图,将长方形纸片的,分别折叠,顶点A落在处,使顶点B落在处,,为折痕,点E,,在同一条直线上.
(1)猜想折痕和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的反向延长线与交于F,若,求和的度数.
15.光线镜面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经过入射点并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①,为一镜面,为入射光线、入射点为,为法线,为反射光线,此时.
(1)如图①,求证:;
(2)两平面镜,相交于点,一束光线从点A出发,经过平面镜两次反射后恰好过点.
①如图②,若两束光线,相交于点,请探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如图③,若两束光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与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是______.
16.已知在 ABC中,.
(1)如图1,点P在 ABC内,且是点P分别关于,的对称点,连接,则________.
(2)如图2,在(1)的基础上,若是点P关于的对称点,求的度数.
(3)如图3,若点P在 ABC的外部(靠近边),点P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分别为,分别连接,若,求的度数.
17.翻折是一种常见的图形变换,请利用轴对称和角平分线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1,在 ABC中,点D在的延长线上,的角平分线与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①若,,求的度数;
②如图2,将以直线为对称轴翻折得到,的角平分线与的角平分线交于点M,请写出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点D为上一定点,点E为上一动点,F、G为上两动点,当最小时,直接写出的值(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
18.如图 ABC与关于直线l对称,对应线段和所在的直线相交吗?另外两组对应线段所在的直线相交吗?如果相交,交点与对称轴l有什么关系?如果不相交,这组对应线段所在直线与对称轴l有什么关系?再找几个成轴对称的图形观察一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9.项目化学习:万花筒是一种通过光的反射产生对称图形的光学玩具.是1816年苏格兰物理学家大卫·布鲁斯特发明.
为了寻找万花筒成像完整的方法,项目化小组将两面镜的背面用胶带粘贴形成一个可以自由开合的“镜子门”,通过实验探究“镜子门”张角的大小对成像完整的影响,发现了一些规律,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下列数据的填写.
【实验一】如图(1)当“镜子门”张角的大小为时,在两镜面夹角的平分线上放一个小球,可以在两平面镜中看到完整的2个小球.
(1)【实验二】如图(2),当“镜子门”张角的大小为时,在两镜面夹角的平分线上放一个小球,可以在两平面镜中看到完整的______个小球.
项目化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其中的原理:左边的镜子成一个像,右边的镜子成一个像,这是两个基本像点,只要它们落在另一镜前就会相互反射形成多个镜像,因此左边的镜像在右边的镜子里又成一个像,右边的镜像在左边的镜子里也成一个像,但是由于角度问题这两个像是重合的.
如图(3),当镜子M,N形成的“镜子门”张角大小为时,在两镜面夹角的平分线上放一个小球S,小球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像在镜面N里又成像同理在镜面M里又成像,由角度可以推算出,,是重合的.
(2)【实验三】如图(4),当“镜子门”张角的大小为时,在两镜面夹角的平分线上放一个小球,它在两平面镜中所成完整像的个数为______.
(3)【实验四】当“镜子门”张角的大小为时,在两镜面夹角的平分线上放一个小球,它在两平面镜中所成完整像的个数为______.
……
(4)【规律总结】当“镜子门”张角的大小为(且能被整除)时,在两镜面夹角的平分线上放一个小球,它在两平面镜中所成完整像的个数为______.(用含n的式子表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分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知识,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解:A、选项中的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的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的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中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A
【分析】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和空间观念,准确理解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图示的裁剪方式,由折叠的性质,可知此图最后剪去了两个角和一边的中间被剪,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根据图示的裁剪方式,由折叠的性质,可知此图最后剪去了两个角和一边的中间被剪,因此答案为A.
故答案为:A
3.A
【分析】本题考查成轴对称,根据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所连线段,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 ABC和关于直线对称,
∴,,直线垂直平分,,
∴直线平分,
综上,正确的有①②③;
故选:A.
4.C
【分析】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作出辅助线得到三对角相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连接,,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到角相等,结合周角的定义可知答案.
【详解】解:连接,,,如图所示:
∵点D、E、F分别是点P关于、、对称的点,
∴,,,
,,,
∴.
故选C.
5.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镜面反射的性质即轴对称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实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那么到镜面的距离就相等.如图所示,经过反射后,,,则,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所示,
经过反射后,,,
∴.
故选:D.
二、填空题
6.③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如果两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够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对折后不能重合,
③对折后能重合,
故答案为:③.
7.
【分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关键.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出,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出的度数.
【详解】解:由条件可知,



故答案为:.
8.
【分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圆的面积,根据题目中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则阴影部分面积之和是最大圆的面积的一半,又因为最大圆的半径为2,故结合圆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作答.
【详解】解:∵题目中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是它的一条对称轴,且最大圆的半径为2,
∴阴影部分面积之和是,
故答案为:.
9.角平分线
【分析】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
根据翻折的性质和图形,可以判断出l与的关系.
【详解】解:如图,
由已知可得,,
则l是 ABC的角平分线.
故答案为:角平分线.
10.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图形求解是解题关键.过点D作,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结合图形求解即可.
【详解】解:过点D作,
根据题意得,
∴,
∵,,
∴,,
∴,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11.解: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阴影三角形与三角形1,3,5,7可形成轴对称图形,阴影三角形与1关于直线为对称轴,阴影三角形与3关于直线为对称轴,阴影三角形与5关于直线为对称轴,阴影三角形与7关于直线为对称轴.
12.解:,理由如下:
如图所示,连接,
∵点P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
∴,



13.(1)解:、、、的对称点分别是,,,,线段、的对应线段分别是,,,,;
故答案为:,,,;,;;;.
(2)解:,根据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或共线,这里不共线,所以平行;
(3)解:对称轴垂直平分.理由是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的连线段.
14.(1)解: ,理由如下:
由折叠可得,,
∵点E,,在同一条直线上,
∴,
∴,
∴,即,
∴;
(2)解:∵,
∴.
∵,
∴.
15.(1)证明:根据题意,得,,


即.
(2)解:①由(1)可知.
设,

,,


即.
②设,.
,...

故答案为:.
16.(1)解:∵是点P分别关于,的对称点,
∴,


故答案为:
(2)解:因为分别为点P关于AB,BC的对称点,
所以由轴对称可知,
所以.
同理可得.
因为,
所以,
所以;
(3)解:同(2)可得,,
所以.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
17.(1)解:①∵是的角平分线,,
∴,
∵是的角平分线,,
∴,
∴;
②猜想.
证明如下:
是的外角,
∴∠P=∠PCD-∠PBC,
同理可证:,
分别平分,


∵平分,平分,
∴,


又由轴对称性质知:,
∴;
(2)解:如图,作点G关于的对称点,连接,作点关于的对称点D/,连接,
∵点是定点,
∴点D/也是定点,
∴当,E,F,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时,的值最小,
由轴对称性质可得:,
∴,,
∴,
由轴对称性质可得:,
∴,
∴.
18.对应线段和所在的直线相交,对应线段和所在的直线相交,交点都在对称轴l上;对应线段和所在的直线不相交,这组对应线段所在直线与对称轴l平行.规律: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或者相交,交点一定在对称轴上.
19.解:(1)原理:左边的镜子成一个像,右边的镜子成一个像,这是两个基本像点,只要它们落在另一镜前就会相互反射形成多个镜像,因此左边的镜像在右边的镜子里又成一个像,右边的镜像在左边的镜子里也成一个像,但是由于角度问题这两个像是重合的.
故答案为:3.
(2)由题可知,当“镜子门”张角的大小为时,在两镜面夹角的平分线上放一个小球,它在两平面镜中所成完整像的个数为5.
故答案为:5.
(3)如图:可知当“镜子门”张角的大小为时,在两镜面夹角的平分线上放一个小球,它在两平面镜中所成完整像的个数为7.
故答案为:7.
(4)两个平面镜互相成像,所成像与小球将角分成几个均等的区域,并呈放射状,出现的像与小球就在每个区域上面,故当“镜子门”张角的大小为(且能被360整除)时,在两镜面夹角的平分线上放一个小球,它在两平面镜中所成完整像的个数为.
故答案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