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宜兴市树人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第一次独立作业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 根据课文默写。(8分)(1)云生结海楼(2)乱花渐欲迷人眼(3)芳草萋萋鹦鹉洲(4)大漠孤烟直(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8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12分)(1)juān(1分)(2)摧、铭(每空1分,共2分)(3)A. 家喻户晓(3分)(4)C. ③②④①(3分)(5)B. 通过参观惠山泥人馆,让游客们感受到了宜兴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3分)解析:B项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让”。3. 综合性学习。(9分)(1)示例: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惠山泥人润心田(3分)评分标准:紧扣新闻事件,语言简洁,不超过20字。符合要求得3分;基本符合得2分;不符合要求得0-1分。(2)示例:(2分)问题一:华老师,您认为惠山泥人最具特色的艺术价值是什么?问题二: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惠山泥人这项非遗技艺?评分标准:每个问题1分,要求问题角度不同,有价值,符合采访身份。问题合理即得分。(3)示例:(4分)学弟学妹们,惠山泥人是无锡的文化瑰宝。这次活动让我们亲手体验泥塑创作,感受非遗魅力。希望你们也能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传承匠心精神,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少年!评分标准:内容符合要求,语言流畅,有鼓励性。内容3分,语言1分;超过80字酌情扣分。二、阅读与鉴赏(61分)(一)(18分)4. C(3分)解析:或;有的。5. B(3分)解析:“江水又东”(写水流方向,独立成句)“迳广溪峡”(写经过的地点,独立成句)“斯乃三峡之首也”(表判断,说明广溪峡的地位,独立成句),逻辑清晰,符合文言文断句 “按语义分层” 的原则。6.(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乘着风,也没有这么快。(3分)关键词:“虽”(即使)1分;“奔”(飞奔的马,名词作动词)(1 分);“疾”(快)1分句意通顺可灵活给分(2)在(山崖)崩塌的那天,江水逆向流淌一百多里,(水位)涌起几十丈高。(3分)关键词:“当”(在…… 的时候)1 分,“逆流”(逆向流淌)1 分 “数十丈”(表数量,翻译准确)1 分括号内补充内容可灵活调整,句意通顺即可7. 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与欣赏之情(2 分):【甲】诗王维通过 “江流天地外” 的壮阔、“襄阳好风日” 的直接赞叹,抒发对汉江山水风光的喜爱(2 分);【乙】文郦道元用 “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等细节,描写瞿塘峡山水的奇绝,暗含对自然之美的惊叹(2 分)。评分标准:答出共同情感核心 2 分,结合【甲】【乙】文具体内容各 2分,共 6 分;无文本支撑、情感概括错误(如 “悲凉”“思乡”),均酌情扣分。(二)(16分)8. B(3分)解析:根据上下文,“按图索骥”指依据数字化模型(DEM)寻找遗迹线索。9. B(3分)解析:A 项错误:材料二显示,1:10000 比例地图等高线间距为 5 米(间距最大),适用场景是 “宏观区域规划”,而非 “精细考古”,“精细考古” 对应 1:500 比例地图;B 项正确:材料二明确 1:500 比例地图 “完整呈现 1 米以上遗迹,城墙结构清晰可辨”,结合材料一 “0.5 米的等高线间距精准捕捉到相对高程仅 1-2 米的城墙遗迹”,二者表述一致;C 项错误:材料二显示,1:2000 比例地图的等高线间距为 2 米,0.5 米是 1:500 比例地图的间距,且 1:2000 地图 “部分低高程遗迹模糊”,无法 “精准捕捉细节”;D 项错误:材料二对比可知,1:10000 比例地图 “仅能识别 8 米以上巨型遗迹,低高程遗迹完全漏失”,识别效果最差,而非 “最佳”。10. (6分)(1)技术保护: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精准考古和保护(2分)(2)法治保障:通过立法建立三级管理体制和联合审批机制(2分)(3)公众参与:建立村民参与保护机制和补偿保障机制(2分)11. (4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1分)。虽然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为遗址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能够精准定位和记录遗迹(1分),但遗址保护还需要法治保障(如立法保护、三级管理体制)和公众参与(如村民保护员制度)(1分),形成“技术+法治+公众”的立体保护网络才能真正保护好遗址(1分)。(三)(19分)12. (4分)① 跟着母亲到码头挑水,挑完后在码头玩水(踩青石板、伸脚摸鹅卵石、和小伙伴打水漂)(2分)② 随父亲在茶馆喝茶,观看河里的运货船和摆渡船(或 “看船工摇橹哼号子、艄公撑篙摆渡”)(2分)13. (4分)运用细节描写(或说叠词)(1分),通过“细细的雨丝”“小小的涟漪”渲染宁静美好的氛围(1分),通过陈爷爷脱蓑衣的动作描写(1分),表现其善良质朴的品质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1分)。14. (5分)手法+特质:用 “头发花白、皱纹满额却眼亮如河里的星星” 的外貌,显陈爷爷苍老又澄澈的特质(2分);借 “摸糖塞给孩子”“脱蓑衣披在‘我’身上” 的动作,藏住亲昵与无私,让形象立体可感。(2分)传递情感:陈爷爷是童年记忆的符号,作者想起他就念及家乡渡口的温暖,寄托对水乡童年的怀念。(1分)15. (6分)(1)指家乡真实的河流,是“我”童年生活的环境(2分)(2)象征家乡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滋养了“我”的成长(2分)(3)寄托了“我”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质朴温暖人情的怀念(2分)(四)(8分)16. (4分)周恩来人物形象特点(4 分)文雅包容:穿旧布制服显儒雅,主动帮斯诺规划采访,不介意其是否为共产主义者;(2 分)信念坚定:出身优渥却投身革命,历经被捕等危险仍不放弃;(2 分)能力突出:办黄埔军校、领导武装起义,在陕北统筹红军军事。(2 分)(每点需含 “特点 + 简例”,空说特点扣 1分;答出两点即可满 4 分)其余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17. (4分)斯诺观察到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仍然坚持高强度的军事训练(2分),同时进行政治学习和文化教育,战士们明白为何而战,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理想追求(2分)。其余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三、表达与交流(60分)18. 作文(60分)等级 分数段 评分标准一类卷 54-60 紧扣“声音”,选材新颖,情感真挚;细节生动,描写细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优美;能恰当引用;字数达标二类卷 45-53 符合题意,选材适当,情感真实;有具体描写,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能引用;字数达标三类卷 36-44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平淡;描写不够具体;语言基本通顺;字数基本达标四类卷 25-35 偏离题意或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字数不足五类卷 0-24 完全离题或抄袭;结构混乱;语病较多;字数严重不足补充说明:1. 未写题目扣2分2. 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3分3. 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4. 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5分5. 抄袭阅读材料内容超过1/3,按五类文评分宜兴市树人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第一次独立作业一、积累与运用(29分)1. 根据课文默写。(8分)(1)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2)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4)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5)《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动态之美,当暮色降临,他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生动勾勒出游鱼跃出水面的鲜活场景,为静谧黄昏增添了灵动气息。(6)王绩在《野望》中,借隐逸生活的描写抒发内心情志。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既写出他归隐后举目无亲、难觅知音的寂寥,又以 “采薇” 的典故暗抒避世之思,字里行间满是茫然无措的怅惘。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12分)宜兴,这座浸润着江南水汽的城市,既镌( )刻着“竹海绵延八百里”的清隽,也有“溶洞奇绝冠天下”的雄浑。春日里,竹海间新笋破土,cuī( )枯拉朽般挣脱泥土束缚;秋日时,善卷洞内钟乳石泛着温润光泽,与洞外红叶相映成趣。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踪迹:王羲之挥毫岩壁,留下“入木三分”的题字,笔力尽显;苏东坡泛舟宜园,写下“买田阳羡吾将老”的诗句,满含眷恋。如今的宜兴,既守护着非遗技艺的传承——紫砂工艺___A___,成为江南文化的标志;也迸发着创新活力——环保陶瓷远销海外,新能源产业崛起腾飞。 B 我们当míng( )记:城市的美,在于传统与现代的共生。(1)请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镌( )刻(1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2分)cuī( )枯拉朽 míng( )记(3)下列成语填入文中横线A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家喻户晓 B. 振聋发聩 C. 附庸风雅 D. 妙手偶得(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填入文中横线B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去年的大赛中,“泥人阿福钥匙扣”“非遗纹样笔记本”等作品广受好评②邀请年轻设计师将泥人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③为了让非遗与现代生活接轨,宜兴还常会举办“惠山泥人创意设计大赛”④不少学生也参与其中,用画笔为传统泥人注入青春视角A. ①④③②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④① D. ②④③①(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宜兴的环保陶瓷不仅在国内多个城市占据重要市场,还远销海外。B. 通过参观惠山泥人馆,让游客们感受到了宜兴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C. 王羲之在宜兴的题字遗迹,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D.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让宜兴在绿色经济转型中走在了前列。3. 综合性学习。(9分)树人中学组织“无锡学院惠山泥人进校园”主题采访活动,请你参与。【新闻背景】2025年4月3日,无锡学院联合梅园“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2025年第1期明德讲堂——“非遗传习泥塑匠心”惠山泥人体验活动。活动特别邀请惠山泥人第五代非遗传承人华天骅老师,为学生普及惠山泥人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及“阿福”“阿喜”等经典形象的地域文化象征意义;同时关注经济困难且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为其提供参与机会,助力拓宽视野、提升素养。学生在华老师指导下尝试彩绘惠山泥人创作,现场氛围热烈,实现了思政育人与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摘编自无锡学院: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惠山泥人文化育人新实践,2025-04-03 发布于北京市)(1)请为上述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3分)(2)你作为一名“小记者”,现需采访惠山泥人传承人华天骅老师,请设计两个不同角度的采访问题。(2分)(3)采访结束后,你需要向学弟学妹介绍此次活动,请写一段寄语,不超过80字。(4分)二、阅读与鉴赏(61分)(一)(18分)【甲】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选自《全唐诗》)【乙】瞿塘峡郦道元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选自《水经注 江水》有删改)4. 下列对【乙】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江水又东(名作动,向东流)B. 斯乃三峡之首也(是,判断动词)C. 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有时)D. 故谓之新崩滩(称,叫做)5. 下列对【乙】文中画线部分(“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江水又东迳 / 广溪峡斯 / 乃三峡之首也B. 江水又东 / 迳广溪峡 / 斯乃三峡之首也C. 江水又东迳广溪 / 峡斯乃 / 三峡之首也D. 江水又东 / 迳广溪峡斯 / 乃三峡之首也6. 翻译文言文句子。(6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7. 结合【甲】【乙】两文内容,思考文言文与古诗均写“山水”,作者表达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6分)(二)(16分)【材料一】良渚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其保护区范围达 42 平方公里。为破解大遗址保护与研究的难题,考古工作者引入数字化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数字高程模型(DEM)发挥了关键作用 —— 通过将不同高程区域标注为不同颜色,能从植被和现代建筑的干扰中清晰识别古代遗迹。借助 1:500 比例的数字线划图制作 DEM 时,0.5 米的等高线间距精准捕捉到相对高程仅 1-2 米的城墙遗迹。正是凭借这种高精度 DEM 模型按图索骥,考古团队据此发现:良渚古城东南部存在由美人地、里山—郑村等地点构成的长方形外郭结构,与宫殿区、内城共同形成三重同心格局,这一发现改写了中国古代城市结构史。相比之下,1:10000 比例地图因等高线间距达 5 米,无法识别低高程遗迹;1:2000 地图虽精度提升,但 2 米的间距仍会造成信息漏失。目前,通过这种数字化手段,已完成古城核心区 200 余处遗迹的精准定位与永久记录。(摘编自国家文物局《五千年中国看良渚》)【材料二】地图比例 等高线间距 适用场景 遗迹识别效果1:10000 5 米 宏观区域规划 仅能识别 8 米以上巨型遗迹,低高程遗迹完全漏失1:2000 2 米 片区调查 可识别 2 米以上遗迹,部分低高程遗迹模糊1:500 0.5 米 精细考古 完整呈现 1 米以上遗迹,城墙结构清晰可辨(摘编自《数字化手段在大遗址考古工作中的应用——以良渚古城为例》)【材料三】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离不开法治保障。2025 年 8 月,《杭州市良渚古城遗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草案)》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了 “整体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利用” 的原则,将遗产区和缓冲区纳入严格保护范围。条例创新设立三级管理体制:市政府统筹协调,余杭区政府负责日常管理,良渚遗址管委会具体实施,同时建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机制,确保保护与发展平衡。在公众参与方面,条例规定应尊重当地居民权益,建立补偿机制和村集体收入保障机制。目前已有超过 300 名村民担任遗址保护员,参与日常巡查和环境维护。2022 年,全国首个文化遗产保护法庭在良渚设立,通过公益诉讼案件审理,强化了对破坏遗址行为的震慑力,形成 “专业保护 + 法律保障 + 全民参与” 的立体保护网络。(摘编自关于《杭州市良渚古城遗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草案)》的审议报告)学校策划“古城保护”主题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完成以下任务。8.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 “按图索骥” 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按照地图寻找古代城池遗迹B. 依据数字化模型(DEM)寻找遗迹线索C. 对照文献记载考证遗址布局D. 按照图片寻找遗迹9. 下列对材料二表格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1:10000 比例地图等高线间距最小,适用于良渚古城的精细考古工作B. 1:500 比例地图能完整呈现 1 米以上遗迹,可清晰识别相对高程 1-2 米的城墙C. 1:2000 比例地图的等高线间距为 0.5 米,能精准捕捉低高程遗迹的细节D. 三种比例地图中,1:10000 比例地图的遗迹识别效果最佳,可识别多种高程遗迹10. 综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良渚古城遗址保护体系的三个主要维度。(6分)11. 有同学认为 “只要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就能保护好良渚古城遗址”,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三)(19分)我的家乡(节选)汪曾祺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我们那个地方的河道是很发达的,说是“河网密布”,一点也不假。一条大河从镇中间穿过,镇名就叫“界首”,因为它正处在两县交界的河口。河有河街,镇上的店铺一半在河边,一半在陆上。河边的店铺多是前店后宅,有卖杂货的,有做酱菜的,还有开茶馆的。酱菜铺子的门口总摆着几口大缸,缸里泡着萝卜、黄瓜、莴苣,酱油的香气混着河水的湿润,飘得整条街都能闻到。我放学路过,总忍不住停下脚步,看铺子里的王阿婆用长柄木勺翻动酱菜,阿婆见了我,常会笑着舀一勺脆生生的酱萝卜给我,咸鲜里带着一丝回甘,是我童年最难忘的味道。河边的人家,几乎家家都有一个水码头。那码头是用青石板铺的,台阶一级级伸到水里,被河水浸得发亮。我每天要跟着母亲到河边挑水,母亲挑着水桶走在前面,我提着小水壶跟在后面,踩在青石板上,能听见鞋底与石板摩擦的“咯吱”声。挑完水,我还会在码头边玩一会儿:脱了鞋把脚伸到水里,河水凉丝丝的,能触到水底光滑的鹅卵石;或者和小伙伴们打水漂,谁能让瓦片在水面跳得次数多,谁就是“赢家”,输的人要去摘河边的芦苇花,编成小帽子戴在头上。父亲是个读书人,他不常在家,偶尔回来,会带我们到河边的“望河茶馆”坐一坐。茶馆的桌子就摆在河边的凉棚下,喝茶的时候,能看见河里的船来来往往。有运货的大船,船身装满了稻子、棉花,船工们赤着膊,摇着橹,哼着号子,声音浑厚有力,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还有小划子,是摆渡用的,艄公坐在船尾,手里拿着一根长篙,往河底轻轻一点,船就顺着水流缓缓开动。我最喜欢看摆渡船靠岸时的样子:艄公把篙子往岸边一抵,船身轻轻一震,乘客们扶着船舷慢慢下来,脸上带着归家的轻松。我最难忘的是外婆家的渡口。外婆家在河对岸,要坐摆渡船过去。摆渡的是一个姓陈的老人,大家都叫他“陈摆渡”。陈爷爷六十多岁,头发花白,脸上满是皱纹,但眼睛很亮,像河里的星星。他待人和气,见了孩子,总会从口袋里摸出一颗水果糖,塞到我们手里。有一次,我在渡口等船,天下起了小雨。雨丝细细的,落在河里,溅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陈爷爷见我没带伞,就把他的蓑衣脱下来,披在我身上。蓑衣是棕编的,带着一股淡淡的棕叶香,雨水打在蓑衣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像在哼一首温柔的歌。我躲在蓑衣里,看着陈爷爷撑着篙子慢慢把船划过来,心里觉得特别温暖。后来我离开家乡,到城里上学,很少再回去。但每当想起家乡,最先想到的,总是那条河——它的水那么清,那么软,像母亲的手;想到那个渡口,青石板台阶上还留着我的脚印;想到陈爷爷的蓑衣,还有那颗甜甜的水果糖。我觉得,家乡的水,不仅滋养了我的身体,更滋养了我的心灵。它让我懂得,平凡的日子里,藏着最朴素的温暖;平淡的时光里,藏着最珍贵的善意。(选自《汪曾祺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有删改)12. 文章围绕 “家乡的水”,描写了多个场景及难忘的事,请根据内容完成下表填空。(4分)场景 难忘的事酱菜铺旁的河边 放学路过酱菜铺,王阿婆笑着舀脆生生的酱萝卜给 “我” 吃家门口的水码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河茶馆的河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婆家的渡口 在渡口等船遇小雨,陈爷爷脱蓑衣披在 “我” 身上,护 “我” 躲雨13. 赏析文中画线句:“雨丝细细的,落在河里,溅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陈爷爷见我没带伞,就把他的蓑衣脱下来,披在我身上。”(4分)14. 文中的陈爷爷是作者童年记忆里极具温度的人物,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并借其传递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5分)15. 结合全文,探究“家乡的水”的含义。(6分)(四)(8分)班级开展《红星照耀中国》1-3章(“探寻红色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名著探究活动,请参与讨论。16. 结合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1-3 章中的描述,概括周恩来的人物形象特点。(4分)17. 斯诺在书中说“红军是一支有信仰的军队”,请结合1-3章中情节,简要说明这一观点。(4分)三、表达与交流(60分)18. 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体现声音背后的温暖或感动;(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有关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宜兴市树人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第一次独立作业(答题卡)1.(8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分) (1)(1分)( ) (2)(2分)cuī ( ) míng ( ) (3)(3分)( ) (4)(3分)( ) (5)(3分)( )3.(9分) (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分)( )5.(3分)( )6.(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3分)( )9.(3分)( )10.(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宜兴市树人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第一次独立作业(新终稿参考答案评分标准).docx 宜兴市树人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第一次独立作业(新终稿试卷).docx 宜兴市树人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第一次独立作业(最新终稿答题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