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华岳学校八年级月综合练习(历史)试题
本试卷包括二道大题,共27道小题,共4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可用于研究
A.虎门销烟的背景
B.虎门销烟的影响
C.鸦片战争的背景
D.鸦片战争的影响
2.,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评价历史人物有助于把握历史活动的进程和影响。下列诗句评价林则徐的是
A.虎门壮举惊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舍身变法自君始,无力回天昭后人 D.状元弃仕从商路,实业兴邦壮志酬
3.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A.概括了战争的本质 B.指出了战争的目的
C.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D.科学评价了鸦片战争
4.“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
C.英国强占香港岛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使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望厦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美国 B.沙俄 C.英国 D.法国
7: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8.天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A.陈胜、吴广 B.项羽 C.李自成 D.洪秀全
9.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A.损害了国家权益 B.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打击了列强侵略
10.右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A.学习西方治国 B.实行君主专制
. C.平均分配土地 D.实现男女平等
11.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是
A.永安建制 B.天京事变
C.定都天京 D.天京陷落
12.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是
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B.内部变乱削弱了实力
C.中央与地方武装联合镇压 D.失去广大农民的支持
13.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4.李鸿章认为“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据此他积极投身于
A.镇压太平军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5.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反映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A.民主 B.求富 C.自强 D.科学
16.近代以来,京师同文馆等机构翻译了近四百部欧洲书籍。其主要作用是
A.抵制了外来侵略 B.传播了西方文化
C.发展了资本主义 D.维护了清朝统治
17.19世纪后期,随着列强对亚洲侵略的加剧,越南最终脱离了清朝的保护。清政府被迫放弃对越南的“保护”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法战争后 D.甲午战争后
18.右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示意图。该图的注记应当是
A.鸦片战争示意图
B.第二次鸦片战争示意图
C.中法战争示意图
D.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19.中国传统纪年一般采用干支纪年法。请问1894年是
A.甲午年 B.戊戌年
C.辛丑年 D.辛亥年
20.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激战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21.近代某不平等条约“割台湾、赔两亿、增四口、设工厂”。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22.毛泽东曾说:“没有张謇,中国的纺织工业不会这样快。”下列能印证这一评价的是
A.京师大学堂 B.大生纱厂 C.南通博物苑 D.开平煤矿
2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张謇选择了实业。他们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24.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启蒙思想家猛烈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批判旧伦理,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强调戊戌变法
A.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B.促进西方先进技术传播
C.在思想文化方面影响深远 D.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5.学习历史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 1856年
C.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D.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 小题,共35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失败是由于武器的陈旧,政治的腐败,还是社会的落后 中国人曾经长期思考过这个问题。应当说这三个东西是相互联系的: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对于中国来说,这次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记着古老的中国在炮火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中“界碑”的含义。(4分)
材料二 清朝不平等条约 (部分)
签订时间 条约名称 主要内容
1842年 A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库;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860年 B 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割九龙半岛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整理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结合所学,将表格中A、B处内容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二,归纳表格中条约内容的相同点。(4分)
材料三 19世纪中后期,我国沿海地区和东北、西南、新疆等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面临来自陆、海防务的双重威胁,清王朝内部发生了著名的“海防塞防之争”。
———摘编自朱华《简述晚清海防与塞防争执内幕》.
(3)依据材料三,概括“海防寒防之争”发生的背景。结合所学,写出当时政府加强“海防”“塞防”的史实各一例。(3分)
材料四 部分学者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评价
甲午战争失败,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索得巨款,割走国土。而随后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危机。 ——摘编自杨天宏《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情愫》
……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摘编自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4)依据材料四,对比两位学者对甲午中日战争影响的评价。并分别列举史实,例证其观点。(4分)
材料五 戊戌变法不只是继承了洋务运动的遗产,更多的是超越。戊戌变法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
————摘编句汪林茂《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5)依据材料五,概括戊戌变法对洋务运动“超越”的主要表现。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两次探索的相同目的。(4分)
(6)综合上述中国近代史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2分)
27.以下是某历史学习小组的学习方法以及成果展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4分)
【展示一:搜集可信材料 解读历史信息】
①观看电影《林则徐》
②参观圆明园遗址
③阅读《时务报》
(1)分别写出上述学习活动运用史料的类型(填序号)。并任选一则史料,解读其蕴含的历史价值。(4分)
实物史料: 文献史料: 音像史料:
【展示二:制作大事年表 提升认知维度】
时间 事件
19世纪中期 太平天国运动
19 世纪中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9世纪70年代 左宗棠收复新疆
19世纪80年代 中法战争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
(2)选择表格中相互关联的三例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分)
【展示三:寻找恰当方法 助力个人学习】
(3)除了上述学习方法外,请为大家介绍一种你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2分)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华岳学校八年级月综合练习(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C 2.A 3.C 4.D 5.D 6.B 7.B 8.D 9.D 10.A 11.D 12.A 13.A 14.B
15.C 16.B 17.C 18.D 19.A 20.D 21.D 22.B 23.A 24.C 25.A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26.(21分)
(1)战败原因:社会落后、政治腐败、武器陈旧(三者相互关联,任答两点即可,2分);“界碑”含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
(2)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2分);相同点:都涉及开放通商口岸、割地、赔款(任答两点即可,2分)。
(3)背景:19世纪中后期,中国沿海、东北、西南、新疆等地区出现严重边疆危机,面临陆海防务双重威胁(1分);史实:海防——创办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或筹建新式海军);塞防——左宗棠收复新疆(或设立新疆行省)(各1分,共2分)。
(4)评价对比:杨天宏认为甲午战争加剧民族危机;戴逸认为甲午战争激发全民族觉醒(2分);例证:加剧民族危机——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或《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激发觉醒——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或严复译著《天演论》宣传救亡图存思想)(各1分,共2分)。
(5)“超越”表现:提出“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2分);相同目的:都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抵御外来侵略,实现国家富强(2分)。
(6)认识:近代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先进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发展需顺应时代潮流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
27.(14分)
(1)史料类型:实物史料:②;文献史料:③;音像史料:①(3分);历史价值:示例1(②):圆明园遗址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侵华的直接见证,可用于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暴行;示例2(③):《时务报》是维新派的重要报刊,刊载大量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文章,可用于研究戊戌变法的思想传播;示例3(①):电影《林则徐》虽经过艺术加工,但能直观展现林则徐虎门销烟等历史场景,有助于普及虎门销烟相关历史知识(1分,任选一则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
(3)学习方法:绘制历史时间轴,梳理历史事件发展脉络;开展历史小组讨论,交流对历史事件的不同看法;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文献对同一事件的记载,探究历史真相(任答一种,言之有理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