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答题卡)

资源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小题1】lüè qìn 娉 袤
【小题2】将“民族历史与祖国命运的深刻象征”和“余光中个人情感的载体”互换位置。
【小题3】示例:读朱自清的《春》,我们仿佛嗅到了百花的芬芳,感受到了春风的温柔与生机。【小题4】D
2、(1)朝晖夕阴 (2)水落而石出者 (3)雾凇沆砀 (4) 原驰蜡象 (5)但愿人长久,(6)千里共婵娟(7)欲为圣明除弊事,(8)肯将衰朽惜残年 (9)长风破浪会有时,(10)直挂云帆济沧海
3、(1)B (2)我想起了那些为了建设新中国而牺牲的革命烈士。他们就是《沁园春·雪》中“风流人物”一样,为了祖国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祖国。
(3)感情基调悲怆、悲愤、痛苦、深沉。语速要缓慢。
(4)示例一:我同意以斑驳暗沉的棕色作为主色调。艾青的诗歌创作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等,诗歌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棕色给人一种沉稳、厚重、沧桑的感觉,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艾青诗歌中所蕴含的历史感和沉重感,与艾青诗歌的主题相契合。如果选择鲜艳亮丽的红色作为主色调,虽然红色可以代表热情、革命等积极的情感,但对于艾青诗歌所反映的那个充满苦难和挣扎的时代背景来说,可能会显得有些突兀。
示例二:我同意以鲜艳亮丽的红色作为主色调。艾青的诗歌中虽然有对苦难的描写,但更充满了对光明、希望和未来的追求与向往。如《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诗歌中洋溢着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红色代表着热情、活力、希望和革命精神,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艾青诗歌中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未来的信心。如果选择斑驳暗沉的棕色则给人一直压抑感,不能很好地鼓舞人心。
4、【小题1】迷蒙冷寂 荒芜衰败 拟人 借古讽今,表达对统治者昏庸腐朽、沉迷享乐导致国家衰败的批判与忧虑。
【小题2】占据 指责 以……为奇 不久
【小题3】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敢论列大事。
【小题4】①杜牧劝说李德裕不如趁机攻取回鹘,李德裕认为他的建议很好。 ②(杜牧)也因为耿直坦率,当时没有权贵帮助他。
【小题5】政治才能:材料二中他献策李德裕攻取回鹘、分析藩镇问题,体现对时局的敏锐洞察。诗中《泊秦淮》借“商女唱后庭花”讽刺晚唐权贵沉溺享乐,《隋宫春》以隋炀帝亡国警示当朝,正是这种政治眼光的文学投射——用历史典故影射现实,展现其以诗论政的智慧。性格特点:材料二写他“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诗中情感激烈直白。如《泊秦淮》痛斥“商女不知亡国恨”,实则批判统治者;《隋宫春》以“亡国亡家为颜色”直指荒淫误国,语言尖锐,体现其耿介敢言、借诗抒怀的刚直个性。
5、【小题1】D
【小题2】王先生您好!9月20日15:00,无锡队将在宜兴市体育中心主场迎战南通队。您可在无锡直接观赛,为家乡球队助威。
【小题3】强调严子航的“神扑”非凭天赋,而是海门青训基地每日6点苦练与“千锤百炼的意志”的必然结果,证明天才源于勤奋,无捷径可走。
【小题4】全省联动的赛事布局青训成果的闪耀舞台唤醒乡愁的文化认同全民参与的文明素养人文与经济的相融共生
6、【小题1】 儿女邀请进城 犹豫不决 思量儿女现状 悲伤、释然、坚定【小题2】勤劳坚韧、无私奉献;朴实本分、思想传统;深爱子女、充满牵挂;内心矛盾、孤独无奈;隐忍、体谅、不愿添麻烦。
【小题3】比喻,形象写出老歪内心的沧桑与悲痛,侧面体现了留守决定的孤寂感,表达了老歪内心的矛盾,对亡妻的思念。
【小题4】温暖说:选择守护亡妻照片,体现对爱情的忠贞坚守;避免子女为难,是父爱的体现。冰冷说:亲情疏离,儿女不孝;老歪的泪水暗示“空巢老人”的孤独困境。
7、作文建议切入分47分。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答题纸
(温馨提示:同学们,咱们比一比,看谁能把试卷做得更漂亮)
1、 ⑴ (4分)( ) ( ) ( ) ( )
(2)(2分)
(3)(3分)
⑷(2分)( )
2、(10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3、(1)(2分)( )
(2)(3分)
(3)(2分)
(4)(4分)
(1)(8分)① ②
③ ④
(2)(4分)① ②
③ ④
(3)(2分)牧 刚 直 有 奇 节 不 为 龌 龊 小 谨 敢 论 列 大 事
(4)(4分)①

(5)(6分)
5、(1)(3分)( )
(2)(3分)
(3)(3分)
(5分)
6、(1)(6分)① ②
③ ④
(2)(3分)
(3)(3分)
(4)(8分)
7、作文(60分)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相关小题。
金秋时节,我们携手漫步于九年级语文的智慧园林,在语文知识的沃土中深耕细作,收获了语言的芬芳与思想的启迪。这段旅程不仅让我们领略( )了汉语的博大精深,还让我们触摸到了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更在心灵深处播下了成长的种子。
读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树一树的花开,(pīng)婷地怒放着;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银装素裹的广(mào)天地;读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长廊,看见一位伟人“踏遍群山”、“走遍大地”的足迹。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赤子之心,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山河紧密相连。《乡愁》中那枚邮票、那张船票、那方坟墓、那湾海峡,不仅是民族历史与祖国命运的深刻象征,更是余光中个人情感的载体。范仲淹、欧阳修等古代圣贤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人生失意到精神超脱,共同绘就了中国文人最动人的精神画卷。
【小题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领略( ) 沁( )园
( )(pīng)婷 广(mào)( )
【小题2】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议意见。(2分)
【小题3】请从你初中课文中选一篇,仿照语段第二段开头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3分)
【小题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上阕描写北国雪景,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下阕评论历史英雄人物,议论抒情,表达了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登上历史舞台的自豪之情
C.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D.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来分别指代家乡、老师、月亮和音乐。2、根据语境,补写出诗文名句。(10分)
诗歌中蕴含着各色大美。登临岳阳楼,观赏“(1)____________,气象万千”的雄伟景象;游至醉翁亭,感受“风霜高洁,(2)____________”的山间美景;独往湖心亭,领略“(3)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西湖奇景;到达陕北清涧欣赏了“山舞银蛇,(4)____________”雄伟壮丽的山峦雪原。
诗歌中包含着不同情怀。中秋月夜,因为苏轼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弟弟了,所以他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5)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是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 “(7)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的壮志豪情,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他虽处境艰难,但和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一样拥有(9)“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的豪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回望共和国历史,七十五年弹指一挥间。举国同庆之时,学校将举办“为祖国献礼”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积极参加,来庆祝伟大祖国的生日吧!
活动一:吟诗对联——传承文化
(1)学校开展“对对联”活动,请帮助小语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2分)
上联:国庆中华欢四海
下联: (填序号)
A.党强民富秀江山 B.党歌盛世乐八方
C.党爱人民永连心 D.党史流芳万载春(2)国庆期间,某电视台推出国庆特别调查“爱国让你想起什么”,先后采访了海内外2000多人。提到爱国你会想起什么?一位大学生给出的答案是“阅兵式”。一位小学生则表示,“爱国就是扶老奶奶过街。”作家莫言的回答是:“第一我们喜欢唐诗宋词,第二我们喜欢中华料理,唐诗宋词代表中国心,中华料理代表中国腹,我们对国家的感情是心腹的感情。”……电视采访得到的五花八门的答案,引起了网友热议。
一位“记者”采访了你,请你紧扣第一单元所学的课文,作出你的回答。(3分)
活动二:歌以咏志——家国情怀
(3)九年级(1)班举行了爱国诗歌朗诵会,小语同学想要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两句诗读得富有感情,请你从感情基调和语速方面予以指导。(2分)
活动三:家国之事——强国有我
(4)某出版社设计《艾青诗选》的封面时,大家对背景颜色的选择有争议:有人认为应以斑驳暗沉的棕色作为主色调,也有人认为应以鲜艳亮丽的红色作为主色调。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艾青诗选》的具体内容,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理解(58分)
(一)古诗文阅读
4、 班级开展“走近杜牧”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隋宫春
杜牧
龙舟①东下事成空,蔓草萋萋满故宫②。
亡国亡家为颜色,露桃③犹自恨春风。
【材料二】
牧,字牧之,善属文。是时,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会昌中,黠戛斯破回鹘④,回鹘种落溃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遂取之,德裕善之。俄而泽潞平,略如牧策。
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其通古今,善处成败。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从兄悰更历将相,而牧困踬⑤不自振,颇怏怏不平。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龙舟:指隋炀帝乘坐龙舟东下南巡。②故宫:隋朝的宫殿。③露桃:晨露中的桃花,象征隋朝短暂繁华。④回鹘:中国少数民族部落。⑤困踬:指受挫、窘迫的状态。
【小题1】根据材料一完成下列分析表格。(8分)
《泊秦淮》 《隋宫春》
意境 月色、寒水等意象营造出①_________的氛围。(答特点) 满宫的“蔓草萋萋”展现一派
②_________的景象。(答特点)
“犹”字赏读 “仍旧”的意思,痛斥达官显贵还在沉迷亡国之音。 “犹自恨”运用了③_________修辞手法,表达“恨”之长久。
情感 两首诗表达的共同情感:④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据魏博_________
②牧追咎_________
③素奇其才_________
④俄而泽潞平_________
【小题3】用“/”给文中波浪线句断句,限两处。(2分)
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敢论列大事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牧说德裕不如遂取之,德裕善之。
②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
【小题5】请结合材料一、二具体分析杜牧的政治才能、性格特点在诗中的体现。(6分)
(二)组合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以下是9月20日苏超比赛日程表:
场次 比赛时间 对阵双方 比赛地点
第73场 15:00 连云港VS镇江 连云港市体育中心体育场
第74场 15:00 淮安VS徐州 淮安市体育中心体育场
第75场 15:00 扬州VS盐城 扬州体育公园体育场
第76场 15:00 苏州VS常州 昆山市奥体中心体育场
第77场 15:00 无锡VS南通 宜兴市体育中心体育场
第78场 15:00 南京VS宿迁 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体育场
注:苏超比赛的地点分布全省,推动了各市之间的游客流动
材料二
飞身鱼跃救险,高接低挡化险为夷,力挽狂澜封堵必进之球……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4轮,盐城队客场挑战宿迁队,17岁主力门将严子航以单场7次精彩扑救成为全网焦点。“为了不丢球,拼上性命也要救”,这位被球迷亲切称为“零封门神”的少年,在“苏超”赛场上以勇气与技术诠释青春的热血与锋芒。
“哪有什么横空出世的天才,不过是天道酬勤的必然”,这句网络热评道破了“苏超”青春风暴的本质——表面看是业余赛事,内核却是江苏足球青训成果的“秀场”。早上6点的海门,城市还在睡梦中,珂缔缘俱乐部的70余名小球员已经开始挥汗如雨。带球、传球、射门这些基本功需要千锤百炼,更要磨砺永不言弃的意志。迄今为止从这里走出的160余名球员中,既有为国争光的国字号选手,更有在“苏超”闪耀的草根英雄。
(摘自《中国江苏网》,2025年7月10日,有删改)
材料三
“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显而易见,“苏超”与江苏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既展现了文化繁荣与经济进步的协同发展,又彰显了人民群众对物质富足与精神充盈的双重追求。从内在逻辑来看,正是“文化—人—经济”三者的相互促进与转化,实现了“以文化人、以人化经、以经育文”的辩证循环,这与人文经济学重构发展价值的核心理念——注重“人”的主体性回归不谋而合。深入挖掘“苏超”所蕴含的人文经济学特征,有助于探寻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人文经济学视野下,“苏超”已然成为现代城市文化治理的一次积极探索,其本质是城市探索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治理的文明新实践。以足球为媒介,“苏超”在赛事引流中创造经济发展契机,在唤醒乡愁中重塑地域文化认同,在城市互动中展现江苏文化魅力,在全民参与中涵养文明素养,拓展了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实践的路径。其经验表明,只有当城市发展与人文价值、个体幸福、文明进步同频共振时,城市才能真正成为“诗意栖居”的理想之地,才能实现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深层追求。
(摘自《光明网》,2025年7月11日,有删改)
【小题1】对以上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超”赛事覆盖江苏全省,通过多城市主场联动推动足球文化普及。
B.“苏超”是青训成果的展示平台,其成功源于长期刻苦训练。
C.“苏超”以足球为媒介,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了地域文化认同。
D.“苏超”的本质是以培养国字号球员为目标的经济驱动型赛事。
【小题2】王先生是南通人,9月20日在无锡出差,他想利用空闲时间,去现场观看有家乡球队参与的比赛。请根据材料一,用第一人称向王先生推荐合适的比赛。(3分)
【小题3】结合材料二的上下文,谈谈你对网络热评“哪有什么横空出世的天才,不过是天道酬勤的必然”理解。(3分)
【小题4】某校开展“人文江苏”主题征文,要求用排比句式多角度概括“苏超”的价值。请结合三则材料,补全句子:(5分)
苏超之美,美在________,美在________,美在________,美在________,更美在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南京
侯发山
①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
②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
③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
④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
⑤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不少人给他出主意,有的建议他去北京,说北京有毛主席纪念堂,有天安门城楼;有的建议他去南京,说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台。
⑥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
⑦儿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个小时。唉,上个班就这么远,也真难为儿子了。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恰好老歪当时刚参加过本村的一个葬礼,按农村阴阳先生的说法,不宜再去参加婚礼,就没有去。他们也没回来过。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儿子说那是问候老爸新年好的。老歪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视频了几次也没见媳妇的肚子大起来,老歪也不好意思问儿子,当然,更不好意思问媳妇了。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儿子。
⑧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的。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叫老板——去年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临走给了老歪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回收公司总经理”。女儿是旅游结的婚。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年龄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来过。这个女婿是苏州人,说话也听不懂。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啧啧,女儿真傻,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呢。女儿过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
⑨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有了,谁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下。
⑩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
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
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
【小题1】本文脉络清晰,请根据文意填空。(6分)
事件 心情
①________ 兴奋、激动,难以入睡
村里人讨论去北京还是南京,老歪未做决定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牵挂、担忧
收到同一天去北京和南京的两张车票 纠结、为难
决定留在家里守护妻子的相片 ④________
【小题2】联系全文说说老歪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小题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 段画线句。(3分)
【小题4】老歪最终决定“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相片”。有同学认为这个结局是“温暖的”;也有同学认为这是“冰冷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理解,分别为两位同学提供依据。(8分)
三、作文(60分)
7、作文
“醒”,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万物苏醒;声声叮咛,爱的唤醒;点滴感悟,心灵觉醒;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醒来,可以是一种姿态,可以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还可以是一种成长。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你最有体会的角度,以“醒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紧扣题目;③不套作,不抄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班级,人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