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小华自制酒杯打击乐器时,轻敲杯口,调节水量,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这里“高低”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2.对着笔帽轻轻吹气可以发出声响,这里的声源是A.笔帽 B.空气 C.嘴唇 D.声带3.小明学习《爱莲说》时读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他好奇莲叶的茎中间是否真的贯通,于是他找来一片莲叶,往它中间的茎里灌水,观察水是否从别处流出,往中间的茎里灌水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环节是A.问题 B.证据 C.解释 D.交流4.“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红光 B.黄光 C.蓝光 D.绿光5.下列语句不涉及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6.在一棚的顶上有一三角形孔,太阳光通过它照到地面上形成了一个光斑,该光斑一定是A.圆的 B.三角形的C.太阳的像 D.太阳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7.小明在办公楼的自动感应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他在玻璃门中的像A.变大,位置随门平移B.大小不变,位置不变C.变大,位置与门的平移方向相反D.大小不变,位置与门的平移方向相反8.当学校附近建楼、修路时,产生的噪声会严重影响教师给学生讲课.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面方法中最有效、合理的是①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 ②学校教室安装双层隔音玻璃③在学校与工地中间植树 ④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当人从停放在路边的A车前横穿马路时,行驶中的B车内驾驶员由于存在盲区而看不见行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如图,盲区指的位置是A.甲 B.乙C.丙 D.丁10.家用小汽车的后视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后视镜中只能看到左侧车身,看不见车后马路上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后视镜的镜面应该11.月食形成的原因是A.地球的影子落在了月亮上B.月亮的影子落在了地球上C.太阳在地球和月亮之间挡住了月亮D.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挡住了太阳照射1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大雪过后万籁俱寂的绝美画卷,大雪过后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安静的原因可能是A.大雪对噪声有吸收作用B.大雪对噪声有反射作用C.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D.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13.某监测器接收到同一声源先后发出的M、N两束声波,得到的有关数据如图,若监测器和声源位置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声波的响度大,音调低B.M声波的响度小,音调低C.N声波的响度大,音调低D.N声波的响度小,音调高14.为了探究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老师手提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用塑料袋包好没入水中(如图),可以听到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此实验A.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B.不可以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再加水后判断是否听见声音C.不可以的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将细线剪断后在下落过程中判断是否听见声音D.不可以的得出水可以传声,必须将细线剪断后下落到杯底时判断是否听见声音15.如图1,将装有适量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使其发声,示波器显示声音波形如图2所示,倒出部分水后,用湿润的手指在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力摩擦杯口使其发声,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此时声音的波形可能是选项图中的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每图1分,共27分)16.演奏柳琴时,弹拨琴弦使其 ▲ 发声,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琴声的 ▲ 。根据 ▲ 的不同,听众还能分辨出其他伴奏乐器。17.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声强级超过了70 ▲ ;正在静心思考的小红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 ▲ (乐音/噪声),在 ▲ 处减弱它的影响。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8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1.5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是 ▲ (实/虚)像,像距水面 ▲ m。蜻蜓点水时在水中的像大小将 ▲ 。19.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 (A/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彩色钟面时,所成的像是 ▲ (彩色/黑白)的。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 ▲ 。20.如图所示,利用钢尺探究声音的特性。实验中,将钢尺的▲ (A/B/A和B)处紧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钢尺的一端使其发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 不同,当钢尺振动频率过低时,发出的声音是 ▲ 波而听不到声音。如图所示,甲实验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 产生的,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 ;乙实验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 可以传声。22.一个长方形水槽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小明将一块平面镜斜插入水槽中,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适当调整 ▲ 的位置和角度,可以在墙壁上看到 ▲ ,此时平面镜上方的水类似于 ▲ (填写光学元件名称)。23.如图甲所示,将蜡烛和装满水的烧杯分别放在玻璃板两侧,点燃蜡烛,向玻璃板看去,发现“蜡烛”在烧杯附近燃烧。若蜡烛与烧杯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成在烧杯中央,可采取下列两种方法:①保持玻璃板和烧杯不动,蜡烛应向 ▲ (靠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②保持蜡烛和烧杯不动,应将玻璃板移到适当位置,在图乙中画出移动后玻璃板的位置。在上述两种方法中,像和物之间的距离变大的是 ▲ (填序号)。24.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射影子测定时间的装置,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针指向北极星。(1)制作:在A4纸上画出标有刻度的半圆,折叠成如图所示的晷面,使晷面与竖直面的夹角和当地纬度相同。将一根吸管从圆孔O处垂直插入晷面,即为 ▲ 。(2)调试:将日晷朝北放置,在12点整的时候微调晷面,使晷针的 ▲ 与12点刻度线重合。(3)校验:在图中晷面刻度线上标出下午3点整的位置,待到下午3点整的时候检验其准确性。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3分.)25.(6分)小波在探究小孔成像:1.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1甲所示。2.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正立面对小孔,如图1乙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在光线 ▲ (较暗/较亮)环境中可以使成像更清晰。(2)给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波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2中的 ▲ (填写序号)。(3)保持“F”字样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像距v/cm 12.0 16.0 20.0 24.0像高h/cm 3.0 4.0 5.0 6.0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h与v的关系 ▲ 。(4)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时,同一物体像的大小与像距成正比,你认为这一结论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 。(5)小波在卡片上又扎了一个小孔,则在光屏上可以观察到的像有 ▲ 个 。(6)小波把带有大孔的卡片拿到明亮的室外,让卡片正对太阳光,观察地上形成的光斑亮度,用剪刀将大孔剪得大一些,再让卡片正对太阳光,发现光斑的亮度将 ▲ 。26.(8分)如图所示,有5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如图所示)。各量筒内装有水,小红猜想气柱发声的音调可能与:①气柱的长短有关;②气柱的横截面积有关;③水柱的长度有关。于是她在实验室找来了测量声音频率的仪表,用同样大小的力在量筒口上吹气,并记录声音的频率,如表:量筒 a b c d e频率/Hz 400 352 274 274(1)量筒a气柱振动100次,需要 ▲ 秒,音调最高的是量筒 ▲ (填字母代号);(2)若探究猜想①,应选量筒 ▲ ;(3)若选择的是量筒b、c,则探究的猜想是 ▲ (选填序号);(4)若选择的是量筒 ▲ ,小红用同样大小的力在它们口上吹气,所发出的声音音调▲ (相同/不同),从而得出结论:气柱发声的音调与水柱的长度无关。(5)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c和d使它们发声, ▲ 所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6)在量筒e口上吹气,所发出声音的频率可能是 ▲ (380/300/240)Hz。27.(10分)下列是有关声现象的两个实验:实验一:小杨安装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声音的有关实验,在密闭性良好的玻璃钟罩内的泡沫底座上放一个能通过遥控控制发声的喇叭,并在喇叭上方放置了若干塑料小球。(1)他让喇叭持续发声,同时用抽气机不断往外抽气,听到的喇叭声 ▲ (变大/变小/保持不变),由此,她进一步推导得出,如果钟罩内是真空,她 ▲ (能/不能)听见喇叭声;(2)在抽气的过程中,她看到塑料小球的跳动的剧烈程度 ▲ (加剧/变弱”或“几乎不变”),整个实验过程,她都能看清小球的跳动情况,这现象说明了光 ▲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如图2所示,蓝牙音箱正在播放音乐,我们观察到蜡烛的烛焰在晃动。而且我们发现离音响越远,烛焰的晃动幅度越 ▲ ,此现象除了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还能说明声音的响度与 ▲ 有关。实验二: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声音速度/(m 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1)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2)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25℃时声速为 ▲ m/s。(3)若某人站在两边平行的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了一枪,在0.3s和0.7s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若当时的空气温度为0℃,则此峡谷之间的宽度为 ▲ m。(4)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在 ▲ (高温下/低温下)试验更容易成功。28.(7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 ▲ 放在白纸上。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 ▲ ,记录蜡烛A、B的位置。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蜡烛A位于2位置时的像在 ▲ 点。(3)为了纠正“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的错误认知,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做到 ▲ (左右/前后)位置不同。(4)请在丙图中画出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2分)。29.(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手术无影灯手术无影灯用来照明手术部位,尽量消除医护人员的头、手和器械等对手术部位造成的阴影。手术无影灯是怎么做到“无影”的呢?晚上在教室内只打开一盏日光灯,仔细观察你自己的影子,会发现影子中部特别黑暗,四周稍浅。影子中部,日光灯发出的光不能照到,特别黑暗,叫本影。四周灰暗的部分叫半影。为了解释无影灯的工作原理,在课桌上点两支蜡烛分开放置于A、B两个位置,蜡烛前面立一本书,关掉日光灯可以看到墙壁出现书的本影和半影,如图甲。如果点燃三支甚至四支蜡烛,书的本影部分就会逐渐缩小,半影部分会出现很多明暗不同的层次。手术无影灯是将发光强度很大的许多灯排列在灯盘上,合成一个大面积的光源,这样就能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手术台上,既保证手术视野有足够的亮度,同时又不会产生明显的本影。(1)图甲的上侧半影区域中,蜡烛 ▲ 。A.A和B发出的光都照到 B.A发出的光照到,B照不到C.A和B发出的光都照不到 D.B发出的光照到,A照不到(2)请在图乙中画出第三支蜡烛C照到课本上时,在墙上产生的本影区域(仿图甲,在墙壁上对应位置画出阴影)。(3)如果在乙图中再点燃更多的蜡烛,书的半影部分 ▲ 。A.明暗更明显,层次更多B.明暗更明显,层次更少C.明暗更不明显,层次更多D.明暗更不明显,层次更少30.(6分)超声导盲手杖可以帮助视障人士在出行时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当前方有障碍物时,手杖会发出警报声,距障碍物越近,警报声越尖锐。(1)盲人能听到警报声,说明了声音传播的条件是什么?(2)当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时,根据声音的什么原理可以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和距离?(3)如果警报声变得尖锐,说明声音的哪个特性发生什么变化?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选项 A B B D C D B C D A A A C C C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每图1分,共27分)16. 振动 音调 音色17. dB(分贝) 噪声 声音接收处18. 虚 0.8 不变19. A 彩色 变大20. A和B 音调 次声21. 振动 把微小振动放大 空气22. 平面镜 彩色光带 三棱镜23. 远离 ①和② 略24. 晷针 影子 略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作图2分,29题、30题每题2分,共43分.)25.(6分)(1) 较暗 (2) ② (3) h=0.25v(4) 保持物距不变 (5) 2 (6) 不变26.(8分)(1) 0.25 a (2) ② (3) ab(4) cd 相同 (5) c (6) 30027.(10分)实验一:(1) 变小 不能 (2) 几乎不变 能(3) 小 距离声源的远近实验二:见图像(略)(2) 345(3) 165(4) 低温下28.(7分)(1)竖直 确定像的位置(2)完全重合 b(3)前后(4) 见图(略)29.(6分)(1) D(2)见图(3) C30.(6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 声音的反射(3) 声音的音调变高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答题纸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选项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每图1分,共27分)16.17.18.19.20.21.22.23. 24.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作图2分。29题30题每题2分,共43分.)25.(6分)(1) (2) (3)(4) (5)26.(8分)(1) (2) (3)(4) (5) (6)27.(10分)实验一:(1) (2)(3)实验二:见图像(2)(3)(4)28.(7分)(1)(2)(3)(4)见图29.(6分)(1)(2)见图(3)30.(6分)(1)(2)(3)O661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物理试卷.docx 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docx 八年级物理试卷答题纸.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