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试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38分)1.名句默写。(10分)①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②月下飞天镜, ▲ 。(李白《渡荆门送别》)③ ▲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之塞上》)④千里之堤,______▲_______。(《韩非子· 喻老》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⑥木受绳则直, ▲ 。(《荀子·劝学》)⑦《黄鹤楼》一诗中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 。⑧《野望》中诗人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这段新闻,完成题目。(8分)①9月27日是世界旅( )游日。②记者日前从联合国旅游组织官网获悉,今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为“旅游与和平”,旨在探讨旅游业如何推动世界和平,发挥旅游业在搭建桥梁、促进对话、维护和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③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世界旅游日由zhōng( )地感慨道:“旅游让人们团结在一起!”④要思考旅游与和平之间的深刻联系。⑤可持续旅游业可以改变社区、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相互理解、推动地方经济。⑥通过重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旅游业可以缓解紧张局势,促进和平共处。⑦旅游业可以促进邻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鼓励合作与和平发展。⑧与此同时旅游业还可以提高人们的视野。⑨每个旅行者都可以成为大使,以尊重的心态与当地居民互动,理解并践行美美与共。⑩“在庆祝世界旅游日的同时,让我们负责任地旅行。构建桥梁,促进不同文化和国家间相互尊重,让我们凝( )聚旅游业的力量,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zhāng( )显大国担当新风范。”字音字形(4分)旅( ▲ )游 凝( ▲ )聚 由zhōng( ▲ ) zhāng( ▲ )显(2)文段中第⑧句存在搭配不当的错误,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 。(1分)(3)下面关于新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B.新闻注重准确性和客观性,作者的感情与思想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C.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新闻题材。D.上面这则新闻不是通讯,更不是新闻特写,而是一则消息,因为它迅速、简要地报道了新近发生的事件。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今天的荧屏,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B.中国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C.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4:1击败韩国的围棋天王李世石告终。D.著名书法家王友谊殚精竭虑,历时三载,用四种不同风格的大篆创作了《四书》。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经过激烈的比赛,中国队夺得了2023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所有项目的冠军。B.广东博物院开展和策划的文博体验活动,让参与者能真切地感受到文物的魅力。C.共享单车智慧化管理,可以精准调度车辆,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车辆分布不合理。D.广州市妇联将联合各界力量,为家庭教育服务,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条件。5.语文活动课上,“新闻小主播”为同学们播报了一则新闻。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学习任务。(8分)据央视网报道,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展环绕探测,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等科学载荷陆续开机,获取科学数据,这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1)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2分)▲(2)任务二:小月读了这则新闻之后,有感而发,写了一副对联表达自己的感悟,但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她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2分)天问 长征 升太空 探火星 助梦圆 传佳讯上联: ▲下联: ▲(3)任务三:中国太空家族的命名内藏玄机,例如: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天问”取自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天问》,该作品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追问和探索,这也是火星探测任务的意义所在。请根据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以下三个命名中选其中一个,说说它的妙处。(4分)①月球探测器“嫦娥” 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③中继通信卫星“鹊桥”▲6.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红星照耀中国》客观地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B.作者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发、林伯渠、徐海东等。C.斯诺跟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并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D.斯诺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红军战士的生活等做了广泛的调查。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3分)A.打仗十年,负伤八次,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但他仍给你一个农村青年的印象。B.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是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性格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在当时是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C.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语段中出现的三个“他”分别是: A ▲ B ▲ C ▲阅读理解(42分)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6分)夜泊旅望白居易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塘。[注]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途中所作。8.说说诗人“愁”的原因有哪些。(3分) ▲9.请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3分) ▲(二)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10-12题。(11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自北魏·郦道元《三峡》)【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③,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④。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节选自宋·陆游《入蜀记》卷六)【注释】①油盎:油瓶。②罅(xià):裂缝。③滟滪(yàn yù)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④夔(kuí)州:地名,今重庆奉节一带,在三峡的上游。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林寒涧肃 ▲ (2)沿溯阻绝 ▲(3)发大溪口 ▲ (4)出水数十丈 ▲11.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 ▲12.请根据文本和链接资料推断陆游到达瞿塘峡的时间,下列哪一项最可能是( ▲ )(3分)链接资料:《入蜀记》是南宋陆游入蜀途中的日记,共六卷。南宋孝宗乾道五年末,作者由山阴(今浙江绍兴)赴任夔州任通判之职。次年五月十八日晚起程,乘船由运河、长江水路前往,途径瞿塘峡,当年抵达夔州。二月二十六日 B.四月二十六日 C.六月二十六日 D.十月二十六日(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15题。(10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背后是无数舰载机飞行员夜以继日的辛勤训练。张超就是一名舰载机飞行员,他用全部的精力和生命,诠释了自己为中国航母舰载机事业奉献一切的追求。折翼海天,舰载机飞行员张超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①4.4秒,生死一瞬,他毅然选择“推杆”挽救飞机,放弃了第一时间跳伞。2016年4月27日,海军歼-15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因飞机机械故障,在陆基模拟着舰训练中壮烈牺牲。没有留下豪言壮语,只有拼尽全力的执着,他最终倒在离梦想咫尺之遥的地方——只剩下最后7个飞行架次,他就能飞“上”航母辽宁舰。这一天,年仅29岁的他,来不及给年迈的父母、亲爱的妻子、2岁的女儿留下一句话,便匆匆走了。②“他是我选来的,也是我送走的,他是个天生的优秀飞行员。”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部队长戴明盟动情地说。张超,海军少校,一级飞行员,飞过8个机型。他驾驶歼-8巡逻西沙,驾驶歼-11B在南海战备值班。从陆基转为舰基,他的飞行技能有口皆碑。着舰指挥官王亮说:“他最后一个飞行架次表现依旧出色,面对特情,他的处置冷静而准确。”③国之利器,以命铸之。舰载机上舰飞行,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关键。为国担当,他到舰载航空兵部队报到时与妻子张亚约定:“未来一年别来探亲,等我驾战机从航母上凯旋,再与你相聚!”凭着拼命三郎的劲头,张超和战友克服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在一年之内完成歼教-9、歼-15两型战机改装。“他用自身的实践,为海军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快速成长探索出一条路。”参谋长张叶说。④“无论何时,他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这是张超留给战友最深刻的记忆。篮球场上,满场飞奔、笑声爽朗的是他;饭桌上,讲笑话逗大家乐的是他;训练中,面对风险笑容依旧的是他。最后一次飞行,他还是微笑着登上战机。张超走了,战友们才意识到:这微笑的背后,是如山的坚强。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政委赵云峰说:“他用自己的牺牲换来战友们的飞行安全,用年轻的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⑤暴雨如泣,英雄回家。他的老师不愿相信“那个品质淳朴、学习认真的阳光男孩”就这样走了;他的同学不愿相信“那个英俊帅气、有情有义的哥们”就这样走了。妻子张亚喃喃道:“超,醒一醒,你给我买的新裙子,我还没穿给你看呢。”女儿的哭声,让送行的人们泪流满面,却没能唤醒“睡着了的爸爸”。看完飞行事故视频,老父亲抹干眼泪:“崽,你尽力了,跟爸回家吧。”13.下列对通讯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本则通讯通过不同人物对张超的评价,全方位地展现了人物形象,语言生动。B.“老父亲抹干眼泪:‘崽,你尽力了,跟爸回家吧。’”表明父亲对儿子的牺牲感到既难过又自豪。C.张超和妻子约定未来一年别来探亲的情节与下文妻子在他牺牲后的喃喃自语形成了呼应。D.“舰载机上舰飞行,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舰载机上舰飞行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关键,解释了战士们反复训练的必要性。14.“他是个天生的优秀飞行员”,张超的优秀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回答。(4分)▲15.本文是一则通讯,下面的链接材料是一则消息,请结合新闻相关知识,分析消息与人物通讯的不同之处。(3分)链接材料: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王玉山、吴登峰、梅常伟)29岁的海军航母舰载战斗机一级飞行员张超,4月27日在驾驶歼-15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突遇飞机故障,不幸殉职。当天,在连续完成两架次海上30米超低空飞行后,张超驾驶战机执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着陆后,已经接地滑跑的飞机突报“电传故障”,机头急速大幅上仰,瞬间离地。在飞机超过80度仰角情况下,张超被迫跳伞,坠地后受重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6-19题。(15分)寒霜枝头柿子红程霖①时至岁末,岁月微凉。薄雾中,黧黑枯瘦的枝头挂着一个个红彤彤的柿子,沉甸甸地压弯了纤细的树枝。一只停歌在枝头的寒鸦振翅远飞,柿子随之上下颤动。②阿婆的院子里有一株柿子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种下的,自我记事起,它就在那里。弯弯扭扭的枝丫几乎遮住了三分之一个院子,尤其是在秋去冬来之时,万物休,树叶落尽,黑黢黢的枝丫上密密麻麻挂满了被霜打红的柿子。③阿婆一生寒苦,出生在崇山峻岭里的一个小村落,家中姊妹众多,为了分担家庭重担,护弟弟妹妹们读书,她不得不休学在家,如花青春湮漫在一寸又一寸的田间地头。阿婆熬过漫长的饥荒岁月,挨过沉重的农耕生活。婚后,和阿公养育了一众儿女。无论生活如何艰苦,阿婆都维持着最大的体面,干净、整洁、勤劳、坚忍、乐观。生活终于到了平顺的时候,但儿女们就像鸟儿一般飞出了山坳坳,留阿婆孤零霉地守在那片故土上,那几间老房里,那一棵老柿子树旁。④小时候,每当柿子成熟时,阿婆就会带着我,拿着长长的竹竿在柿子树下敲柿子,“咚”!掉下一个,砸在泥地上,出现一个浅浅的小窝。我飞快地跑过去,用衣角擦擦泥,放进小竹篮里。阿婆笑盈盈地看着我,眼角的皱纹逐渐延伸,笑意像涟漪般在脸上一层层晕开。“慢点跑啊,慢点。”几个回合,小竹篮就满了。山间、屋前、树下都荡漾着欢乐的气氛。新摘的柿子不能吃,太涩。阿婆是搅柿子的能手,她搬出坛子,把硬柿子洗净,放入坛中。再加入盐水,压好坛盖,几天后,柿子就会变软。咬一口,柿子的甜,舞蹈在味蕾上,刻在记忆里,历久弥新。⑤彼时,阿公还在世时。两位老人在山中相互依偎,守护彼此。又是一年秋意浓,寒霜枝头柿子红。电话中,阿公对我说:“阿婆怕鸟偷柿子吃,经常拿着竹竿在树下照看哩。”老人们总盼着儿孙们放假能回老家,能吃上几个新鲜的柿子。山中岁月长,长不过绵长的牵挂,霜降露水重,重不过深沉的惦念。柿子树下那个苦苦等待的佝偻的身躯,在夕阳下被时光拉得老长老长。⑥霜起柿子红,柿柿如意,事事如意,只是世上事,焉能事事如意?柿子依旧年年红,可再也不见树下阿婆。⑦又是一年寒秋,院子里的柿子树上又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阿婆因为心梗毫无预兆地在那张木床上永远地睡去。面容安详、平和得宛如婴孩,辛劳、寒苦的一生由此终结。门前,瑟瑟山风吹落百叶,枝头柿子亦如鲜红的嘴唇,述说又一个生命萎落的故事。想起阿婆生前说,“地上走一个人,天上就多了一颗星星。人离去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枝头的柿子也像是一盏益次第点亮的灯笼,为阿婆照亮了西去的路。⑧柿子依旧年年红,阿婆却不在了,故乡也就远了。而今,拿起一枚超市里购得的柿子,透过阳光,可以清晰地看见里面包裹的汁水和埋藏在果肉中的一条条纹路。顺着果肉中的纹路,似乎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回到了那一段段往日岁月,见到站在柿子树下微笑的阿婆。16.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2分)(1)小时候,阿婆带我敲柿子,给我们揽柿子吃。(2) ▲(3)又一年寒秋,阿婆离世,柿子照亮阿婆西去的路。(4) ▲17.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6分)(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3分)阿婆笑盈盈地看着我,眼角的皱纹逐渐延伸,笑意像涟漪般在脸上一层层晕开。▲(2)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3分)咬一口,柿子的甜,舞蹈在味蕾上,刻在记忆里,历久弥新。▲1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顺着果肉中的纹路,似乎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回到了那一段段往日岁月,见到站在柿子树下微笑的阿婆”的理解。(3分)▲19.有人认为,第③段可以删去。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作文(40分)20.每逢节日来临,无论是学校的美育节,还是传统的春节,又或是举国同庆的国庆节,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而每一个节日又都有属于它的美好味道,令人回味无穷。请以“节日里的甜”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一、积累运用(38分)1.芳草萋萋鹦鹉洲 云生结海楼 征蓬出汉塞 溃于蚁穴 谁家新燕啄春泥 金就砺则利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1) lǚ níng 衷 彰 (2) “提高”改为“拓展” (3) A3、B 4、A5.(1)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2) 天问探火星传佳讯 长征升太空助梦圆(3)示例:选①“嫦娥”:取自“嫦娥奔月”神话,嫦娥是奔月仙女,与月球探测任务契合,既体现传统文化对月球的向往,也象征现代科技对宇宙的探索精神。选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悟空”之名取自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孙悟空拥有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具有洞察未知的能力。将探测卫星命名为“悟空”,巧妙借用了孙悟空洞察万物的形象寓意,既赋予了科学任务生动的文化符号,又暗示了卫星将像孙悟空一样,凭借先进的探测技术“看穿”暗物质的踪迹。③中继通信卫星“鹊桥”:“鹊桥”的命名源于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传说中喜鹊在天河上架起桥梁,让分隔的牛郎织女得以相会。中继通信卫星以“鹊桥”命名,既贴合卫星作为“太空通信桥梁”的功能属性,又借助传说中“连接”“相会”的意象,赋予了冰冷的科技设备温暖的文化内涵,让航天任务的技术意义与传统文化中对“连接”“团圆”的美好向往相呼应。6.C 7. 徐海东 贺龙 毛泽东阅读理解(42分)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6分)背井离乡之愁;前路遥遥之愁;前途难料之愁9.运用对偶的修辞,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明沙”“白帆”“浦月”“船霜”四个意象,构成了一个清冷的月夜;“帆白满船霜”一句运用比喻,将皎洁的月光比作白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寒冷的秋夜中诗人的凄凉和忧愁。(二)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10-12题。(11分)10.(1)肃杀、凄寒 (2)隔断 (3)出发 (4)超出11.(1)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蔽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2)(江水)两岸山崖相对耸立,高得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刀)切过(削成)。12.D “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说明此时水位下降,符合秋冬季节的特点。二月二十六日时间太早,不符合起程时间;四月二十六日属于春季,水位一般不会下降;六月二十六日是夏季,夏季是雨季,江水水位高,与文中 “水已落” 不符;而十月二十六日符合秋冬季节水位下降的情况,所以最可能是十月二十六日。参考译文:乙:二十六日,我从大溪口出发,进入瞿塘峡。江水两旁的峭壁相对耸立,向上直入云霄,崖壁平整得如同用刀削成一般。抬头仰望天空,就如同看到一匹白色的绸带一样。江水已经下落,瞿塘峡中的水面平静得就像油瓶中的油一样。经过圣姥泉,(圣姥泉)大概是石头上的一条裂缝。有人在旁边大声呼喊,泉水就会流出来,多次呼喊就会多次流出。 晚上到达瞿塘关,这里是唐朝时的夔州,与白帝城相连。瞿塘关的西门正对着滟滪堆。滟滪堆,是由碎石堆积而成的,高出水面几十丈。当地人说:“当夏天和秋天江水涨水的时候,江水又会比滟滪堆高出几十丈。”(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15题。(10分)D不怕牺牲,热爱祖国;技能精湛,临危不乱;为国担当,直面挑战;幽默爽朗,乐观坚强;品质淳朴,学习认真;有情有义,挚爱亲人。消息侧重陈述实事,人物通讯则要全方面地展示人物特点消息的语言真实准确,人物通讯则可以有点评,有点生动的描写。(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6-19题。(15分)彼时,阿婆照看柿子,盼望儿孙回家吃柿子。而今,超市购买柿子,似乎回到故乡,再见阿婆。(1)①运用神态描写,②通过描写阿婆看我时笑盈盈的样子,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外婆的慈祥和蔼,③表现了外婆对我的关爱。①拟人②指柿子的甜味在我的味蕾上舞动③表现了柿子的香甜美味,让我印象深刻。 18.拿起柿子,我想起了故乡、童年的时光还有疼爱我的阿婆。移情于物,表达了我对故乡、童年时光特别是外婆的怀念之情。总结全文,深化主旨。19.不同意。第③段是插叙,交代了阿婆寒苦的一生,却始终维持着最大的体面,干净、整洁、勤劳、坚忍、乐观,使阿婆的形象更加丰满,为下文叙写阿婆的故事做铺垫,表达我对阿婆的敬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丰富了文章内容,使主题更加突出。作文(40分)例文:节日里的甜“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每当我想起这首动听的歌儿,我也就会想到中秋节那大玉盘似的明月。它是那样的圆,那样的亮啊!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期盼已久的圆月儿终于出来了。月亮是米白色的,照得阴暗的天空变亮了许多。月亮中间有一些灰灰的部分,粗粗一瞧,什么也没有,可细细一观察,月亮中似乎有一棵桂花树,隐隐约约还有两个人影——哦,那是嫦娥和吴刚!他们正在朝我微笑呢!他们的身旁还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玉兔,蹦蹦跳跳地朝我打招呼呢。我看得入了迷,仿佛自己也在月亮上,同他们一起庆祝中秋这个欢乐的日子。时间不早了,我去吃饭了。我快步走向餐桌,还没坐下来,眼前景象便把我惊得目瞪口呆——平时只有我和妈妈的餐桌,不仅多了爸爸,还多了姑姑,奶奶和许多爸爸的朋友,坐了一大桌人;平时只有几盘菜的桌子上,多了不少大鱼大肉,还有一盘香喷喷的水果;平时安静的屋子里,传来了争先恐后的谈话声,一串接一串的笑声,整个屋子都洋溢着欢乐、甜蜜的气氛。瞧,年纪稍大的在一边喝茶,一边谈着过去的事。回忆起往事,他们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年纪轻一点儿的,则谈着最近发生的愉快的事,还一边往嘴里塞一些香甜的点心。而我则静静地听着,听着他们诉说着一件又一件让人快乐的事,也情不自禁的笑起来。晚餐过后,我拿起一块儿月饼和一杯椰子汁,搬了一张小凳子,又一次坐在院子里赏月。这时月亮往高升了一点儿,也变得调皮了一点儿,忽而躲到云层中,忽儿躲到树枝缝中,等我拿起相机照相时,它却完全躲进了云层,一点儿也看不到了。这时我似乎又闻到了桂花香!那久久不散的香气留在了我的鼻子里。我突然觉得,中秋节的夜晚是那样的甜蜜!有甜甜的月饼,有甜甜的椰子,有甜甜的瓜果,有甜甜的空气,有甜甜的笑声,还有月亮那甜甜的微笑!顿时,我的嘴里像含了一块世界上最甜最香的糖,很难融化。中秋节,是一个幸福的日子,是一个快乐的日子,是一个甜蜜的日子!(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__………………………………密…………封…………线…………内…………不…………得…………答…………题………………………………)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试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一) (二) (三) (四)得 分一、积累运用(38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 (5)(2) (6)(3) (7)(4) (8)2、.阅读下面这段新闻,完成题目。(8分)(1)字音字形(4分)旅( )游 凝( )聚 由zhōng( ) zhāng( )显(2) (1分)(3)( ) (3分)( ) (3分) 4、( ) (3分)5、 (1)任务一:(不超过15字) (2分)(2)任务二:上联:下联: (2分)(3)任务三:(4分)6、( )(3分)7、 A B C (3分)二、阅读理解(42分)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6分)(3分)(3分)(二)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10-12题。(11分)10、 (1) (2) (3) (4) (4分)11、 (1) (2分)(2) (2分)12、( )(3分)(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15题。(10分)13、( )(3分)14、(4分)15、(3分)(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6-19题。(15分)16、(2)(4) (2分)17、(1)(3分)(2)(3分)18、(3分)(4分)三、写作(40分) 600 700 8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语文试卷.docx 八年级语文试卷答案.docx 八年级语文试卷答题纸.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