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卷(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选题(1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歼灭(jiān) 遗嘱(yí) 颁发(bān) 磅礴(páng)B.溃退(kuì) 渗透(cān ) 仲裁(zhōng) 悄然(qiǎo)C.敦煌(dūn) 履行(lǔ) 翘首(qiáo) 屏息(bǐng)D.要塞(sài) 慷慨(kāng) 犀利(xī) 酷似(kù)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2分)A.督战 由衷 叱咤风云 摧枯拉朽B.边陲 泄气 从容不迫 山呼海啸C.横亘 峰巅 眼花瞭乱 锐不可挡D.潇洒 娴熟 殚精竭虑 一丝不苟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每当春雨淅淅沥沥的时候,总是会令我想起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B.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C.即使国家人社部推行延迟退休的计划,也难以改变社保资金短缺的局面。D.通过我县教育局举办的系列送教下乡活动,促进了全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4. 下列关于新闻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新闻的“五结构“指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背景和结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B.新闻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些要素必须在导语中全部呈现。C.消息正文结构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按事实重要性递减顺序安排内容,便于读者快速掌握核心信息。D.新闻特写比消息更强调时效性,且必须包含新闻的五结构和六要素才能完整传达信息。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B.《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友人的信的一部分。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D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中的“元丰”和“自康乐以来”中的“康乐”,都是用皇帝的年号表示时间。二、默写填空。(10分)大美山川,牵动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的魂思,营造了特有的中式浪漫。面对“① 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有了偶遇早春的喜悦。面对“② ______ ,猿鸟乱鸣”,陶弘景有了想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冲动。面对“树树皆秋色,③ ______ ”,王绩有了秋上心头的孤寂。 面对④“______ , ______ ”,王维有了对大漠壮观之景的无限遐想。面对“⑤ ______ ? ______ ”崔颢对故乡浓浓的思念涌上了心头。面对⑥“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与张怀民共赏清幽月色,沉醉于这空灵澄澈、如梦似幻的月夜之景。三、阅读理解(分)(一)阅读古诗,完成题目。(6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6.巧借“替换品读法”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原诗用词的精妙。如果将颔联中的“几处”换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 为什么 (3分)7.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二)文言文阅读(16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乙)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①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②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③。”是日剧饮而归。(选自苏轼《东坡志林》)注解:①庞安常:名安时,字安常,宋代蕲水人。世代从医,颇有名气。②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③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4分)A.沿溯阻绝____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C.则素湍绿____ D.属引凄异_____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因往相田(因为) B.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擅长)C.疾愈(疾病) D.剧饮而归(看剧)10.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 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11.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1)甲文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乙文通过叙事、写景、抒情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三).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各题。(8分)【材料一】①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②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③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④关于如何改善自己的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如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材料二】①形成长期记忆的第一步是付出注意力。如果你对周围的世界关注度不足,大脑根本不会把你体验到的感觉存储下来。大脑通过连接神经细胞形成长期记忆,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越强,你的记忆就越鲜明。神经连接的大网将所有感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段记忆:某个场景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摸起来是什么感觉,闻起来是什么气味。②心理学家坦普尔顿表示,“相机会让人分心,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的体验,所以记不住那些本应专心欣赏的东西。现今无所不在的智能手机就像是插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干扰源”。【材料三】1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B. 一切经验依次经过编码、提取和储存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C. 边看边读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D. 智能手机,像是插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干扰源,让注意力无法集中。13.怎样才能保持更长久的记忆?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3分)14. 小英在记忆“栾树、谚语、颠簸、庆祝”这些词语和背诵《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时觉得很困难,作为课代表的你,请结合三则材料和生活经验,给她一些建议。(3分)四、作文(50分)。15.温馨于作家梁晓声来说,是母亲的身影,是劳动后的焕然一新,是远在他乡的一份牵挂,温馨于你,可能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话语,一抹灿烂的微笑……请以“温馨,无处不在”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