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 年秋期六校第一次联考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5年9月3 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9月3日上午9时纪念大会及阅兵式开始。据此完成1~2题。
1.远在美国纽约唐人街(西五区)的华人华侨想准时收看直播,他们打开电视的时间最合适的是
A.2 日8时 B.3 日20时 C.4 日22时 D.2日20时
2.这一天过后的一个月内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C.南阳市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D.南阳市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下图是甲、乙两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甲地位于30°N。据此完成3~4题。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20°S,120°E) B.(0°,30°E) C.(20°N,120°E) D.(20°N,30°E)
4.甲乙两地
A.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向
B.甲地昼长年变化幅度小于乙地
C.乙地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南时间比朝北时间短
D.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夹角为0 时,甲乙两地日出地方时相同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第 1页(共6页)
太阳并非全年从同一方向升起。定点拍摄可以直观展示日出方位的变化。在加拿大埃德蒙顿市 ,某摄影爱好者记录了每月同一日期的日出方位变化(如图所示)。图中1到12月分别对应不同月份的日出方位。据此完成5~6题。
5.若黄赤交角变为 ,则埃德蒙顿市的日出方位变化幅度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6.在埃德蒙顿市,日出方位从东偏北移动到东偏南的过程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是
A.昼先变短后变长 B.昼先变长后变短
C.昼渐短,夜渐长 D.昼渐长,夜渐短
某中学生通过查询甲地( 月22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发现该地该日处于极昼期,为此该同学绘制了与其相关的光照图,图中中心点为极点,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完成7~8题。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第2页(共6页)
7.推测甲地极昼开始的日期
A.3月21日 B.5月23 日 C.6月22 日 D.7月22日
8.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白昼时间长于昨日 B.此刻,北京时间是17:00
C.此刻,甲丙两点的太阳高度相同 D.此刻,全球两个日期面积之比为7:1
哈萨克斯坦的一片草原上分布着成千上万颗神秘石球,被称为石球谷。这些石球直径大多有三四米,主要由沙土组成(如左图所示)。有些石球会自然裂开,裂开之后可以发现里面有“石蛋”,“石蛋”易碎。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石球谷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甲类岩石 B.乙类岩石 C.丁类岩石 D.戊类岩石
10.石球形成过程中的内力作用主要是
A.① B.② C.⑤ D.⑥
图a为“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b是图a中B处河流某一平直河道的剖面图。据此完成11~12 题。
11. B处河流
A.水流向南流 B.位于入海口
C.河流沉积物形成时间早于① D.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处不宜修建隧道
B. A处山地主要受内力作用形成
C.地质作用先后顺序:②→岩层挤压→③→①
D.若仅考虑地质构造,C处向下钻探最有可能开采到油气资源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第3页(共6页)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顶部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下左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区地形剖面及其地下某花岗岩层埋藏深度。库木塔格沙漠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在库木塔格沙漠分布有全世界唯一的形似羽毛状的沙丘,下右图为羽毛状沙丘实地照片。据此完成13 ~14题。
13.以下地形区,与阿克奇谷地的成因最相似的是
A.吐鲁番盆地 B.挪威松恩峡湾
C.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D.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14.库木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羽轴的走向是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倒石堆是一种发育在岩壁下由大量松散且呈棱角状的岩屑堆积而成的坡地地貌,广泛分布于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区,尤以高山冰缘地区发育最为典型。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东西坡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河谷东坡多是保存完好的台地,有着众多冰川漂砾,西坡则是基岩碎屑形成的倒石堆,长有泰加林。下图为喀纳斯河谷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喀纳斯河谷西坡发育倒石堆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冰川堆积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冻融风化
16.喀纳斯河谷西坡倒石堆顶部与底部碎屑物的粒径差异及原因是
A.顶部粒径大于底部,风力分选 B.顶部粒径小于底部,重力分选
C.顶部粒径夏季大于底部,流水分选 D.顶部粒径冬季大于底部,冰川分选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第 4页(共6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 小题,共52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图1为以极地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O点一年中只有一天出现极夜,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3示意图1对应日期的昏线,B为昏线的中点。
(1)图1的观察视角是从 (填“南极点”或“北极点”)俯视,图1 对应日期,地球处于图2公转轨道的 位置。(4分)
(2)图1中O、P、Q三点的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P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4分)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4)此日,P地的昼长为 ,P地的日出时间为 。(4分)
(5)图3 中 B点的经度是 。(2分)
(6)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占全球的比例是 。(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水蚀作用会造成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例如,当河流源头向上游溯源侵蚀到达并切穿流域分水岭后,有可能发生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上游段的现象,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材料二 图1示意甲、乙两河的部分流域。约7万年前,该区域发生了河流袭夺。
(1)该区域约7 万年前发生了河流袭夺,河流袭夺后成为断头河的是 (甲河/乙河),袭夺河是 (a河段/b河段/c河段)。(2分)
(2)若河流袭夺后,b河段形成了V形谷嵌套在平坦河谷中的“谷中谷”现象,请从河流侵蚀作用角度,分析河流袭夺使b河段形成“谷中谷”现象的原因。(4分)
(3)图2为图1中M处的地质剖面示意图,有学者推测古土壤层是由下层的河流沉积物发育而来的,请分析学者的依据,并从外力作用变化的角度,说明图2中基岩以上各层的形成过程。(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当地居民在图示地区发现一处洞穴,在发现洞穴时这样描述:攀上石崖,在圆滑的碎石间,发现一处洞穴。洞如同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洞内的景色更是千奇百怪,洞顶悬挂着大小不同的形态各异的石头,洞底长着酷似竹笋的石头,它们有些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擎天石柱。蹲下身来仔细听还能听到流水的轰鸣声。
材料二 下图是该地的地质剖面图。
(1)说出图中M地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2)简要分析选择在 M 处地下建设隧道的原因。(4分)
(3)说出洞穴形成处的岩石类型及该类岩石的突出特征。(6分)
(4)说明石洞的形成过程。(4分)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第 6页(共6页)2025年秋期六校第一次联考
高二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2
3
4
5
6
7
8
D
C
D
B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A

A
D
D
B
1.【答案】D
【解析】2025年9月3日庆祝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于北京时间(东八区)9点举行,西五
区比东八区晚13个小时,应该在西五区当地时间2日20:00打开电视收看直播,D项正
确,ABC错误。故选D。
2.【答案】C
【解析】1月初为近日点,速度最快,7月初为远日点,速度最慢。9月3日后一个月至
10月3日左右,地球公转速度应逐渐变快,AB错误。9月3日后一个月至10月3日左
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以北向南移动至赤道以南。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
短,南阳市位于北半球,因此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
就昼渐长,由于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渐短,C项正确。故选C。
3.【答案】C
【解析】甲地位于30°N,正午太阳高度为80°,根据公式H=90°一纬度差,可算出直
射纬度为20°N或40°N,直射纬度数值一定小于23°26',因此直射纬度为20°N。太
阳直射经度为地方时12点的经度,即120°E,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0°N,
120°E)。故选C。
4.【答案】D
【解析】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0°,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直射纬度为20°N,代入公式
“H=90°一纬度差”可得,当地的纬度为10°S或50°N,根据乙地正午太阳高度日变化图可
知,乙地昼长小于12小时,因此可判定乙地纬度为10°S。最大太阳高度角出现在北京时
间18时,对应地方时12时,根据时差计算可知,乙地经度为30°E。根据分析可知,甲
地坐标为(30°N,120°E),乙地坐标为(10°S,30°E),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A错
误;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乙地的昼夜变化幅度较甲地小,B错误;乙地位
于10°S,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其以北的时间多于在其以南的时间,因此正午日影朝南时
间比朝北时间长,C错误;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夹角为0,即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二
分日,二分日全球昼长相等,日出地方时相等,D正确。故选D。
5.【答案】A
【解析】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不同地区出现了昼
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进而导致了同一地区一年当中日出方位的变化。北半
高二年级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