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三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三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季八年级语文学科第一次限时督学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①dāng ②聩
(每空1分,共2分)
把“的原因”删去,或者把“因为”删去。
(修改合理即可,2分)
示例一:推荐B(殚精竭虑)。科研工作者在航母舰载战斗机研发过程中,为攻克技术难关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精竭虑”精准体现了他们为国防事业倾尽心力的状态,而“任劳任怨”侧重经受劳苦与抱怨,与语境中科研工作者专注钻研的表意不符。所以用“殚精竭虑”贴切。
(推荐B,1分;说明理由2分,其中恰当使用材料1分,合理关联解释1分;意思对即可。任劳任怨的解释可说可不说,不作为采分点。共3分)
示例二:推荐B(殚精竭虑)。国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工作者对每一个技术细节用尽心思的钻研,“殚精竭虑”能很好地体现他们为事业全力以赴的状态,“任劳任怨”更侧重对待工作的态度而非精力的投入,因此“殚精竭虑”更贴合语境。
(推荐B,1分;说明理由2分,其中恰当使用材料1分,合理关联解释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看到的是一枚珍贵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纪念徽章(1分)。徽章由长城、橄榄枝、光辉、数字“80”、时间“1945-2025”构成。长城象征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寓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橄榄枝象征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用胜利赢得和平,寓意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光辉围合而成的胜利之门,象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寓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前景无比光明。
(称呼1分,答出任意两点要素,即得2分,写出任意两点寓意,即得2分。共5分)
(1)示例:在备赛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比较难攻克的技术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示例:你觉得学习人工智能,对自己其他学科的学习或者思维方式有什么影响吗?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①树树皆秋色②山山唯落晖 ③老骥伏枥④志在千里(这两个空不记分。)
⑤大漠孤烟直⑥长河落日圆 ⑦仍怜故乡水⑧万里送行舟
(每空1分,共8分)
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共17分)
5.①1944年春天,母亲用红木夹做拥军鞋。②新中国成立后,母亲用红色木夹做鞋挣日常开销。③“我”入团后,母亲熬夜用木夹做鞋换钱给“我”订全年杂志。④1964年12月,“我”应征入伍,母亲用红木夹为“我”做鞋和鞋垫。
(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4分)
6.①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母亲一直在为家人辛勤操劳着,没有一丝空闲,从中可以看出母亲的吃苦耐劳,默默奉献,表现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敬重与心疼。(意思对即可。2分,母亲的勤劳和作者的敬重心疼是关键词。)
②通过对母亲的亲切神态和朴实语言的描写,表现了她温柔贤惠,通情达理,关爱理解孩子,蕴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爱。
(意思对即可。2分,母亲爱孩子,理解孩子,有远见是关键词,温柔贤惠不算。)
①以“红色木夹”为线索,将这些事组织在一起。②详略得当。详写母亲做拥军鞋支前和为“我”订杂志的事,略写“我”入伍时母亲为“我”做鞋和给“我”入伍的小外孙讲木夹的故事。③按时间顺序写与红色木夹相关的事件。④围绕保家爱国的中心主旨进行选材。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8.示例:“传家宝”在抗日时期见证了军民鱼水情,新中国成立后还是“我”家日常开销的主要经济来源,并将母爱传递给了她的儿女,将勤劳能干的精神,保家卫国的家风传递给了后代。作者用“传家宝”一词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激,对家风传承和对后辈的期待。
(1.母亲做鞋的木夹;2.母爱;3.母亲吃苦耐劳的精神;4.母亲传承下来保家爱国的精神;5.对像母亲那样千千万万爱家爱国的中国劳动人民的赞美。第1条1分,第2、3、4、5条各2分,总分不超过5分。意思对即可。5分)
(二)(共11分)
9.①参加巴黎奥运会创境外参赛最佳成绩
②派出404名运动员,参加30个大项,获40金27银24铜
(每空1分,共2分)
①通过具体数据,如“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打破世界纪录1项、创造奥运会纪录9项次”等,客观呈现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优异成绩,隐含作者对中国体育实力提升的自豪与肯定。②引用周进强的评价以及对传统优势项目成效和新兴项目发展潜力的阐述,暗含作者对中国体育科学训练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可与赞扬。
(意思对即可。能够结合内容,有适当的引用,并有合理的解释,表达自豪之情即可。每点2分,共4分)
11.D项。(1分)文本二围绕“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巴黎奥运会中获得优异成绩”这一新闻事件,紧扣“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的观点,阐述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具体内涵,包括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必胜信念,团结协作、并肩作战的宝贵品质等,高度赞扬了中华体育精神及中国体育健儿展现的时代风貌,并展望了中国体育事业的未来。(2分)《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围绕“国家公祭日”这一新闻事件,紧扣“牢记历史,维护和平”的观点,引述大量新闻事实,介绍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否认、扭曲历史的事实,态度鲜明地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表明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捍卫世界和平的态度。因此文本二与《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属于新闻评论。(2分)
(意思对即可。共5分)
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共11分)
12.B 【解析】B.“素湍绿潭”的“素”是“白色”之意,它写出了三峡春冬时节水的清澈。(2分)
13.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2分)
14.①先总写三峡的山高峡深,再分写三峡不同季节的特点。(或者写按照逻辑顺序。)②具体描写出游途中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对剡溪美景的喜爱和出游的愉悦。 ③四字句为主(整句为主),简洁凝练(也可以写整散结合或者精炼生动)。
(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3分)
15.①甲文段借渔人歌谣,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和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②乙文段引用诗句描写羊、牛在夕阳下牧归的景象,表现剡溪环境清幽但不乏生机的特点。
(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二)(共4分)
16. 两首诗的“愁”内涵不同:崔颢的“愁”是个人羁旅的乡愁(1分)。在日暮时分,面对烟波浩渺的长江,诗人触景生情,发出了“乡关何处是”的直接追问,抒发的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分)。李白的“愁”则是由历史兴亡引发的家国之忧与身世之慨(1分)。诗人由“浮云蔽日”联想到奸臣当道、遮蔽圣听,而“长安不见”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政治中心、报国无门的深沉苦闷与对国事的忧虑(1分)。
(意思对即可。共4分)
整本书阅读(5分)
示例一:毛泽东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和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墙上只挂了一些地图,奢侈品基本上也只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他的生活和红军战士完全一样。他的个人财产只不过是一条毛毯,一些随身衣物。从毛泽东身上,我们能看到简朴、乐观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示例二:周恩来见到斯诺后,给予斯诺自由活动的诚意,并且亲自替他起草了一个旅程计划。周恩来会把手臂靠着“红小鬼”的肩膀,走过田埂。从周恩来身上,我们能看到平易近人、温和儒雅、细心热情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意思对即可。5分)
作文(50分)
分项 主题与内容 (25分) 结构与表达 (20)分 书写与标点 (5分)
一 等 分数 文体 (21-25分) (17-20分) (5分)
记叙文 ①主题突出,内容充实;②有真情实感,能表达自己的思考和体悟;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①叙事完整,重点突出;②描写具体,语言准确、生动。 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②标点使用正确。
议论文 ①能依据材料提出明确观点;②论据恰当,论证有一定说服力;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①思路清晰,能恰当使用论证方法;②语言准确、简明,有逻辑性。
二 等 分数 文体 (16-20分) (13-16分) (4分)
记叙文 ①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②有自己的思考和体悟,不空洞,不虚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①叙事基本完整,重点基本突出;②语言流畅,有一些具体描写。 ①书写清晰,卷面基本整洁;②标点使用基本正确。
议论文 ①能依据材料提出观点,观点基本明确;②论据比较恰当,论证合理;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①思路无明显问题,能使用常见论证方法;②表达无明显逻辑问题。
三 等 分数 文体 (11-15分) (9-12分) (3分)
记叙文 ①主题基本明确,内容不够充实;②缺少情感体验和思考、体悟;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健康。 ①叙事基本完整,能注意详略;②语句基本通顺,病句较少。 ①字迹能辨认;②标点使用有一些错误。
议论文 ①能依据材料提出观点;②论据和论点有关,论证基本合理;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健康。 ①思路基本清晰,论证方法使用不太恰当;②语句基本通顺,病句较少。
四 等 分数 文体 (6-10分) (5-8分) (2分)
记叙文 ①主题不明确,内容空洞;②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够健康。 ①叙事不完整,主次不分;②语句不通顺,病句较多。 ①书写潦草,卷面脏乱;②标点使用随意。
议论文 ①观点与材料关系不大;②论据不能证明观点;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够健康。 ①思路不清晰,层次混乱;②语句不通顺,病句较多。
五 等 分数 文体 (0-5分) (0-4分) (0-1分)
记叙文 议论文 ①内容与题目无关;②抄袭比例80%以上;③随意拼凑,不知所云;④价值观错误。 ①结构非常混乱或字数不足100;②病句多,词不达意。 ①书写非常潦草;②不会使用标点。(二)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甲】黄鹤楼
【乙】登金陵凤凰台①
唐崔颢
唐李白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凤凰台③上凤风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吴宫③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 成古丘。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蒌蒌鸭鹉洲。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乙】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
金陵时所作。②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③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④衣冠:原指
衣服和礼帽,这里借指世族士绅、达官贵人、社会名流。
16.这两首诗歌,在内容结构的起承转合,以及意境的创设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尾联中都写到了“使
人愁”,但所指的“愁”不尽相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内涵的不同。(4分)
四、整本书阅读(5分)
17.请选择《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个人(朱德除外),仿照示例,谈谈你对“东方魅力”的理解。(5分)
1936年10月,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后说:“我的确
去了红区…我可以自豪地说,在我到中国的第八年,我终于找到真正的东方魅力。”
示例:朱德带领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除牦牛肉以外没有其他
吃的。红军在朱德的带领下,面对苛刻的自然条件,仍能万众一心。他们有着为事业英勇栖牲、忠贞不屈
的奋斗精神。
五、作文(0分)
18.在异国他乡,藤野先生给了鲁迅最及时、最急需的帮助;在革命岁月,母亲给了朱德最伟大、最无私
的支持…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也一定有人给了你温暖、快乐、感动或者教海,为你留下了一缕特别的光
亮。
请以“你是我生命中的那束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有具体事件和细节描写,感情真挚;
②详略得当,中心突出,符合记叙文文体特征:
③不少于600字,
④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6
2025年秋季八年级语文学科第一次限时督学
一、积累与运用飞共22分)
在喜迎祖国76周年华诞之际,我校开展以“爱我中华·向党汇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学习感言】
1小文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写了一段学习感言,准备在国庆之际,向祖国母亲诵读汇报。但她在整理朗诵
稿时,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她解决。(7分)
爱我中华,向党汇报。我近日在语文课堂上,领略了战半们击溃一切顽抗之敌的锐不可当①()的
气势,聆听到国家公祭日振聋发ku1②()的长鸣警钟:看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者舰的
震越画面,也感受到科研士作者为国防事业
(A任劳任怨B.弹精端虑)的奉献精神…回望
过去的岁月,先辈们鞠躬尽猝,克服了艰难险阻,才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如今取得种种成就的原因
是因为平千万万中国人民携手奋进。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也要展望未来,让我
们继续为中华崛起而畚斗!
(1)请将①处加点字注音,并为②处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
②()
(2)画横线的句子存在问题,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3)画曲线处用哪个成语贴切?请根据成语意思,.结合语境,从括号中推荐→个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任劳任怨:做事能够经受劳苦和别人的抱悠。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新华成语词典》
【图说历史】
2.校展览馆陈列了一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微章,小文参观后深
受触动,请你作为展览馆志愿讲解员,为小文和前来参观的同学们简要解读其构图要素及寓意。(5分)
1945-2025
【强国有我】
3.为丰富汇报内容,小文作为校报记者前去采访在南阳市第一,届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我
校学生代表。初步拟定的采访提纲如下,请你从采访目的出发,帮她完善下面的采访提纲。(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