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期六校第一次联考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5年3月30日,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1~2题。
1.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
A.发射前属于人造天体
B.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的天体类型与火星相同
C.发射后属于自然天体
D.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最低级别天体系统为地月系
2.在太空中运行的试验卫星
A.能量来源主要是地月引力 B.与地面间通信易受太阳耀斑干扰
C.附近的大气密度非常高 D.接收的太阳辐射量较地球表面少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总是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另一面背对着地球。月球绕地球公转产生的月相变化广泛影响着人类活动。我市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进行月相观测活动。2025年1月17日早读期间,下图为同学们用肉眼在东面天空中观测到的月相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这是因为
A.月球自转和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相同
B.月球公转和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相同
C.月球自转和绕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相同
D.月球自转和绕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相同
4.过一周后,社团成员能够观测到的月相接近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据此完成5~6题。
5.除太阳辐射能外,我国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A.生物能 B.波浪能 C.石油 D.地热能
6.太阳能屋顶获得的太阳辐射
A.同一地区冬季多于夏季 B.同纬度地区沿海多于内陆
C.低纬度地区少于高纬度地区 D.同纬度地区高海拔多于低海拔
下图为某学校学生制作的简易太阳活动观测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用该装置可观测到的太阳活动类型是 ,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耀斑;色球层 B.耀斑;光球层
C.太阳黑子;色球层 D.太阳黑子;光球层
8.关于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影响中高纬度乔木年轮的疏密变化
B.太阳活动峰年,农业减产的概率较高
C.太阳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约为11年
D.太阳活动峰年与谷年的时间间隔约为11年
北京时间2025年7月30日7时24分,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东海岸附近发生8.7级地震,震中位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东南海域,震源深度17千米。地震发生后,当地因地震和海啸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数千民众被转移。据此完成9~10题。
9.本次地震震源位于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软流层
10.下列矿产资源中能通过地震波寻找到的是
A.石油 B.石墨 C.煤炭 D.铁矿
桂林山水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右图是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云雾缭绕中的桂林山水美景之一“渔舟唱晚”,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包含的地球外部圈层有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12.图中鸬鹚(捕鱼的鸟类)所属的圈层
A.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渗透于水圈的全部
C.厚度约为200米
D.是连续而规则的圈层
我国某科研团队在福建发现了距今约1.5亿年的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下图为该鸟类化石样本。2025年2月,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政和八闽鸟是目前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丰富了人类对鸟类进化史的认识。据此完成13~14题。
13.“政和八闽鸟”所在的地质年代
A.裸子植物繁盛 B.联合古陆形成
C.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D.是重要的成矿时期
14.该化石的发现,主要可以
A.研究鸟类动物的演化 B.推测恐龙灭绝的原因
C.验证裸子植物的进化 D.确定化石的形成过程
唐河是南阳盆地东部的一条主要河流,发源于方城,经社旗同赵河交汇后称唐河,曲折南流过新野交白河汇入汉江。在唐河下游,大的“几”字弯形就有15个之多,因此,在南阳地区有“白河的滩,唐河的湾”之说。下图为唐白河水系地形图和唐河下游部分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导致该河下游河道曲折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下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侧蚀 D.流水沉积
16.在唐白河复航工程背景下,该河部分河段截弯取直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避免洪水灾害 B.加快河流流速
C.缩短航运距离 D.减少河道淤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为了便于研究火星,科学家在柴达木盆地找到了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冷湖镇,并在镇东的赛什腾山顶(海拔4200米)建设了世界顶级的天文观测基地,大力推动了我国行星的观测和研究实力发展。下图示意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布。
材料二 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东侧的海拔约5000m的查赫南托尔高原上(如下图中虚线圈内甲地),常年万里无云,雨雪罕见;东侧山地上部有永久性积雪冰川。美国、日本、欧洲许多国家的天文台在这里建设了众多的天文望远镜阵,用于对遥远的宇宙空间进行不间断的观测,以期发现星际空间天体的变化和捕捉智慧生物活动的痕迹。
70°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图片中各个字母代表的天体名称。(4分)
(2)结合材料一图片信息,简述地球适合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4分)
(3)结合两则材料,分析天文观测地选址的有利条件。(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5年1月7日9时5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善后等工作。地理信息技术(“3S”技术)在此次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日喀则是西藏自治区的地级市之一,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中段,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被誉为“最接近太阳的地方”。日喀则市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年平均达3300h,大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量2500千瓦时/平方米。根据中国太阳能资源带划分,日喀则市属于I类地区,即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区。
材料三 下图分别为日喀则市及定日县的位置示意图和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描述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并指出地震波在传播到地表过程中的波速变化特点。(6分)
(2)结合材料一,分析3S技术在此次救援中发挥的具体作用。(4分)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日喀则与重庆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0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2025年暑期,我市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来到太行山研学考察。研学小组首先到达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柿园村,参观了当地的化石博物馆,玻璃展柜内三叶虫化石与恐龙足迹化石静静地躺卧,仿佛在诉说着远古的故事。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化石都是在当地采集,还讲到太行龙是一种生活在河南太行山地区的恐龙,以其强健的四肢和适应山地环境的能力而著称。此外研学小组发现太行山东麓分布着众多冲积扇,同时了解到夏季太行山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图为焦作市位置及太行山东麓冲积扇的分布图。
(1)根据材料推测当地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并说出恐龙生活的地质时期海陆演化和生物演化特征。(6分)
(2)下图为某小组成员手绘的冲积扇示意图。据此描述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8分)
(3)针对太行山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现象,说明当地可采取的预防措施。(4分)2025年秋期六校第一次联考
高一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发射前卫星位于地球表面,属于地球的一部分,未独立运行,不属于天体,A错
误:进入轨道后卫星为人造天体,而火星为自然天体中的行星,类型不同,B错误:发射
后卫星为人造天体,而非自然天体,C错误:卫星绕地球运行,属于地月系,地月系为最
低级别的天体系统,D正确。故本题选D。
2.【答案】B
【解析】卫星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辐射),而非地月引力,A错误:太阳耀
斑爆发会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B正确:卫星所在太空大气密度极低,接近
真空,C错误:卫星在太空中大气削弱作用极小,接收的太阳辐射比地球表面多,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月球自转和绕地球公转的方向均为自西向东,且自转和公转周期均约为27.32日。
这就使得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D正确:A选项中月
球与地球自转周期不同,A错误:B选项月球公转周期约27.32日,与地球自转周期不同,
B错误:C选项中说的速度表述不准确,关键是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才导致在地球上看
不到月球背面,C错误。故选D。
4.【答案】C
【解析】一周后应为残月。读图可知,①④为凸月,排除AD:②月面朝西,形状为一反
写的英文字母“C”,应为月初的蛾眉月,排除B:③月面朝东,形状为正写的英文字母“C”,
应为月末的蛾眉月,即残月,在日出以前东升,出现在清晨的东方天空,C正确。故选C。
5.【答案】D
【解析】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植物的生长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能量也来自太阳辐射,因此A、B错误: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太阳辐射能的积累,C错误:
地热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故D正确。故选D。
6.【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冬季直射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北
半球同一地区冬季少于夏季,A错误;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多,同纬度地区沿海少于内陆,
B错误;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往往多于高纬度地区,C错误;同纬度地区高海拔地区
大气削弱作用弱,高海拔地区多于低海拔地区,D正确。故选D。
7.【答案】D
【解析】太阳耀斑用简易太阳活动观测装置是看不见的,只有通过H线和电离钙的H、K
线才能观测到,A、B错误;太阳黑子可以被该装置观测,同时太阳黑子发生于太阳大气
层的光球层,所以C错误、D正确。故选D。
高一年级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