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三上期调研2考试 物理 试卷
双向细目表
结构比例:易:中:难:3:5:2
时间 75 分钟分值 100 分
题号 题型 分值 考查内容 难易程度 难度系数
1 单选题 4 运动的描述 易 0.7-0.8
2 单选题 4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易
3 单选题 4 曲线运动规律 易
4 单选题 4 平衡的临界问题 易
5 单选题 4 动态平衡解析 易
6 单选题 4 平抛运动的规律 易
7 单选题 4 斜抛运动的规律 中
8 多选题 6 牛顿运动定律 易
9 多选题 6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中
10 多选题 6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难
11 实验题 6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易
12 实验题 10 探究平抛运动规律 中
13 计算题 10 整体隔离法解决平衡问题 中
14 计算题 12 牛顿定律传送带问题 中
15 计算题 16 力学综合 难郑州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期调研2考试
物 理
(75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镜花缘》第79回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家院内的一口水井吹到篱笆墙外去了。”关于上文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篱笆墙在风中运动的形态变化时可以将篱笆墙看成质点
B.文中描述“几天”对应的是一个时间间隔
C.以大地作为参考系,水井是运动的
D.以篱笆墙作为参考系,水井是静止的
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C三点。已知从A到B和从B到C速度的增加量均为5m/s,AB间的距离3m,BC间的距离13m,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A.2.0m/s2 B.2.5m/s2
C.4.0m/s2 D.4.2m/s2
3.风洞实验是进行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将小球从A点以某一速度v0水平向左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小球运动到A点正下方的B点,O点是轨迹的最左端,风对小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大小恒定。则小球速度最小时位于(  )
A.A点
B.O点
C.轨迹AO之间的某一点
D.轨迹OB之间的某一点
4. 小李同学为探究不同材料间的摩擦力,选定身边的篮球和常见的沙子做实验。如图所示,小李同学将篮球固定在沙坑中,然后将细沙从篮球球心正上方的A点缓慢释放,由于摩擦作用,沙子将在篮球球面上堆积,已知沙粒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于沙粒与篮球间动摩擦因数,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小李同学经过释放足够多的沙子,沙子在球面堆积的形状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种( )
A. B. C. D.
5.如图甲所示,自动炒菜机的电动铲子既可推动炒菜也可翻动炒菜。自动炒菜机的炒菜原理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开口向上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放在容器的底部,竖直光滑挡板与其接触,挡板的上端刚好与圆心O重合,有两种方式使小球到达容器口附近的P点。方式一是将挡板缓慢水平向右推,在推动过程中挡板始终保持竖直,使小球到达P点;方式二是让挡板绕O点缓慢转动,使小球到达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式一中,挡板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减小
B.方式一中,内壁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减小
C.方式二中,挡板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增大
D.方式二中,内壁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增大
6.如图所示,一细木棍斜靠在地面与竖直墙壁之间,木棍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A、B为木棍的两个端点,A点到地面的距离为1m。重力加速度取10m/s2,空气阻力不计。现一跳蚤从竖直墙上距地面0.55m的C点以水平速度v0跳出,要到达细木棍上,v0最小为( )
A.3m/s
B.4m/s
C.5m/s
D.6m/s
7.如图所示,以点为原点在竖直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第一象限中建立一个与x轴正方向成450的斜面。现将一小球从A点斜向上抛出,水平经过轴上的B点(0,15m)后,垂直落在斜面上的点(图中未画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不计一切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点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B.小球从A点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0
C.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D.斜面上点坐标为(5m,5m)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多选)8.如图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甲和乙分别固定在小车与物块之间,弹簧水平,物块质量为m=10kg。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均被拉长,弹力均为10 N.则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甲的弹力变为8 N(两弹簧均未超出其弹性限度),则( )
A.弹簧乙的弹力可能为12 N
B.弹簧乙的弹力可能为10N
C.小车的加速度可能为3.6 m/s2
D.小车的加速度可能为0.2 m/s2
(多选)9.某平直公路上有一酒驾检测点,嫌疑车辆匀加速闯卡时,路旁的测速仪显示车辆的速度大小为,同时检测点旁的警车立即由静止加速追赶,不计警车的反应时间。已知警车的加速度大小恒为,若从嫌疑车辆闯卡时开始计时,测得在警车与嫌疑车辆共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嫌疑车辆与警车的速度大小之差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嫌疑车辆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两车相距最远的距离为50m
C.时,警车恰好追上嫌疑车辆
D.警车追上嫌疑车辆时,警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200m
(多选)10.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有A、B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2m和m。C物体上端连一轻质滑轮,一轻质细线绕过两滑轮后,一端连接到A右侧,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其中与A连接的细线水平,绕过C的两细线竖直,如图所示。不考虑滑轮的摩擦,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为
B.B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为
C.C物体质量为m时,B的加速度为
D.若A、B不发生相对运动,则C物体的最大质量为3m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6分)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实验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1)要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则应先平衡摩擦力,同时使钩码的质量________(选填“远小于”、“等于”或“远大于”)小车的质量。
(2)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钩码(质量均为m)的个数n,测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a。
(3)作出a-n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说明在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
(4)若该图线斜率为k,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车的质量________,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12.(10分)如图甲所示,某同学正在观察水平水管向水池放水的情景,突然发现水流中有一小石子从管口随水流一起水平冲出,同时有一水滴从管口自由下落。为研究小石子水平冲出后的运动规律,合理设计实验并将该过程简化为如图乙所示情景:在同一高度将一金属小球A由静止释放的同时将金属小球B水平拋出.

(1)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小球A、B (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 多次改变图乙中小球A、B初始位置离地高度后,重复上述操作,均有相同的实验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大胆猜想:平拋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为 .
(2)为进一步验证猜想,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得到了小球做平拋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丙所示,图丙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 由图丙判断O点 (填“是”或“不是”)拋出点. 由图丙可求得照相机的频闪周期为 s,小球水平拋出时的速度大小 m/s. ()
13.(10分)某材料放置如图,在竖直墙壁的左侧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边长为a、质量为M = 4kg的正方体ABCD,在墙壁和正方体之间放置半径R = 0.5m、质量为m的光滑球,正方体和球均保持静止。球的球心为O,O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正方体的边长a > R,正方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 0.5。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m/s2,sin370=0.6,cos370=0.8,最大静摩擦力约等于滑动摩擦力。
(1)若θ= 37°、m= 3kg,求正方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
(2)改变正方体到墙壁之间的距离,当正方体的右侧面BC到墙壁的距离小于某个值L时,无论球的质量是多少,球和正方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且球没有落到地面,求L的值。
14.(12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以v=2m/s的速度匀速转动,转动方向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甲、乙两物体分别以v1=1m/s和v2=3m/s的速率从传送带的两端A、B处按图示方向同时滑上传送带。已知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且运动过程中恰好没有相碰。两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质量均为m=1kg,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甲物体从滑上传送带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所需时间;
(2)传送带A、B间的长度;
15.(16分)光滑水平平台上质量为的物体从压缩的弹簧左端由静止释放(物体与弹簧不粘连),物体从点水平飞出后恰好沿着点切线进入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然后滑入粗糙的斜面,最后滑上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的木板上表面继续运动。已知的高度差,物体与的动摩擦因数,木板点与竖直墙壁的距离,物体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长度,圆弧轨道与倾斜斜面相切于点,物体、木板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时不损失任何能量,物体可视为质点,点做平滑处理,木板厚度可忽略,重力加速度的高度差,所有轨道均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木板反弹后与点碰撞后瞬间停止。求:
(1)弹簧的弹性势能及物体到达点速度大小;
(2)物体、木板与竖直墙壁碰撞前的速度大小;
(3)物体最终停下的位置距离点的距离。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期调研2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B B C C C A B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 9 10
AC AD 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 (每空2分,共6分) 远小于 大于
12. (每空2分,共10分)同时 自由落体运动 是 0. 1 1. 5
13. (10分)(1);(2)
【详解】(1)以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小球受力平衡可知, (2分)
以正方体和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对整体受力分析可得 (2分)
(2)根据无论多大,球和正方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要满足条件
当时 (2分)
通过几何关系解得 (2分)
代入数据得 (2分)
14.(12分)(1)0.2s;(2)2.4m;
【解答】解:(1)对甲进行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ma1 (2分)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v=v1+a1t1 (2分)
联立解得t1=0.2s (1分)
(2)对乙进行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ma2 (1分)
取向右为正,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v=﹣v2+a2t2 (1分)
解得:t2=1s (1分)
从开始运动到甲、乙恰好相遇不相碰过程,以向右为正,
甲的位移大小为: (1分)
乙的位移大小为: (1分)
则有LAB=x甲﹣x乙 (1分)
联立解得:LAB=2.4m (1分)
(16分)(1)9J,7m/s(2),(3)
【详解】(1)物体从点水平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由于BC高度差,则根据
解得物体在C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
由几何关系如图 可知
则物体在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2分)
则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2分)
从C点下滑到E点,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物体到达点速度大小为 (2分)
(2)物体受到水平向左摩擦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1分)
木板受到水平向右滑动摩擦力,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1分)
当两者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时间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解得 (1分)
物体对地位移为
木板对地位移 且物体相对木板位移 (2分)
物体恰好没有离开木板,因此物体、木板与竖直墙壁碰撞前的速度均为
(1分)
(3)当物体、木板与竖直墙壁碰撞后,由于没有能量瞬时,两者原速反弹,反弹后两者没有相对运动,当木板碰撞E点停止运动,物体在其表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物体向前滑行距离为,则由运动学公式(2分)
解得(1分)
物体停下来位置距离E点距离(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