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5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精诚联盟10月联考高一年级思想政治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平均分配产品是当地的习惯B.原始社会人们品德高尚C.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D.物质产品不够丰富2.浙江曾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省”。直到2002年,发现安吉县溪龙乡的上马坎遗址,获得石制品500余件,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石锥、手镐、雕刻器等,将浙江境内人类的历史提前到10多万年前。以下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①人们以氏族为基本单位生活②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③个体劳动逐渐取代共同劳动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俊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以下符合这一“文明时代”的历史情景是()A.一个成年男子参加氏族议事会进行投票表决B.一个奴隶主将奴隶和牲畜转送给自己的友人C.一个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并缴纳地租D.一群奴隶使用打制石器进行协作劳动4.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写道“我如同狗一般带着枷锁,如同驴一般忍受鞭挞”,深刻描绘了奴隶制度的严酷与残忍。但史学家在评价奴隶社会时,依旧认为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是因为在奴隶社会()A.个体劳动代替氏族共同劳动,私有制出现B.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最早的国家产生C.金属工具的普遍使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高一思想政治学科试题第1页(共6页)D.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少量的土地5.贾谊在《治安策》里写道“人主之尊,譬如厅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此句将君主的尊贵比作厅堂,群臣如同厅堂下的台阶,百姓则如同平地。据此可推测出()①在封建社会,君主掌握全部的生产资料②在封建社会,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③封建制国家具有君主专制、等级森严的特征④在封建社会,农民受到地主阶级的政治压迫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唐末诗人张碧在《农夫》里写道“运锄耕 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马克思在描述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生存状态时,写道“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由此可见,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以下的共同点()A.劳动者受到剥削阶级的剥削B.剥削阶级占有一切生产资料C.劳动者的劳动成果都需要地租D.以上现象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7.“圈地运动”被称为“羊吃人”的惨剧。资产阶级通过暴力剥夺农民土地,大量农民失去生产资料,沦为只能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许多人因生存被迫流浪,却被政府通过《流浪法》残酷镇压。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角度看,“圈地运动”起的重大作用是()A.完成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飞跃B.提供了大批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C.获得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D.利用劳动人民的理论,推翻封建地主阶级8.恩格斯曾指出,圣西门所倡导的实业制度构想因为“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作用,不懂得工人阶级要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寄希望于统治阶级发善心来实现社会改造”以失败而告终。可见,空想社会主义者()①没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思想启发②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正确方法③从个人理想出发,美化资本主义的本质④主张阶级调和,忽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创造关键条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①三大工人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政党②三大工人运动促使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理想社会展开初步探索③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促使工人阶级斗争急需科学理论指导④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毛泽东曾强调:“马克思主义乃是集人类思想文化之大成,它批判继承了既往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里有价值的创造。”这里“批判继承”的是()①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高一思想政治学科试题第2页(共6页)2025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精诚联盟10月联考高一年级思想政治学科参考答案命题学校:虹桥中学孙老师审题学校:稽山中学张老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2345678910111213答案cABCDABCDBCB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ABCABBDADB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9分,27题16分,共25分。)26.①该观点错误(1分)。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分),它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1分)。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2分)。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1分)可见,资本主义政府调整政策只能缓和阶级矛盾,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2分)。因此,各行各业的罢工不能根本解决。27.(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1分),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2分)【评分细则:必须写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给1分;民主革命1分,写“新民主主义革命”不给分;社会主义革命1分】(2)①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天安门承载的历史记忆(1分),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之一(1分)。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分),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1分),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1分),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1分)。【评分细则:本题设问侧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辞旧”意义,其他答案概不给分】(3)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1分)。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1分)【采意给分:只要写到生产资料所有制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就给1分】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1分)【写到“互助合作”就给1分】。农民、手工业者从孤立的个体劳动者转变为集体内平等协作的劳动者,工人从受资本家剥削的雇佣者转变为生产资料主人(1分)。【采意给分:只要写到平等协作,就给1分】。③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1分),个人消费品从“个体占有、资本家剥削”转为农业按工分、工商业按工资分(1分)。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分)。【写到“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给1分】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pdf 高一政治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