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思想政治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1第一、二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学家在河南贾湖遗址发现了距今约9000年的碳化稻米、骨笛、刻符龟甲和陶器等。这些发现表明当时A.人们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B.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和手工业C.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加剧D.阶级和国家开始形成2.2025年4月24日,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泊所遗址是商周至汉晋时期云南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是滇文化的核心居址区,出土有“滇国相印”封泥、“益州太守章”封泥、简牍等重要遗物,证实了西南边疆自古以来的国家认同。关于该遗址反映的社会生活描述正确的是①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②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铁制农具广泛使用③农民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劳动成果被地主占有④出现了阶级之间的对立,劳动人民深受压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高一思想政治第1页(共6页)】6062A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②失去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③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④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福利的源泉是社会财富,工人创造的价值只有小部分属于他们,价值“增殖”部分都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主义社会福利与无产阶级贫困化密切相关,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具有虚伪性。这一观点揭示出①资本主义的社会福利不会改变资本家剥削的本质②工人阶级享有的福利本质上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③福利制度缓解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根本矛盾④社会福利有利于促进无产阶级劳动者的自由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在管理工厂的过程中,欧文看到了工人阶级生活的悲惨状况,他同情工人并尽自己所能改善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1824年,欧文出资在美国买下一块移民区,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实验无法持续下去,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孤岛很快湮没在了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作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代表欧文①强调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社会变革②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并进行揭露和批判③发现了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④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并进行实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从某个天才人物头脑中凭空出现的,而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适应社会实践和时代发展需要产生的。这个社会历史条件是指①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石②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思想来源④资本主义的发展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社会矛盾和经济危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一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②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④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主体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高一思想政治第2页(共6页)】6062A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B:碳化稻米表明出现原始农业,骨笛、刻符龟甲和陶器体现原始手工业,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B正确。A: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材料反映的是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A排除。CD: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加刷,产生了阶级,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产生了国家,CD不符合题意。2.C①: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①错误。②:商周至汉晋时期涵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奴隶社会后期,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铁制农具广泛使用,②正确。③: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说法错误,③排除。④:商周至汉晋时期出现了阶级之间的对立,劳动人民深受压迫,④正确。3.D①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①②排除。③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③④正确。4.A①: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社会福利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生活状况,但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福利制度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改良措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其目的是使工人能够继续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主义的社会福利不会改变资本家剥削的本质,①正确。②: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福利的源泉是社会财富,工人创造的价值只有小部分属于他们,价值“增殖”部分都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资金来源于工人创造的价值,只不过是资本家从工人创造的价值中拿出一部分来以福利的形式返还给工人,所以工人阶级享有的福利本质上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②正确。③: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对抗性的,具有不可调和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这一根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因此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根本矛盾,③错误。④: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福利的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使工人能够继续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而不是促进无产阶级劳动者的自由发展,所以资本主义的社会福利不利于促进无产阶级劳动者的自由发展,④错误。5.C②④:欧文同情工人阶级的悲惨状况,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并进行揭露和批判,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表达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并设计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②④正确。①③: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①③不选。6.D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理论基石,①排除。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19世纪30一40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②正确。③: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排除。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了其固有的矛盾(如生产社会化与私有制的矛盾)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本质、探索新的社会制度提供了现实依据,④正确。7.A①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①②说法正确。③④: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③④【高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6062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甘肃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pdf 高一政治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