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南平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南平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南平一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训练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估计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5℃
B. 冰箱中保鲜室温度约为-5℃
C. 厦门8月中午的室外温度是25℃
D. 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5℃
2.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 温度 B. 熔点 C. 沸点 D. 凝固点
3. 《哪吒2》进入2025年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影片中海水变成冰刺的过程是( )
A. 凝固放热 B. 熔化吸热 C. 液化放热 D. 升华吸热
4. 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点的是( )
A. 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人感到凉快
B. 用热水袋捂手,可以保暖较长时间
C. 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
D.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
5. 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 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C. 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
D. 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流星会发亮
6. 《天工开物》初刊于明朝,如图是其中篇章“生熟炼铁炉”:古人将铁料熔炼成铁水,炙热的铁水顺着高处管道流入几尺远的较低水塘并完成淬火,最终制成熟铁。在如图中能反映铁水进入水塘完成淬火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是( )
A. B. C. D.
7. 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图中得到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0℃
B. 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
C. 该物质在B、C两点时的内能相等
D. 该物质在CD段吸收的热量和AB段吸收的热量相同
8. 木器厂里常用水胶粘木料,这种胶需要在100℃左右熬化后才能使用,温度再高就会熬焦而失去黏性,所以工人师傅常用如图所示的双层锅熬制这种胶,双层锅下面用火加热,两层锅之间(不密封)装着水,这样就不会把胶熬焦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双层锅中的水能沸腾
B. 水和胶的温度相同前,水不断把温度传递给胶
C. 只要火不熄灭,水温会一直升高到和火焰温度相同
D. 双层锅中选用水,主要利用了水凝固放热的特点
9. 2024年春节期间多地发布了相关规定,允许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以渲染过节热闹气氛。点燃爆竹后,它内部的化学物质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冲破爆竹的外壳发生爆炸。此过程与内燃机四个冲程中原理相似的是( )
A. B. C. D.
10. 早在宋朝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如图所示的“走马灯”,它的原理是空气被蜡烛加热,形成上升气流,推动灯顶上的叶片带动画面转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走马灯”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热空气对叶片做功后温度会降低
C. “走马灯”中空气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D. 蜡烛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吸热的
11.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碎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 也熔化一部分
B. 全部熔化
C. 一点儿都没熔化
D. 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12. 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铝块甲和铁块乙(>)将它们分别加热,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接触,此时( )
A. 温度从甲传向乙 B. 内能从乙传向甲
C. 内能从甲传向乙 D. 甲、乙间不发生热传递
13. 家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独特的尾翼结构,能使其旋翼自动迎风,如图甲所示。海洋与陆地间的温差也导致了近地面大气密度和气压的差异,进而出现海陆风现象。如果气流会从低温区域向高温区域运动。仅在海陆风因素的影响下,图乙、图丙所示的情形通常分别发生在( )
A. 白天、夜晚 B. 夜晚、白天
C. 白天、白天 D. 夜晚、夜晚
14.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装在相同的容器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物质在加热1min后可能处于固液共存态
B. 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1
C. 升高相同温度,甲吸收的热量更少
D. 加热3min后甲不再吸收热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温度计 (选填“能”或“不能”)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16. 图甲是长征系列火箭搭载梦天实验舱发射时的情景。
甲 乙
(1)火箭是以氢作为燃料的,主要利用它的 大的特性。为了减小火箭的体积,工程师会通过降低温度和 的方式使气态的氢变成液态的,再储存在燃料室中;
(2)高压燃气把火箭推向太空的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火箭机械能,该过程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
17. 有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升华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然后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变成碳粉的过程要 热。
18.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甲物体温度降低20℃,乙物体温度升高15℃时,甲物体放出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是 。
19. 已知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1800r/min,则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 次。
20. 如图所示,若甲杯内水的温度为20℃,乙杯内水的温度为65℃,同时将同样的红墨水滴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杯水中,相同时间后两杯水中墨水扩散情况如图所示,则 (选填“甲”或“乙”)具有的内能多。将两杯水混合,混合过程中热水放出的热量有80%被冷水吸收,则混合后的水的温度为 ℃。【水的比热容为4. 2×10 J/(kg·℃)】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1. 建筑及装修工程中经常需要用钻孔机钻孔(如图),为了使钻孔时钻头能快速降温,要不断地往钻头上浇水。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1)钻孔时钻头会发热的原因;
(2)不断地往钻头上浇水能快速降温的原因。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4分)
22. 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固体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甲 乙 丙
(1)图甲中组装器材的顺序是 (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装有该晶体的试管用“水浴法”加热,目的是: 。
(2)图乙中温度计显示的是固体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3)每隔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 ℃。
(4)在冰熔化过程中,BC段物体处于 状态。
(5)比较图丙中的AB段与CD段可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 CD段的比热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水的温度 (选填“低于”或“高于”)晶体的温度,可以继续吸收热量。
23. 如图是小雪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小雪的实验装置图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 。
(2)如图乙和丙是小雪记录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图像,水沸腾时的图像是图 ;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的冒“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水蒸气”或“水珠”)
(3)a、b两个实验小组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做此实验,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可知,实验中a小组所用水的质量 b小组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由实验中绘制的沸腾图丁可知,实验时的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应选用的测温物质为 。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4. 小雨利用甲、乙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实验,两个烧杯中都装有质量为100g、温度为20℃的水。
(1)实验前,量取酒精和碎纸片时,必须控制两种燃料的质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通过 (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来反映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两种燃料热值:
(填“>”“=”或“<”);实验测出的燃料热值和理论值有较大偏差,请说出造成偏差的一条原因: 。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
酒精 20 35
碎纸片 20 25
25.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楠同学用两个相同的装置装了等体积的水和煤油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小楠先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 和初温都相同的两种液体。
(2)实验中,可以通过 (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做 。
(3)分析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
升高的温度少;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 的吸热能力较强;
(4)由图1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 J/(kg·℃)。
(5)从两种液体中选取作为暖手袋的供热物质,则应选 。
(6)做完上面实验,同学们想起在吃家乡小炒肉这道经典菜时,碗的下方有点燃的蜡烛在给菜加热,于是想用如图2所示装置测出蜡的热值。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A桶中水的质量为m水,水的初温为,末温为,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燃烧后的质量为,A桶吸收的热量经测量后计算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则蜡的热值q= (不计热损失,用题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6. “物理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探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老师将等质量的温水和热水分别倒入三个相同的锥形瓶中并密封,又找来常温下3张完全相同的湿巾,把其中的一张对折,将它们贴在三个锥形瓶的外壁,分别标记为1、2、3,并将它们放在电子秤上,三只电子秤的示数相同。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的示数如图甲A、B、C所示。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3)实验中 根据变化判断液体蒸发的快慢。
(4)老师还想测定液体蒸发时吸放热的情况,他将湿巾平铺在薄铁片上,如图乙,用电子温度计实时监测足够长时间内薄铁片底部的温度变化情况,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说明了液体蒸发时要 热。
乙 A B C D
27. 如图是小明用小药瓶、细玻璃管和酒精制作成简易温度计。
(1)小药瓶的材质应该选择 (选填“软塑料瓶”或“硬玻璃瓶”)。
(2)给温度计标刻度时,将小药瓶分别放在20℃和60℃的水中,并标记液面稳定时的位置A和B,则20℃对应的是 (选填“A”或“B”);把小药瓶放入另一杯温水中,标记液面稳定时的位置为C点,用刻度尺测出AB间间距为·8cm,AC间距为5. 00cm。则标记C点所对应的温度为 ℃。
(3)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可采取的办法有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28. 学校开展以“给父母送上一道家常菜”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小红在妈妈指导下走进厨房进行劳动实践。如图所示,小红用密闭的电热锅烧水炖制鲫鱼汤,已知锅内汤的质量为2kg,汤的初温为22℃,电热锅产生6. 4×J的热量,且全部被汤吸收,汤的比热容为4×J/(kg·℃)。求:
(1)汤的温度变化了多少摄氏度?
(2)汤的温度上升到多少摄氏度?
29. 如图所示,“围炉煮茶”是一种休闲方式,源自云南的“火塘烤茶”,采用木炭作为燃料。茶壶中装入1kg初温为10℃的山泉水,用围炉加热至100℃消耗了100g木炭。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 2×J/(kg·℃),木炭的热值为3. 4×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若围炉刚好用完了木炭,改用小瓶装的燃气灶来加热,其热效率是25%,将上面的水烧开。需消耗多少kg燃气?(燃气的热值为4. 2×J/kg)
30.为探究某种晶体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小兰用酒精灯做热源加热,在理想的情况下均匀加热(火焰大小保持不变且不计热损失)0.6 kg该固体,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绘制出图线如图所示。并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为3×J/(kg·℃)。求:
(1)该物质在CD段共吸收了多少热量?
(2)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多大?
(3)该物质在BC段共吸收了多少热量?南平一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训练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估计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5℃
B.冰箱中保鲜室温度约为-5℃
C.厦门8月中午的室外温度是25℃
D.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5℃
2.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
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3.《哪吒2》进入2025年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影片中海水变成冰刺的过程是(
A.凝固放热
B.熔化吸热C.液化放热
D.升华吸热
4.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点的是
(
A.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人感到凉快
B.用热水袋捂手,可以保暖较长时间
C.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
5.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C.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
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流星会发亮
6.《天工开物》初刊于明朝,如图是其中篇章“生熟炼铁炉”:古人将铁料熔炼成铁水,
炙热的铁水顺着高处管道流入几尺远的较低水塘并完成淬火,最终制成熟铁。在如图中能反
映铁水进入水塘完成淬火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是
温度
温度
温度
温度
时间
时间
时间
D
7.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加热装置的功
率不变),图中得到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温度℃
A.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0℃
20
10
B·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
C.该物质在B、C两点时的内能相等
-10
才2345时间/min
D.该物质在CD段吸收的热量和AB段吸收的热量相同
-20
九年级期中试卷.第1页(共8页)
8.木器厂里常用水胶粘木料,这种胶需要在100℃左右熬化后才能使用,温度再高就会
熬焦而失去黏性,所以工人师傅常用如图所示的双层锅熬制这种胶,双层锅下面用火加热,
两层锅之间(不密封)装着水,这样就不会把胶熬焦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双层锅中的水能沸腾
B.水和胶的温度相同前,水不断把温度传递给胶
C.只要火不熄灭,水温会一直升高到和火焰温度相同
D.双层锅中选用水,主要利用了水凝固放热的特点
9.2024年春节期间多地发布了相关规定,允许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以渲
染过节热闹气氛。点燃爆竹后,它内部的化学物质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冲破爆竹
的外壳发爆炸。此过程与内燃机四个冲程中原理相似的是
A.
B.
C.
D.
10.早在宋朝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如图所示的“走马灯”,它的原理
是空气被蜡烛加热,形成上升气流,推动灯顶上的叶片带动画面转动。下列
说法中错误的是
A.“走马灯”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热空气对叶片做功后温度会降低
C..“走马灯”中空气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D.蜡烛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吸热的
11.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
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碎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12.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铝块甲和铁块乙(c知>c铁)将它们分别加热,吸收相同的热
量后接触,此时
()
A.·温度从甲传向乙
B.内能从乙传向甲
C.内能从甲传向乙
D.甲、乙间不发生热传递
九年级期中试卷第2页(共8页)南平一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
物理阶段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 D(解析: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0℃左右,A错误;冰箱保鲜室温度约0-4℃,B错误;厦门8月中午室外温度高于25℃,C错误;人体舒适环境温度是25℃,D正确)
2. C(解析:氯乙烷迅速汽化,说明其沸点低,易由液态变为气态,汽化吸热使温度降低,C正确)
3. A(解析:海水变成冰刺是液态变固态,属于凝固,凝固过程放热,A正确)
4. A(解析:夏天洒水凉快是利用水蒸发吸热,与比热容无关;B、C、D均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A正确)
5. B(解析:A、C、D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B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B正确)
6. C(解析:铁水淬火是液态变固态,温度先快速下降,达到凝固点后温度不变,凝固完成后温度继续下降,C正确)
7. C(解析: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C点内能大于B点,C错误;A、B、D信息正确)
8. A(解析:双层锅间的水达到沸点后能继续吸热,可沸腾,A正确;温度不能传递,传递的是热量,B错误;水沸腾后温度不变,不会达到火焰温度,C错误;利用的是水的沸点特性,不是凝固放热,D错误)
9. C(解析:爆竹爆炸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汽油机做功冲程原理相似,C正确)
10. A(解析:走马灯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错误;B、C、D说法正确)
11. C(解析:烧杯中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试管中冰无法继续吸热,不熔化,C正确)
12. B(解析:内能从乙传向甲,B正确)
13. B(解析: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流从陆地(低温)向大海(高温),对应乙;白天大海降温慢,气流从大海(低温)向陆地(高温),对应丙,B正确)
14. A(解析:乙可能是晶体,加热1min后温度不变,可能处于固液共存态,A正确;升高相同温度,甲需更长时间,吸收热量更多,C错误;加热3min后甲可能继续吸热(如未沸腾),D错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5. 热胀冷缩 ;不能(解析:温度计量程可能低于100℃,无法测沸水温度)
16. (1) 热值 ; 压缩体积
(2) 内 ; 做功 (解析:氢热值大,液化可通过降温或压缩体积;燃气推动火箭是内能转机械能,与做功冲程相同)
17. 凝华 ; 放 (解析:碳蒸气变碳粉是气态变固态,凝华放热)
18. 6:1
19. 15 (解析:飞轮转速1800r/min=30r/s,每2r对外做功1次,每秒做功15次)
20. 乙 ; 40 (解析:温度高的乙内能多;由\(c m (65-t)=80%c m (t-20)),解得t=40℃
三、简答题(共4分)
21. (1)钻孔时钻头与材料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钻头温度升高(2分);
(2)水浇在钻头上,水吸收钻头的热量汽化,汽化吸热,同时水的比热容大,能快速吸收热量,从而使钻头快速降温(2分)。
四、实验题(共34分)
22. (每空1分,共6分)
(1) 从下至上 ;使晶体受热均匀,温度变化缓慢,便于记录数据
(2) -7
(3) 0
(4) 固液共存
(5) 小于
(6) 高于
23. (每空1分,共5分)
(1)温度计玻璃泡接触烧杯
(2) 乙 ; 水珠 (“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3) 小于 (解析:a升温快,质量小)
(4) 小于 (解析:沸点低于100℃,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5) 水银 (解析:水沸点高于酒精沸点,需用水银温度计)
24. (每空1分,共3分)
(1) 相等 (控制变量法,保证燃料质量相同)
(2) 温度计示数 (燃料放热越多,水温升高越多)
(3) > ;燃料燃烧不充分(或热量有损失,如向空气散热等)
25. (每空1分,共6分)
(1) 质量 (比较吸热能力需控制质量相同,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质量不同)
(2) 加热时间 ;转换法
(3) 水 ; 水
(4) 2.1×10
(5) 水 (水比热容大,放热时温度变化慢,保暖时间长)
(6)(解析:==q(),故q=)
26. (每空1分,共4分)
(1) 温度 (A、B湿巾表面积相同,瓶内水温不同)
(2) B、C (B、C瓶内水温相同,湿巾表面积不同)
(3) 电子秤示数 (蒸发使质量减小,示数变小,示数变化越大,蒸发越快)
(4) A ; 吸 (蒸发吸热,温度先降,后与环境温度相同)
27. (每空1分,共3分)
(1) 硬玻璃瓶 (软塑料瓶易形变,影响准确性)
(2) B (温度低,酒精体积小,液面低); 45 (解析:每cm对应=5℃\),C点比B点高5cm,温度为20+5×5=45℃)
(3)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或增大药瓶容积,合理即可)
五、计算题(共22分)
28. (6分)
29. (8分)
30. (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