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同学们,考试开始了!让我们平心静气、和悦身心,一同走进老师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情境里,去识记时间秩序,品悟时间味道,探究时间管理,叙写时间故事。
一、识记(共21分)
在四季的每一个乐谱上,都跳动着许许多多的音符,它们一起演奏出优美的乐章。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夏季,是酷热的季节,但却也是迷人的季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季,是硕果累累的季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季,是白雪皑皑的季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通过这优美的乐章,让我领会到了四季的内涵,懂得了四季的真谛,体会到了四季的欢乐!
(一)春季
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隐忍一冬的稻种和着解冻的河水一并入田。在贵如油的春雨抚摸下,坚硬的种子精神抖擞,绿遍静mì()的秧田。
1. 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擞()(2)mì()
2. 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二)夏季
夏季是多姿多彩的。池塘里的荷花像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随着柔风翩翩起舞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夏天是快乐的,白天可以与小朋友玩耍,夜晚听蟋蟀断断续续的叫声,听风儿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夏日的天空是美丽的。白天,云淡风轻,云姑娘穿着漂亮的衣裙,好似在欢迎我们来参观;夜晚,点点繁星在天空中发出微弱的光芒,与街上黄晕的灯光相呼应,让我不禁想起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我抬头仰望,那牵牛星和织女星之间像有一座桥似的,好像是为让他们早点相聚而专门准备的。
3. 解释文段中加横线的词语。
(1)花枝招展:________
(2)黄晕:________
4. 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分别反映春季和冬季的句子,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序号。
①烈日炎炎汗如雨②叶落闻秋如是语③高天冬去苏万物④漫观雪景慕纯洁
⑤细品梅花追冷傲⑥云疏现月本来颜⑦大地春回放面花⑧晴空万里风已去
(1)春季:________(2)冬季:________
(三)秋季
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在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根据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为冬季,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10~22℃期间分别为春、秋季。进入秋季,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
5. 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 通过这优美的乐章,让我领会到了四季的内涵。
B. 当春光暖融了大地,万物复苏,隐忍一冬的稻种和着解冻的河水一并入田。
C. 池塘里的荷花,像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随着柔风翩翩起舞。
D. 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
(四)冬季
冬季,四季之一。冬天季节,生气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后万物开始闭藏。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意味着风雨、湿度、光照、气温等,处于转折点上,从秋季渐向冬季气候过渡。北方地区,在进入冬季前至春季这段时间都很寒冷,冬季几个节气的气候变化不明显,下雪是北方冬季的主要特征。
6.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歌,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王湾 《次北固山下》 诗人炼字着眼,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蕴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 ________________。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抓住江南暮春景象的特点,通过描写杨花(象征离散、漂泊)、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思归),将飘零之感、离别之痛巧妙融入景象之中,切合当时的情和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描绘了一幅风吹波涌的沧海秋景图。 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用“夕阳”点明了特定的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作者羁旅异乡的惆怅之情。 ________________。
二、品悟(共4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蝶为家。”蝴蝶离不开花儿,花儿也离不开蝴蝶,蝴蝶与开花植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典范。那么,地球上是先有蝶还是先有花呢 以前科学界认为:虹吸式口器的出现是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前蝴蝶就已存在。只不过在进化的早期——大约2亿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至今,仍然有少数蝴蝶保留了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主要以腐烂的水果或树液为食。另一些蝴蝶则将这种原始特性发扬光大,例如,炎热的夏天,燕凤蝶常在溪滩上一边吸水,一边从尾都有节奏地射水,利用水分带走热量,降低体温。随着进化历程的推进,裸子植物出现了,蝴蝶很快就尝到了裸子植物营养丰富的传粉滴的甜头。不过,原始蝴蝶对裸子植物仅仅是单方面利用,直到大约1.5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蝴蝶在吸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用,双方形成了互利关系,于是蝴蝶和开花植物就开始协同进化。
关于蝶恋花,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明日黄花蝶也愁。”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不禁愁眉紧锁。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正如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所言:亚马孙丛林里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会引发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在生物界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蝴蝶效应”: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如因为喜欢花朵的芬芳而随手采摘,或者因为欣赏蝴蝶的美丽而随意捕捉,都可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如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所言:“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态。而这个由生物构成、极端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的活动都是以极精确但又脆弱的地球能量流动及有机物质循环,紧密地环环相扣。”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是唐朝诗人戎昱写槿花的精彩诗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蝴蝶对于鲜花的热爱。“时逢舞蝶寻香至”,春暖花开之时,蝴蝶与花共舞。蝶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然而,蝴蝶既有天使般可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它们在与花卉合作时也经常夹带一点私货:悄悄把虫卵产在这些植物的枝叶上,以便其幼虫孵化出来时不愁吃喝。例如,菜粉蝶就是这样对待十字花科植物的。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的成虫却是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节选自秦自民《鲜红末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蝴蝶漫谈之口器与传粉》
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近,科学界一致认为:蝴蝶的虹吸式口器并不是为适应吮吸花密而发生的进化。
B. 蝴蝶与开花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是经历了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才逐渐形成的。
C. 花和蝴蝶相互依存,失去任何方,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后果。
D. 蝴蝶幼虫以啃食植物为生,是害虫;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与成虫不同。
8. 下列对原文说明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举枯叶蛱蝶和燕凤蝶的例子说明,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在。
B. 第二段为了说明花与蝴蝶的依存关系,引用专家观点,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C. “爱情使者”“食品供应商”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形象、生动。
D. 文章在说明过程中,多处引用古典诗词,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人早就发现了蝴蝶与花之间的紧密关系,这在古典诗词中多有反映。
B. 蝴蝶是情绪敏感的生物,"明日黄花蝶也愁”,菊花凋零也会引发它的愁绪。
C. 地球生物圈极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保护地球,人类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行为。
D. 通过传授花粉,蝴蝶对维持当今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春风过处
王畔政
①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虽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山川丘陵、江河湖海、田野森林、城市村庄;她都用温柔的手抚摸过。春风过处,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②北方四季泾渭分明,季节的风吹向大地,让人感受到时令的变迁、植物的荣枯。每当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
③春风是一寸一寸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
④燕子每到春天便会跟随春风按时返回村庄,寻找它们曾经的家园。它们把亲手营造的巢房打扫干净,白天在野外觅食,傍晚在村街上游戏。春风中,家雀在墙头嬉闹,鹁鸪鸟在屋脊上追逐,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灰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上安营扎寨,远远望去,一个个喜鹊的家在春风中摇曳。
⑤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紫叶李花团锦簇,红玉兰含苞待放,连翘灿烂,碧桃俏丽,紫荆花争艳……村庄的册页里,赤橙黄绿青蓝紫,一股脑儿展示。
⑥流水潺潺,小河是系在村庄胸前的绸带,更是大地的血脉。这里是鹅鸭的天堂,它们在河中觅食、嬉戏,还在河面上唱着“鹅鹅鹅”“嘎嘎嘎”的歌。河边垂柳依依,那鹅黄色的芽苞,将河水映绿染黄。
⑦柳笛一声天下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折柳、做柳哨,然后吹着柳笛喇叭比赛。笛声嘹亮,或细腻婉转,或粗犷高亢,春天就这样被吹得绿意盎然。
⑧草长莺飞三月天,正是纸鸢翩飞的好时候。找一片空旷的场院,逐渐放开牵线,“蝴蝶”“蜈蚣”迎风展翅,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天上的风筝飞着,地上的大人和孩子们站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着十里春风、万里春光。
⑨刚从坡里回家的邻家大伯,背上的蜡条筐里盛着刚割下的鲜嫩韭菜。走在大街上,只听他远远地喊着,头刀子韭菜——无公害的!上前一闻,泥土的气味弥漫开来,正好可做晚饭的菜肴。隔壁院子里两棵香椿的枝丫上,早已冒出红绒绒的芽头。女主人轻轻掰下几枝嫩芽,用刀切成碎末,再打上鸡蛋搅匀,热油烧锅,下锅翻炒,香椿芽炒鸡蛋的香味飘向四方。
⑩一片云彩在村庄的上空盘旋,一会儿春雨便下起来,斜风细雨,不疾不徐。春雨贵如油,老天知道村庄的心事。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也不急于赶路避雨,直让那细雨淋头,从头到脚仿佛在享受甘霖。春风细雨,浇灌着干渴的大地,浇灌着村庄的根系。根系滋润,才会枝繁叶茂,蓬勃生长出一个丰盈的村庄。
傍晚的村庄安详静谧。春风向晚,袭来暖暖春意。远处西山落日,霞光万道;近处炊烟袅袅,白云悠悠。小街整洁一新,小院氤氲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晚饭后,乡邻们拿着手机,聊会儿天,再看一看天南海北的信息。鸟归巢,鸡上宿,牛羊归圈。真是一派人间好景致。
(选自2020年5月9日《人民日报》)
10. 你认为第①段“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一句中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字或词?请写出理由。
11. 结合全文内容,体会第③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春风是一寸一寸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
1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
13. 第⑨段颇具生活气息,邻家大伯“远远地喊着,头刀子韭菜——无公害的”,隐含着他怎样的心情?
14. 第⑩段中,关于村民“不急于赶路避雨”的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沐浴在春雨里,村民享受雨的滋润,不忍离开。
B. 春雨贵如油,表现了村民对春雨的喜爱而不急于离开。
C. 村民劳作了一天,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过于疲惫,急不来。
D. 春雨使村民联想到了丰收的景象,寄托了村民对生活的希望。
(三)古诗文阅读
15. 以下对《天净沙·秋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思”在这里的意思是“思绪”。
B. “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令人亲切,表现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别故土的游子”,“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16. 读古诗,完成题目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请说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四)文言文阅读(14分)
【甲】【乙】两段选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附和)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7.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1)俄而雪骤()(2)及暮归,足成之()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2)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9. 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谢道韫与李贺的共同点是什么?
20. 从两个选段中,各找出一句能表现谢道韫和李贺聪慧的侧面描写的句子。
21. 简要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表述好在何处。
三、探究(9分)
22. 下面我们一起探究“季节之美”的相关问题。
有人说:季节是大自然的面庞,大自然是什么样子,季节就是什么样子;季节在哪里,大自然之美也会在哪里。说的就是季节之美。
(1)近日,北部湾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寻觅春天踪迹”活动,有人就此活动,写了一则宣传标语——“感悟春天,美妙相伴”,仿照此标语,请你再写一则标语宣传此活动。
(2)活动后,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就此次活动写一段对春天的感悟,要求有记叙、描写,有感触,不少于80字。
(3)【活动三:励志·春天】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标,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
四、作文(50分)
23. 按要求作文。
岁月匆匆,走进了海南华侨中学,也走进了花一样的季节,站在校门前,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考,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或许也会多了一份烦恼,少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压力,少了一份轻松;多了一份拼搏,少了一份懈怠,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
请以“七年级,我多了一份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按体裁要求写作;②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凡涉及真实姓名、校名,请用××代替;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答案】1. ①. sǒu ②. 谧
2. 万物复苏、硕果累累、白雪皑皑
3. ①. 花枝招展:形容荷花的花瓣色彩鲜艳、形态优美,在柔风中摇曳时展现出灵动娇艳的样子。 ②. 街道上的灯光发出的黄色光晕。
4. ①. ③⑦ ②. ④⑤ 5. A
6. ①. 海日生残夜 ②. 江春入旧年 ③. 杨花落尽子规啼 ④. 闻道龙标过五溪 ⑤. 曹操 ⑥. 《观沧海》 ⑦. 秋风萧瑟 ⑧. 洪波涌起 ⑨. 夕阳西下 ⑩. 断肠人在天涯
【答案】7. B 8. A 9. B
【答案】10. 示例一:重读“更”;因为“更”起强调作用,突出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重读“春风”;因为“春风”是作者要强调的写作对象,它比其他的风更好、更令人陶醉。
11. “一寸一寸”“一点一点”为数量词叠用,动态地写出了春风吹过、春天慢慢到来的细腻的过程,表现了人们用心感受春天慢慢到来时喜悦的心情。
12.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脱去”和“伸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麦田的颜色由灰白到深绿的过程,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之情。
13. 隐含着邻家大伯收获韭菜的喜悦和对自家韭菜品质好的自信、自豪之情。 14. C
15.【答案】C
16.【答案】示例:潮水涨满,与江岸齐平,两岸更加开阔;江风吹来,船帆高扬,描绘出春潮涌涨、江水浩大、平野开阔、江天一色的壮丽图景。
【答案】17. ①. 急 ②. 等到
18. (1)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2)这孩子要呕出心血了才罢休啊! 19. 小时候都很聪明。
20.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21. 因为把雪比作“柳絮”在风中飞舞,增添了一股轻盈、灵动之美,使得雪的形象更加生动。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22.【答案】(1)
示例:走进春天,领略美景。
(2)示例:上周六,我们小组来到校园后的小花园寻觅春天。蹲下身,惊喜地发现枯黄的草丛中钻出了一簇簇嫩绿的新芽,指尖轻抚,仿佛能感受到它们积蓄了一冬的生命力在悄然萌动。微风吹过,新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此情此景,让我真切体会到:春天不仅是温暖的回归,更是生命顽强不息、执着向上的力量展现。
(3)示例:春光正好,莫负韶华!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要像破土而出的新苗一样,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遇到难题不轻言放弃。我要在这个春天播下努力的种子,用坚持和汗水去浇灌,期待在金秋收获成长的喜悦!加油!
23.略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北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