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号、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共50分)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东方航天港是我国唯一海上发射母港。2024年8月29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指挥下,“谷神星一号”海遥三运载火箭在东方航天港近海发射场发射成功。读图完成1~3题。
1.东方航天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A.冀 B.鲁 C.豫 D.晋
2.本次发射指挥中心位于东方航天港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3.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有利于
①推动科技进步 ②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③利用太空焚烧垃圾 ④尽快实现星球移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创意表情符号,用时尚现代的传播方式,向世界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读图完成4~5题。
4.二十四节气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它的更替主要是由于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5.上图两节气期间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北极地区出现极夜 C.我国北方高温多雨 D.聊城昼短夜长
地下住宅是澳大利亚某地区早年特色住宅,该地区降水稀少,最高气温可达50℃,矿工经常躲进矿井,长此以往,矿井被改装成地下住宅。读图完成6~7题。
6.这种特色房屋所处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炎热干燥
C.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D.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7.该类地下住宅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叙述合理的是
①地下防晒,冬暖夏凉 ②通天井有利于通风换气
③能够抵御野生动物侵扰 ④土体和岩体直立性强,适宜建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竹子“未出土时便有节,宁折不弯”的气节被人们广为称颂。竹子喜温暖湿润,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有关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B.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C.同纬度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D.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平直
9.A处没有竹子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 C.深居内陆,降水较少 D.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地区。读图完成10~11题。
10.有关欧洲西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海岸线平直,峡湾少
C.国际旅游业发达 D.经济发展中,农牧业比重大
11.欧洲西部举办冬奥会的有利条件有
①纬度高,气候终年严寒 ②冬季降雪多,积雪量大
③经济发达,实力雄厚 ④南、北部为山地地形,坡度适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读俄罗斯和巴西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12.黑麦喜冷凉,俄罗斯是黑麦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咖啡喜温喜湿,巴西咖啡的产量居世界前列。造成两国农业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3.关于两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均为发达国家 ②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
③均水运便利 ④巴西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4年10月,《自然地理科学》发布的卫星监测数据显示,南极半岛的植被覆盖面积正在发生显著变化。2025年2月,北极海冰的平均面积比同期平均水平低8%,创下有记录以来的该月最低水平。读北极地区图和1986~2021南极半岛植被覆盖面积变化图,完成14~15题。
14.造成北极海冰面积创该月历史新低和南极半岛植被发生显著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A.破冰船的使用 B.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C.极地动物帮助传播植物种子 D.极地旅游火爆,人类影响大
15.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世界各国应积极倡导
A.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B.充分利用极地资源发展经济
C.外出就餐使用一次性筷子 D.工业中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东北地区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地,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读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②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年平均气温自东向西递减 ④河流汛期较短,有春汛和夏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东北稻米营养丰富、品质较好的原因是
①黑土肥沃 ②大规模使用机械 ③生长周期长 ④农药化肥使用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读图完成18~19题。
18.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B.中游支流少
C.下游水运发达 D.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①和②
19.为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青藏高原陡坡修建梯田 B.黄土高原围湖造田 C.华北平原打坝淤地 D.黄河三角洲退耕还湿
2020年起,多所高等院校陆续开设养老相关专业,2024年养老服务专业已迎来首批本科毕业生。读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趋势图,完成20~21题。
20.高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有利于
A.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 B.增强国防力量
C.解决人口性别比例失调问题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1.为促进服务老年人的“银发经济”健康发展,宜采取的措施有
①鼓励企业开发适老产品和服务 ②加大儿童托育服务供给
③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 ④增设养老场所及相关设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海洋被誉为人类的“资源宝库”。“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项目是将养殖设备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实现“海上发电、海下养鱼”的海洋开发新模式。读图完成22~23题。
22.“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主要利用的是
A.鱼类资源、水能资源 B.矿产资源、淡水资源 C.风能资源、生物资源 D.化学资源、气候资源
23.我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意义
①提高渔业产量,增加海洋生物种类 ②扩大捕捞规模,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③修复海洋生态,促进渔业转型升级 ④优化能源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25年3月5日—12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充分体现了北京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读图完成24~25题。
24.下列关于北京市自然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B.温带季风气候典型
C.河流多自东南向西北流 D.河流水量大,无结冰期
25.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有
①加大旧城翻新 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扩大人口规模 ④加强城区水源地生态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非选择题(共50分)
26.2025年5月20日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太姥山是福鼎白茶的重要产区之一。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1 茶树具有喜温怕寒、喜酸怕碱、喜湿怕涝的特点,多分布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材料2 太姥山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1)该区域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____,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该区域河流流向特征是________。试分析该区域河流众多、流量大的原因。
(3)图中甲、乙两地适合种植茶树的是________地,请说明理由。
27.美国与印度两国自然环境不同,经济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读下图,回答问题。(11分)
(1)结合图中信息,描述美国本土与印度地形特征的差异。
(2)两国发展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与美国相比,印度存在粮食产量不稳定的问题,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3)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据图分析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
28.非洲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1 马赛人是生活在东非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每年他们都会带着大量牛群在赤道南北之间迁徙。
材料2 塞拉利昂铁矿资源丰富,品位高,埋藏浅。近年来,中国某钢铁集团不断加大对塞拉利昂铁矿资源的开发力度,并在M地投资建设了钢铁厂。
材料3 塞拉利昂位置图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1)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请从图中找出两条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
(2)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每年5月~10月,马赛人迁徙方向________(①/②),结合图示信息解释原因。
(3)说出在M地建设钢铁厂的优势条件。
2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 2024年11月28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棵玫瑰花苗种下,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锁住”塔克拉玛干沙漠主要有三种方式:工程治沙、光伏治沙以及生物治沙。
材料2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示意图和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1)图中山脉A________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说出其地理分界意义。(至少2条)
(2)光伏治沙,是在沙漠里“种太阳”。甲、乙所在省区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分析其成因差异。
(3)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示意图中,铁路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分析塔克拉玛干“锁边”工程对当地发展的有利影响。
3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以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为主体,多个都市圈贯穿流域的空间发展格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读下图,回答问题。(11分)
(1)长江经济带城市分布的特点________,实现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经济区的协同发展,主要得益于长江巨大的________价值。
(2)沪蓉和沪瑞两大运输通道交会处为________市,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两大运输通道在平原地区多以桥代路,试分析原因。
(3)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结合图示信息,完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联动的思维导图。
(4)“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总书记对长三角地区生态保护提出明确要求。请为该地区绿色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2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