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4年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2024年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
C.我国关于青蒿素及其抗疟性的几个部门的报告引起了热烈反应。
D.人们坚信实践能检验真理,发现真理,并能发现事实。
2
024 年吉林省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
5
.下列选项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语 文 试 题
A.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
B.“什么也不是”,他提高嗓子说:“是我走得太远啦。 ”
C.“买报吧, 先生! 这里有《新闻》, 还有《星》。 ”
D.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的问题。
本试卷共五道大题,满分 150 分,共 8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
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6
.下列选项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选择题必须使用 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
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A.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对偶)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
C.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拟人)
D.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设问)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
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5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刮纸刀。
7
A.小令 B.套曲
.下列选项不属于宋词分类的一项是(
)
C.长调
.下列选项作家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D.中调
)
B.兰晓龙———《士兵突击》
8
A.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
C.王蒙———《善良》
一、基础知识(1-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朱光潜———《合欢树》
)
9
.下列选项为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 B.《离骚》
0.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一个_______都清醒起来,每一个_______都勇敢起来,每一个______都振作
起来,而每一个反动者都战栗地倒下去!
疲乏的人 ②糊涂的人
A.②③① B.①②③
1.下列选项不属于“四书”的一项是(
1
.下列选项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不容置喙(yuán)
C.《陈情表》
D.《国殇》
A.枢纽(shū)
B.默契(qì)
C.炽热(zhì)
D.簇拥(cù)
磐石(pán)
绿草如茵(yīn)
百花争妍(yán)
独辟蹊径(xī)
耳濡目染(rú)
1
)
聒噪(gā)
叱咤风云(chà)
载歌载舞(zǎi)
沧海一粟(sù)
弘扬(hóng)
佳肴(yáo)

③怯懦的人
D.②①③
C.③①②
2
.下面选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1
)
A.烟蔼
B.针砭
C.嘉奖
D.暇想
濒临
镂空
欣慰
胳搏
鸦雀无声
相形见拙
刻骨铭心
五彩斑斓
流连忘反
完壁归赵
披星戴月
中流砥柱
A.《大学》
1
B.《老子》
2.下列选项不属于陶渊明作品的一项是(
C.《中庸》
)
D.《孟子》
A.《归去来兮辞》
C.《山居秋暝》
B.《桃花源记》
D.《归园田居》
3.下列选项与“诗圣”“诗仙”“诗鬼”“诗魔”对应准确的一项是(
3
.下列选项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1
)
A.在实践中守正创新,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B.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在一条小巷,意外地狭路相逢,别提有多高兴了。
C.游人登临泰山,常常为这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所折服。
A.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C.杜甫 李白 李贺 白居易
B.李贺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D.杜甫 李贺 李白 白居易
1
A.《三字经》
4.下列选项为“玉不琢,不成器”出处的一项是(
)
B.《百家姓》
5.下列选项不属于二十四节气的一项是(
B.处暑
C.《三国志》
)
C.白露
D.《战国策》
D.梦想不能信手拈来,成功要靠纸上谈兵。
1
A.春分
4
A.三峡的航道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一部人类不断进步的历史。
.下列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D.重阳
二、古诗文补充(16-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历史建筑登记表》包括建筑名称、建筑位置、建造历史等要素组成。
1
1
6.“呦呦鹿鸣”的下一句是(
A.沉吟至今 B.食野之苹
7.“问君能有几多愁”的下一句是(
)
台儿沟呢 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
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
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
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
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C.人生几何
)
D.枉用相存
1
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B.往事知多少
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
8.“早岁那知世事艰”的下一句是(
)
21.下列选项与选文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A.《天路》 B.《故都的秋》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搭 围 卷 B.搭 裹 缩 C.滑 裹 缩
)
A.塞上长城空自许
C.千载谁堪伯仲间
B.出师一表真名世
D.中原北望气如山
C.《雷雨》
D.《祝福》
D.滑 围 卷
)
1
9.“廉颇老矣”的下一句是(
)
A.金戈铁马
C.尚能饭否
B.英雄无觅
D.可堪回首
)
23.下列选项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
)
2
0.“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
B.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
C.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D.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A.恨别鸟惊心
C.感时花溅泪
B.城春草木深
D.竹喧归浣女
三、现代文阅读(21-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一
24.下列选项全都属于刻画香雪形象手法的一项是(
)
A.环境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定
C.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D.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25.选文叙述了香雪的心理变化,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旷。一阵寒风扑来,吸
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________到肩上的围巾紧________在头上,________起身
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香雪感受过各种各样的害怕,小时候她怕头发,身上沾着一
根头发择不下来,她会急得哭起来;长大了她怕晚上一个人到院子里去,怕毛毛虫,
怕被人胳肢(凤娇最爱和她来这一手)。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
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
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
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
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
A.文章插叙香雪感受过的“各种各样的害怕”,展现了小女生娇弱的一面,便于读
者理解她独自面对黑幽幽群山时的感受。
B.满月升起,照亮了一切,香雪的注意力由令她害怕的外部世界聚焦到心中的理
想——铅笔盒上,预示着人物内心的成长。
C.文章详细描写了香雪端详铅笔盒的过程,表现了人物内心理想得以实现的高兴满
足,此时的香雪渐渐忘记了害怕。
D.明净的月亮,庄严、神圣的群山以及歌唱的核桃叶,是香雪不再害怕、勇敢蜕变
的根本原因。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
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
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
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
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
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
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
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
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阅读二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
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
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
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
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喜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
他亲自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
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
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
饱览存在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2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
吴起镇战斗之后,有一天,我和黄开湘同志由于事先接到通知,要去参加中央
召开的全军干部会议,而这个会为了防止敌机骚扰,确定天一亮就在吴起镇附近开,
于是便从驻地骑着马直奔会场。
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
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
《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
路上碰到了我们的老首长邓小平同志,我们赶紧勒马下来,向他敬了个礼。小
平同志与我们热烈握手,然后问:“你们驻扎在哪里 离这儿多远 ”我们一一作了回
答。
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着;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
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
他又问道:“听说你们团在青石嘴一仗,缴了敌人不少布 ”
“是的,上交了不少,还留了一点儿。”我说。
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
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有负面影
响的。但我们所指的书,总是指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
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
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
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
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儿说“读一本
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
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小平同志说:“关心一下宣传队的同志,给剧团的小鬼每人做套衣服怎么样 ”
“好,照指示办!”我回答得很爽快。
我们牵着马跟着小平同志,边走边说,不一会儿,就到了会场。
天刚蒙蒙亮,会议开始了。
毛主席首先讲话,他说:“同志们,辛苦了!”话音刚落,顿时响起了热烈的口
号声。
是的,今天在这里开干部会,同志们格外兴奋。毛主席、周副主席、张闻天总
书记,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领导同志和大家一起,度过了长途跋涉、征战万里的艰
难岁月。你们——党的领导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红
军的胜利,不知疲倦地操劳着,全都消瘦了,花去了多少心血啊!你们在这艰苦卓
绝的斗争中,运筹帷幄,把我们从一个胜利引向另一个新的胜利,是多么不易啊!
要说辛苦,你们最辛苦了!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和同志们一样,十分激动。
“长征万岁”会场里霎时升起欢呼声。

6.③段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节选自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
)
C.反复
2
A.对偶
B.排比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D.象征
2
)
A.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B.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C.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
D.读书人是幸福人
“二万五千里长征万岁!”口号声此起彼伏。
毛主席继续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______,长征是______,
长征是________。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
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
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
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
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
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
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
呢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
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
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
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
2
8.④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引申论证 B.假设论证
9.本文的论证结构是(
)
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
D.对照式
2
)
A.层进式 B.并列式
30.下列选项不属于“读书人是幸福人”原因的一项是(
C.总分式
)
A.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喜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
自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
B.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与非
存在的奇风异俗。
C.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D.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
的人。
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深深感到:胜利来之多么不易!
最后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同志宣布大会休息一下,休息后全体进行盛大会餐。
阅读三
3
(节选自《杨成武回忆录》,有删改)
C.天下云集响应
D.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3
1.对“勒马”中“勒”的读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B.lēi 收住缰绳不让马前进
D.lè 收住缰绳不让马前进
2.依次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9.下列选项与“为天下笑”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lēi 用绳子套住,再用力拉紧
C.lè 用绳子套住,再用力拉紧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身死人手
B.蹑足行伍之间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
4
0.下列选项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
宣传队
②播种机
B.②③①
3.下列选项做选文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
③宣言书
C.③①②
A.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与九国的军队匹敌
B.揭竿为旗——举起竹竿当做旗帜
D.①③②
3
)
C.非及向时之士也——比不上先前的人才
D.序八州而朝同列——给八州排序,朝见同列之国
A.偶遇邓小平
C.毛主席的讲话
B.长征胜利大会
D.长征伟大意义
4
1.下列选项对选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4.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议论抒情 B.细节描写
5.下列不属于长征意义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文字,叙述了陈涉揭竿而起,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史实。
B.“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秦的优势还在,说明它并非亡于地理形势的
变化。
C.肖像描写
D.心理描写
3
)
A.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 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B.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C.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D.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四、文言文阅读(36-38 小题, 每小题 2 分, 39-41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15 分。在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C.第二段以陈涉与九国、秦做对比,渲染了陈涉的无比强大,从而“亡秦族矣”。
D.作者借古讽今,通过“为天下笑者,何也”的设问,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点出写作意图。
五、写作(42-43 小题,其中 42 小题 15 分, 43 小题 50 分, 共 65 分)
42.应用文写作(15 分)
2024 年 3 月 22 日,张 x 与李 x 经协商达成一项房屋买卖协议,房屋总价款人民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币 50 万元整。当日,张 x 向李 x 交付购房定金人民币 5 万元整。请代李 x 出具一份
收条。
要求:格式规范,要素齐全;语言简明,条理清晰;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
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
应,赢粮而景从。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4
3.大作文(50 分)
从下列命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
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
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
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
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
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④仁义不施而
(1)半命题作文:以我的方式____________
要求:补全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600 字。
(2)材料作文: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攻守之势异也。
6.画线句属于选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④ B.③ C.②
7.下列选项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不是一时兴起,必须成为一种习惯,要认真地加以培
养。
3
)
D.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
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
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请仔细阅读以上材料,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3
)
A.然而成败异变
C.斩木为兵
B.赢粮而景从
D.将数百之众
8.下列选项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600 字。
A.才能不及中人
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