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阶段 ● 语文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 (10 分)(1)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 繁阴(每空 1 分,错字、漏字、增字均不得分)2. (12 分)(1)忧 ri quan(3 分 。每空 1 分)(2)示例:①土地 ②光明和希望,新生和觉醒 , 以及对理想、美 好生 活的追求(2 分 。每空 1 分,第②空答到一个要点即可)(3)示例一:橙黄色既呼应“太阳的炫目的光芒”这一核心意象, 又精准地传递出诗歌从迷茫到振奋、从压抑到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情感 ,与 “冲破困厄、拥抱光明”的情感基调高度契合 , 故以此为底色。示例二:诗歌中,太阳的光芒刺破绝望、痛苦与忧郁 ,唤醒万物,结尾 “ 我们笑得像太阳”尽显昂扬 。橙黄的色调呼应太阳意象,传递从压 抑到充满希望的情感 , 契合诗歌情感基调 , 故以此为底色。(3 分 。能 够结合诗歌内容阐述理由 , 言之成理即可)(4)示例一:我联想到了鲁迅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弃医从文,决心 用文学唤醒麻木的国民,是“ 最先醒来”的人 , 以笔为号,唤醒了广大 国民。示例二:我联想到了江姐 。在《红岩》中,江姐在狱中身受酷刑却坚贞不屈,在黑暗中坚守革命信念 ,是“最先醒来”的人,用言行、精神唤醒革命同 志 及 广 大 民 众 ,引 领 抗 争 。 (4 分 。 能 够 做 出 选 择 并 结 合诗 歌 中 “他”———觉醒者的形象,联系散文或小说进行阐述 , 言之成理即可)3. (13 分)(1)【甲】句示例: 甲 在内容方面,化用古人的诗句,阐释了“诗书”的 【九年级阶段 ● 语文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5 页)】 【R—AH(1)】意 义 和 作 用 ,扣 住 了 活 动 的 主 题 ;在 句 式 方 面 ,对 仗 工 整 ,音韵 节 奏 和谐。【乙】句示例:乙 在内容方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表 现了开展诗歌朗诵活动的目标及效果;在句式方面,运用祈使句增强 了感召力和鼓动性。(3 分 。 内容 2 分,句式 1 分 。先明确选哪条 ,再 分别从“ 内容———主题关联、表意逻辑”和“句式———结构、韵律”展开 分析,清晰说明“为何选这条”。 其他答案 , 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仅选句子不给分)(2)①示例一:把握诗歌的意象 示例二:体味诗歌的情感 示例三 : 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②示例:我会选择舒缓的旋律(作为这首诗的背景音乐)(4 分 。每空 2 分,符合语境 ,无知识性问题,意思对即可)(3)①将逗号改为问号。(2 分 。标点符号修改正确即可)②示例: 以脱口而出的精彩唐诗描摹所见所闻、抒发内心情感 , 或是 诗歌里“ 中国式浪漫 ”最贴切的展现之一。(2 分 。语病修改正确 即可)③B C A(2 分 。选对一空 1 分,选对两空即可) 二、阅读(55 分)[一](23 分) 4. (3 分)D5. (6分)示例:①丰岛海战中,“高升号”官兵殉国,家乡亲人每年按当地 风 俗 插 招 魂 幡 纪 念 ;②金 寨 县 众 多 儿 女 投 身 革 命 ,牺 牲 惨 重 ,但 诞 生 了多支主力红军和众多革命英雄;③新四军第四支队在蒋家河口伏 击日军取得大捷。(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6. (4分)示例:“无疑”表肯定 , 语气坚决 ,强调“高升号”官兵的英勇行为完全符合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的特质,不容置疑;既体现了作者对 这些官兵牺牲精神的高度认可 , 也强化了他们在中华民族英雄史上 的地位铭记于史册,照应标题。7. (4分)示例:不矛盾。“会过去”指的是历史事件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 会成为过往;“不能被忘记”指的是历史事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 族记忆需要传承 ,如丰岛海战官兵的英勇、金寨县革命先烈的牺牲、【九年级阶 ● 语文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5 页)】 【R—AH(1)】新四军的抗敌豪情等 , 这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是激励后人前行 的动力,必须永远铭记 。二者分别从时间流逝与精神传承角度表述 , 体现了对历史记忆的珍视 ,因此不矛盾。8. (6分)示例一:放在“英雄赞歌”专栏 。文章重点讲述了“高升号”官 兵、金寨县革命先烈、新四军战士等英雄群体的事迹 , 展现了他们的 英勇无畏和爱国精神 。将本文放入“英雄赞歌”专栏 ,能够突出对这 些英雄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 ,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示例二:放在“家国情怀”专栏 。文中通过讲述丰岛海战官兵、金寨县革命先烈等内容 ,展现了对民族英雄的缅怀,传递出铭记历史、热爱国家的情感 。将本文放在“家国情怀”专栏 , 更能体现出对国家、民族 的深厚情感。[二](16 分) 9. (3 分)A10. (4分)①家庭 ②家教 ③示例一:开展多样教育活动,如推进家风 教育进校园,组织读书、演讲等活动 , 以文化浸润促传 示例二:宣 传优秀典范 ,展示“最美家庭”及优良家风家教故事,发挥榜样的引 领作用 示例三:完善家风法治体系建设,从制度、文化等层面 ,构 建系统家风培育、传承机制 示例四:发挥媒体力量 , 利用平台宣传 家风知识、意义, 增强全民建设良好家风的意识(①②空各 1 分 ;③空能根据材料内容答到一条建议,建议合理即可 , 2 分) 11. (4分)示例:①个人:能培养、滋养明辨是非等良好品行 ,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处 世哲学等 , 让自己成为靠谱可交的人 。②家庭:能提升家庭整体形 象,获得他人信任;能增强家庭凝聚力,形成积极的家庭文化环境和 教育内核等 , 还能形成良好的教育传承。(每个方面 2 分,每个方面 答到一个要点 ,意思对即可)12. (5 分)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家风是家族的风骨 。动画电影《哪吒》 中,李靖夫妇的好家风引领哪吒走向正道;胡晓萍一家传承“要做一 辈子的好人”的家风,温暖乡邻 。生活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处世准则,都在滋养、塑造着我们 。让我们传承好家风 ,让小家幸【九年级阶 ● 语文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 5 页)】 【R—AH(1)福,助社会向好向善! (观点明确 1 分,能够紧扣观点并结合材料内 容阐述看法 4分,言之成理即可)[三](16 分)13. (3 分)D14. (2分)其间相去或万里/不胜漂泊之叹/尝作一赋以自广(每处 1 分) 15. (6 分)(1)端着酒,迎着风,那真是快乐极了。(3 分,关键词语翻译正 确,意 思对即可)(2)等到调到成都 , 两个中秋都只能略微见到月色。(3 分,关键词 语 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16. (5 分)示例:不同意。【甲】文确实是通过描绘“春和景明”时“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等洞庭美景 ,抒发“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的喜悦之情。 而【乙】文虽写了“月色奇甚 ,江面如练,空水吞吐”的水天月夜美景, 但结合“ 不胜漂泊之叹”“十 三 年 间 ,十 一 处 见 中 秋 ,亦 可 以谓 之 游 子”可知,作者在喜悦中更夹杂着漂泊异乡的孤寂之感 , 喜中带愁。(观点 1 分,分析各 2 分,意思对即 可) 【乙】文参考译文:晚上,(我)就在南楼宴会 , 南楼在州城前面的黄鹤山上 。 ……岷江 从西南绕过州城的一角向东流 。天上没有一丝云彩 ,月色异常明朗 , 江 面犹如舒展的白练,天光水色相互辉映 。生平见到的中秋佳月 ,像今天 夜里(这样)的可以数得出来(为数不多)。 何况又是效仿东晋庾亮南楼 欢宴宾客之事,“老夫对这景色兴致也不小”呵 。以前在桂林的时候 , 暗 中计算九年的时间内在九个地方过中秋节 ,彼此间距离或许有万里之 远 , 不免有漂泊不定的感慨 ,曾写过一首赋用来自我宽慰 。等到调到成 都,两个中秋都只能略微见到月色 。十二年中间在十个地方过中秋节。 去年曾经写过几句话留在成都大慈寺的楼壁上 , 今年却又忽然到了这 里 。 总计十三年中间,在十一个地方过中秋节,也可以说是背井离乡、 飘零异地的人了。三、写作(55 分)17. (55 分)略。(参考安徽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评 分) 【九年级阶段 ● 语文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 5 页)】 【R—AH(1)】作文评分标准说明:不足 600 字的作文,每少 50 字扣 1 分。 评 卷 要 求 :(1)每 篇 作 文 必 须 由 两 人 独 立 评 分 ;(2)两 人 所 评 同 一 篇 作 文 得 分 ,相 差 在 5 分 以 内 的 ,最 后 得 分 取 两 人 评 分 的 平 均分 ;相 差超过 5 分的,交阅卷中心组评判后确定分数。卷面书写(5 分)卷面书写评分标准5 分 4~3 分 2 分 1~0 分①正确使用规范汉字; ①有错别字 ; ①错别字较多 ; ①错别字多 ;②字体端正、匀称 ; ③标点、格式正确 ; ④卷面整洁美观 ②字迹清楚 ; ③标点、格式有错误; ④卷面整洁 ②字迹较清楚 ; ③标点、格式错误较多 ; ④卷面较整洁 ②字迹潦草 ; ③标点、格式错误多; ④卷面脏乱【九年级阶 ● 语文参考答案 第 5 页(共 5 页)】 【R—AH(1)九年级阶段·语文上册第一、二、三单元注意事项:共三大题,总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作答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漂泊他乡者,如失群孤雁,翅尖驮着风霜,心系故土与亲友,每一声“啼鸣”里都饱含深情。(1)杜甫携家眷客居秦州,“”(《月夜忆舍弟》)正是对弟兄离散、生死难卜的悲切啼鸣,满含牵挂;张岱客居西湖,寒冬独往湖心亭,“”(《湖心亭看雪》)是天地浑然一色间的极致孤寂,藏着漂泊与清冷。圜(2)苏轼自求外放,辗转密州,“”(《水调歌头》)是对千里外亲人的温柔啼语,道尽万千祝福。(3)李白遭谗被逐离长安,“”(《行路难》其一)是冲破困如厄、实现理想的激昂啼鸣,满怀信心与展望影欧阳修被贬滁州,“”(《醉翁亭记》)是陶醉于山间春花夏木之美的悠然啼鸣,尽显对自然的喜爱与对生活的热爱。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邮【甲】今天/太阳的炫目的光芒/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中迷雾里/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也从那隐蔽着无边yōu郁的烟雾里/刺醒了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我们仰起了沉重的头颅/从濡湿的地面/一致地/向高空呼嚷/“看我们/我们/笑长得像太阳!”(节选自《向太阳》)【乙】在那些蟋卧在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的困倦的人群里,/在那些穿着灰布衣服的污秽的人群里,/他最先醒来一/他醒来显得如此突兀/每天都好像被惊醒似的…(节选自《吹号者》)毁(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邪you()郁濡()湿蜷()卧(2)理解意象是深人理解诗歌的方法之一。根据《艾青诗选》整本书的相关内容,参照示例,完成表格。(2分)郝意象意象的象征义代表作品警①象征着土地上苦难的底层劳动人民,象征着贫穷《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风我爱这土地】阁落后、多灾多难的祖国…太阳象征着②《向太阳X太阳N太阳的话》(3)同学们准备为《向太阳》画插图,你为插图涂上了象征希望和力量的橙黄色作为底色,请结合【甲】诗向大家解释选择这一颜色的原因。(3分)(4)【乙】诗中的“他”让你联想到了鲁迅还是江姐?请结合《藤野先生》或《红岩》的内容,简要说一说他(她)为什么带给你这样的阅读感受。不少于50字。(4分)3.为备战学校的文化艺术节,班级准备举行“咏唱多彩青春”诗歌朗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3分)(1)本次活动的宣传海报还欠缺一条主标语。请从同学们拟写的标语中选择一条,并从内容 回和句式的角度简述理由。(3分)【甲】诗藏肺腑情方挚,腹有诗书气自华【乙】让诗歌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2)晓皖为更好地参与活动,就诗歌朗诵的相关问题向李老师请教。请根据情境补全对话。仅保发货使用(4分)晓皖:李老师,您认为朗读现代诗歌(包括汉译外国诗)需要注意些什么?【九年级阶段·语文第1页(共4页)】【R-AH(1)】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年安徽省巢湖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安徽阶段评估一答案(1).docx 2025-2026年安徽省巢湖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九语第一次月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