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讲 撒哈拉以南非洲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考点一 撒哈拉以南非洲(3年2考) (2023云南)猴面包树喜热耐旱,干季完全落叶,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猴面包树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较广,果实可食用,常在粮食供应不足时为当地居民提供食物,被称为“生命之树”。图1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某摄影师在坦桑尼亚拍摄到的猴面包树照片。读图,完成1~3题。1.摄影师拍到图2所示照片的月份最可能是( )A.5月 B.7月 C.9月 D.12月2.摄影师在坦桑尼亚不可能拍摄到的是( )A.终年积雪覆盖的山峰B.当地黑皮肤居民击鼓歌唱C.鸸鹋在猴面包树下漫步D.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种植园3.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常因粮食供应不足而忍受饥饿。该区域粮食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农业生产落后 ③旱灾频发 ④能源短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5年6月12日至15日,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为主题。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大面积的光伏发电面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2013—2023年,中国已在阿尔及利亚承建了18个光伏电站。读非洲部分矿产及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大致是 ,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 (2)新考法 思维导图 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是阿尔及利亚国民经济的支柱,其出口额占国家出口总额的97%以上,近年来油气出口量呈下降趋势。以下框图简要分析了阿尔及利亚油气出口量呈下降趋势的原因,请将框图中序号处的内容补充完整。① ,② ,③ 。 (3)试分析阿尔及利亚建设光伏电站的优势自然条件。5.(2025云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图1)是非洲主要农业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潜力巨大。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区域有的地区单纯耕作,不养家畜;而有的地区单纯放牧,不事耕作;两种农业类型相对独立,彼此分离。材料二 近年,非洲不少国家倡导和支持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发展,发展模式如图2。(1)简述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答三点)(2)据图2分析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发展带来的益处。(答三点)→(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思路分析: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生态平衡、经济效益、食品安全)6.(2024云南)读非洲农业用地分布示意图及资料卡,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见,非洲农业以 业为主,未利用和少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 气候区。 (2)非洲在图示地区建设生态防护林带,是为了防治 (生态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3)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供应不足,从人口和气候角度分析主要原因。(4)我国在非洲建立了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说出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答一点)考点二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3年1考) (2023云南)2023年4月,我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结束。30多年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五个科学考察站,并单独或联合设立了多个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特别管理区,取得许多重大成果。据此完成7~8题。7.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 1~2月,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 )A.正值暖季,气温较高B.最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固C.正值极夜,风雪较小D.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便于施工8.设立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的主要目的是( )A.勘探矿产资源,便于今后开采利用B.进行科学考察,观测极地环境变化C.研究极地环境,便于今后大量移民D.保护好环境,作为今后的旅游景点 (2025昆明一模)全球变暖加剧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对阳光具有反射作用的海冰融化,海水吸收更多太阳光热变暖,进一步加剧海冰融化,扩大的海平面又加剧了全球变暖,这种现象被称为“冰雪正反馈机制”。读北极地区海冰变化范围示意图,完成9~10题。9.1970—2030年北冰洋的海冰面积变化特征为(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C.先变大,再变小 D.先变小,再变大10.下列流程图能反映北极“冰雪正反馈机制”的是( )11.(2025云县一模)2024年2月我国秦岭站开站,秦岭站秉持绿色建站理念,优先采用的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占比在60%以上。读南极示意图和秦岭站主体建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秦岭站是我国首个面向 (大洋)扇区的考察站。 (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海拔最高的是 ,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3)秦岭站可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填“太阳能”或“风能”),说出秦岭站绿色建站的主要原因 。 (4)秦岭站主体设计是一个南十字星造型,其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的设计,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5)试分析南极秦岭站选择在2月开站的原因。素养提升探寻咸海“消失”之谜新考法 主题探究 中亚是我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下图是中亚地形简图及中亚气候类型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亚地处亚洲中部的内陆地区,一般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与中亚五国接壤的国家中,只有阿富汗是内陆国。(1)读图归纳读中亚地形简图,请你从宏观上归纳中亚的地势特点。探究推理(2)阿姆河和锡尔河是中亚两条重要的河流,受 因素的影响,两条河流的流向总体上都是自东南流向西北,最终注入内陆湖泊——咸海,属于 (填“内流河”或“外流河”)。咸海曾经是世界上第四大内陆湖泊,但如今面积已缩减了90%以上。在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文字,归纳导致咸海萎缩的主要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① ,② ,③ ,④ 。 探究结论(3)通过上述探究,该小组得出四个结论:①地形对气候有影响。②地形对河流有影响。③气候对河流有影响。④河流对地形有影响。参考以上结论,将地形、气候、河流三个词语按相互关系填写在方框中。① ,② ,③ 。 (2024重庆)2024年1月,小华与父亲前往马达加斯加岛(如图)旅行,在甲地看见了能用粗壮树干蓄水的猴面包树景观,之后来到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森林中,看见了物种古老而独特的狐猴、番茄蛙。据此完成1~3题。1.马达加斯加岛至今存在着狐猴、番茄蛙等古老物种的主要原因是该岛( )A.地形崎岖 B.气候干旱C.经济落后 D.位置孤立2.最适宜生长猴面包树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3.马达加斯加首都具有的自然地理现象是( )A.极昼极夜 B.阳光直射C.沙漠广布 D.峡湾众多 (2024河北)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传统化石燃料发电,能源成本高昂且电力供应不稳定。中国某企业助力其发展光伏(太阳能)发电,并协助该国在马斯温戈省建设了一个“光伏+储能+柴油发电站”的能源系统。如图示意马斯温戈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4~5题。4.5~9月该能源系统光伏发电量大,主要原因是此时段( )A.风力弱 B.气温高C.温差小 D.降水少5.与津巴布韦传统发电方式相比,该能源系统的主要优点有( )①发电成本低 ②占地面积小 ③供电更稳定 ④技术要求低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2024成都)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如图1)。图2示意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据此完成6~8题。6.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7.秦岭站主体建筑底层架空主要是为了( )A.防积雪掩埋,抗大风B.防极地动物侵袭C.防止沙尘暴,抗严寒D.防暴雨洪涝灾害8.主体建筑采用在国内模块化生产、运往现场拼装的绿色建站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①节省运输时间 ②减少极地建筑垃圾③缩短建站时间 ④缩短运输距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2024石家庄)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非加快拓展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非洲许多农民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能够独立操作机械、掌握科学种植方法,提升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业用水量。图1为非洲部分国家出口商品的结构比例图,图2为非洲地形和矿产分布图。经济合作(1)乌干达出口我国的商品主要有 等。非洲国家出口商品多为 产品。 (2)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据图判断以下项目所在国家并连线。绿色发展合作(3)通过中非合作改善非洲粮食与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列框图。① ,② 。 (4)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举例说出我国与非洲各自的优势。第2讲 撒哈拉以南非洲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考点一 撒哈拉以南非洲(3年2考) (2023云南)猴面包树喜热耐旱,干季完全落叶,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猴面包树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较广,果实可食用,常在粮食供应不足时为当地居民提供食物,被称为“生命之树”。图1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某摄影师在坦桑尼亚拍摄到的猴面包树照片。读图,完成1~3题。1.摄影师拍到图2所示照片的月份最可能是(D)A.5月 B.7月 C.9月 D.12月2.摄影师在坦桑尼亚不可能拍摄到的是(C)A.终年积雪覆盖的山峰B.当地黑皮肤居民击鼓歌唱C.鸸鹋在猴面包树下漫步D.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种植园3.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常因粮食供应不足而忍受饥饿。该区域粮食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有(A)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农业生产落后 ③旱灾频发 ④能源短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5年6月12日至15日,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为主题。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大面积的光伏发电面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2013—2023年,中国已在阿尔及利亚承建了18个光伏电站。读非洲部分矿产及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大致是 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草原气候 。 (2)新考法 思维导图 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是阿尔及利亚国民经济的支柱,其出口额占国家出口总额的97%以上,近年来油气出口量呈下降趋势。以下框图简要分析了阿尔及利亚油气出口量呈下降趋势的原因,请将框图中序号处的内容补充完整。① 大 ,② 非可再生 ,③ 减少 。 (3)试分析阿尔及利亚建设光伏电站的优势自然条件。参考答案:阿尔及利亚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沙漠地区,土地面积广阔,为建设光伏电站提供充足空间。5.(2025云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图1)是非洲主要农业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潜力巨大。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区域有的地区单纯耕作,不养家畜;而有的地区单纯放牧,不事耕作;两种农业类型相对独立,彼此分离。材料二 近年,非洲不少国家倡导和支持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发展,发展模式如图2。(1)简述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答三点)参考答案:热带草原气候,热量充足,湿季降水较多;天然草场广布;地形以高原为主,起伏和缓;有河湖提供水源,既适宜发展种植业,也适宜发展畜牧业。(任答三点)(2)据图2分析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发展带来的益处。(答三点)→(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思路分析: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生态平衡、经济效益、食品安全)参考答案: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入;农产品多样化,提高产量;增加食物来源,减少饥荒;减少对草场的破坏,利于保护环境。(任答三点)6.(2024云南)读非洲农业用地分布示意图及资料卡,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见,非洲农业以 畜牧 业为主,未利用和少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 热带沙漠 气候区。 (2)非洲在图示地区建设生态防护林带,是为了防治 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3)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供应不足,从人口和气候角度分析主要原因。参考答案:人口:人口众多(或人口增长快,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不稳定,旱灾频发(或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降水不稳定;降水变率大,旱灾频发)。(4)我国在非洲建立了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说出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答一点)参考答案: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或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收入)。考点二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3年1考) (2023云南)2023年4月,我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结束。30多年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五个科学考察站,并单独或联合设立了多个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特别管理区,取得许多重大成果。据此完成7~8题。7.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 1~2月,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A)A.正值暖季,气温较高B.最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固C.正值极夜,风雪较小D.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便于施工8.设立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的主要目的是(B)A.勘探矿产资源,便于今后开采利用B.进行科学考察,观测极地环境变化C.研究极地环境,便于今后大量移民D.保护好环境,作为今后的旅游景点 (2025昆明一模)全球变暖加剧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对阳光具有反射作用的海冰融化,海水吸收更多太阳光热变暖,进一步加剧海冰融化,扩大的海平面又加剧了全球变暖,这种现象被称为“冰雪正反馈机制”。读北极地区海冰变化范围示意图,完成9~10题。9.1970—2030年北冰洋的海冰面积变化特征为(B)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C.先变大,再变小 D.先变小,再变大10.下列流程图能反映北极“冰雪正反馈机制”的是(A)11.(2025云县一模)2024年2月我国秦岭站开站,秦岭站秉持绿色建站理念,优先采用的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占比在60%以上。读南极示意图和秦岭站主体建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秦岭站是我国首个面向 太平洋 (大洋)扇区的考察站。 (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海拔最高的是 昆仑站 ,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长城站 。 (3)秦岭站可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风能 (填“太阳能”或“风能”),说出秦岭站绿色建站的主要原因 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脆弱,绿色建站可以保护极地环境 。 (4)秦岭站主体设计是一个南十字星造型,其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的设计,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防止暴雪掩埋 。 (5)试分析南极秦岭站选择在2月开站的原因。参考答案:2月正值南极的暖季,白昼时间较长,利于科考。素养提升探寻咸海“消失”之谜新考法 主题探究 中亚是我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下图是中亚地形简图及中亚气候类型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亚地处亚洲中部的内陆地区,一般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与中亚五国接壤的国家中,只有阿富汗是内陆国。(1)读图归纳读中亚地形简图,请你从宏观上归纳中亚的地势特点。参考答案:东南高,西北低。探究推理(2)阿姆河和锡尔河是中亚两条重要的河流,受 地形地势 因素的影响,两条河流的流向总体上都是自东南流向西北,最终注入内陆湖泊——咸海,属于 内流河 (填“内流河”或“外流河”)。咸海曾经是世界上第四大内陆湖泊,但如今面积已缩减了90%以上。在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文字,归纳导致咸海萎缩的主要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① 温带大陆性 ,② 少 ,③ 大 ,④ 减少 。 探究结论(3)通过上述探究,该小组得出四个结论:①地形对气候有影响。②地形对河流有影响。③气候对河流有影响。④河流对地形有影响。参考以上结论,将地形、气候、河流三个词语按相互关系填写在方框中。① 地形 ,② 气候 ,③ 河流 。 (2024重庆)2024年1月,小华与父亲前往马达加斯加岛(如图)旅行,在甲地看见了能用粗壮树干蓄水的猴面包树景观,之后来到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森林中,看见了物种古老而独特的狐猴、番茄蛙。据此完成1~3题。1.马达加斯加岛至今存在着狐猴、番茄蛙等古老物种的主要原因是该岛(D)A.地形崎岖 B.气候干旱C.经济落后 D.位置孤立2.最适宜生长猴面包树的气候类型是(C)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3.马达加斯加首都具有的自然地理现象是(B)A.极昼极夜 B.阳光直射C.沙漠广布 D.峡湾众多 (2024河北)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传统化石燃料发电,能源成本高昂且电力供应不稳定。中国某企业助力其发展光伏(太阳能)发电,并协助该国在马斯温戈省建设了一个“光伏+储能+柴油发电站”的能源系统。如图示意马斯温戈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4~5题。4.5~9月该能源系统光伏发电量大,主要原因是此时段(D)A.风力弱 B.气温高C.温差小 D.降水少5.与津巴布韦传统发电方式相比,该能源系统的主要优点有(B)①发电成本低 ②占地面积小 ③供电更稳定 ④技术要求低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2024成都)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如图1)。图2示意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据此完成6~8题。6.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有(C)A.2个 B.3个 C.4个 D.5个7.秦岭站主体建筑底层架空主要是为了(A)A.防积雪掩埋,抗大风B.防极地动物侵袭C.防止沙尘暴,抗严寒D.防暴雨洪涝灾害8.主体建筑采用在国内模块化生产、运往现场拼装的绿色建站方式,其主要目的是(B)①节省运输时间 ②减少极地建筑垃圾③缩短建站时间 ④缩短运输距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2024石家庄)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非加快拓展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非洲许多农民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能够独立操作机械、掌握科学种植方法,提升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业用水量。图1为非洲部分国家出口商品的结构比例图,图2为非洲地形和矿产分布图。经济合作(1)乌干达出口我国的商品主要有 咖啡、黄金 等。非洲国家出口商品多为 初级农矿 产品。 (2)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据图判断以下项目所在国家并连线。绿色发展合作(3)通过中非合作改善非洲粮食与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列框图。① 先进的农业技术 ,② 肥力下降 。 (4)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举例说出我国与非洲各自的优势。参考答案:中国:技术先进、资金丰富、消费市场大、人才众多等。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热带农产品丰富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七单元 认识地区 第2讲 撒哈拉以南非洲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 学生版.docx 第七单元 认识地区 第2讲 撒哈拉以南非洲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