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模块一 认识全球第一单元 地球及其宇宙环境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标新增)1.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其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C.太阳系—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地月系D.可观测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2.(2025昆明质检)读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小行星带是处在火星与 E (填字母)两行星轨道之间。 (2)新考法 思维导图 地球因其生命产生发展而成为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下面为地球生命产生发展条件的思维导图。①至⑤是地球产生生命的原因,请补充出来:① 适宜的温度 、② 液态水 、③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 太阳光照稳定 、⑤ 运行轨道安全 。 考点二 地球的形态(3年1考)3.(2025昆明模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B)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②天圆地方 ③月食现象 ④卫星照片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4.跨学科 语文 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C)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5.(2025昆明质检)同学们畅想要在地球上做四大工程,理论上正确的是(D)A.工程一:给地球做件全覆盖的外衣。布料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B.工程二:从地球一端经地心到另一端打个隧道,隧道长约6 371千米C.工程三:在地球上建一座四面朝北的宫殿,宫殿应建在赤道上D.工程四:沿赤道给地球做一条金腰带,腰带长约4万千米6.(2025昆明东川区质检)读地球表层示意图,分析下列关于地球表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A.A是大气圈 B.B是水圈C.C是岩石圈 D.D是生物圈考点三 太空探索(课标新增) (2025昆明质检)北京时间2025年5月22日16时49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密切协同,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D)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8.我们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B)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 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④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主题学习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2025昭通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球。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携带月球背面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材料二 地球距离太阳适中的距离,使得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也适宜,从而保持了地球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降水保证了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1)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 行星 ,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在第 三 位。 (2)我国的探月工程名为“ 嫦娥工程 ”,目前我国探测月球已成功实现了 无人月球探测 的目标。 (3)我国除了月球探测以外,在火星探测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我国在火星探测方面取得的成就。参考答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实现火星软着陆的国家。(4)新考法 意义类设问 探月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并具有高风险的工程,往往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世界上依然有很多国家“乐此不疲”。简述进行探月工程的意义。(答两点即可)参考答案:月球资源丰富,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于促进各个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具有很强的科研价值;等等。 新考法 条件推测 (2025咸阳质检)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它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着它运行。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1~2题。1.如果发现与地球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可能是(A)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C.有来自恒星的稳定光照D.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距离太阳越近,行星表面的温度就越高。据此推测太阳系八颗行星中,温度最低的是(D)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海王星 (2025天水模拟)2024年6月,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探测器还搭载了欧洲空间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下图是太阳系及“嫦娥六号”登月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嫦娥六号”前往月球的过程中,穿越了(C)A.小行星带 B.太阳系C.地月系 D.河外星系4.“嫦娥六号”搭载多国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有利于(A)①促进国际合作 ②增加国际影响 ③推动太空探索 ④实现共同富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新教材素材改编 “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中国“大国重器”之一,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读中国天眼景观图,完成5~7题。5.“中国天眼”位于我国的(B)A.海南省 B.贵州省C.四川省 D.甘肃省6.“中国天眼”是(C)A.宇宙空间站 B.人造卫星C.射电望远镜 D.载人航天飞行器7.开发创建“中国天眼”的重要意义是(A)A.推动人类科技进步B.占领更多宇宙空间C.探寻人类宇宙垃圾场D.全面实现太空移民模块一 认识全球第一单元 地球及其宇宙环境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标新增)1.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其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C.太阳系—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地月系D.可观测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2.(2025昆明质检)读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小行星带是处在火星与 (填字母)两行星轨道之间。 (2)新考法 思维导图 地球因其生命产生发展而成为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下面为地球生命产生发展条件的思维导图。①至⑤是地球产生生命的原因,请补充出来:① 、② 、③ 、④ 、⑤ 。 考点二 地球的形态(3年1考)3.(2025昆明模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②天圆地方 ③月食现象 ④卫星照片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4.跨学科 语文 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5.(2025昆明质检)同学们畅想要在地球上做四大工程,理论上正确的是( )A.工程一:给地球做件全覆盖的外衣。布料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B.工程二:从地球一端经地心到另一端打个隧道,隧道长约6 371千米C.工程三:在地球上建一座四面朝北的宫殿,宫殿应建在赤道上D.工程四:沿赤道给地球做一条金腰带,腰带长约4万千米6.(2025昆明东川区质检)读地球表层示意图,分析下列关于地球表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是大气圈 B.B是水圈C.C是岩石圈 D.D是生物圈考点三 太空探索(课标新增) (2025昆明质检)北京时间2025年5月22日16时49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密切协同,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8.我们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 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④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主题学习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2025昭通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球。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携带月球背面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材料二 地球距离太阳适中的距离,使得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也适宜,从而保持了地球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降水保证了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1)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 ,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在第位。 (2)我国的探月工程名为“ ”,目前我国探测月球已成功实现了 的目标。 (3)我国除了月球探测以外,在火星探测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我国在火星探测方面取得的成就。(4)新考法 意义类设问 探月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并具有高风险的工程,往往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世界上依然有很多国家“乐此不疲”。简述进行探月工程的意义。(答两点即可) 新考法 条件推测 (2025咸阳质检)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它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着它运行。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1~2题。1.如果发现与地球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可能是( )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C.有来自恒星的稳定光照D.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距离太阳越近,行星表面的温度就越高。据此推测太阳系八颗行星中,温度最低的是(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海王星 (2025天水模拟)2024年6月,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探测器还搭载了欧洲空间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下图是太阳系及“嫦娥六号”登月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嫦娥六号”前往月球的过程中,穿越了( )A.小行星带 B.太阳系C.地月系 D.河外星系4.“嫦娥六号”搭载多国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有利于( )①促进国际合作 ②增加国际影响 ③推动太空探索 ④实现共同富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新教材素材改编 “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中国“大国重器”之一,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读中国天眼景观图,完成5~7题。5.“中国天眼”位于我国的( )A.海南省 B.贵州省C.四川省 D.甘肃省6.“中国天眼”是( )A.宇宙空间站 B.人造卫星C.射电望远镜 D.载人航天飞行器7.开发创建“中国天眼”的重要意义是( )A.推动人类科技进步B.占领更多宇宙空间C.探寻人类宇宙垃圾场D.全面实现太空移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单元 地球及其宇宙环境 - 学生版.docx 第一单元 地球及其宇宙环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