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微专题二 世界区域对比世界区域对比考法要素 考查相同点或不同点 举例地理位置 濒临的海洋、所处的温度带 日本和俄罗斯都濒临太平洋。 岛屿型国家如日本、英国、冰岛所处温度带差异。地形 地形类型、地形分布 俄罗斯地形分为三部分,西中东分别是平原、高原、山地。 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部分,东西高、中间低。 美国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脉和平原。 欧洲西部地形分为三部分,山脉分布在南北两侧,中部是广阔的平原。气候 气候类型或者特点 印度和中南半岛都是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 河流流向、流速等 日本和马来群岛的河流都短小、水能资源丰富。农业 农业带分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美国农业带和澳大利亚农业区。 东南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印度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 印度经济作物以棉花、黄麻和茶叶为主。 东南亚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热充足,俄罗斯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工业 工业分布及影响工业分布的资源分布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优良海港利于海运,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工业主要分布在原料产地。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薄弱。 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德国鲁尔区,工业都靠近资源产地分布。人口、城市 分布特征 日本地狭人稠,俄罗斯亚洲部分、澳大利亚地广人稀。 巴西、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国家类型 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印度是发展中国家,软件外包产业发达。美国是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跨学科 历史 读亚洲三大古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完成1~2题。1.亚洲的三个人类古文明发祥地在分布上的共同特征是(C)A.都位于热带地区B.都位于湿润地区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2.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下列文化中产生于我国的是(A)A.中华文化 B.古巴比伦文化C.玛雅文化 D.恒河文化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读亚洲和北美洲略图,完成3~4题。3.亚洲和北美洲位置方面相似的是(A)A.都跨寒、温、热三带B.都位于西半球C.都跨南、北半球D.都与欧洲、非洲陆上相邻4.推测亚洲和北美洲共同拥有的地理特征是(C)A.都非常炎热B.都非常寒冷C.都有大陆性气候D.各地生活方式基本相同 日本是农产品进口大国,大部分农产品依赖进口,日本进口的大豆、玉米中80%~90%来自美国。读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带(区)分布示意图和日本工业分布示意图,完成5~7题。5.下列关于美国主要农业带(区)成因叙述错误的是(B)A.甲:地形崎岖,降水少B.乙:气温较高,适宜种植小麦C.丙:水源充足,地形平坦D.丁: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6.日本向美国大量进口农产品的主要原因有(C)①日本平原面积狭小,机械化水平低 ②美国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强、商品率高 ③日本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 ④美国地形平坦,适宜规模化种植 ⑤美国农业发达,是该国的支柱产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③④⑤7.当装载着大量农产品的船只抵达日本东京时,不可能出现的景象是(C)A.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货运繁忙B.当地人身着和服,吃寿司C.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阴雨连绵D.传统民居以木质结构为主 对比学习是学习区域地理经常用到的方法。读部分国家轮廓图,完成8~9题。8.下列关于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C)A.甲国是横跨亚、欧两大洲和南、北半球的国家B.乙国是发达国家,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征C.丙国本土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广阔D.丁国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9.下列旅游景观中,在乙国能够见到的是(A) (2025云南)美国和巴西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国内人口也都发生过规模化迁移。读美国本土和巴西移民来源及20世纪两国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0~12题。10.图中大量国外移民给两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是(B)A.缓解人地矛盾B.形成多元文化C.制约经济发展D.增加就业机会11.图中美国本土人口迁出区(B)A.城镇数量少B.传统工业集中C.水资源短缺D.是亚热带作物带12.图中巴西国内人口迁往亚马孙河流域的主要原因是该流域(A)A.资源丰富 B.气候适宜C.地形平坦 D.交通便利13.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交往历史悠久的好邻居是搬不走的,中国经济发展惠及友好邻邦,而合作共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甲国 巴基斯坦 (国名)与我国相邻。 (2)图1中A城市是所在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这里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原料丰富(靠近棉花种植区,棉纺织工业基础强) ,该国常年受 热带季风 气候的影响,该气候不稳定,容易发生 旱涝 灾害。该国居民主要是 白色 人种。 (3)图2所示地区国际性河流B是 湄公河 。该地区的优质稻米大量出口我国,试分析这里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光照和热量充足(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 (4)两图所示地区与我国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往来密切,这种互助合作称为“ 南南合作 ”。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大洲名称:图1是 欧 洲,图2是 非 洲。 (2)图1所示大洲海陆轮廓特征是海岸线 曲折 ,多半岛、岛屿和海湾,大陆轮廓破碎;图2所示大洲海陆轮廓特征是海岸线 平直 ,半岛、岛屿和海湾相对较少,大陆轮廓完整。 (3)图2所示大洲海岸线特别平直,对经济发展有何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不利于港口建设。(4)图1所示大洲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气候受海洋的影响大,海洋性特征明显;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微专题二 世界区域对比世界区域对比考法要素 考查相同点或不同点 举例地理位置 濒临的海洋、所处的温度带 日本和俄罗斯都濒临太平洋。 岛屿型国家如日本、英国、冰岛所处温度带差异。地形 地形类型、地形分布 俄罗斯地形分为三部分,西中东分别是平原、高原、山地。 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部分,东西高、中间低。 美国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脉和平原。 欧洲西部地形分为三部分,山脉分布在南北两侧,中部是广阔的平原。气候 气候类型或者特点 印度和中南半岛都是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 河流流向、流速等 日本和马来群岛的河流都短小、水能资源丰富。农业 农业带分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美国农业带和澳大利亚农业区。 东南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印度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 印度经济作物以棉花、黄麻和茶叶为主。 东南亚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热充足,俄罗斯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工业 工业分布及影响工业分布的资源分布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优良海港利于海运,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工业主要分布在原料产地。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薄弱。 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德国鲁尔区,工业都靠近资源产地分布。人口、城市 分布特征 日本地狭人稠,俄罗斯亚洲部分、澳大利亚地广人稀。 巴西、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国家类型 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印度是发展中国家,软件外包产业发达。美国是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跨学科 历史 读亚洲三大古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完成1~2题。1.亚洲的三个人类古文明发祥地在分布上的共同特征是( )A.都位于热带地区B.都位于湿润地区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2.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下列文化中产生于我国的是( )A.中华文化 B.古巴比伦文化C.玛雅文化 D.恒河文化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读亚洲和北美洲略图,完成3~4题。3.亚洲和北美洲位置方面相似的是( )A.都跨寒、温、热三带B.都位于西半球C.都跨南、北半球D.都与欧洲、非洲陆上相邻4.推测亚洲和北美洲共同拥有的地理特征是( )A.都非常炎热B.都非常寒冷C.都有大陆性气候D.各地生活方式基本相同 日本是农产品进口大国,大部分农产品依赖进口,日本进口的大豆、玉米中80%~90%来自美国。读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带(区)分布示意图和日本工业分布示意图,完成5~7题。5.下列关于美国主要农业带(区)成因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形崎岖,降水少B.乙:气温较高,适宜种植小麦C.丙:水源充足,地形平坦D.丁: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6.日本向美国大量进口农产品的主要原因有( )①日本平原面积狭小,机械化水平低 ②美国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强、商品率高 ③日本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 ④美国地形平坦,适宜规模化种植 ⑤美国农业发达,是该国的支柱产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③④⑤7.当装载着大量农产品的船只抵达日本东京时,不可能出现的景象是( )A.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货运繁忙B.当地人身着和服,吃寿司C.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阴雨连绵D.传统民居以木质结构为主 对比学习是学习区域地理经常用到的方法。读部分国家轮廓图,完成8~9题。8.下列关于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是横跨亚、欧两大洲和南、北半球的国家B.乙国是发达国家,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征C.丙国本土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广阔D.丁国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9.下列旅游景观中,在乙国能够见到的是( ) (2025云南)美国和巴西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国内人口也都发生过规模化迁移。读美国本土和巴西移民来源及20世纪两国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0~12题。10.图中大量国外移民给两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缓解人地矛盾B.形成多元文化C.制约经济发展D.增加就业机会11.图中美国本土人口迁出区( )A.城镇数量少B.传统工业集中C.水资源短缺D.是亚热带作物带12.图中巴西国内人口迁往亚马孙河流域的主要原因是该流域( )A.资源丰富 B.气候适宜C.地形平坦 D.交通便利13.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交往历史悠久的好邻居是搬不走的,中国经济发展惠及友好邻邦,而合作共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甲国 (国名)与我国相邻。 (2)图1中A城市是所在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这里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该国常年受 气候的影响,该气候不稳定,容易发生 灾害。该国居民主要是 人种。 (3)图2所示地区国际性河流B是 。该地区的优质稻米大量出口我国,试分析这里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 (4)两图所示地区与我国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往来密切,这种互助合作称为“ ”。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大洲名称:图1是 洲,图2是 洲。 (2)图1所示大洲海陆轮廓特征是海岸线 ,多半岛、岛屿和海湾,大陆轮廓破碎;图2所示大洲海陆轮廓特征是海岸线 ,半岛、岛屿和海湾相对较少,大陆轮廓完整。 (3)图2所示大洲海岸线特别平直,对经济发展有何不利影响 (4)图1所示大洲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有什么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微专题二 世界区域对比 - 学生版.docx 微专题二 世界区域对比.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