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阶段性检测(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阶段性检测(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初四物理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4分)
1.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地面上的水消失,与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
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过程中,需要吸热
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2.小明将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木块上方,如图所示,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
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大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A.都已结成了冰B.都没结冰C.只有底面的水结冰D,有一大半的水结成冰
↑温度
一烧杯
木块
2题图
3题图
3.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为液态
B.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
C.乙→丙的过程与露珠形成过程相同
D.BC段物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下面关于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油机与柴油机在吸气冲程吸入的燃料相同
B.柴油机和汽油机采用的点火方式相同
C.柴油机气缸顶部有个喷油嘴,汽油机气江顶部有个火花塞D.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低
5.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中“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中“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雾开峰嶂出,水落石矶明。”中“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6.如图所示,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始社会厅中展示的一种取火器,它以牛角作外套筒,木制推杆,杆前
端粘附艾绒,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一手猛推杆入筒,随即将杆拔出,艾绒即燃,它的尺寸如图。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外:院
A.这种取火器的体积太大,不便于携带
12.0em
B.取火时是通过做功增加筒内空气的内能
2.5cm
C.取火时是通过热传递增加筒内空气的内能
D.取火的原理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B.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C.0℃的冰块,内能为零
D.北方室内“暖气”用水做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试卷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