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随堂检测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随堂检测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9月份限时作业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如图所示是一些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2.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增大动力臂,省力
C.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D.减小阻力臂,省力
3.在下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
4.某同学把一本初中物理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功的大小最接近于( )
  A.0.2J    B.2J  C.200J     D.2000J
5. 体育课上,甲、乙两同学进行爬竿比赛,甲匀速爬上竿顶用时9s,乙从匀速爬到竿顶用时10s。若甲、乙两人体重之比为5:6,则他们爬竿的功率之比是( )
  A. 4:3    B. 3:4   C. 27:25   D.25:27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快 B. 功率大的机械效率高
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多 D. 功率大的机器产生的力大
7 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
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      B.减少提升重物重力,减小拉力
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
8.甲机器的功率比乙机器的功率大,这表示 ( )
A.甲做的功比乙多 B.甲做功的时间比乙短
C.同样的时间内,甲做的功比乙多 D.做同样多的功,甲用的时间比乙长
9.如图所示,杠杆是平衡的,如果在支点左侧的钩码下再增加一只与原有钩码等重的钩码,要使杠杆重新平衡,可行的做法是 ( )
将左侧钩码往右移一格 B.将右侧钩码往左移一格
C.在右侧钩码下再挂一只等重的钩码 D.将右侧钩码往右移两格
10.一个足球运动员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为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3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 )
A.3000J B.500J C.150J D.0J
11.用右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竖直向下,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12.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13.李华同学用了半分钟时间,从一楼上到二楼,楼高4.8m,则他上楼的功率最接近于( )
A.8W B.8OW C.8×102w D.8×l03W.
14.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表面上,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拉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则下列关于拉力做功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B.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C.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D.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一样多
(



F
s
F
F
s
)
15.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
A.W1 = W2,η1 =η2 B. W1 = W2,η1 <η2
C. W1 < W2,η1 >η2 D. W1 > W2,η1 <η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20*1,共20分)
16.人的前臂可以看成是以肘关节为支点的杠杆,当手托物件曲肘时,胳膊上的
肱二头肌对前臂施加一个动力,物件对前臂施加一个阻力,
(1)前臂属于 杠杆,这种结构的好处是 。
(2)当将物件抬高时,阻力臂将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7、杠杆的应用非常厂泛,如图所示的两种剪刀,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剪刀(填甲、乙)根据功的原理,使用这两处剪刀都不能省______;工程车上的起重臂就是一个_______(费力/省力)杠杆(如图所示)。如图所示,A装置是____滑轮(选填“定”或“动”),它的实质是___________,使用它的作用是_________
18.如图所示,工人用250 N的拉力将重为400 N的装修材料匀速提升6 m,所用时间为1 min,则工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J,工人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第18题 第19题 第22题
19.将一个重240 N的物体在匀速推到斜面顶端,人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120 N,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3 m,上升的高度h=1.2 m,则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拉力做的总功是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20.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100 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150 N的箱子,8 s内前进了12 m,在此过程中,木箱所受的重力对木箱做的功为________J,小明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W.
22.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W1_________W2,P1_________P2.(选填“>”“<”或“=”)
三、作图题(2*3,共6分)
23.在图9中,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24.请在图14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水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
F
1
A
B
F
2
O
)
25.如图,轻杆OB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四、探究题(14*2=28分)
26.小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
(1)实验前,他发现杠杆右端翘起,则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时,在杠杆的两侧挂上钩码后,仍要使杠杆在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直接__________________;
(3)当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如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____个同样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4)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竖直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 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N;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向下拉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数量,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钩码重G/N 2 4 4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有用功W有/J 0.2 0.4
弹簧测力计拉力F/N 0.9 1.6 1.1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s/m 0.3 0.3 0.5
总功W总/J 0.27 0.48 0.55
机械效率η/% 74.1 83.3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升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_%.完成丙滑轮组的组装.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_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4)如果在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所计算得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_________,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应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五.计算题(6+6=4=16分)
28.如图11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
(1)拉力F的大小;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29.一名体重为500 N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4 m2的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要用滑轮组在20 s内将6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1 m.
(1)他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3)若匀速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拉力F多大?
30.小华参加体育中考的跳绳考试时,她在1 min内连续跳了150次,获得跳绳项目的满分.已知小华的质量为45 kg,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0 cm2,跳起时重心升高的平均高度为4 cm.g取10 N/kg.求:
(1)小华跳一次所做的功;
(2)小华跳绳时的平均功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