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5一2026学年鼎尖名校大联考高三生物学(A卷)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学校:泡州一中审题学校:祁门一中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倒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顾战争时期,医疗人员在面临伤员伤口感染难题时,已开始使用青霉素抑制致病细菌(如葡萄球菌)生长。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球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青霉素能直接分解该成分B.青霉素处理导致葡萄球菌细胞壁缺损后,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会完全丧失C.若伤口处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说明细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定向突变D.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后,可能会影响细菌细胞内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2.2025年5月,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公布在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该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的产芽孢细菌,具有独特的DNA损伤修复机制,其细胞膜上的P童蛋白可特异性结合辐射产生的羟基自由基,避免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受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宫尼尔菌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中可通过有丝分裂快速增殖B.已知该菌通过有氧呼吸产生能量,推测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可能在细胞膜上C.P蛋白结合羟基自由基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天宫尼尔菌独特的DNA修复能力可能源于内质网对DNA修复酶的精准加工3.2025年广东佛山突发了基孔肯雅热疫情,其病原体基孔肯雅病毒(CHIKV)通过伊蚊传播,可引起人体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该病毒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单链RNA组成,无包膜结构。下列关于CHIKV的说法,正确的是器A,CHIKV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8种产物B.可在含伊蚊细胞提取物的普通培养基上培养CHIKVC.CHIKV增殖过程中,所需的酶可由自身RNA指导合成D.CHKV侵入宿主细胞时,蛋白质外壳与RNA共同进入宿主细胞内【高三生物学(A卷)第1页(共8页)】高三生物学(A卷)参考答案选择题:1-15题,每题3分,共45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B C C B D A B A D A D C C B16.(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分)【答案】 (1)NaOH溶液5mL将发芽种子换成等量煮熟的种子,其余的设置与装置2一样(2分)(2)左移 右移 有氧呼吸 (3)-8(2分)17.(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答案】 (1)毛囊中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DNA(答出两类即可,2分)(2)DNA-蛋白质 保护染色体末端免受损伤,维持染色体稳定性微重力加速端粒缩短速率,使细胞提前达到衰老临界值(3)纺锤体 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4)取等量生理状况相同的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培养,另一组在正常重力下培养,其他培养条件均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或自噬体的数量,比较两组细胞的自噬能力差异(3分,合理即可)18.(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1分)【答案】 (1)细胞壁薄、排列疏松无规则、呈无定形状态、代谢旺盛(任答两点)(2)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1分)在0~100mg/L浓度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测定各组分裂指数,峰值对应的浓度即为最适浓度(合理即可)高浓度提取物可能抑制纺锤体蛋白的合成,导致染色体无法正常分离;或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阻碍DNA复制,从而抑制细胞进入分裂期(任答一点,合理即可)(3)1 2【解析】 (3)短肽A、B、C的形成过程中共去掉3个苯丙氨酸,这需要断裂5个肽键,消耗5个水分子,短肽A、B、C与五十二肽相比,氧原子数减少2×3-5=1个;同理,共同处理后需要断裂8个肽键,消耗8个水分子,所有短肽与五十二肽相比,氧原子数减少2个。1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答案】 (1)适应弱光环境(或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R3(遮阴40%)(或R3)该处理下气孔导度最大,CO2 供应充足(2)非气孔因素 R5条件下气孔导度虽低于R4,但差异不大,而净光合速率下降显著,表明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光合色素含量、酶活性等非气孔因素(2分)R5遮阴80%导致光照强度过低,黄精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足,无法满足暗反应中C3还原的需求,进而使光合速率大幅下降,且实验数据表明黄精为喜阴植物,极端弱光环境超出其光能利用范围,进一步抑制光合效率(2分,合理即可)高三生物学(A卷)参考答案 第 1页(共5页)(3)(以下为示例答案,答出任意一点且合理即可,每条建议1分,原理2分)①建议:推广林下种植或与玉米等高秆作物间作模式。原理:黄精为喜阴植物,适度遮阴(40%-60%)可提高其净光合速率和产量。②建议:在炎热正午向种植园喷雾增湿。原理:提高大气相对湿度是影响黄精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主要决策因子,适当增湿可缓解“光合午休”,提高光合效率。③建议:选育中位叶发达、光合效率高的优良品系。原理:中位叶净光合速率最高,是物质生产的主要功能叶。20.(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答案】 (1)苹果酸分解和细胞呼吸(未答全给1分)CO2→草酰乙酸→苹果酸→CO2→C3→(CH2O)避免细胞质基质中苹果酸浓度过高抑制PEP羧化酶活性,维持夜间CO2 固定的持续进行(合理即可)(2)叶肉(或 “维管束鞘细胞周围的叶肉”)(1分) 维管束鞘(1分)同一叶肉细胞的两次固定CO2 发生在不同时间段(夜间固定CO2,白天进行卡尔文循环)(1分)高温干旱(1分) CAM途径通过夜间开放气孔吸收CO2,白天关闭气孔减少蒸腾失水(同时避免白天高温下Rubisco的光呼吸),适应高温干旱环境(合理即可)(3)低温抑制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减少ATP生成,影响PEP的合成(PEP合成需ATP供能);低温降低PEP羧化酶活性,减慢CO2 固定速率(或“低温抑制草酰乙酸转化为苹果酸的酶活性”)高三生物学(A卷)参考答案 第 2页(共5页)【选择题详解】1.【答案】 D【解析】 纤维素和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葡萄球菌属于细菌,A错误;细胞壁缺损不影响细胞膜本身的结构和功能,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耐药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细胞壁是细菌细胞的重要结构,具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护细胞的作用,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后,细菌细胞形态无法维持,进而影响细胞内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这些过程依赖完整的细胞结构),D正确。2.【答案】 B【解析】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细菌一般通过二分裂增殖,A错误;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其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细胞膜是其唯一的生物膜,故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可能在细胞膜上,B正确;P蛋白结合的是辐射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该过程体现的是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免受损伤的功能,而非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C错误;原核生物无内质网,D错误。3.【答案】 C【解析】 由情境可知CHIKV是 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磷酸和4种含氮碱基(A、U、C、G),共6种产物,A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法独立代谢,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普通培养基即使含伊蚊细胞提取物,但缺乏活细胞提供的完整代谢环境,不能满足CHIKV的增殖需求,可用活伊蚊细胞来培养,B错误;CHIKV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增殖时先以自身RNA为模板,指导合成RNA复制酶等关键酶,再利用这些酶完成 R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最终组装成新病毒,C正确;多数无包膜的RNA病毒(如CHIKV)侵入宿主细胞时,通常仅将内部的RNA注入宿主细胞,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不参与后续增殖过程,D错误。4.【答案】 C【解析】 性激素不是蛋白质,属于脂质,A错误;如果用3H标记羧基,在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会使羧基上的 H生成水被脱掉,则无法追踪上述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B错误;核糖体在合成肽链时,移动方向与mRNA的读取方向一致,C正确;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氨基酸首先在游离核糖体上参与肽链合成,因此放射性最先出现在游离核糖体;随后肽链与核糖体转移至粗面内质网,放射性才会出现在粗面内质网,D错误。5.【答案】 B【解析】 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需被消化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再合成人体自身蛋白质,A错误;饱和脂肪酸熔点较高,容易凝固,B正确;人体缺乏分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C错误;米饺中的有机物并非都能被消化吸收并提供能量,如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且部分营养物质用于构建细胞结构而非全部供能,D错误。6.【答案】 D【解析】 硒代半胱氨酸中,硒元素位于其R基上,不是羧基上,A错误;细胞中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但也有少量以离子形式存在,所以硒元素在富硒大米细胞内不高三生物学(A卷)参考答案 第 3页(共5页)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错误;钙、磷属于大量元素,硒属于微量元素,C错误;自由基会加速细胞衰老,硒可能通过减少自由基产生延缓衰老,D正确。7.【答案】 A【解析】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水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O2 和[H],A正确;光反应阶段,水是反应物,B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不消耗水,C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由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星射线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水不参与星射线的合成过程,星射线的合成依赖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的脱水缩合,该过程产生水而非消耗水,D错误。8.【答案】 B【解析】 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不含细胞核,无核孔复合物,A错误;核孔可双向运输(如蛋白质进、RNA出),且只允许特定物质通过,体现细胞核的控制作用,B正确;mRNA输出需NES,且核孔对物质的选择运输体现选择透过性,C错误;蛋白质进核依赖受体蛋白,受体数量会限制运输速率,D错误。9.【答案】 A【解析】 无水乙醇是色素提取剂,未加则无法提取出色素,滤纸条自然无色素带,A正确;碘液仅能检测淀粉,无法检测蔗糖是否水解,应选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生成,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液泡呈无色,不便于观察但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错误;制片步骤应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漂洗应在染色前,避免解离液影响染色,D错误。10.【答案】 D【解析】 物理模型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达对象特征的结构,如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显微镜拍摄的照片是实物图像,并非构建的模型,属于实物而非模型,A错误;图1中,因为不知道该细胞是质壁分离“进行时”还是复原“进行时”,还是达到了动态平衡,因此不能确定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细胞液浓度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浓度都有可能,B错误;图2中,若A侧为清水,B侧为葡萄糖溶液,由于葡萄糖分子能透过半透膜,则液面会出现B侧先升高,然后A侧液面升高,最后两侧液面相平,C错误;蔗糖是二糖,葡萄糖是单糖,因此葡萄糖的摩尔质量(M)更小(也就是相对分子质量更小),实验开始时两溶液的体积和质量分数相同,相当于取了相同质量的蔗糖和葡萄糖,根据公式n=m÷M 可知葡萄糖的物质的量(n)更大,而体积相同,故葡萄糖一侧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更大,液面开始时A侧高于B侧,后来由于葡萄糖可以透过半透膜进入B侧,而蔗糖不可透过半透膜进入A侧,因此达到平衡后B侧液面比A侧高,D正确。11.【答案】 A【解析】 SGLT2i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导致葡萄糖随尿液排出,血糖浓度降低。但葡萄糖具有渗透压效应,未被重吸收的葡萄糖会增加尿液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进而导致尿量增多,A错误;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会与运输的物质结合,B正确;SGLT2介导葡萄糖逆浓度进入细胞,依赖Na+势能(钠钾泵消耗 ATP维持),为主动运输,C正确;GLUT2介导顺浓度运输,为协助扩散,不耗能,D正确。12.【答案】 D【解析】 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强时,光反应增强,产生的ATP和[H]增多,从而促进C3 的还原,C5 的高三生物学(A卷)参考答案 第 4页(共5页)生成速率增加,此时C5 的消耗速率尚未改变,故C5 的量增加,A错误;据题意,暗处理1h的干重变化量(设为x)即呼吸速率,从实验初始到光照结束时的干重变化(设为y)是1h的光合作用与2h呼吸作用带来的有机物变化量,于是光合速率等于y+2x,净光合速率等于y+x,不难计算,23℃时的净光合速率=3+4=7mg/h,29℃时的净光合速率=3+8=11mg/h,35℃时的总光合速率=-1+8×2=15mg/h,B、C错误;26℃恒温24h条件下,需通过 “有机物积累量>0”判断植物能否正常生长:26℃时的呼吸速率=6mg/h,净光合速率=4+6=10mg/h,设光照时间为th,则黑暗时间为(24-t)h,即10t-6(24-t)>0,即只有光照时间超过9h,该植物幼苗才有有机物积累,才能正常生长,D正确。13.【答案】 C【解析】 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32条,而非16条,A错误;第一次有丝分裂:所有子细胞(2个)的16条染色体均含32P,因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标记均匀分配。第二次有丝分裂:①间期复制后,每条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中,1条为“32P-31P”(含标记),1条为“31P-31P”(无标记);②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标记染色体(“32P-31P”对应的染色体)随机分配到2个子细胞中,最终4个子细胞:含32P标记染色体的子细胞数量为2~4个(可能2个、3个或4个),B错误;ZW型性别决定的动物,雄性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ZZ,每个精细胞均含一条带标记的Z染色体,C正确;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单体数为0”不存在“8条标记染色单体”,D错误。14.【答案】 C【解析】 糖蛋白参与细胞识别(信息交流),藤壶幼虫附着需幼虫与大桥表面的识别,符合细胞膜功能,A正确;涂层处理组糖蛋白含量远低于对照组,而“糖链阻断剂”的作用是干扰糖蛋白的识别,推测其可能通过以下途径降低糖蛋白含量:①抑制糖蛋白的合成(如影响蛋白质合成或糖链合成);②抑制糖蛋白的加工(如阻止糖链与蛋白质结合),B正确;细胞膜流动性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运动共同决定,虽两组流动性差异小,但糖蛋白含量下降可能改变蛋白质分布,不能直接推断“不影响磷脂双分子层结构”,C错误;浓度增加可能增强阻断效果,糖蛋白含量进一步下降;且对照组糖蛋白高→附着率高,处理组相反,推测二者呈正相关,D正确。15.【答案】 B【解析】 有丝分裂指数,是分裂期细胞/所有观察的细胞,利用TdR处理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S期的细胞立即停滞,其他细胞也会停在G1/S期交界处,降低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A错误;第一次将TdR加入培养液后,S期细胞被抑制,其他细胞继续运转,要保证刚完成S期的细胞到达G1/S期交界处,培养时长应不短于G1+G2+M,B正确;过程②处理是为了让S期的细胞都离开S期,因此该处理的时间应不能短于S期时长,不能长于G1期、G2 期和 M期的时长总和,即不能短于3h,不能大于10h,C错误;第二次阻断后,细胞群已同步停留在“G1/S交界处”,解除阻断后,同步化细胞的分裂进程一致。若过程③处理仅10h(短于细胞周期总时长13h):同步化细胞最多仅能完成 “G1/S→S→G2→M→G1期早中期”,所有细胞仍处于“G1 期早中期”之前的阶段,因此仍有细胞保持同步,D错误。高三生物学(A卷)参考答案 第 5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鼎尖名校大联考生物(A).pdf 2025-2026学年鼎尖名校大联考生物(A)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