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1.(2024八上·临洮期中)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0s【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全新2B铅笔长度约18cm,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s,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分析】根据对速度、长度、温度和时间的认识判断。2.(2024八上·临洮期中)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答案】A【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解析】【解答】A.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故A正确;B.误差是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也会产生的,因此测量时无法做到没有误差,故B错误;C.由于估读时有可能使测量结果偏大或者偏小,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由于估读带来的误差,不能消灭误差,故C错误;D.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而误差是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也会产生的,因此误差不可避免,测量中的错误可以避免,故D错误。故选A。【分析】根据误差的定义,以及与错误的区别分析判断。3.(2024八上·临洮期中)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嗡嗡作响,橡皮筋在振动B.把正在发声的闹钟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会激起水花D.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解答】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其变化情况,会发现橡皮筋振动,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A不符合题意;B.把正在发声的闹钟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说明了液体可以传声,B符合题意;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会激起水花,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C不符合题意;D.说话时声带振动,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2024八上·临洮期中)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C.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答案】D【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信息传递;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A.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根据图乙可知,在相同时间内,a、b两个音叉振动的次数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故B错误;C.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但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D.渔民通过声呐捕鱼,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故D正确。故选D。【分析】A.根据噪声的减弱方法判断;B.音调高低与发声体的频率大小有关;C.根据噪声检测仪的用途判断;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5.(2024八上·临洮期中)下列关于声音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日常用语中所讲的“请勿高声喧哗”指音调高B.戴口罩是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当你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需提高声音的响度C.吉他演奏前,乐手会调节弦的松紧,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D.大象用次声波交流,蝙蝠用次声波狩猎【答案】B【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解析】【解答】A.不高声喧哗中,“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的声音变小了,即响度变小,需要提高响度,故B正确;C.琴弦的松紧改变后,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D.大象用次声波交流,蝙蝠飞行时,利用超声波判断方向和障碍物,故D错误。故选B。【分析】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发声体的松紧改变,音调改变;大象能听到次声波;蝙蝠能发出和接收超声波。6.(2024八上·临洮期中)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 )A.铁、沥青、松香 B.萘、冰、铜C.金、海波、石蜡 D.冰、石英、玻璃【答案】B【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解析】【解答】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常见的晶体:各种金属、食盐、海波、冰等;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非晶体:石蜡、沥青、松香、玻璃等。铁、萘、冰、铜、冰和石英、海波是晶体,沥青、松香、石蜡、玻璃是非晶体,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根据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判断合理的一组。7.(2024八上·临洮期中)下表列出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水银 金 铜 钢 纯铁 钨熔点℃ -38.8 1064 1083 1515 1535 3410沸点℃ 357 2500 2360 2750 5900A.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B.电灯泡里的灯丝通常是钨丝制成的,因为钨的沸点高C.在-40℃时,水银温度计已不能使用D.表中所列金属的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熔点和凝固点;沸腾及沸腾条件【解析】【解答】A.根据数据,钢的熔点是1515℃,金的熔点是1064℃,金放在钢水中,达到熔点,能吸收热量,会熔化,故A错误;B.钨的熔点高,为 3410 ℃,灯泡的灯丝通常是用钨制成,不易熔化,故B错误;C.水银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水银的熔点是-39℃,凝固点是-39℃,在-40℃时,水银已成固体,不能测量温度,故C正确;D.水银温度计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水银的沸点是357℃,高于357℃时水银变成了气态,不能测量温度,故D错误。故选C。【分析】固体熔化的温度是熔点,温度高于熔点,固体能吸收热量,能熔化;液体的温度低于凝固点,液体凝固为固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8.(2024八上·临洮期中)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液化现象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答案】C【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解析】【解答】A.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蜡烛“流泪”是由固体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C.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符合题意;D.雪的形成是一种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水的物态变化,总结一下,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叫做汽化,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水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做升华,水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华。9.(2024八上·临洮期中)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洒水降温—熔化吸热 B.冰袋冷敷—升华吸热C.蒸汽熨烫—液化放热 D.干冰保鲜—凝华放热【答案】C【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解析】【解答】A.洒水降温,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错误;B.冰袋冷敷,从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B错误;C.蒸汽熨烫,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D.干冰保鲜,从固态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故D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10.(2024八上·临洮期中)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C.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答案】B【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解析】【解答】A.从图像能看到,物体在6s时对应的路程是 15m,所以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选项说法正确。B.由图像可知,物体在前2s运动的路程是5m,最后2s运动的路程是15m 5m=10m。根据速度公式 ,在时间都为2s的情况下,路程越小速度越小,所以物体在前2s内的速度小于最后2s内的速度,故B选项说法错误。C.图像中2-4s这段时间,物体的路程没有变化,这表明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故C选项说法正确。D.已知物体6s内通过的路程是15m,根据速度公式 ,可得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 ,故D选项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故选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s t图像的理解以及速度相关知识的应用。明确图像的意义,图像的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路程,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A.直接从图像中读取6s时的路程即可判断。B.分别找出前2s和最后2s的路程,再根据速度公式比较速度大小。C.路程不变的时间段就是静止状态。D.利用平均速度公式,结合总路程和总时间计算平均速度。11.(2024八上·临洮期中)古诗词“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人所描写的“云不动”是以 为参照物,“云与我俱东”是以 为参照物(均选填“船”或“河岸”)。【答案】船;河岸【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解答】云与我俱东,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向东运动,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诗人以船为参照物,会认为“云不动”。船与人向东行驶,而认为“云不动”是指相对船,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的速度相同,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是以“河岸”为参照物。故第1空填:船;第2空填:河岸。【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的,是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判断物体静止,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12.(2024八上·临洮期中)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一诗句中,说明声音能传递 ,人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一特性辨别出狗的叫声。【答案】信息;音色【知识点】音色;声与信息传递【解析】【解答】(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一诗句中,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2)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性辨别出狗的叫声。【分析】(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据此分析解答。13.(2024八上·临洮期中)“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 体可以传声;“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水下的鱼也能听到水面上人的喊话声,说明 体可以传声。【答案】气;液【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解析】【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船上的,是气体可以传声。水下的鱼听到人声,声音是通过空气和水传播的,则液体可以传声。故第1空填:气;第2空填:液。【分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14.(2024八上·临洮期中)还记得电影《终结者》中常温下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的金属吗?确实除了水银,还存在这种金属.它的名字叫做镓,熔点只有29.8℃,托在手心里就会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液体(如图所示),在这一过程中,它要 (“吸收”或“放出”)热量.由上所述,镓是 (“晶体”或“非晶体”)【答案】熔化;吸收;晶体【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解析】【解答】图中,金属是镓,在手心里就会熔化为液体,熔化时吸收热量.镓的熔点只有29.8℃,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故第1空填:熔化;第2空填:吸收;第3空填:晶体。【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15.(2024八上·临洮期中)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答案】升华;凝华【知识点】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解析】【解答】(1)“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固态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即发生了升华现象.(2)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变成固态的碳粉,即发生凝华现象.故答案为:升华;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16.(2024八上·临洮期中)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地面上,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里,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散的庞大的白色汽团是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汽化;液化【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解析】【解答】水吸热后变成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能带走大量的热。热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变成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白气。故第1空填:汽化;第2空填:液化。【分析】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17.(2024八上·临洮期中) 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若它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答案】15∶8;8∶15【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根据,计算时间为,路程相同时,时间比为。【分析】根据,计算速度比值,根据,计算时间比值。18.(2024八上·临洮期中)某市某天最高和最低气温如图所示,则当天的最低气温为 ℃。【答案】-6【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解析】【解答】图中,右边的温度计示数小于左边的温度计,则当天的最低气温为右边示数,温度计分度值为1℃,液柱在0℃以下,故当天的最低气温为-6℃。故第1空填:-6。【分析】根据液柱位置,判断温度。19.(2024八上·临洮期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为 cm。【答案】1mm;2.20【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图中,刻度尺的1cm有10个小格,分度值是1mm,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值,则物体的长度为4.20cm-2.00cm=2.20cm。故第1空填:1mm;第2空填:2.20。【分析】刻度尺上最小的单位长度,是分度值;根据物体对应的位置,测量温度。20.(2024八上·临洮期中)如图所示中停表的读数为 min s。【答案】1;39.8【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解析】【解答】图中,在停表的小盘上,1min分为两小格,指针在1后过半格,时间在1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分度值为0.1s,指针在39.8s处,停表的读数为1min39.8s。故第1空填:1;第2空填:39.8。【分析】根据秒变分钟指针和秒钟指针位置,测量时间。21.(2024八上·临洮期中)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答案】40.0;0.25;小【知识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解析】【解答】测量小车的速度时,(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B段的路程为:,已知,计算AB段的平均速度:;(2)测量时间时,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停止偏晚,测得的时间偏大,根据,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分析】(1)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路程,根据,计算速度;(2)测量的时间偏大时,计算的速度偏小。22.(2024八上·临洮期中)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听到的声音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此实验说明了 。【答案】(1)变小(2)真空不能传声【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解析】【解答】(1)用抽气机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罩内的空气稀薄,铃声变小。(2)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里面是真空,不能听到罩内的铃声;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用到的方法是推理法。【分析】(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传播声音的介质减少,声音变小;(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利用了科学推理法。(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稀薄,铃声将会变小。(2)假如抽气机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里面是真空,当靠近玻璃罩时不能听到铃声;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此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推理法。23.(2024八上·临洮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到的装置。(1)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 ;(2)这种将不易观察的音叉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选填“转换法”“等效法”或“类比法”) 。【答案】(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转换法【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解答】(1)图中,发声音叉弹开乒乓球,反映音叉在振动,是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将不易观察的音叉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摆动,利用的方法是转换法。【分析】(1)声音的物体振动产生的;(2)利用乒乓球被探究反映发声体在振动,是转换法。(1)图中发声音叉弹开乒乓球,该实验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像这种将不易观察的音叉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思维方法是转换法。24.(2024八上·临洮期中)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2)从图象中得到盐水在凝固时的温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实验中盐水的凝固点为 ℃,它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15min时物质处于 状态。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选填“高”或“低”)了。(4)实验中小明同学发现盐水凝固时间较长,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他一种缩短盐水凝固时间的方法: 。(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答案】10;不变;-2;晶体;固液共存;低;减少水量;变多【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解析】【解答】(1)图甲中,盐水凝固时,温度不变,从第10min到第20min,凝固用了10min。(2)图中,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3)盐水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则盐水的凝固点是- 2℃,在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为晶体;在15min时,在凝固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水的凝固点是0℃,盐水的凝固点变低。(4)盐水的质量较多,凝固时间较长,可以通过减少盐水的质量,缩短盐水凝固的时间。(5)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放入温度是 -2℃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冰水混合物放热,水会凝固成冰,冰会变多。【分析】(1)结合图像,根据温度不变的时间,判断凝固时间;(2)晶体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3)晶体凝固时的温度,为凝固点,在凝固过程中,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4)减少液体质量,可以缩短凝固时间;(5)液体的温度低于凝固点,液体凝固放热,变为固体。25.(2024八上·临洮期中)夏天,某同学从冰箱冷藏室里取出一瓶水。不一会儿,他发现瓶壁变湿了,为什么? 如果马上用毛巾擦,能将瓶壁擦干吗? 为什么?【答案】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瓶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水瓶上,因此水瓶变湿了。马上用干毛巾去擦拭,因为水瓶的温度仍较低,空气中仍不断有水蒸气液化,因此擦不干。【知识点】物质的三态;液化及液化放热【解析】【分析】冰箱取出来的水,温度低于室温,室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水平表面。马上用干毛巾去擦拭,空气中仍不断有水蒸气液化,因此擦不干。26.(2024八上·临洮期中)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了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该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15min,试通过计算说明其是否超速?如图乙所示是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表,以这样的速度行驶9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答案】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为:,平均速度为:,小于40km/h,未超速;图乙中,根据位置,汽车的速度为80km/h,以此速度行驶90min,通过的路程是:。【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速度,利用s=vt,计算通过的路程。27.(2024八上·临洮期中)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即340m/s)。9月25日,我国向太平洋公海海域发射了一枚东风-31AG型洲际弹道导弹,其末端速度达到了25马赫。(1)那么它的末端速度是多少m/s?(2)从临洮到兰州的距离约92km,若你以25马赫的速度运动,通过这段距离需要多少秒?(小数点后只保留一位)【答案】(1)解:它的末端速度是:(2)解:从临洮到兰州的距离约:若你以25马赫的速度运动,通过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为:【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关系,计算导弹的速度;(2)利用,计算时间。(1)它的末端速度是(2)从临洮到兰州的距离约若你以25马赫的速度运动,通过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为28.(2024八上·临洮期中)一辆汽车在峭壁正前方鸣笛后经过2.5s后听到了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1)若汽车是静止的,求汽车鸣笛处到峭壁的距离。(2)若汽车以12m/s的速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汽车鸣笛处到峭壁的距离又是多少?(3)求“(2)”中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声速均取340m/s)【答案】(1)解:声波走一趟的时间:如果汽车静止不动,汽车到峭壁的距离:(2)解:由可得,在t=2.5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这段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2.5s=850m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s1,则2s1=s车+s声则:(3)解:由(2)知,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440m,在t=2.5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了30m,所以“(2)”中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440m-30m=410m。【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接收到回声的时间,根据s=vt,计算声音通过的路程;(2)根据s=vt,计算汽车通过的路程,结合车的路程和声音的路程,利用回声,计算两地距离;(3)根据总路程和行驶的路程,计算剩余的路程。(1)声波走一趟的时间如果汽车静止不动,汽车到峭壁的距离(2)由可得在t=2.5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这段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2.5s=850m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s1,则2s1=s车+s声则(3)由(2)知,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440m,在t=2.5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了30m,所以“(2)”中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440m-30m=410m1 / 1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1.(2024八上·临洮期中)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0s2.(2024八上·临洮期中)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3.(2024八上·临洮期中)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嗡嗡作响,橡皮筋在振动B.把正在发声的闹钟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会激起水花D.说话时声带在振动4.(2024八上·临洮期中)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C.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5.(2024八上·临洮期中)下列关于声音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日常用语中所讲的“请勿高声喧哗”指音调高B.戴口罩是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当你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需提高声音的响度C.吉他演奏前,乐手会调节弦的松紧,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D.大象用次声波交流,蝙蝠用次声波狩猎6.(2024八上·临洮期中)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 )A.铁、沥青、松香 B.萘、冰、铜C.金、海波、石蜡 D.冰、石英、玻璃7.(2024八上·临洮期中)下表列出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水银 金 铜 钢 纯铁 钨熔点℃ -38.8 1064 1083 1515 1535 3410沸点℃ 357 2500 2360 2750 5900A.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B.电灯泡里的灯丝通常是钨丝制成的,因为钨的沸点高C.在-40℃时,水银温度计已不能使用D.表中所列金属的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8.(2024八上·临洮期中)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液化现象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9.(2024八上·临洮期中)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洒水降温—熔化吸热 B.冰袋冷敷—升华吸热C.蒸汽熨烫—液化放热 D.干冰保鲜—凝华放热10.(2024八上·临洮期中)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C.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11.(2024八上·临洮期中)古诗词“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人所描写的“云不动”是以 为参照物,“云与我俱东”是以 为参照物(均选填“船”或“河岸”)。12.(2024八上·临洮期中)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一诗句中,说明声音能传递 ,人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一特性辨别出狗的叫声。13.(2024八上·临洮期中)“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 体可以传声;“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水下的鱼也能听到水面上人的喊话声,说明 体可以传声。14.(2024八上·临洮期中)还记得电影《终结者》中常温下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的金属吗?确实除了水银,还存在这种金属.它的名字叫做镓,熔点只有29.8℃,托在手心里就会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液体(如图所示),在这一过程中,它要 (“吸收”或“放出”)热量.由上所述,镓是 (“晶体”或“非晶体”)15.(2024八上·临洮期中)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16.(2024八上·临洮期中)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地面上,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里,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散的庞大的白色汽团是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17.(2024八上·临洮期中) 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若它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18.(2024八上·临洮期中)某市某天最高和最低气温如图所示,则当天的最低气温为 ℃。19.(2024八上·临洮期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为 cm。20.(2024八上·临洮期中)如图所示中停表的读数为 min s。21.(2024八上·临洮期中)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22.(2024八上·临洮期中)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听到的声音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此实验说明了 。23.(2024八上·临洮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到的装置。(1)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 ;(2)这种将不易观察的音叉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选填“转换法”“等效法”或“类比法”) 。24.(2024八上·临洮期中)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2)从图象中得到盐水在凝固时的温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实验中盐水的凝固点为 ℃,它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15min时物质处于 状态。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选填“高”或“低”)了。(4)实验中小明同学发现盐水凝固时间较长,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他一种缩短盐水凝固时间的方法: 。(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25.(2024八上·临洮期中)夏天,某同学从冰箱冷藏室里取出一瓶水。不一会儿,他发现瓶壁变湿了,为什么? 如果马上用毛巾擦,能将瓶壁擦干吗? 为什么?26.(2024八上·临洮期中)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了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该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15min,试通过计算说明其是否超速?如图乙所示是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表,以这样的速度行驶9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27.(2024八上·临洮期中)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即340m/s)。9月25日,我国向太平洋公海海域发射了一枚东风-31AG型洲际弹道导弹,其末端速度达到了25马赫。(1)那么它的末端速度是多少m/s?(2)从临洮到兰州的距离约92km,若你以25马赫的速度运动,通过这段距离需要多少秒?(小数点后只保留一位)28.(2024八上·临洮期中)一辆汽车在峭壁正前方鸣笛后经过2.5s后听到了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1)若汽车是静止的,求汽车鸣笛处到峭壁的距离。(2)若汽车以12m/s的速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汽车鸣笛处到峭壁的距离又是多少?(3)求“(2)”中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声速均取340m/s)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全新2B铅笔长度约18cm,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s,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分析】根据对速度、长度、温度和时间的认识判断。2.【答案】A【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解析】【解答】A.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故A正确;B.误差是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也会产生的,因此测量时无法做到没有误差,故B错误;C.由于估读时有可能使测量结果偏大或者偏小,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由于估读带来的误差,不能消灭误差,故C错误;D.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而误差是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也会产生的,因此误差不可避免,测量中的错误可以避免,故D错误。故选A。【分析】根据误差的定义,以及与错误的区别分析判断。3.【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解答】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其变化情况,会发现橡皮筋振动,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A不符合题意;B.把正在发声的闹钟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说明了液体可以传声,B符合题意;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会激起水花,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C不符合题意;D.说话时声带振动,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答案】D【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信息传递;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A.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根据图乙可知,在相同时间内,a、b两个音叉振动的次数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故B错误;C.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但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D.渔民通过声呐捕鱼,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故D正确。故选D。【分析】A.根据噪声的减弱方法判断;B.音调高低与发声体的频率大小有关;C.根据噪声检测仪的用途判断;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5.【答案】B【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解析】【解答】A.不高声喧哗中,“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的声音变小了,即响度变小,需要提高响度,故B正确;C.琴弦的松紧改变后,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D.大象用次声波交流,蝙蝠飞行时,利用超声波判断方向和障碍物,故D错误。故选B。【分析】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发声体的松紧改变,音调改变;大象能听到次声波;蝙蝠能发出和接收超声波。6.【答案】B【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解析】【解答】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常见的晶体:各种金属、食盐、海波、冰等;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非晶体:石蜡、沥青、松香、玻璃等。铁、萘、冰、铜、冰和石英、海波是晶体,沥青、松香、石蜡、玻璃是非晶体,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根据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判断合理的一组。7.【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熔点和凝固点;沸腾及沸腾条件【解析】【解答】A.根据数据,钢的熔点是1515℃,金的熔点是1064℃,金放在钢水中,达到熔点,能吸收热量,会熔化,故A错误;B.钨的熔点高,为 3410 ℃,灯泡的灯丝通常是用钨制成,不易熔化,故B错误;C.水银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水银的熔点是-39℃,凝固点是-39℃,在-40℃时,水银已成固体,不能测量温度,故C正确;D.水银温度计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水银的沸点是357℃,高于357℃时水银变成了气态,不能测量温度,故D错误。故选C。【分析】固体熔化的温度是熔点,温度高于熔点,固体能吸收热量,能熔化;液体的温度低于凝固点,液体凝固为固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8.【答案】C【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解析】【解答】A.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蜡烛“流泪”是由固体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C.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符合题意;D.雪的形成是一种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水的物态变化,总结一下,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叫做汽化,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水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做升华,水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华。9.【答案】C【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解析】【解答】A.洒水降温,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错误;B.冰袋冷敷,从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B错误;C.蒸汽熨烫,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D.干冰保鲜,从固态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故D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10.【答案】B【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解析】【解答】A.从图像能看到,物体在6s时对应的路程是 15m,所以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选项说法正确。B.由图像可知,物体在前2s运动的路程是5m,最后2s运动的路程是15m 5m=10m。根据速度公式 ,在时间都为2s的情况下,路程越小速度越小,所以物体在前2s内的速度小于最后2s内的速度,故B选项说法错误。C.图像中2-4s这段时间,物体的路程没有变化,这表明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故C选项说法正确。D.已知物体6s内通过的路程是15m,根据速度公式 ,可得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 ,故D选项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故选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s t图像的理解以及速度相关知识的应用。明确图像的意义,图像的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路程,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A.直接从图像中读取6s时的路程即可判断。B.分别找出前2s和最后2s的路程,再根据速度公式比较速度大小。C.路程不变的时间段就是静止状态。D.利用平均速度公式,结合总路程和总时间计算平均速度。11.【答案】船;河岸【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解答】云与我俱东,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向东运动,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诗人以船为参照物,会认为“云不动”。船与人向东行驶,而认为“云不动”是指相对船,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的速度相同,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是以“河岸”为参照物。故第1空填:船;第2空填:河岸。【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的,是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判断物体静止,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12.【答案】信息;音色【知识点】音色;声与信息传递【解析】【解答】(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一诗句中,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2)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性辨别出狗的叫声。【分析】(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据此分析解答。13.【答案】气;液【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解析】【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船上的,是气体可以传声。水下的鱼听到人声,声音是通过空气和水传播的,则液体可以传声。故第1空填:气;第2空填:液。【分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14.【答案】熔化;吸收;晶体【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解析】【解答】图中,金属是镓,在手心里就会熔化为液体,熔化时吸收热量.镓的熔点只有29.8℃,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故第1空填:熔化;第2空填:吸收;第3空填:晶体。【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15.【答案】升华;凝华【知识点】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解析】【解答】(1)“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固态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即发生了升华现象.(2)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变成固态的碳粉,即发生凝华现象.故答案为:升华;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16.【答案】汽化;液化【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解析】【解答】水吸热后变成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能带走大量的热。热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变成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白气。故第1空填:汽化;第2空填:液化。【分析】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17.【答案】15∶8;8∶15【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根据,计算时间为,路程相同时,时间比为。【分析】根据,计算速度比值,根据,计算时间比值。18.【答案】-6【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解析】【解答】图中,右边的温度计示数小于左边的温度计,则当天的最低气温为右边示数,温度计分度值为1℃,液柱在0℃以下,故当天的最低气温为-6℃。故第1空填:-6。【分析】根据液柱位置,判断温度。19.【答案】1mm;2.20【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图中,刻度尺的1cm有10个小格,分度值是1mm,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值,则物体的长度为4.20cm-2.00cm=2.20cm。故第1空填:1mm;第2空填:2.20。【分析】刻度尺上最小的单位长度,是分度值;根据物体对应的位置,测量温度。20.【答案】1;39.8【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解析】【解答】图中,在停表的小盘上,1min分为两小格,指针在1后过半格,时间在1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分度值为0.1s,指针在39.8s处,停表的读数为1min39.8s。故第1空填:1;第2空填:39.8。【分析】根据秒变分钟指针和秒钟指针位置,测量时间。21.【答案】40.0;0.25;小【知识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解析】【解答】测量小车的速度时,(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B段的路程为:,已知,计算AB段的平均速度:;(2)测量时间时,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停止偏晚,测得的时间偏大,根据,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分析】(1)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路程,根据,计算速度;(2)测量的时间偏大时,计算的速度偏小。22.【答案】(1)变小(2)真空不能传声【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解析】【解答】(1)用抽气机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罩内的空气稀薄,铃声变小。(2)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里面是真空,不能听到罩内的铃声;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用到的方法是推理法。【分析】(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传播声音的介质减少,声音变小;(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利用了科学推理法。(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稀薄,铃声将会变小。(2)假如抽气机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里面是真空,当靠近玻璃罩时不能听到铃声;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此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推理法。23.【答案】(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转换法【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解答】(1)图中,发声音叉弹开乒乓球,反映音叉在振动,是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将不易观察的音叉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摆动,利用的方法是转换法。【分析】(1)声音的物体振动产生的;(2)利用乒乓球被探究反映发声体在振动,是转换法。(1)图中发声音叉弹开乒乓球,该实验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像这种将不易观察的音叉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思维方法是转换法。24.【答案】10;不变;-2;晶体;固液共存;低;减少水量;变多【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解析】【解答】(1)图甲中,盐水凝固时,温度不变,从第10min到第20min,凝固用了10min。(2)图中,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3)盐水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则盐水的凝固点是- 2℃,在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为晶体;在15min时,在凝固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水的凝固点是0℃,盐水的凝固点变低。(4)盐水的质量较多,凝固时间较长,可以通过减少盐水的质量,缩短盐水凝固的时间。(5)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放入温度是 -2℃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冰水混合物放热,水会凝固成冰,冰会变多。【分析】(1)结合图像,根据温度不变的时间,判断凝固时间;(2)晶体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3)晶体凝固时的温度,为凝固点,在凝固过程中,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4)减少液体质量,可以缩短凝固时间;(5)液体的温度低于凝固点,液体凝固放热,变为固体。25.【答案】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瓶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水瓶上,因此水瓶变湿了。马上用干毛巾去擦拭,因为水瓶的温度仍较低,空气中仍不断有水蒸气液化,因此擦不干。【知识点】物质的三态;液化及液化放热【解析】【分析】冰箱取出来的水,温度低于室温,室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水平表面。马上用干毛巾去擦拭,空气中仍不断有水蒸气液化,因此擦不干。26.【答案】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为:,平均速度为:,小于40km/h,未超速;图乙中,根据位置,汽车的速度为80km/h,以此速度行驶90min,通过的路程是:。【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速度,利用s=vt,计算通过的路程。27.【答案】(1)解:它的末端速度是:(2)解:从临洮到兰州的距离约:若你以25马赫的速度运动,通过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为:【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关系,计算导弹的速度;(2)利用,计算时间。(1)它的末端速度是(2)从临洮到兰州的距离约若你以25马赫的速度运动,通过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为28.【答案】(1)解:声波走一趟的时间:如果汽车静止不动,汽车到峭壁的距离:(2)解:由可得,在t=2.5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这段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2.5s=850m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s1,则2s1=s车+s声则:(3)解:由(2)知,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440m,在t=2.5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了30m,所以“(2)”中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440m-30m=410m。【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接收到回声的时间,根据s=vt,计算声音通过的路程;(2)根据s=vt,计算汽车通过的路程,结合车的路程和声音的路程,利用回声,计算两地距离;(3)根据总路程和行驶的路程,计算剩余的路程。(1)声波走一趟的时间如果汽车静止不动,汽车到峭壁的距离(2)由可得在t=2.5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这段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2.5s=850m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s1,则2s1=s车+s声则(3)由(2)知,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440m,在t=2.5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了30m,所以“(2)”中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440m-30m=410m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学生版).docx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