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3周周测测试卷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A. B. C. D.2. 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B.①②对光具有会聚作用C.②③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D.只有②对光具有发散作用3.如图甲所示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当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是( )甲 A. B. C. D.4.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5.下列关于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虚像能用光屏接收到 B.用眼睛观察到的像一定是虚像C.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能用光屏接收到D.虚像的形成遵循反射的规律,实像的形成遵循折射的规律6.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A.v<f B.u>f C.f<v<2f D.f<u<2f7. 教室用的投影仪,若透镜上停留有一只飞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屏幕上将有一只飞蛾的像 B.屏幕上的像将变得暗些C.屏幕上的像将会变得模糊 D.屏幕上的像不会受任何影响8.如图表示近视或远视的成像特点及其矫正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A.图①表示近视能看清远处的景物 B.图②表示近视的成像特点 C.图③表示可用凹透镜矫正近视 D.图④表示配戴凸透镜后,远视眼晶状体的焦距变小9.“自拍神器-自拍杆”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增大物距,成像更大 B.增大像距,成像更大 C.增大取景范围,成像变小 D.减小取景范围,成像变小10.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次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二、简答题(每空3分、共60分)11.完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表: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U>2f等大、倒立、实像 V=2f 测焦距V>2f 投影仪U12.(1)如图1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有 (选填字母);(2)如图2是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两个材料相同的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比较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凸透镜的材料相同时,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选填“大”或“小”),会聚能力越 (选填“强”或“弱”);(3)在游玩时不随意丢弃装水的透明圆形饮料瓶,是因为装水的饮料瓶相当于凸透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可能会引起火灾。13.图甲为眼球的结构模式图。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或过度使用眼睛使睫状肌持续收缩,处于痉挛状态,造成晶状体过厚,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称为假性近视。长此以往,眼球前后径变大,即使睫状肌完全放松,远处物体的所成像的像距仍然 (选填“大于”或“小于”)眼球前后径,此时就发展为真性近视。矫正近视需配戴的镜片是 (选填“乙”或“丙”)14.在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甲 乙(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实验时,调整器材高度时,应使蜡烛的烛焰中心、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在 。(2)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倒立、 的实像。(3)在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观察到的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4)随着蜡烛燃烧变短,此时光屏上的像将会发生移动,如果想让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凸透镜适当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八年级上册第3周周清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D )A. B. C. D.2. 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只有①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B.①②对光具有会聚作用C.②③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D.只有②对光具有发散作用3.如图甲所示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当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是( C )甲 A. B. C. D.4.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B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5.下列关于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虚像能用光屏接收到 B.用眼睛观察到的像一定是虚像C.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能用光屏接收到D.虚像的形成遵循反射的规律,实像的形成遵循折射的规律6.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C )A.v<f B.u>f C.f<v<2f D.f<u<2f7. 教室用的投影仪,若透镜上停留有一只飞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屏幕上将有一只飞蛾的像 B.屏幕上的像将变得暗些C.屏幕上的像将会变得模糊 D.屏幕上的像不会受任何影响8.如图表示近视或远视的成像特点及其矫正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① ② ③ ④A.图①表示近视能看清远处的景物 B.图②表示近视的成像特点 C.图③表示可用凹透镜矫正近视 D.图④表示配戴凸透镜后,远视眼晶状体的焦距变小9.“自拍神器-自拍杆”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C )A.增大物距,成像更大 B.增大像距,成像更大 C.增大取景范围,成像变小 D.减小取景范围,成像变小10.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次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B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二、简答题(每空3分、共60分)11.完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表: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U>2f 倒立、缩小、实像 fU=2f 等大、倒立、实像 V=2f 测焦距f2f 投影仪U12.(1)如图1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有 b、c (选填字母);(2)如图2是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两个材料相同的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比较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凸透镜的材料相同时,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小 (选填“大”或“小”),会聚能力越 强 (选填“强”或“弱”);(3)在游玩时不随意丢弃装水的透明圆形饮料瓶,是因为装水的饮料瓶相当于凸透镜,对太阳光有 会聚 作用,可能会引起火灾。13.图甲为眼球的结构模式图。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或过度使用眼睛使睫状肌持续收缩,处于痉挛状态,造成晶状体过厚,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 前 (选填“前”或“后”),称为假性近视。长此以往,眼球前后径变大,即使睫状肌完全放松,远处物体的所成像的像距仍然 小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眼球前后径,此时就发展为真性近视。矫正近视需配戴的镜片是 丙 (选填“乙”或“丙”)14.在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甲 乙(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实验时,调整器材高度时,应使蜡烛的烛焰中心、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2)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倒立、 缩小 的实像。(3)在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观察到的像将 变大 (选填“变大”或“变小”)。(4)随着蜡烛燃烧变短,此时光屏上的像将会发生移动,如果想让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凸透镜适当向 下 (选填“上”或“下”)移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上册第3周周测检测试卷.docx 八年级上册第3周周测检测试卷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