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1.(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下列几个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A.米(m) B.秒(s) C.焦耳(J) D.千克(kg)【答案】C【知识点】力学单位制【解析】【解答】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A:米(),是基本单位,A错误;B:秒(),是基本单位,B错误;C:焦耳(),是导出单位( 由,推导,),不是基本单位,C正确;D:千克(),是基本单位,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依据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规定,判断各选项单位是基本单位还是导出单位。2.(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是汽车行驶时某手机导航软件的程序界面,关于该图中出现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km/h”是指汽车的平均速度B.“3.8公里”是指距离目的地的位移C.“14分钟”是指时刻D.“202米”是指路程【答案】D【知识点】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解析】【解答】根据实际情境可知,14km/h是指瞬时速度,3.8公里是指路程,14分钟是指时间,202米是指路程。故答案为:D。【分析】核心是根据瞬时速度( 某一时刻的速度 )、平均速度( 一段时间内的速度 )、位移( 初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 路径长度 )、时刻( 某一瞬时 )、时间( 时间间隔 )的定义,结合导航软件的实际情境,判断各选项表述的正确性。3.(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牛顿说过“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无数科学家的辛勤奋斗造就了今天物理学的成就。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B.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牛顿最早测量出了引力常量D.法拉第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答案】B【知识点】物理学史;安培定则【解析】【解答】A.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伽利略认为轻重物体下落的一样快,故A错误;B.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正确;C.卡文迪许最早测量出了引力常量,故C错误;D.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核心是回忆各科学家在对应领域的关键贡献,逐一辨析选项表述的正确性。4.(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转好,辽宁多地白鹭的数量不断增加。研究下列情境时,可将白鹭视为质点的是( )A.迁徙的位移 B.起飞的姿态 C.着陆的姿态 D.捕鱼的技巧【答案】A【知识点】质点【解析】【解答】A.研究迁徙的位移时,白鹭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将白鹭视为质点,故A正确;BCD.研究起飞的姿态、着陆的姿态和捕鱼的技巧时,白鹭的形状和大小不可忽略,不能视为质点,故BC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核心是根据质点的定义( 忽略大小和形状时可视为质点 ),结合研究情境( 位移、姿态、技巧 ),判断白鹭的大小和形状是否可忽略,进而确定能否视为质点。5.(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在杭州亚运会乒乓球女单比赛中,孙颖莎力克日本选手勇夺金牌。如图所示,比赛中她用球拍将乒乓球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拍在击球时,球受到的弹力是球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球拍在击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球拍的作用力大小相等C.球拍在击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球被击出后,受到重力、空气阻力和球拍给它的推力【答案】B【知识点】形变与弹力;牛顿第三定律;受力分析的应用;共点力的平衡【解析】【解答】A.球受到的弹力是球拍发生形变产生的,不是球自身形变,故A错误;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C.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故C错误;D.球被击出后,与球拍分离,不再受球拍的推力,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结合弹力产生原因、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以及受力分析的方法,对乒乓球击球过程中的力进行分析,判断各选项的正确性。6.(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普朗克提出“振动者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从而建立了“能量量子化”观点B.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被称为“黑体”C.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温度无关D.爱因斯坦指出“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答案】C【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能量子与量子化现象【解析】【解答】A: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观点,即振动者的带电微粒能量是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A正确;B:能完全吸收入射各种波长电磁波且不反射的物体为黑体,B正确;C:周围物体辐射的电磁波( 热辐射 )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能量越大,C错误;D:爱因斯坦提出光子概念,指出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由能量子组成,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回顾量子论中能量量子化、黑体、热辐射、光子等关键概念的定义与特点,逐一分析选项的正确性。7.(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儿童自行车两侧有两个保护轮防止儿童摔倒,已知后轮半径是保护轮半径的三倍。取保护轮和后轮边缘上的点分别为A和B,当儿童正常骑车车轮无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转动周期相同B.A、B两点向心加速度相同C.A点和B点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1D.A点和B点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3【答案】D【知识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向心加速度【解析】【解答】ACD.A、B两点在保护轮和后轮边缘,所以正常骑行时,相同时间路程相同,故线速度相同,而后轮半径是保护轮半径的三倍,则B转动三圈,A转动一圈,故A、B两点转动周期比为3:1,角速度大小比为1:3,故AC错误,D正确;B.根据公式,A、B两点向心加速度比为1:3,故B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核心是根据车轮无滑动时边缘点线速度相等的特点,结合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分析保护轮与后轮边缘点的运动物理量关系。8.(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汽车在一水平公路上转弯时,汽车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汽车转弯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处于平衡状态B.汽车的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提供C.汽车的向心力由摩擦力提供D.汽车的向心力由支持力提供【答案】C【知识点】向心力【解析】【解答】A.汽车转弯时存在向心加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所以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BCD.汽车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和支持力都沿竖直方向,不可能提供向心力,所以提供向心力的一定是在水平方向的摩擦力,故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 有向心加速度,运动状态变化 ),结合汽车的受力情况( 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判断向心力的来源。9.(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开始迷上了无人机航拍摄影,在某次航拍中,无人机起飞时竖直方向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人机经20s达到最高点B.无人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360mC.无人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300mD.无人机在70s时的加速度为-0.75m/s2【答案】B【知识点】加速度;运动学 v-t 图象【解析】【解答】A.无人机经80s达到最高点,A错误;BC.无人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B正确,C错误;D.无人机在70s时的加速度为,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核心是利用v - t图像的物理意义( 速度正负判断运动方向、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斜率表示加速度 ),分析无人机的最大高度、到达最高点的时间及特定时刻的加速度。10.(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用图示装置进行电磁感应实验,下列操作不能形成感应电流的是( )A.电键闭合和断开的瞬间B.电键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C.电键闭合后线圈A在B中插入或拔出D.只电键保持闭合【答案】D【知识点】电磁感应的发现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解析】【解答】解:由图示可知,电流表所在电路闭合,A、电键闭合和断开的瞬间,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有感应电流产生,故A错误;B、电键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有感应电流产生,故B错误;C、电键闭合后线圈A在B中插入或拔出,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有感应电流产生,故C错误;D、保持开关闭合,则线圈A所在电路中的电流电流不变,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核心是依据感应电流产生的两个条件( 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 ),分析各操作下线圈 B 的磁通量是否变化,判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11.(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下列各图中,已标出电流I及其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磁感应强度;安培定则;通电导线及通电线圈周围的磁场【解析】【解答】A.直线电流向上,右侧磁场应向里,左侧向外,与图中不符,A错误;B.直线电流向外,磁场应为逆时针同心圆,与图中顺时针不符,B错误;C.环形电流,用右手螺旋定则,四指沿电流方向,大拇指指向磁场方向( 向上 ),与图中一致,C正确;D.通电螺线管,电流从右向左,内部磁场应向右,与图中向左不符,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运用安培定则,对不同形式的电流( 直线电流、环形电流、螺线管电流 )产生的磁场方向进行判断,对比图中磁场方向,确定正确选项。12.(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飞盘运动由于本身的新奇、没有场地限制等特点,深受大众的喜爱。如图是某一玩家从离水平地面的高处将飞盘水平投出情景,则飞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可能是( )A. B. C. D.【答案】D【知识点】平抛运动【解析】【解答】如果不考虑阻力,飞盘水平投出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有解得实际运动过程中阻力不能忽略,则运动时间一定大于0.5s故答案为:D【分析】先假设无空气阻力,用平抛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公式算出理论时间;再考虑实际存在空气阻力,阻力延缓下落,从而判断飞行时间应大于理论时间,进而选出正确选项。13.(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地球和小行星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只考虑地球和该小行星受到太阳引力的作用。该小行星公转与地球公转相比( )A.周期相等 B.小行星的周期小C.小行星的线速度小 D.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大【答案】C【知识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卫星问题【解析】【解答】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可得,,由于小行星的公转半径大于地球公转半径,则小行星公转周期大于地球公转周期;小行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的线速度;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故答案为:C。【分析】核心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推导出行星公转的周期、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结合小行星和地球轨道半径的大小,比较各物理量的大小。14.(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许多人造地球卫星都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由许多片电池板组成。某电池板不接负载时的电压是,短路电流是。该电池板的内阻是( )A. B. C. D.【答案】C【知识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析】【解答】电池板不接载时的电压U=600mV=0.6V则电动势为E=0.6V又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短r则这块电池板的内阻为故答案为:C。【分析】核心是明确电池板不接负载时电压为电动势,短路时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动势等于短路电流与内阻的乘积 ),计算内阻。15.(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擦窗机器人帮助人们解决了高层擦窗、室外擦窗难的问题。如图所示,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窗上沿直线A向B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已知F为机器人除重力外的其他力的合力,则擦窗机器人在此过程中在竖直平面内的受力分析可能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曲线运动的条件【解析】【解答】A.擦窗机器人沿直线减速从A向B运动,故合外力和速度要共线,图中的合外力(或为零)和速度不共线,要做曲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运动要求,故A错误;B.图中的合力可能与速度共线相反,从而做减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图中的合力不可能与速度共线相反,不可能做减速直线运动,不符合要求,故C错误;D.图中的合外力和速度不共线,要做曲线运动,不符合运动要求,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核心是根据直线运动( 减速 )的条件( 合外力与速度共线且反向 ),分析各选项中合力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是否符合运动要求。16.(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如图,自动卸货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与水平面的夹角缓慢增大,当夹角增大到时,货物开始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增大到的过程中,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变大B.在增大到的过程中,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变小C.在增大到后,若继续增大,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变小D.在增大到后,若继续增大,则货物受到的合力大小不变【答案】C【知识点】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共点力的平衡;牛顿第二定律【解析】【解答】AB.在增大到的过程中,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mg、支持力N和摩擦力f,则根据平衡条件有:、当角增大时,N减小,f增大,故AB两项错误;C.在增大到后,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随着角度的增大,摩擦力在减小,故C项正确;D.在增大到后,货物开始下滑,存在加速度,货物受到的合力随着角度的增大,合外力在增大,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核心是分阶段( 静止、滑动 )对货物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与滑动摩擦力公式,分析支持力、摩擦力及合力随的变化规律。17.(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引体向上是中考体育考试选择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两手用宽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单杠,略宽于肩,两脚离地,两臂自然下垂伸直。用背阔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竖直往上拉起,当下巴超过单杠时称为上升过程;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让身体竖直下降,直到恢复完全下垂称为下降过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杠对两手的支持力合力总大于重力B.下降过程杠对两手的支持力合力总小于重力C.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杠对两手的支持力合力均等于重力D.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人的机械能均不守恒【答案】D【知识点】超重与失重;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解答】ABC.上升过程,人先加速后减速,支持力先大于重力( 超重 )后小于重力( 失重 );下降过程,人先加速后减速,支持力先小于重力( 失重 )后大于重力( 超重 ),故ABC错误;D.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人体肌肉的内力做功,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相互转化,机械能不守恒,故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分析引体向上过程中人体的运动状态( 加速、减速 ),判断超重失重情况;再根据机械能守恒条件(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18.(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一个小型电热水器如图所示,浸入水中的加热元件RL = 1.0 Ω,在外部并联的电阻RS = 2.0 Ω。在正常工作时,电源给电路提供I = 3.0 A的恒定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L两端的电压为3.0 V B.流过RL的电流为1.0 AC.RS上消耗的电功率为2.0 W D.RL上消耗的电功率为16.0 W【答案】C【知识点】电功率和电功;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简单应用【解析】【解答】A.RL、RS的并联电阻值为RL两端的电压为,故A错误;B.流过RL的电流为,故B错误;C.RS上消耗的电功率为,故C正确;D.RL上消耗的电功率为,故D错误。故答案为: C。【分析】利用并联电路的电阻、电压规律,结合欧姆定律与功率公式,逐步计算各电阻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判断选项的正确性。19.(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用落体法“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下图是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的纸带(打点的时间间隔为)。(1)纸带的 (选填“左”或“右”)端与重物相连。(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时,重物的速度 。(3)从起点到打下计数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此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 。(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4)通过计算, (选填“>”“=”或“<”),这是因为 。(5)实验的结论是: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物的机械能守恒。【答案】左;;;;>;实验中存在阻力【知识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解答】(1)由图可得,纸带上O点靠近重物,所以左端与重物相连。故答案为:左(2)打下计数点时故答案为:(3)从起点到打下计数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此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故答案为:;(4)由计算可知,这是因为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力,有机械能损失。故答案为:>;实验中存在阻力【分析】(1)根据重物下落时纸带位移的变化规律,判断纸带与重物的连接端。(2)利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的原理,计算计数点B的瞬时速度。(3)分别根据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计算公式,求解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加量。(4)对比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加量的大小,结合实验中存在的阻力,分析两者不等的原因。20.(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1)正确操作获得金属丝的直径以及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它们的读数依次是 mm、 V.(2)如图是测量电阻丝阻值的原理图,根据原理图在如图所示的实物图中画出连线 .(3)利用上面的电路图测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这种误差叫作系统误差.(4)若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得到电阻丝的阻值为R,请写出求电阻丝的电阻率的表达式为 ( L、d分别表示电阻丝长度、直径,结果用已知字母表示).【答案】1.700;2.25;;偏小;【知识点】刻度尺、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解析】【解答】(1)螺旋测微器读数为电压表选量程,分度值为0.1V,则电压表读数为故答案为:1.700;2.25(2)根据原理图在如图所示的实物图中画出连线如图所示(3)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测量的电流大于流过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阻的测量值实际上电阻和电压表内阻并联的总阻值,小于电阻的真实值;故答案为:偏小(4)由电阻定律可知,电阻丝电阻则电阻率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螺旋测微器和电压表的读数规则,分别读取金属丝直径和电压表示数。(2)依据实验原理图,进行实物电路的连接,确保电路通路且电表接线正确。(3)分析电流表外接法的系统误差,由于电压表分流导致电流测量偏大,从而电阻测量值偏小。(4)结合电阻定律,将电阻丝的横截面积代入,推导电阻率的表达式。21.(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把一电荷量带电小球A用绝缘细绳悬挂,若将电荷量的带电小球B靠近小球A,则小球A静止时,两个带电小球在同一高度。,且A、B两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A、B两小球间的距离,则A、B两小球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带电小球B在A处产生的电场强度 ,方向 ;A电势比B两点电势 (选高或低)。【答案】;;水平向右;低【知识点】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解析】【解答】根据库仑定律可得A、B两小球间的库仑力大小为;带电小球B在A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由于带电小球B带正电,所以带电小球B在A处产生的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由于电场方向由B指向A,根据沿电场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A电势比B两点电势低。故答案为:;;水平向右;低【分析】利用库仑定律计算两球间库仑力;根据电场强度与库仑力的关系,结合场源电荷电性确定电场方向;依据电场方向与电势降低的关系,判断A、B电势高低。22.(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2022年6月17日,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舰上安装了电磁弹射器以缩短飞机的起飞距离。假设航空母舰的起飞跑道总长l=270m,电磁弹射区的长度l1=60m,若弹射装置可以辅助飞机在弹射区做加速度为3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飞机离开电磁弹射区后继续在喷气式发动机推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假设一架舰载机的质量m=3.0×104kg,飞机在航母上受到的阻力恒为飞机重力的0.2倍。若飞机可看成质量恒定的质点,从边沿离舰的起飞速度为80m/s,航空母舰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1)飞机经电磁弹射后获得的速度大小;(2)飞机从静止到起飞所需时间;(3)飞机发动机的推力大小。【答案】(1)60m/s;(2)5s;(3)2.6×105N【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1)弹射阶段,飞机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求解飞机经电磁弹射后获得的速度大小;由求解弹射阶段时间,由求解加速阶段时间,进而求得总时间;(3)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求得飞机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飞机发动机的推力大小。23.(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小明将如图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地面上,该装置由弧形轨道、竖直圆轨道、水平直轨道AB和倾角θ = 37°的斜轨道BC平滑连接而成。质量m = 0.1 kg的小滑块从弧形轨道离地高H = 1.0 m的M处静止释放。已知R = 0.2 m,LAB = LBC = 1.0 m,滑块与轨道AB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 0.25,弧形轨道和圆轨道均可视为光滑轨道,忽略空气阻力。(sin37° = 0.6,cos37° = 0.8,g取10 m/s2)(1)选择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滑块在M处时的机械能为多少;(2)滑块运动到D点时速度vD的大小及对轨道的压力;(3)通过计算判断滑块能否冲出斜轨道的末端C点;(4)若轨道BC足够长,轨道AB的长度为x,求滑块在轨道BC上到达的高度h与x之间的关系。【答案】(1)解:滑块在M点的机械能为E = mgH(2)解:滑块由M运动到D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滑块在D点,有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运动到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5N,方向竖直向上(3)解:滑块由M点运动到BC轨道的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所以不能冲出C点(4)解:滑块由M点至BC轨道的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有所以或【知识点】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分析】(1)机械能为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M处动能为0,直接计算重力势能得机械能。(2)利用动能定理求D点速度,再在D点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第三定律求轨道压力。(3)通过动能定理假设滑块能到BC某点,计算该点距离,与BC长度比较判断是否冲出。(4)对滑块从M到BC最高点过程用动能定理,结合几何关系推导高度与x的关系,再分析特殊情况。(1)滑块在M点的机械能为E = mgH(2)滑块由M运动到D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滑块在D点,有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运动到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5 N,方向竖直向上。(3)滑块由M点运动到BC轨道的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所以不能冲出C点。(4)滑块由M点至BC轨道的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有所以或1 / 1浙江省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1.(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下列几个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A.米(m) B.秒(s) C.焦耳(J) D.千克(kg)2.(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是汽车行驶时某手机导航软件的程序界面,关于该图中出现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km/h”是指汽车的平均速度B.“3.8公里”是指距离目的地的位移C.“14分钟”是指时刻D.“202米”是指路程3.(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牛顿说过“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无数科学家的辛勤奋斗造就了今天物理学的成就。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B.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牛顿最早测量出了引力常量D.法拉第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4.(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转好,辽宁多地白鹭的数量不断增加。研究下列情境时,可将白鹭视为质点的是( )A.迁徙的位移 B.起飞的姿态 C.着陆的姿态 D.捕鱼的技巧5.(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在杭州亚运会乒乓球女单比赛中,孙颖莎力克日本选手勇夺金牌。如图所示,比赛中她用球拍将乒乓球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拍在击球时,球受到的弹力是球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球拍在击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球拍的作用力大小相等C.球拍在击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球被击出后,受到重力、空气阻力和球拍给它的推力6.(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普朗克提出“振动者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从而建立了“能量量子化”观点B.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被称为“黑体”C.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温度无关D.爱因斯坦指出“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7.(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儿童自行车两侧有两个保护轮防止儿童摔倒,已知后轮半径是保护轮半径的三倍。取保护轮和后轮边缘上的点分别为A和B,当儿童正常骑车车轮无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转动周期相同B.A、B两点向心加速度相同C.A点和B点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1D.A点和B点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38.(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汽车在一水平公路上转弯时,汽车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汽车转弯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处于平衡状态B.汽车的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提供C.汽车的向心力由摩擦力提供D.汽车的向心力由支持力提供9.(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开始迷上了无人机航拍摄影,在某次航拍中,无人机起飞时竖直方向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人机经20s达到最高点B.无人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360mC.无人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300mD.无人机在70s时的加速度为-0.75m/s210.(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用图示装置进行电磁感应实验,下列操作不能形成感应电流的是( )A.电键闭合和断开的瞬间B.电键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C.电键闭合后线圈A在B中插入或拔出D.只电键保持闭合11.(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下列各图中,已标出电流I及其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12.(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飞盘运动由于本身的新奇、没有场地限制等特点,深受大众的喜爱。如图是某一玩家从离水平地面的高处将飞盘水平投出情景,则飞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可能是( )A. B. C. D.13.(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地球和小行星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只考虑地球和该小行星受到太阳引力的作用。该小行星公转与地球公转相比( )A.周期相等 B.小行星的周期小C.小行星的线速度小 D.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大14.(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许多人造地球卫星都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由许多片电池板组成。某电池板不接负载时的电压是,短路电流是。该电池板的内阻是( )A. B. C. D.15.(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擦窗机器人帮助人们解决了高层擦窗、室外擦窗难的问题。如图所示,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窗上沿直线A向B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已知F为机器人除重力外的其他力的合力,则擦窗机器人在此过程中在竖直平面内的受力分析可能正确的是( )A. B.C. D.16.(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如图,自动卸货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与水平面的夹角缓慢增大,当夹角增大到时,货物开始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增大到的过程中,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变大B.在增大到的过程中,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变小C.在增大到后,若继续增大,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变小D.在增大到后,若继续增大,则货物受到的合力大小不变17.(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引体向上是中考体育考试选择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两手用宽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单杠,略宽于肩,两脚离地,两臂自然下垂伸直。用背阔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竖直往上拉起,当下巴超过单杠时称为上升过程;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让身体竖直下降,直到恢复完全下垂称为下降过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杠对两手的支持力合力总大于重力B.下降过程杠对两手的支持力合力总小于重力C.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杠对两手的支持力合力均等于重力D.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人的机械能均不守恒18.(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一个小型电热水器如图所示,浸入水中的加热元件RL = 1.0 Ω,在外部并联的电阻RS = 2.0 Ω。在正常工作时,电源给电路提供I = 3.0 A的恒定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L两端的电压为3.0 V B.流过RL的电流为1.0 AC.RS上消耗的电功率为2.0 W D.RL上消耗的电功率为16.0 W19.(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用落体法“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下图是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的纸带(打点的时间间隔为)。(1)纸带的 (选填“左”或“右”)端与重物相连。(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时,重物的速度 。(3)从起点到打下计数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此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 。(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4)通过计算, (选填“>”“=”或“<”),这是因为 。(5)实验的结论是: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物的机械能守恒。20.(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1)正确操作获得金属丝的直径以及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它们的读数依次是 mm、 V.(2)如图是测量电阻丝阻值的原理图,根据原理图在如图所示的实物图中画出连线 .(3)利用上面的电路图测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这种误差叫作系统误差.(4)若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得到电阻丝的阻值为R,请写出求电阻丝的电阻率的表达式为 ( L、d分别表示电阻丝长度、直径,结果用已知字母表示).21.(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把一电荷量带电小球A用绝缘细绳悬挂,若将电荷量的带电小球B靠近小球A,则小球A静止时,两个带电小球在同一高度。,且A、B两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A、B两小球间的距离,则A、B两小球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带电小球B在A处产生的电场强度 ,方向 ;A电势比B两点电势 (选高或低)。22.(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2022年6月17日,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舰上安装了电磁弹射器以缩短飞机的起飞距离。假设航空母舰的起飞跑道总长l=270m,电磁弹射区的长度l1=60m,若弹射装置可以辅助飞机在弹射区做加速度为3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飞机离开电磁弹射区后继续在喷气式发动机推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假设一架舰载机的质量m=3.0×104kg,飞机在航母上受到的阻力恒为飞机重力的0.2倍。若飞机可看成质量恒定的质点,从边沿离舰的起飞速度为80m/s,航空母舰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1)飞机经电磁弹射后获得的速度大小;(2)飞机从静止到起飞所需时间;(3)飞机发动机的推力大小。23.(2024高二上·浙江期中)小明将如图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地面上,该装置由弧形轨道、竖直圆轨道、水平直轨道AB和倾角θ = 37°的斜轨道BC平滑连接而成。质量m = 0.1 kg的小滑块从弧形轨道离地高H = 1.0 m的M处静止释放。已知R = 0.2 m,LAB = LBC = 1.0 m,滑块与轨道AB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 0.25,弧形轨道和圆轨道均可视为光滑轨道,忽略空气阻力。(sin37° = 0.6,cos37° = 0.8,g取10 m/s2)(1)选择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滑块在M处时的机械能为多少;(2)滑块运动到D点时速度vD的大小及对轨道的压力;(3)通过计算判断滑块能否冲出斜轨道的末端C点;(4)若轨道BC足够长,轨道AB的长度为x,求滑块在轨道BC上到达的高度h与x之间的关系。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力学单位制【解析】【解答】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A:米(),是基本单位,A错误;B:秒(),是基本单位,B错误;C:焦耳(),是导出单位( 由,推导,),不是基本单位,C正确;D:千克(),是基本单位,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依据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规定,判断各选项单位是基本单位还是导出单位。2.【答案】D【知识点】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解析】【解答】根据实际情境可知,14km/h是指瞬时速度,3.8公里是指路程,14分钟是指时间,202米是指路程。故答案为:D。【分析】核心是根据瞬时速度( 某一时刻的速度 )、平均速度( 一段时间内的速度 )、位移( 初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 路径长度 )、时刻( 某一瞬时 )、时间( 时间间隔 )的定义,结合导航软件的实际情境,判断各选项表述的正确性。3.【答案】B【知识点】物理学史;安培定则【解析】【解答】A.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伽利略认为轻重物体下落的一样快,故A错误;B.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正确;C.卡文迪许最早测量出了引力常量,故C错误;D.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核心是回忆各科学家在对应领域的关键贡献,逐一辨析选项表述的正确性。4.【答案】A【知识点】质点【解析】【解答】A.研究迁徙的位移时,白鹭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将白鹭视为质点,故A正确;BCD.研究起飞的姿态、着陆的姿态和捕鱼的技巧时,白鹭的形状和大小不可忽略,不能视为质点,故BC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核心是根据质点的定义( 忽略大小和形状时可视为质点 ),结合研究情境( 位移、姿态、技巧 ),判断白鹭的大小和形状是否可忽略,进而确定能否视为质点。5.【答案】B【知识点】形变与弹力;牛顿第三定律;受力分析的应用;共点力的平衡【解析】【解答】A.球受到的弹力是球拍发生形变产生的,不是球自身形变,故A错误;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C.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故C错误;D.球被击出后,与球拍分离,不再受球拍的推力,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结合弹力产生原因、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以及受力分析的方法,对乒乓球击球过程中的力进行分析,判断各选项的正确性。6.【答案】C【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能量子与量子化现象【解析】【解答】A: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观点,即振动者的带电微粒能量是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A正确;B:能完全吸收入射各种波长电磁波且不反射的物体为黑体,B正确;C:周围物体辐射的电磁波( 热辐射 )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能量越大,C错误;D:爱因斯坦提出光子概念,指出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由能量子组成,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回顾量子论中能量量子化、黑体、热辐射、光子等关键概念的定义与特点,逐一分析选项的正确性。7.【答案】D【知识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向心加速度【解析】【解答】ACD.A、B两点在保护轮和后轮边缘,所以正常骑行时,相同时间路程相同,故线速度相同,而后轮半径是保护轮半径的三倍,则B转动三圈,A转动一圈,故A、B两点转动周期比为3:1,角速度大小比为1:3,故AC错误,D正确;B.根据公式,A、B两点向心加速度比为1:3,故B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核心是根据车轮无滑动时边缘点线速度相等的特点,结合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分析保护轮与后轮边缘点的运动物理量关系。8.【答案】C【知识点】向心力【解析】【解答】A.汽车转弯时存在向心加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所以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BCD.汽车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和支持力都沿竖直方向,不可能提供向心力,所以提供向心力的一定是在水平方向的摩擦力,故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 有向心加速度,运动状态变化 ),结合汽车的受力情况( 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判断向心力的来源。9.【答案】B【知识点】加速度;运动学 v-t 图象【解析】【解答】A.无人机经80s达到最高点,A错误;BC.无人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B正确,C错误;D.无人机在70s时的加速度为,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核心是利用v - t图像的物理意义( 速度正负判断运动方向、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斜率表示加速度 ),分析无人机的最大高度、到达最高点的时间及特定时刻的加速度。10.【答案】D【知识点】电磁感应的发现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解析】【解答】解:由图示可知,电流表所在电路闭合,A、电键闭合和断开的瞬间,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有感应电流产生,故A错误;B、电键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有感应电流产生,故B错误;C、电键闭合后线圈A在B中插入或拔出,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有感应电流产生,故C错误;D、保持开关闭合,则线圈A所在电路中的电流电流不变,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核心是依据感应电流产生的两个条件( 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 ),分析各操作下线圈 B 的磁通量是否变化,判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11.【答案】C【知识点】磁感应强度;安培定则;通电导线及通电线圈周围的磁场【解析】【解答】A.直线电流向上,右侧磁场应向里,左侧向外,与图中不符,A错误;B.直线电流向外,磁场应为逆时针同心圆,与图中顺时针不符,B错误;C.环形电流,用右手螺旋定则,四指沿电流方向,大拇指指向磁场方向( 向上 ),与图中一致,C正确;D.通电螺线管,电流从右向左,内部磁场应向右,与图中向左不符,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运用安培定则,对不同形式的电流( 直线电流、环形电流、螺线管电流 )产生的磁场方向进行判断,对比图中磁场方向,确定正确选项。12.【答案】D【知识点】平抛运动【解析】【解答】如果不考虑阻力,飞盘水平投出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有解得实际运动过程中阻力不能忽略,则运动时间一定大于0.5s故答案为:D【分析】先假设无空气阻力,用平抛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公式算出理论时间;再考虑实际存在空气阻力,阻力延缓下落,从而判断飞行时间应大于理论时间,进而选出正确选项。13.【答案】C【知识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卫星问题【解析】【解答】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可得,,由于小行星的公转半径大于地球公转半径,则小行星公转周期大于地球公转周期;小行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的线速度;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故答案为:C。【分析】核心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推导出行星公转的周期、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结合小行星和地球轨道半径的大小,比较各物理量的大小。14.【答案】C【知识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析】【解答】电池板不接载时的电压U=600mV=0.6V则电动势为E=0.6V又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短r则这块电池板的内阻为故答案为:C。【分析】核心是明确电池板不接负载时电压为电动势,短路时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动势等于短路电流与内阻的乘积 ),计算内阻。15.【答案】B【知识点】曲线运动的条件【解析】【解答】A.擦窗机器人沿直线减速从A向B运动,故合外力和速度要共线,图中的合外力(或为零)和速度不共线,要做曲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运动要求,故A错误;B.图中的合力可能与速度共线相反,从而做减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图中的合力不可能与速度共线相反,不可能做减速直线运动,不符合要求,故C错误;D.图中的合外力和速度不共线,要做曲线运动,不符合运动要求,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核心是根据直线运动( 减速 )的条件( 合外力与速度共线且反向 ),分析各选项中合力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是否符合运动要求。16.【答案】C【知识点】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共点力的平衡;牛顿第二定律【解析】【解答】AB.在增大到的过程中,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mg、支持力N和摩擦力f,则根据平衡条件有:、当角增大时,N减小,f增大,故AB两项错误;C.在增大到后,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随着角度的增大,摩擦力在减小,故C项正确;D.在增大到后,货物开始下滑,存在加速度,货物受到的合力随着角度的增大,合外力在增大,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核心是分阶段( 静止、滑动 )对货物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与滑动摩擦力公式,分析支持力、摩擦力及合力随的变化规律。17.【答案】D【知识点】超重与失重;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解答】ABC.上升过程,人先加速后减速,支持力先大于重力( 超重 )后小于重力( 失重 );下降过程,人先加速后减速,支持力先小于重力( 失重 )后大于重力( 超重 ),故ABC错误;D.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人体肌肉的内力做功,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相互转化,机械能不守恒,故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分析引体向上过程中人体的运动状态( 加速、减速 ),判断超重失重情况;再根据机械能守恒条件(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18.【答案】C【知识点】电功率和电功;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简单应用【解析】【解答】A.RL、RS的并联电阻值为RL两端的电压为,故A错误;B.流过RL的电流为,故B错误;C.RS上消耗的电功率为,故C正确;D.RL上消耗的电功率为,故D错误。故答案为: C。【分析】利用并联电路的电阻、电压规律,结合欧姆定律与功率公式,逐步计算各电阻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判断选项的正确性。19.【答案】左;;;;>;实验中存在阻力【知识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解答】(1)由图可得,纸带上O点靠近重物,所以左端与重物相连。故答案为:左(2)打下计数点时故答案为:(3)从起点到打下计数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此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故答案为:;(4)由计算可知,这是因为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力,有机械能损失。故答案为:>;实验中存在阻力【分析】(1)根据重物下落时纸带位移的变化规律,判断纸带与重物的连接端。(2)利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的原理,计算计数点B的瞬时速度。(3)分别根据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计算公式,求解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加量。(4)对比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加量的大小,结合实验中存在的阻力,分析两者不等的原因。20.【答案】1.700;2.25;;偏小;【知识点】刻度尺、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解析】【解答】(1)螺旋测微器读数为电压表选量程,分度值为0.1V,则电压表读数为故答案为:1.700;2.25(2)根据原理图在如图所示的实物图中画出连线如图所示(3)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测量的电流大于流过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阻的测量值实际上电阻和电压表内阻并联的总阻值,小于电阻的真实值;故答案为:偏小(4)由电阻定律可知,电阻丝电阻则电阻率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螺旋测微器和电压表的读数规则,分别读取金属丝直径和电压表示数。(2)依据实验原理图,进行实物电路的连接,确保电路通路且电表接线正确。(3)分析电流表外接法的系统误差,由于电压表分流导致电流测量偏大,从而电阻测量值偏小。(4)结合电阻定律,将电阻丝的横截面积代入,推导电阻率的表达式。21.【答案】;;水平向右;低【知识点】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解析】【解答】根据库仑定律可得A、B两小球间的库仑力大小为;带电小球B在A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由于带电小球B带正电,所以带电小球B在A处产生的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由于电场方向由B指向A,根据沿电场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A电势比B两点电势低。故答案为:;;水平向右;低【分析】利用库仑定律计算两球间库仑力;根据电场强度与库仑力的关系,结合场源电荷电性确定电场方向;依据电场方向与电势降低的关系,判断A、B电势高低。22.【答案】(1)60m/s;(2)5s;(3)2.6×105N【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1)弹射阶段,飞机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求解飞机经电磁弹射后获得的速度大小;由求解弹射阶段时间,由求解加速阶段时间,进而求得总时间;(3)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求得飞机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飞机发动机的推力大小。23.【答案】(1)解:滑块在M点的机械能为E = mgH(2)解:滑块由M运动到D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滑块在D点,有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运动到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5N,方向竖直向上(3)解:滑块由M点运动到BC轨道的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所以不能冲出C点(4)解:滑块由M点至BC轨道的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有所以或【知识点】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分析】(1)机械能为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M处动能为0,直接计算重力势能得机械能。(2)利用动能定理求D点速度,再在D点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第三定律求轨道压力。(3)通过动能定理假设滑块能到BC某点,计算该点距离,与BC长度比较判断是否冲出。(4)对滑块从M到BC最高点过程用动能定理,结合几何关系推导高度与x的关系,再分析特殊情况。(1)滑块在M点的机械能为E = mgH(2)滑块由M运动到D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滑块在D点,有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运动到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5 N,方向竖直向上。(3)滑块由M点运动到BC轨道的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所以不能冲出C点。(4)滑块由M点至BC轨道的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有所以或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