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专项】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核心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专项】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核心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专项】课外阅读核心考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中国科技馆常设展厅一共四层,第一层为华夏之光展厅;第二层为探索与发现展厅;第三层为科技与生活展厅;第四层为挑战与未来晨厅。
【材料二】走进科技馆一楼展厅,墙壁上恐刻着两句名人名言: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材料三】《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经典之一,凝结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然而,如今,嫦娥已经不再是神话中的仙女,而是中国航天员和科学家们的代表,背负着探索太空的使命。21世纪初,中国开展了“嫦娥探月”工程。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这是中国首次探测月球。随后,“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等探测器相继发射,成功完成了月球表面、背面着陆、采样等任务。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不仅仅是一次科学探索,更是国家崛起和科技创新的象征。这一系列成就也激励着更多的青年学子追求科学梦想。
【材料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故事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1.小语很想了解华夏文明成就对于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材料一,你会建议他先到科技馆第   层参观;小文特别想了解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以及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畅想,你会建议她在科技馆第   层多参观一会儿。
2.材料二中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小语认为这是因为对事物的探究一般是始于(  )
A.作出假设 B.解决问题
C.实验答案 D.发现并提出问题
3.通过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提问。可以针对文章内容提问,可以针对文章写法提问,还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提问。针对材料三或材料四,选择一个角度提出一个你认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4.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下列对神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话通常气魄宏大,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B.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
C.古人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D.神话都是古代的人们编出来的,他们看到什么就编什么,是虚假没有意义的。
点点准备了一篇神话故事和同学们分享。请你阅读,完成练习。
祝融胜共工
①上古时候,没有火种,人们只能将打来的猎物连毛带血地吞吃掉。这样的食物不但味道不好,还很容易让人们生病。
②在昆仑山上的光明神殿里,住着火神祝融。他是一位和善而有同情心的神仙。看到大地上的人们因为没有火种而过着茹毛饮血的困苦生活,祝融心中十分难过。于是祝融就将火种传到了人间,教给人们如何使用火来改变他们的生活。
③有了火种,人们学会了烤猎物吃。这样的食物味道鲜美,人们吃了之后,身体也变得健康了,寿命也延长了。所以大家都很感谢火神祝融,纷纷设立神坛祭拜他。谁知这竞引起了另一位神仙共工的妒忌。
④共工是掌管水源的水神,居住在东海。他看到人们如此感激祝融,于是愤愤不平地说:“对于人类来说,水与火都很重要。可是为什么人们唯独尊敬火神祝融,却不感激我这个水神呢 ”共工把怨气都撒到了祝融的身上。他率领水族离开东海,浩浩荡荡地向昆仑山光明神殿进发,发誓要打败这个讨厌的家伙。
⑤共工调集五湖四海的水源源不断地冲向祝融的光明神殿。一时间大地上洪水肆虐,人间的无辜百姓可遭了殃。祝融被激怒了,他驾着一条金光闪闪、烈焰灼灼的火龙迎战共工。只见祝融驾着这条火龙,在共工调集来的汹涌洪水中左冲右突,把水族冲得溃不成军。共工调集来的大水也被火龙喷出的神火炙烤得渐渐干涸,无法再掀起滔天的巨浪。祝融乘势驾着火龙冲向共工,把共工烤得焦头烂额。共工大败而归。
⑥共工被祝融赶回了东海,地面上的洪水也很快消退了。人们走出家门,欢呼祝融的胜利。从此,人们永远记住了给人间带来火种和幸福的火神祝融。
5.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共工让无辜百姓遭殃,激怒祝融。
B.祝融驾着火龙把水族冲得溃不成军。
C.共工因为害怕祝融而焦头烂额。
D.祝融迎战共工是正义之战,正义一定会取得胜利。
6.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祝融胜共工的过程。
起因:   
经过:   
结果:   
7.从文中找一处令你感到神奇的地方,并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8.文中的共工和祝融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9.本学习阶段我们阅读了很多神话故事,下面是点点的读书笔记,请参照着写一写自己的读书笔记。
点点的读书笔记
神话人物 夸父 出处 《山海经》
感想 我觉得夸父是一个意志顽强、无私奉献的人。他为了追求光明,毅 然逐日。他跨过千山万水,不畏艰难,最终因口渴难耐而倒下。他的身 体化为世间万物,给世界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你的读书笔记
神话人物   出处  
感想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故乡的炊烟
①常在心里飘飘袅袅的,是故乡的炊烟。
②故乡的炊烟,总是最早欢迎黎明最后送走黄昏。早起的母亲踏着第一缕晨曦,忙碌在通红灶门前,那长长的竹制吹火筒,在母亲口中吹出古老的乡韵,被稻米惹得香喷喷的。
③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扛着锄头,吆喝着牛儿,蹒跚在苍茫暮色里,迎着最后一缕炊烟晚归。
④故乡的炊烟是我童年的歌。清晨,迎着飘荡的炊烟,我和小伙伴们早早背着书包上学了。下午放学后,我们就背着竹篓,腰挂木制的手枪,吹着桐树皮制成的号角,以割猪草为名,一路嬉笑打闹,走进村庄后山的树林里打仗儿。当村子上空最后一缕炊烟袅袅升起时,我们才洋溢着满足的微笑回村。
⑤日子一点一点地流逝,炊烟下的所有幻想都被岁月风化。而今,长大成人的我生活在他乡,那小巧的背篓,那亲爱的伙伴和留在树林里那一串串欢笑,变成了一个遥远的童话。
⑥只有清晨,只有黄昏,总有一缕炊烟,飘袅在记忆的天空,仍然那么淡,那么直。
10.作者深情回忆了故乡炊烟里的哪些画面 请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11.阅读第②自然段,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美好画面 请把它描述出来。
12.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蹒跚”一词本义是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你认为用在这里恰当吗 为什么
13.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什么意思 说说你的理解。
14.在你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家乡场景是什么 试着描述它,并说说它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户外活动:近视防控的“C位”
①在现有的防控近视的方法中,科学研究证明最为有效的三个“利器”为户外活动、角膜塑形镜和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其中,角膜塑形镜是医疗器械,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是药物,都属于医疗手段。
②户外活动与之不同,是无论年龄大小、是否近视的儿童青少年都可以掌握的安全、有效、经济、易行的防控近视好方法。
③户外活动可以延缓近视的发生。研究显示,一周中每增加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可以使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的概率降低2%。眼轴增长与近视的发展密切相关,户外活动可以减缓眼轴增长的速度,不仅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还可以有效控制近视的进展。
④目前,户外活动时间增加与近视发病率降低之间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原因有:阳光可以刺激眼睛释放更多的多巴胺,降低眼轴的增长速度,延缓近视的发生和进展;户外活动时视野开阔,减少了近距离用眼的时间,人眼在看6米以外的物体时,通常默认为不动用调节,调节需求减少了,眼睛就不会因为产生额外的负担而导致远视力降低了;阳光的光强度和色光成分与室内光线存在明显区别,色像差造成的近视离焦也可以阻碍近视的发展。
⑤我们倡导儿童青少年多在户外活动,应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或每周累计14小时以上,学龄前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对于已患近视的孩子,应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减缓近视的发展程度,建议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3小时以上。
(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
15.在近视防控中占“C位”的是   ,它突出的四大优点是   。
16.阅读文本,照样子把下表补充完整。
A.针对文章内容 B.针对文章写法 C.联系生活经验
提出问题 解答问题 提问角度
预防近视的三个“利器”有什么本质不同呢? ① A
题目中使用“C位”一词有什么好处? 这样的叫法更有意思,充满趣味性,表明了“户外活动”的重要性。 ②
对已经近视的滨滨,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③ ④
⑤ ⑥ ⑦
阅读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____
①那天我正伏案写作,“叮”的一声,一枚绿豆大小的圆形从天而降,落在桌面上。
②我停下笔,正要伸手掂量那枚“小绿豆”,不料它却突然伸展成椭圆形状,十几只白色的小足在空中快速地挥舞着——这分明是一只小爬虫呀!
③小爬虫仰躺在书桌上,一个劲儿朝空中乱踢着。我一时童心大起,拿过尺子一量:五毫米。我用尺子轻轻一拨,希望将它弄近一点儿,谁知刚碰到它的背壳,它便立刻缩成一团。
④我好奇地看着它小心地展开身体。它那小足不断地蹬着,聚集着力量使自己庞大的身躯翻转过来。但不知是用力不当还是别的原因,它只能平躺或是侧向某一边,却无法使整个身体翻转站立。虽然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但它毫不气馁,努力一会儿后,稍稍停歇几分钟,便又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⑤我揉了一下发胀的眼睛,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具有如此强大的恒心和毅力,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站起来,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对这只小爬虫能够翻身站起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⑥等我返回书桌时,令我惊奇的是,这只原来还仰躺在桌面上奋战的小爬虫居然已经翻身站起,并在书桌上敏捷地爬着。我好奇地把它的身体又一次翻过来,看它怎样“东山再起”。
⑦小爬虫顽强地挥动着小足。时间缓缓地溜走,慢慢地,它挪近了那把尺子,十几只小足一拥而上,紧紧抓住尺子的边沿。接下来自然得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沿着尺子快速地爬上去了。
⑧我将尺子翻转过来,那小虫居然也背朝下贴着尺面爬着。我轻轻放下尺子,不用细想也能明白这只可爱的小生命怎样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⑨一把尺子、一张薄纸、一片树叶,甚至平面上的一个凸起都可能给它提供成功的机会。它需要的,只是永不放弃的努力而已。为了生存,它正是这样永不懈怠地奋斗着。
17.联系上下文可知,“浑身解数”的意思是   。
18.请为文章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9.作者在观察小爬虫时,心情由好奇到   ,再到   。心情再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20.文章第⑦段通过描写小爬虫   、   、   、爬上去四个动作,表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21.仔细阅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你从小爬虫身上学到了什么。
阅读实用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
①物体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当我们进入太空时,身体也会飘浮起来。那么,航天员在太空中是怎么生活的呢
②食物在太空中会飘浮起来,因此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为保证食物的新鲜度,航天员的食物都是用塑料袋脱水密封起来的,需加热后食用。航天员的食物与我们常吃的食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做得比较紧致,方便用叉子进食。饮料则装在密封的袋子里,饮用时必须借助吸管。
③通常,航天员洗澡是用浸有肥皂水的毛巾擦拭身体,洗头也是用湿毛巾擦洗,当然也可以进入专门的浴室沐浴,用过的水会经过净化后再次使用。
④航天员在太空中会“长高”5厘米左右,这是因为航天员的脊椎骨受失重状态影响完全舒展开来了。另外,与地球上的生活相比,长时间不用肌肉会导致肌力下降,因此,航天员通常利用自行车等运动器械来锻炼身体。
22.短文主要从哪几方面介绍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
①   ;②   ;③   。
23.短文第②段中的“特殊处理”指什么
24.“航天员在太空中会‘长高’5厘米左右”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25.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26.读完全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课外阅读。
春熙路来了个“垃圾博物馆”
近日,“垃圾博物馆”环保公益展在 蓝色桶春熙路步行街北段开展,活动现场吸引了很多热心市民。
“垃圾博物馆”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插销拖板木架搭建,形成了原木色系的装置艺术展馆。展馆内设置了四个不同的垃圾特色展区,有讲解垃圾历史和传奇故事的垃圾简史馆;有认识塑料、餐厨、电子等几大类垃圾的垃圾家族馆;有解说废物利用的循乐生活馆;还有展示利用废旧物品改造成实用和富有创造力作品的旧物改造馆。四个展区全方位地介绍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且采用小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大家增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对环保的敏感度。
27.“垃圾博物馆”分别设置了   、   、   、   这四个展区,向市民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蓉蓉参观“垃圾博物馆”时,她想了解废物如何利用,该去参观   馆,她想了解垃圾历史,该去参观   馆。
28.根据短文信息,判断对错。
①金阿姨家今天吃剩的番茄炒蛋,应该丢进绿色的垃圾箱。   
②“垃圾博物馆”拆了之后,搭建的材料还可以重复使用。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一;四
2.D
3.中国探月工程为什么取名为“嫦娥” 中国探月工程取名为“嫦娥”,主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用“嫦娥”命名体现了中国航天事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寄托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逐梦星辰的美好愿景。
4.D
【答案】5.C
6.祝融把火种传到人间,人们设神坛祭拜他;共工妒忌祝融,调集洪水淹没大地,祝融驾火龙迎战,烈焰击溃水族,洪水被烤干,共工败退;共工逃回东海,洪水消退,人们欢呼祝融胜利,永远铭记他的恩德。
7.神奇之处:祝融被激怒了,他驾着一条金光闪闪、烈焰灼灼的火龙迎战共工。只见祝融驾着这条火龙,在共工调集来的汹涌洪水中左冲右突,把水族冲得溃不成军。共工调集来的大水也被火龙喷出的神火炙烤得渐渐干涸,无法再掀起滔天的巨浪。祝融乘势驾着火龙冲向共工,把共工烤得焦头烂额。阅读感受:火龙喷火炙烤洪水,甚至将共工烤得焦头烂额,这种夸张的想象让我感受到神话中神力的强大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既奇幻又令人振奋。
8.祝融:善良、富有同情心,为人类带来火种并守护他们,是正义的化身|共工:心胸狭隘、好战冲动,因妒忌挑起争端,最终自食恶果,是邪恶的形象。
9.女娲|淮南子|我觉得女娲是一个善良勇敢、无私奉献的人,天地初开时,她抟土造人,赋予人类生命。当天空塌陷,大地洪水泛滥,她炼石补天,斩龟腿撑四极,治理洪水,杀死猛兽,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她为了拯救苍生,不辞辛劳,展现出伟大的牺牲精神和责任感,令人感佩。
【答案】10.黄昏,父亲扛着锄头,吆喝着牛儿,迎着最后一缕炊烟晚归|我们”迎着清晨的炊烟上学,伴着最后一缕炊烟回村
11.清晨,天刚蒙蒙亮,母亲弓着身子在通红的灶门前忙碌。她手持长长的竹制吹火筒,对着灶膛轻轻吹气,火星跳跃,炊烟随即袅袅升起。不久,在炊烟的催促下,稻米的香气渐渐弥漫整个厨房。窗外,炊烟与晨曦交织,仿佛在演奏一首古老而温暖的乡间乐曲。
12.恰当|蹒跚”一词在这里生动地表现出父亲劳累一天后走路不稳、疲惫的状态,体现了父亲劳作的辛苦,也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艰辛。
13.炊烟在记忆中的“淡”和“直”,象征故乡的质朴与纯粹。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故乡的炊烟始终清晰而坚定地留存在作者心中,代表着作者对童年和故乡深深的怀念,也暗含游子对故乡无法割舍的情感。
14.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家乡场景是夏天的傍晚,奶奶在院子里摇着蒲扇,给我讲童话故事。那时天空布满星星,蝉鸣声和奶奶的声音混在一起,让我感到特别安心。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那是我童年里最快乐的时光,每次回想起来,心里都暖暖的。
【答案】15.户外活动;安全、有效、经济、易行
16.①角膜塑形镜是医疗器械,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是药物,都属于医疗手段;户外活动不是。
②B;
③示例:建议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减缓近视的发展程度,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3 小时以上。
④AC;
⑤示例:户外活动防控近视的时长该如何把握?
⑥中小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学龄前儿童不少于3小时,已患近视的孩子建议在3小时以上。
⑦A
【答案】17.小爬虫为了翻身用了自己所有的本领
18.示例:顽强的小爬虫(小爬虫的启示)
19.不抱任何希望;惊奇;原来还仰躺在桌面上奋战的小爬虫,在作者没看到的时候已经翻身站起,并在书桌上敏捷地爬着
20.挥动;挪近;抓住
21.示例:我从小爬虫身上学到了只要有毅力,有恒心,认准目标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答案】22.进食;洗澡;锻炼身体
23.“特殊处理”指为保证食物的新鲜度,航天员的食物都是用塑料袋脱水密封起来的。
24.不能去掉。因为不能确定“长高”的长度是5厘米,只能说大概是5厘米,如果删去就变成了准确的数值,与事实不符。这样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5.作比较;具体清晰,更有说服力,突出强调了航天员在太空中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26.示例一:航天员在太空中有哪些工作?示例二:航天员在太空中是如何称重的?
【答案】27.垃圾简史馆;垃圾家族馆;循乐生活馆;旧物改造馆;循乐生活;垃圾简史
28.正确;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