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东皋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东皋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东皋学校2025年下学期九年级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
qj: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区西南约10公里,这里有陈家峰、瞻岳楼、岳麓书
院等众多景点。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长沙最美天际线,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
1.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1道小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也可以了解到长沙的文化历史。岳麓山与湘江相依相伴,共同构成了长沙的自然
2。本试卷所有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否则不予计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我家国因:黄兴广场是长沙夜生活的聚集地,小吃琳琅满目,热闹非凡。广场
上的灯光装饰也颇具特色,是一条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文化及旅游等多项功
东皋学校组织开展以“湖南精神”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心地标街区,也是全国闻名的不夜乐活衡区。黄兴铜像处,
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是黄兴南路步行街与解放西路的交会点,被人称为“街头”。
【“湘”当青春】
不是睡神:杜甫江阁是长沙著名的夜景观赏景点。杜甫从长沙乘船南下,写
临近毕业,同学们纷纷制作纪念册,为青春时光留下珍贵记忆。现邀请你
下“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诗里的“湘潭”,指的就是湘江潭州(长沙)。不
起完成序言。
及两年的时间,杜甫在湖湘作诗99首,其中,在长沙作诗50多首。现在,人们相
大风决泱,大潮滂滂,文明圣火千古未绝,时代精神不容(x)」
渎。
聚杜甫江阁,璀璨的灯光瞬间照亮了七层高的杜甫江阁,亦照亮了湖南人的诗与
我们既使不能成为时代的(duò)
手,也可成为推动巨轮不斯前行的浪潮。
远方。
因此,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不能在消耗中
(A.乐此不疲B.孜
我在水一方:我推荐坡子街派出所。坡子街派出所走红,源于一部名为《守护
孜不倦),而忘记了去聆听生活的天籁,忘记了去思考人生的选择,忘记了发出
解放西》的纪录片。这部以坡子街派出所民警为核心人物的警务纪实观察类真人
自己的声音。如果我们只是哗众取宠,那只会让自己被时代裹挟
秀,真实记录了民警们的日常工作,展现了他们在维护社会治安、调解纠纷、处
默默无闻…
理曲折案情等方面的辛勤付出。也因此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破案率最高”的派出
所。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以上材料摘编白《长沙晚报》2024年10月9日)


(xie)

(duò)
2.画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并指出其复句类型。(3分)
4.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这是一个
复句。
A.点亮城市夜色,不完全靠城市文化和城市管理绵延不绝的支撑力量。

B.全国“月光”产品都供给单一,局限于餐饮、购物、旅游演艺等城市夜间经
3、小文在撰写序言时,对采用“乐此不疲”还是“孜孜不倦”无法确定,查字
“济活动。
典得到以下解释,请你告诉小文选择哪一项。(填字母2分)
C.“月光经济”又称夜市经济,以夜间文化演艺、旅游观光、餐饮购物、休闲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疫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娱乐等为主要内容,是伴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
孜孜不倦: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丑.全国“顶流”的坡子衡街派出所作为一片辖区的守护者,因其独特的魅力和民
警们的辛勤付出,成为了网红打卡地,这不是对民警工作的一种认可和尊重。
【“湘”当创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月光下的长沙city不city”创意主题学习活动。
5.如果你作为记者采访有关专家,请根据材料,结合语境,补全采访内容。(4分)
记者:①
材料一
“月光经济”与城市特色文化底蕴的血脉联系紧密。“月光经济”蓬勃发展,
专家:存在即合理。我们目前在夜市中所见的食物品类,都是经过市场筛选后
我们还需要做什么?一些地方“月光”产品供给单一,局限于餐饮、购物、旅游
留存下来的。由于消费者对夜市的需求集中在小吃和娱乐上,这种相对单一的需
演艺、灯会等城市夜间经济活动,并没有充分考虑消费场景与自身文化结合,只是
求,促使商家在经营时,更注重接地气,他们关注的是做什么能生存下去,而不是
将别人的经验照搬过来,导致夜间景观浮于表面,“亮眼却不走心”。还应要充分
过于关注品类的多样性。
在公共卫生、市政管理、安全保卫和应急救援等城市公共服务上发力。
记者:成熟商业形态的市集都与当地文化紧密芙合。②
(选自《发展“月光经济”还需要做什么》,有改)
专家: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被一眼望穿,有时候不用走进去就知道里面卖的
是什么,可能消费者就没有想看的欲望了。卖家在门店的氛围搭建方面花的心思。
材料二
央视财经《中国夜经济活力指数报告》重磅发布。2023年,我国夜游市
甚至可能超过一个小店铺的装修成本。
场规模达1.57万亿元,长沙排名全国第一。2024年国庆节前,长沙发布了《关
于打造“不夜天堂·乐海长沙”的实施方案》,明确大力发展夜市经济。夜市经
【“湘”当经典】
济是伴随着城市化、现代化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为了更好地助推夜市经济发展,
6.诗以言志,文以传情。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⑤分)
某网站发起夜游景点推荐,已有一万多人参与活动,数千人参与推荐。下面是精
(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对理想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诗句是:
选出的网友们推荐的夜游胜地:
1/7
2/7东皋学校2025 年下学期九年级10 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
答案及解析
审核:曾亮宇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 分)
(亵)读
(舵)手
“挟” 注音:xié
解析:“亵渎” 指轻慢、不尊敬,“亵” 易错写为 “屑”;“舵手” 指掌舵的人,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
者,“舵” 易错写为 “驼”;“裹挟” 的 “挟” 读 xié,注意与 “夹(jiā/jiá)” 区分读音。
2. 找出错别字并改正,指出复句类型(3 分)
错别字:“既使” 改为 “即使”
复句类型:假设复句
解析:“即使” 是正确的关联词语,表假设关系,“既” 常与 “又” 搭配表并列,故“既使” 为错写。
原句 “我们即使不能成为时代的舵手,也可成为推动巨轮不断前行的浪潮”,前半句提出假设情
况,后半句说明假设下的结果,符合假设复句的特征。
3. 选择 “乐此不疲” 还是 “孜孜不倦”(2 分)
选 A(乐此不疲)
解析:结合语境,句子强调“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不能在消耗中(),而忘记聆听生活、
思考人生”。“乐此不疲” 侧重因 “喜欢做某事” 而不知疲倦,这里的“消耗” 多为无意义的、被动
的行为,用“乐此不疲” 能体现出对这种盲目消耗状态的否定;“孜孜不倦” 侧重 “工作或学习勤
奋”,是积极的状态,与“消耗” 的语境不符,故选择A。
4. 选择题(3 分)
答案:A
解析:
A 选项:由材料一“‘月光经济’蓬勃发展,还需要在公共卫生、市政管理等城市公共服务上
发力” 可知,点亮城市夜色需要文化和管理支撑,但“不完全靠” 二者,还需其他因素,该
选项正确。
B 选项:材料一表述为“一些地方‘月光’产品供给单一”,“一些地方” 不等于 “全国”,选项中
“全国都” 过于绝对,错误。
C 选项:材料二提到“夜市经济是伴随着城市化、现代化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但未明确
“月光经济” 就是 “夜市经济”,二者概念不能直接等同,错误。
D 选项:材料二指出坡子街派出所因纪录片走红,展现民警辛勤付出,成为网红打卡地,
这显然是对民警工作的认可,选项中“不是对民警工作的一种认可和尊重” 与原文不符,错
误。
5. 补全采访内容(4 分)
记者 1:专家您好,目前夜市食物品类多是市场筛选后留存的,且商家更关注生存而非品
类多样性,您认为这种现象对“月光经济” 的发展有何影响呢?
记者 2:那您觉得商家在打造“月光经济” 相关业态时,除了结合当地文化,还需要在哪些
方面改进,才能避免夜间景观“亮眼却不走心” 呢?
解析:采访内容需结合材料中专家的观点设计问题。第一个问题可围绕材料一专家提到的“夜
市食物品类由市场筛选、商家关注生存” 展开,询问对“月光经济” 的影响;第二个问题结合
“月光经济需结合文化,避免照搬经验”,进一步询问改进方向,确保问题与材料紧密关联,符
合记者采访的逻辑。
6. 补写句子空缺部分(5 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千里共婵娟
解析:
(1)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体现诗人对理想的
执着和对未来的希望,需注意“沧” 易错写为 “苍”。
(2)毛泽东《沁园春·雪》中,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前句写景,后句转入
对历史英雄的评价,起承上启下作用,“竞” 易错写为 “竟”。
(3)苏轼《水调歌头》中,“千里共婵娟” 表达对亲人团圆的祝愿,“婵”“娟” 易错写为 “蝉”
“娟”。
二、阅读(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I(10 分)
7. 选择题(3 分)
答案:C
解析:第③段除了引用歌德的名言(引用论证),还通过“相反,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
他人和爱事业?” 等对比,将“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 与 “不爱人生的人” 进行对比论证,并非
“主要运用引用论证”,故 C 选项错误。A、B、D 选项对文章结构和论点的分析均正确。
8. 选择题(3 分)
答案:B
解析:第④段论述的是“不知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在责任问题上是盲目的,承担责任多被动”。
A 选项吴王夫差、C 选项刘禅均是“不负责、被动承担责任” 的例子,符合段落观点;D 选项
引用托尔斯泰名言强调责任心的重要性,可侧面支撑观点;B 选项海伦·凯勒是 “有人生目标、
主动对人生负责” 的正面例子,与第④段论述的“不负责的人” 话题不符,故B 选项不当。
9. 结合分论点谈做法(4 分)
示例:选择分论点“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作为中学生,我们首先
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比如现阶段认真学习、提升综合素质,这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体现。
只有明确了这个目标,我们才会主动承担对家庭的责任(如体谅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对班级的责任(如认真值日、帮助同学)。比如我制定了每日学习计划,坚持按时完成作业、
主动复习,不仅成绩有所提升,还能有更多时间帮助班级整理图书角,这就是因为对自己人生
负责,进而主动承担其他责任的体现。
解析:首先需从文中选取一个分论点(如第②段“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
自己来承担”、第③段 “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等),再结合中学生
的生活实际(学习、家庭、班级等场景),阐述具体做法,需体现“对自己人生负责” 与实际
行动的关联,逻辑清晰、事例具体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II(14 分)
10. 选择题(3 分)
答案:D
解析:全文共写了“我” 三次见到爆米花的情形:①小时候年关在村庄晒场见到爆米花;②去
年在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见到爆米花;③大年三十在家乡见到爆米花摊。选项中“两次见到爆
米花的情形” 表述错误,A、B、C 选项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均正确。
11. 句子赏析(3 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金灿灿的玉米粒” 比作 “一朵朵美丽的小白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玉米粒爆成米花后的洁白、蓬松的形态,体现出爆米花的诱人,也暗含了“我” 对爆米花的喜
爱之情。
解析:首先明确修辞为比喻,接着分析本体(玉米粒爆后的形态)和喻体(小白花),再结合
语境说明比喻的效果—— 展现米花的形态特点,最后联系情感(对爆米花的喜爱),按照
“修辞 + 分析 + 效果 + 情感” 的思路作答。
12. 分析第①段是否可删(4 分)
第①段不可删。理由:第①段开篇写乡下老家过年的多种美食,营造出浓郁的过年氛围,为下
文重点写 “爆米花” 做铺垫;同时通过“独有一种是爆出来的美味,那便是爆米花” 的对比,突
出爆米花在“我” 心中的特殊地位,若删除,则无法起到铺垫和突出重点的作用,文章的情感
氛围也会减弱。
解析:从段落作用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的作用包括“铺垫” 和 “突出重点”。先概括段落内容
(写多种过年美食),再说明其与下文“爆米花” 的关联(铺垫),以及通过“独有” 突出爆米
花的特殊性,最后对比删除后的弊端,论证不可删的理由。
13. 分析“爆米花” 让 “我” 念念不忘的原因(4 分)
爆米花承载着“我” 的童年记忆,小时候抢吃爆米花、听爆响的快乐时光,是“我” 难忘的回
忆。
爆米花关联着家乡的年味,爆响的声音让母亲觉得“年味就浓了”,它是家乡过年氛围的象
征。
爆米花蕴含着对丰收的喜悦,如在农民丰收节上,人们品尝爆米花享受丰收的快乐。
爆米花体现着老行当的传承,张师傅坚持爆米花手艺,小女儿作为助手,让“我” 感受到传
统手艺的温度,引发对传统的珍视。
解析:从 “记忆”“年味”“丰收”“传承” 四个角度,结合文中具体情节(童年抢吃爆米花、母亲说
年味、丰收节场景、张师傅父女传承手艺)分析原因,每个原因需对应文本内容,确保理由充
分。
(三)古诗文阅读(18 分)
14. 分析“月” 表达的情感差异(4 分)
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月是故乡明”,作者将故乡的月与他乡的月对比,认为故乡的月更
明亮,实则是借月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战乱与弟弟分散、不知死生的担忧。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作者将 “愁心” 托付给明月,让
明月随春风送到王昌龄身边,借月抒发对友人被贬的同情、担忧和牵挂之情。
解析:先分别分析两首诗中“月” 的语境,杜甫诗中“月” 关联 “故乡”“弟分散”,情感为 “思乡、
忧弟”;李白诗中“月” 关联 “愁心”“寄友人”,情感为 “同情、牵挂友人”,对比二者情感的不同,
结合诗句内容具体阐述。
15. 解释加点词语(4 分)
(1)求:探求(联系成语“不求闻达” 中 “求” 为 “探求、寻求” 之意,代入“予尝求古仁人
之心”,意为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符合语境)
(2)是:这(联系课内《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是鱼之乐也” 的 “是” 为 “这”,代
入 “是进亦忧”,意为 “这样在朝廷上做官也担忧”,符合语境)
(3)先:在…… 之前(结合“先天下之忧而忧” 句意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推断 “先”
为 “在…… 之前”)
(4)卒:死(根据词典义,结合“乃富居士人卒于邠” 句意 “是一位富裕的读书人死在邠州”,
“卒” 应选 “死” 的义项)
16. 翻译句子(4 分)
(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 意为 “如果没有”,“斯” 意为 “这种”,“吾谁与
归” 为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吾与谁归”,翻译时需调整语序)
(2)在座的客人都感慨叹息,有的人甚至流下眼泪。(“坐客” 意为 “在座的客人”,“感叹”
意为 “感慨叹息”,“泣下” 意为 “流下眼泪”,“者” 指 “…… 的人”)
17. 解释“古仁人” 及与“迁客骚人” 的不同(3 分)
“古仁人” 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他们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
不同:“迁客骚人” 的览物之情会因外界环境(晴天/ 雨天)而变化,“以物喜,以己悲”;
“古仁人” 则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始终心怀百姓和国家,“进亦忧,退亦忧”,忧乐皆为天下。
解析:先结合【甲】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概括 “古仁人” 的内涵,再对比“迁客骚人”“因物喜、因己
悲” 的特点,明确二者的核心差异(是否以天下为己任)。
18. 选择题(3 分)
答案:B
解析:【甲】文对比“迁客骚人” 和 “古仁人” 的览物之情,目的是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 的高尚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抱负,并非“表达对迁客骚人‘以
物喜,以己悲’的不屑”,B 选项错误。A、C、D 选项对文体、词语作用、情节情感的分析均正
确。
(四)名著阅读(8 分)
19. 填空(3 分)
①蒋正涵
②《大堰河—— 我的保姆》
③《我爱这土地》(或《艾青诗选》中其他入选教材的篇目,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等)
解析:艾青原名蒋正涵,成名作《大堰河—— 我的保姆》是其诗歌艺术特征的奠定之作,部
编版教材中收录了《我爱这土地》等篇目,需准确记忆文学常识。
20. 结合《水浒传》阐述主题(5 分)
示例:选择“忠义”。林冲被陷害后仍对朝廷抱有希望,直至风雪山神庙后才上梁山,但上梁山
后依旧坚守“忠”—— 希望招安为国效力;李逵对宋江忠心耿耿,始终追随,甚至最后随宋江
而死。“忠义” 是梁山好汉的重要精神内核,却也因“忠”(招安)导致最终悲剧,体现作品对
“忠义” 的复杂思考。
解析:先选定词语(如“忠义”“反抗” 等),再选取《水浒传》中典型人物和情节(林冲、李逵、
武松等),结合人物性格(林冲的隐忍与忠诚、李逵的忠心)分析情节与词语的关联,最后点
明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如“忠义” 的内涵、对“忠义” 的反思),注意控制字数在60 字左右,
逻辑清晰。
三、写作(50 分)
21. 写作指导
审题立意
核心话题:“微光” 的价值。“微光” 比喻每个人看似微小的力量,立意需围绕“微小力量能带
来希望、力量、温暖等” 展开,如 “平凡人的善意是微光”“坚持是微光”“勇气是微光” 等。
立意方向:可写个人经历(如同学的一次帮助、陌生人的善意),也可写社会现象(如志
愿者、环卫工人的微小付出),突出“微光虽小,却有大能量”。
结构示例
开头:用比喻引出主题,如“微光如星,虽不及太阳耀眼,却能在黑夜中点亮希望”。
中间:选取1-2 个事例,如“疫情期间,社区志愿者每天为隔离居民送物资,他们的行动如
微光,温暖了整个社区”,详细描写事例,突出“微光” 的作用。
结尾:升华主题,如“每个人都是一缕微光,汇聚起来便能照亮世界,愿我们都能成为微光,
传递温暖与希望”。
注意事项
题目自拟,避免写成诗歌或戏剧,字数不少于600 字。
避免抄袭套作,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事例需具体,情感需真挚,体现“微光” 的价值,逻辑连贯。
点评:本试卷难度较难,很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