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练习-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图片展示的是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六尺巷,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的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意为名焉。
1.材料中的“让墙诗”的作者是史料中提到的   。
2.在小巷的出口处有一座汉白玉牌坊,上面刻着“礼让”二字。由此可知,六尺巷的“六尺”指的是(  )。(多选)
A.六尺的宽度 B.人们的心灵境界
C.人们和谐礼让的精神 D.具体的地名
现代文阅读理解。
中国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举世瞩目,阅读短文,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任务一:中国空间站有什么特点? 任务二:2021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
①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体积比较大,结构复杂,在轨道飞行时间较长,有多种功能,能开展的太空科研项目也多而广。
②中国空间站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右图是我国空间站结构图,中国空间站以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梦天实验舱为主要实验平台,常年有人照料。
③2021年5月18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进入交会对接轨道,等待“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到访。5月29日晚,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之后,航天员进行了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9月20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程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12月9日下午3点40分,“天宫课堂”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上进行全球直播,为全世界网友授课。
④2022年,飞船、舱段的发射都按计划顺利实行。11月3日,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到2031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届时,中国空间站将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科学研究和实验机会。
3.为完成“任务一”,应重点阅读第   自然段,从中知道了中国空间站有体积较大、   、   、功能多等特点(简要概括)。
4.“已经过去的2021年,中国按计划已经成功发射了空间站的哪些飞行器呢?”这一关键句最适合放在(  )。
A.第①自然段开头 B.第③自然段开头
5.①为完成“任务二”,应重点阅读第 自然段。
②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时间轴”上的信息填写完整。
③根据以上“时间轴”,结合“未来中国空间站结构图”,可以知道“中国空间站” 和 两个部分还没有完成发射。
6.“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这句中的“可能”一词不能删掉的原因是(  )。
A.加上“可能”,意思是:未来,中国将一定会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B.加上“可能”,意思是:未来,中国将有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课外阅读。
管鲍之交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当时的霸主。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他们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管仲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基本上都是鲍叔牙出的。可是,当赚了钱后,管仲却拿得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就说:“这个管仲不够意思,本钱出得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得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说:“不可以这么说! 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儿没有关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真是贪生怕死!”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命去照顾老母亲呀!”
齐襄公即位后,每天只顾吃喝玩乐,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齐襄公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公子小白,让公子纠能顺利当上国君,可惜管仲在暗算公子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公子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比管仲和公子纠早回到齐国,公子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君,也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决定任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齐桓公一听,说:“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才这么做的呀!”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让齐国走上了霸主之路。后来管仲回忆起与鲍叔牙相交以来的事,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临终前,齐桓公问管仲,鲍叔牙可不可以接替他的相位,管仲说不行,因为鲍叔牙过于刚正,不能包容坏的一面。如果把政权交给他,既害了你齐桓公,又害了他自己。鲍叔牙知道这件事后,不但没有不满,反而很高兴,认为只有管仲最了解他。
“管鲍之交”就是说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来这个词被用来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7.本文约67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约为   分钟。
8.“管鲍之交”的“管”指的是   ,“鲍”指的是   。“管鲍之交”本来指的是   ,后人常用来比喻   。
9.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说明本文的人物关系。
10.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读下面这段话时,你一眼看到了哪些内容?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当时的霸主。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他们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我一眼看到的内容是 。我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
A.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B.一个词一个词地读。
C.连词成句地读
②读到第4自然段时,我不理解“内乱”这个词语,在不影响阅读速度的情况下,下面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赶紧请教同桌。
B.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弄明白。
C.举手向老师提问。
D.暂时不管它,继续往下读,再结合下文的内容来理解。
③边读边想,概括下面语句表达的意思,填在横线上。
鲍叔牙的仆人就说:“这个管仲不够意思,本钱出得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得比我们主人还多!”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
11.鲍叔牙推荐管仲当宰相的原因是(  )。
A.管仲是他的好朋友。
B.管仲更能胜任此职。
C.管仲对母亲很孝顺。
D.齐国内乱时管仲帮助了齐桓公。
12.有人认为,鲍叔牙举荐了管仲,但管仲却没有举荐鲍叔牙,管仲太不顾朋友之情,你同意吗?说明理由。
13.历史上体现友谊深厚的典故还有很多,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舍命之交 B.刎颈之交 C.忘年之交 D.鸡黍之交
范式和张劭    羊角哀和左伯桃   
蔺相如和廉颇    孔融和祢衡   
课外阅读。
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人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
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1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鉴定:   
罕见:   
至宝:   
15.卞和把玉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他们砍掉他的脚?
16.为什么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17.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特点?
课外阅读。
鸵鸟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①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速度可达72千米每小时。②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③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研究人员经过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鸵鸟的头和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8.短文第二自然段中标出序号的三个句子顺序不当,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19.鸵鸟的善跑表现在哪些地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展开双翅能保持平衡,并加快奔跑速度
B.它的双翅展开后像帆一样巨大
C.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速度可达72千米每小时
D.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20.短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鸵鸟?
21.你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哪两个词用得准确、严谨?请说明理由。
课外阅读。
“数”说雷电(节选)
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很早就被人类观测到并记录下来。《周易》中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1078年的一次球形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雷电记录。我们所说的雷电(  )包括闪电(  )包括雷声。关于雷电的一些数字是非常有趣的。
通常情况下,雷电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的,难怪古代典籍对雷电有这样的描述:“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从当代科学的角度来说,真正称得上“快”的是闪电,而非雷。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米/秒。闪电的速度则远非这个量级。很多人认为,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也就是3×108米/秒;但实际上,它的移动速度受到空气电导率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光速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确定的是,闪电的速度远低于光速,同时又远高于雷声的速度,美国能源部给出的闪电速度为1.5×108米/秒,大致为光速的一半。
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雷声是自然界产生的最大的声音之一。
那么,雷声到底有多大呢?雷声最高可以达到120分贝。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而100~120分贝,比一列火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要大,正常人如果在这样高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左右,就会暂时性失聪。所以,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实不为过。
22.下列对雷声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雷声最高可以达到210分贝。
B.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人们可以承受,对身体没有损害。
C.正常人可以在100至120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没有任何问题。
D.人们通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
23.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   
②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   
③因为雷电的速度快,所以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的。   
24.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关联词造句。
25.简述短文主要内容。
26.文中说“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雷声的成语呢?把它们写下来吧。
课外阅读。
母亲架设的桥 ( 节选 )
孩提时,母亲常领我去峡谷深处,让我坐在一领蓑衣那么大的一块小小田塍(chéng)上,自己浸没在齐膝的水田里插起秧来。
这峡谷,背着阴,每天的日照不过3小时光景。这在村里,也是块十分贫瘠的谷地。我家就在这样的山谷口。谷里也有旱地,母亲种上了甘薯、萝卜之类。上那儿去,中间有条很深的小溪。上面架着桥,可每当发起大水,就常会被冲毁,母亲就常去修桥。因为这是母亲独自干活的峡谷,没法儿去托赖众乡邻。
到时候,擅长修建寺庙和神社的木匠大伯,必定从哪儿归来,从山里砍来两根圆木,横在狭窄的小溪上,上面排好栗木板,堆上土。而后,叫我们兄弟踩结实,就成了一座坚固的红土桥了。约莫过一年,土桥旧了些,桥边杂草丛生,杂草下,一排排露出像在神社屋檐椽子上见到的那种白色缺口。而且,桥在变旧,栗木会腐烂,一看,桥的背面,竟长满了蘑菇。母亲把这些采了来,给我们做饭盒里的菜肴吃。
母亲在她的一生中,把这座通向有关自己一家生计的谷田去的小桥,不知修过多少回!不论哪天架的,这座桥总是在圆木上堆着土,长起蘑菇来。
为了微薄的收成,母亲尽心尽力架起了这座桥,由此取得我们一家的口粮,可以说,是性命攸关的一座桥。因此,那桥,不论修得如何简,可仍是美好的啊!
27.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童年———    田埂———    依赖——   
28.“性命攸关”是指   。作者说这是“性命攸关的一座桥”是因为   。
29.找出文中表现母亲种地环境恶劣的语句。
30.文中的桥建在什么地方?是怎样修建成的?
31.作者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课外阅读。
打树花(节选)
门前广场上临时拉了一些电灯,将堡门下半截依稀照见,上半截和高高在上的门楼混在如墨的夜色里。一个正在熔化铁水的大炉子起劲地烧着。鼓风机使炉顶和炉门不停地吐着夺目的火舌。这火舌还在每个人的眼睛里灼灼发亮,人们当然包括我,都是来争看此地的一道奇俗——打树花。对于此奇俗,我只知道此地百姓年年正月十六闹灯节,都要演一两场打树花。
仪式过后,撤去供案,开炉放铁水。照眼的铁水倾入一个方形的火砖煲中。铁水盛满,便被两个大汉快速抬到广场中央,同时拿上来的还有一个大铁桶,水里泡放着十几个长柄勺子,先是其中一个大汉走上去从铁桶中拿起一个勺子,(  ),(  ),(  ),(  )。就在这一瞬,好似天崩地裂,呈现出任何地方都不会见到的极其灿烂的奇观! 金红的铁水泼击墙面,四外飞溅,就像整个城墙被炸开那样,整个堡门连同上边的门楼子都被照亮。由于铁硬墙坚,铁花飞得又高又远,铺天盖地,然后如同细密的光雨闪闪烁烁由天而降。可是不等这光雨落下,打树花的大汉又把第二勺铁水泼上去。一片冲天的火炮轰上去,一片漫天的光雨落下来,接续不断。每个汉子的经验和功夫不同,手法上各有绝招,又互不示弱,渐渐就较上劲儿了。只要一较劲,打树花就更好看了。一位年纪大的汉子,身材短粗敦实,泼铁水时腰板像硬橡胶,一舀一舀泼起来又快又猛又有韵律,铁水泼得高,散的面广,而且正好绕过城门洞;铁花升腾时如在头上张开一棵辉煌又奇幻的大树。
正像其他民俗一样,打树花源于何时谁也不知。只知道世界上唯有中国有,中国唯有在河北蔚县暖泉镇北官堡才能见到。
32.看到这篇短文的题目,我产生的问题有:   带着这些问题阅读短文,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33.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将下列内容填在文中括号内,排序正确的是(  )。
①弯腰一舀 ②走到火红的铁水前
③跟着甩腰抡臂 ④满满一勺明亮的铁水泼在城墙上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3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重点描写了一位年纪大的汉子表演打树花的情形,他表演的特色在于:①   ;②   ;③   。
35.下面对短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打树花这一奇俗,尤其奇在打树花的技艺奇特
B.表演打树花时,只有表演者之间互相较劲,打树花才会好看
C.作者通过描写大汉泼铁水的过程,表现出了表演者的动作娴熟
D.抒发了作者对打树花人的敬佩赞美之情及对祖国传统技艺的自豪之情
36.阅读短文,简要介绍打树花这一民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张文瑞
2.A;B;C
【答案】3.①;结构复杂;在轨道飞行时间较长
4.B
5.①③;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进行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三名宇航员进驻天和核心舱。③实验舱1(问天);实验舱2(梦天)
6.B
【答案】7.3
8.管仲;鲍叔牙;管仲和鲍叔牙的深厚情谊;交情深厚的朋友
9.公子纠,管仲,齐桓公,鲍叔牙(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10.①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C;②D;③鲍叔牙的仆人对管仲不满。
11.B
12.不同意。因为管仲和鲍叔牙两人的友情深厚。管仲了解鲍叔牙的性格和为人,知道他不适合接替相位,如果推荐他去接替不合适的职位,就等于是害了他。
13.D;A;B;C
【答案】14.鉴定: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罕见:难得见到,很少见到。;至宝:最珍贵的宝物。
15.因为他们请人鉴定的结果是石头,厉王、武王都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
16.这块宝玉是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楚山中所得,后来楚文王为卞和的忠诚所感动。于是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17.忠贞、执著。
【答案】18.C
19.B
20.分布范围;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善于奔跑;鸵鸟把头贴近地面的原因。
21.“主要”和“现代”“主要”说明了鸵鸟大部分生活在沙漠地区,也有生活在其他地区的;“现代”强调了在现代鸵鸟是体形最大的鸟,在古代就不一定了。
【答案】22.D
23.正确;错误;正确
24.既……又……;利用风力发电,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保护环境。
25.文章主要从声音和速度两个方面介绍了雷电这一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
26.电闪雷鸣,风雷火炮,雷霆万钧
【答案】27.孩提;田塍;托赖
28.生死存亡的关键;这座小桥通向峡谷中的田地,我们一家的口粮都是在那里种出来的
29.这峡谷,背着阴,每天的日照不过3小时光景。这在村里,也是块十分贫瘠的谷地。上那儿去,中间有条很深的小溪。上面架着桥,可每当发起大水,就常会被冲毁,母亲就常去修桥。
30.文中的桥建在通往峡谷的很深的小溪。建桥的时候,要请木匠大伯帮忙,砍来两根圆木横在小溪上,上面排好栗木板,堆上土;兄弟一起把土踩结实,就建成了一座红土桥。
31.作者回忆了母亲在水田中劳作,还要种植旱地,还要架桥、修桥,采桥背面的蘑菇给孩子们做饭盒里的菜肴……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热爱之情。
【答案】32.什么是打树花?打树花是怎样形成的?
33.B
34.①泼得又快又猛又有韵律;;②铁水泼得高;;③散的面广。
35.B
36.打树花是河北蔚县暖泉镇北官堡年年正月十六闹灯节时都要表演的一种民俗。仪式过后,有人把铁水抬到广场中央,再由表演者用勺子舀铁水泼到城墙上,铁水撞击墙面,就会落下漫天光雨,好看极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