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56789101112131415答案AABDBDCABC16.(1)/。(3分)(2)×;将“福建海军”改为“北洋海军”。(3分)(3)X;将“杨秀清”改为“洪仁玕”。(3分)17.(1)历史事件:虎门销烟。(2分)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4分)(2)斗争目标:推翻清朝统治。(2分)失败原因: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领导集团后期腐化分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每点2分,共4分)(3)主题:中国人民的抗争。(3分,符合题意即可)18.(1)焦点:越南宗主权。(2分)影响:法国获得对越南的保护权,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便利了法国对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侵略与势力渗透,使中国西南地区的危机加剧。(3分)(2)本质:列强在华利益争夺的博弈。(2分)危害: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加剧;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每点2分,共4分)(3)原因:封建制度腐朽落后,领土主权意识较弱;武器装备水平落后;学习西方不彻底:列强的侵略;等等。(每点2分,共4分)19.(1)A: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2分)B:洋务运动。(2分)(2)示例:选择的大事: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介绍: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英、俄两国无视中国主权,支持阿古柏侵略。俄国还于1871年出兵占领伊犁,激起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反抗。1875年,左宗棠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他指挥清军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和拥护下,于1878年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领土。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的分裂阴谋,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了西北边防。(4分)(3)示例:论题: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2分)论述:19世纪40年代后,列强接连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战争,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索取巨额赔款,破坏了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导致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三元里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发抗争的精神;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巩固了西北边防。这些斗争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彰显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和民族精神。综上所述,近代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而中国人民的反抗则凝聚了民族复兴力量。(6分)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题号二三四总分累分人座位号得分注意事项:共四大题,满分100分。作答时间60分钟。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人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题号12356789101112131415答案1.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土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卖商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明林则徐A办事干练,善于合作B.英勇善战,知难而进C.微服私访,体察民情D.清正廉洁,奉公守法2.鸦片战争前,清朝只有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外商来华受到约束。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商人居住并设派领事。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天津条约》的签订C.《北京条约》的签订D.《马关条约》的签订3.1844年,一位英国商人在议会上发言称:“当美国通过《望厦条约》获得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的特权后,我国商人亦能安然享用这一权利。”该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领事裁判权的获得B.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获得C.中美关税协定的签订D.五口通商章程的签订4.战争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也从单纯的反封建转变为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使命。这场“战争”指的是A甲午中日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鸦片战争D.中法战争5.图1所示遗址见证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制造这个“永久创伤”的凶手是A美日联军B.沙俄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图1圆明园大水法遗址6.英国不满足既得利益,伙同法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也趁火打劫,攫取的利益更是远超英法。俄国“攫取的利益”体现在A获得关税主权B.索要巨额赔款C.增开通商口岸D.侵占大片领土7.攻克永安后,太平军刊印了营规:令军兵男妇不得人乡造饭取食,毁坏民房,掳掠财物及搜操药材铺户并州府县司衙门。这一举措旨在A解决土地问题B.重建领导机构C,建立政权组织D.获得人民支持C③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瑞APP8.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的这些举措A.创新了斗争方式B.维护了国家权益C.动摇了清朝统治D.打击了帝国主义9.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国航运公司对中国沿海和长江航运的垄断;1876年,福州船政局正式派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赴欧洲学习造船与驾驶技术;1881年,开平煤矿开始投人生产,其生产的煤炭逐渐取代进口煤,缓解了财政压力。这些史实反映出洋务运动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B.实现了军事与技术完全自主化C.成功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10.图2所示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当时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阿古柏率兵占领新疆大俄国出兵日军进攻法国攻击部分地区和北弧部分地区占领伊犁台湾驻越清军1865年1871年1874年1883年图2A自然经济解体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C.边疆危机严重D.列强掀起瓜分狂潮11.19世纪末,清政府遴选驻外使臣的标准,由科举正途和洋务能力并重向注重西学素养和出洋阅历转变。这表明清政府A改变用人观念应对困局B.废除科举制度回应社会诉求C.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D.主动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12.“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此场景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图3中的中天津旅顺大洁西=二二海日结军人保路线清军抗击路绒日军进攻方向01894.9贤筒州·清军反击路战吼荣成湾海图3AA处B.B处C.C处D.D处13.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设厂、筑路、开矿等方式加大对华投资。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高达15亿美元,比甲午中日战争前增加5至8倍。这一变化反映了A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加剧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C,中国的领土主权逐步丧失D.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14,清末有人创作《时局图》并题诗:“沈沈(沉沉)酣睡我中华,那(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似裂瓜。”该诗瞥醒国民A追求自身幸福B.勇担家庭责任C.实现国家富强D.挽救民族危亡15.张簪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他于1895年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开启了“实业救国”之路。张謇投身实业的主要社会背景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战败求和C,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清政府颁布鼓励工商业发展法令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罐APP八年级素养·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1.B2.D3.A4.C5.C6.A7.D8.A9.C10.C11.D12.B13.甲、乙的观点都是片面的。(2分)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借助网络,我们就可以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大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但网络只是一个工具,需要人类去操控它,网络并不能代替人类完成所有工作。(2分)同时,我们也要了解网络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如借助网络传播虚假、不良信息,在开放的网络世界个人隐私易被侵犯等。我们应合理利用网络,不能完全依赖或远离。(2分)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做名合格的网络参与者。(2分)14.(1)①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2分)②一方面,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社区开办的“暑期托管班”为小安等孩子创造安全、有益的成长环境,这些都属于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满足了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需求,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支持。(2分)③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小安和同学们组成“环保小分队”,通过捡拾垃圾、宣传环保知识等行动,让社区公园环境更整洁,也带动了居民自觉爱护环境。这说明个人的努力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2分)(2)示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等。(一点2分,共4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15.(1)危害视力,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可能导致青少年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滋生违纪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可能引发网络安全和隐私泄露等问题。(一点2分,共6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①我们学习生活技能,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②我们学习行为规范,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遵守法律规范,学会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③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一点2分,共6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16.(1)①共同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他人和社会(如志愿服务、文化宣讲);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如成立团队、改编课间操);践行了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等亲社会行为表现。(一点2分,共4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②示例:到公园清扫垃圾。(言之有理、答出一项即可,2分)(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作答,一点2分,共4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3)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等。(一点2分,共6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17.(1)网络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一点2分,共4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建议1:控制上网时间。理由:防止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建议2: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授予App权限。理由:防范电信诈骗,维护隐私安全。(建议和理由各2分,共8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3)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网络贡献向上向善力量,建设网上精神家园;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行动;共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扬主旋律,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创新者。(一点2分,共6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八年级素养·道德与法治P上册第一单元选择题非选择题题号总分1~121314151617得分注意事项:1.满分100分,作答时间60分钟。2.答题时可参考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及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2025年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中学生小华与父母一同走进纪念馆,观看照片、文物等。对于中学生而言,参观该场馆()①是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②可以远离网络生活,消磨暑假时间③是学习知识、增长才能的唯一途径④能使人深刻体会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与抗争历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老幼皆宜的公园,宽阔平坦的广场,配套完善的体育设施,安静温馨的图书馆…这些公共空间()①不利于磨砺坚强意志②只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③需要大家共同建设和维护④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下面场合中,人们能够从中获得精神滋养的是A.图书馆B水果市场C.汽车修理)D.火车站4.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从父母那里,我们学会了走路、吃饭等生活技能;从老师那里,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从同学们那里,我们学会了团结互助…这说明()A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B.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只能依赖他人C.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D.我们可以从社会中获得想要的一切5.社会关系依据其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句子体现业缘关系的是()A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B.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C.曾记同窗日月酣,未忘分道梦魂憨D.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6.今天,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C③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福APP①持续不断学习,促进个人全面发展②只在学校学习,丰富知识储备③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社会生活④参加工作以后,不再学知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2025年7月1日至15日,安徽师范大学选派18名优秀学子组成支教团,赴六安市叶集区洪集镇会馆村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支教活动,聚焦乡村儿童成长需求,旨在为乡村儿童拓宽视野、激发兴趣、提升素养。这主要体现了亲社会行为中的()A.分享B.合作C.谦让D.帮助他人8.清晨,用手机扫一辆共享单车,骑车上班;中午,对着手机屏幕眨眨眼,外卖订单支付完成;傍晚回家,用手机遥控提前打开空调,到家就能感受适宜温度…如今,利用互联网的场景在百姓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变化表明()A.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B.人脸识别必然会造成信息泄露C.百姓生活受到了诸多束缚和限制D.当今时代变化莫测,令人难以适应9.自2025年5月20日起就“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据介绍,这次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分别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十五五”规划建言专栏,广大网民可进人相关页面建言献策。这()A表明网络是征求意见的唯一途径B.确保了“十五五”规划合理科学C.表明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D.方便了网民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10.“天官课堂”借助太空实验与天地互动,传播航天知识,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在“天宫课堂”天地连线互动中,网络发挥的作用有()①完全替代传统人际交往②促进知识传播与人际交流③打破空间限制,实现实时沟通④为科普教育提供最佳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合理使用网络。以下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通过网络搜索并抄袭作业答案B.在网络上转发各种消息,结交新朋友C.只要有空就刷手机,不和家人交流D.利用网络在线学习,完善自我12.观察右图,“人肉开盒”的行为肉①宣泄了负面情绪②传递了网络正能量③符合人之常情④没有遵守道德和法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4分)13.(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推动网络传播方法、渠道不断创新,算法不断优化,运算不断加速,由此而来的智慧社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这也引发了同学们对网络的讨论。网络能代替人类完成所有工作,让生活更便捷,我们可以完全依赖它。网络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应该远离它。甲请对两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福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历史答案.pdf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答案.pdf 安徽省无为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八年级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pdf 安徽省无为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PDF版,含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