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跨学科项目设计:AI带我畅游武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跨学科项目设计:AI带我畅游武汉

资源简介

信息技术跨学科项目设计
《AI带我畅游武汉》
跨学科视角下的旅行规划与实践
活动背景
教育部《关于加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课程、教材、教学数字化变革。武汉历史悠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独特,完美融合了历史人文、自然风光、现代都市和美食文化。黄鹤楼、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长江大桥、省博物馆、户部巷、昙华林各具特色,更是一个美食天堂,“过早”文化、各种特色美食非常出名。适合选择武汉最具代表性地点了解武汉特有的特色文化,借助AI工具开展武汉两日游出行规划的综合实践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语文、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旅游规划问题。
本活动适用四、五年级学生,这一阶段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优势: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简单的出行经历;具备基础的计算机和平板操作能力,大都有使用常用APP的经验。
不足:依赖大人,自主规划意识薄弱;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有限;经费预算、线路与内容攻略、风险规避等概念需要具体引导。
本活动以“规划一次武汉市两日游”为驱动任务,整合信息技术、数学、语文、美术、劳动等学科与课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适用年级
小学四-五年级
三、时间安排与任务分解
本次活动拟用4课时+2天完成
时间安排 任务要求 实践 场域 跨学科素养
第一课时 确定主题,划分小组,明确任务,学习AI工具使用 信息技术教室 信息技术
第二课时 分组活动,自主设计两日游路线与攻略;绘制路线图; 数学+美术+信息技术+劳动
第三课时 旅行攻略成果展示,人机结合,展示本组路线与攻略,评价 信息技术+语文
2天自主实践 学生按前期规划与设计,小组或家人自主完成武汉市旅行,视频记录旅行收获。 社会实践 劳动实践+信息技术+语文
第四课时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图文、视频、文字等形式,集中分享、展示旅行经历与收获,完成一篇武汉城市游记。 教室 语文+美术+信息技术
四、活动目标
1.价值体认:了解规划的重要性,感受将想法变成具体计划的乐趣;体会数字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改变,体验人工智能的便捷;在实践中感受武汉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责任担当:在小组合作中,明确个人分工,承担分内任务。能清晰地介绍自己的贡献,并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作品,感受个人在集体与社会生活中,应承担、能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3.问题解决:能熟练使用AI工具,获取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借助AI工具,制作思维导图旅行线路图等;会结合社会生活知识与经验以及信息搜集,做基本的旅行攻略;能清晰地介绍自己的计划,并回答同学提出的简单问题;能借助互联网、寻求帮助、小组合作,在旅行中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4.创意物化:完成并借助数字人清楚讲解《旅行计划书》;能借助PPT、图表、线路图等可视化成果,呈现本组方案与设计;旅行结束后,会整理旅行收获,物化旅行成果。
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学习并使用AI技术,解决旅行规划与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五、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方法指导:确定主题、明确任务、制定计划、方法学习(第1、2课时)
第二阶段 自主实践:小组合作、形成攻略、自主实践、创意物化(第2 课时、2天实践)
第三阶段 展示评价:分组展示、多元评价、活动感言、课后生成(第3、4课时)
第1课时 明确主题 方法指导
一、情境导入,引入主题
1、播放具有武汉地方文化特色的小视频
学生讨论1:你去过哪些地方?想去哪些地方?自由发言
二、合作探究,方法指导
1、问题驱动一:大家想去的地方很多,如果只有两天时间,你会选择哪些地方?
学生讨论:自主选择目的地。自由发言,形成目的地清单。
2、问题驱动二:在两天时间里,你选择这些地方合理吗?(引导学生从时间合理性、空间合理性、距离合理性三个方面考虑)
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初步结论。
3、引入AI:根据以上问题,教师引入第一个AI(如DeepSeeK),让AI来帮我们合理选择目的地。指导学生通过关键词使用AI功能,了解AI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4、分组讨论,提出问题
根据目的地选择,确定几条不同主题(如美食、红色、人文、科技、商业、大学等,亦可组合)的武汉两日游旅行路线并按路线分组,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小组;小组讨论,如果去玩两天,需要做好哪些攻略和准备。
线路 游玩景点(3-5个) 主题特点
第一条路线 …… 美食、商业
第二条路线 ……
学生分组讨论:要想玩好,必须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分类统计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行、住、食、学”对问题进行分类,用“问题分类统计表”记录各类问题数量(如出行类?个、美食类?个、住宿类?个、景点类?个)
问题类型 主要问题 解决方法(AI工具)
交通问题 1…… 2……
住宿问题
饮食问题
其他问题
5、认识AI,方法指导
教师推荐不同AI工具:智能思考类、导航类、吃住类APP,建议学生使用这些APP进行攻略。
制定方案,合理分工
根据活动需要,制定小组活动方案,合理分工,如明确“数据记录员”、“资料收集员”、“讲解员”等角色。
计划完善:各组展示文字计划,互评补充,进一步完善。
第2课时 小组合作 自主设计
一、回顾分享
展示可用AI及功能列表;
小组自愿分享AI使用经验。
二、分组探究,形成攻略
各小组根据本组选择的旅行路线,分工合作,完成搜索信息、选择有用信息、合理规划行程、选择出行住宿方式、根据需要准备物资与经费,绘制旅行路线图,形成详细的武汉两日游旅行攻略,以及费用预算。
重点关注:
衣:看天气,根据出行方便与否,选择合适的衣着;
行:选择合适的出行工具;注意产生的费用;
住:选择合适的住宿酒店;注意产生的费用;
食:了解周边美食及餐饮店;注意产生的费用;
玩:景点、门票、背后故事、文化特征等;注意产生的费用;
安全:根据本组线路特点,制定安全预案
三、制作完成《旅行计划书》
借助AI工具,完成本组最终版的旅行计划书。
四、教师布置下一节课展评的人机结合的展示要求,各小组课后自行进一步完善展评方案。
第3课时 展示评价 总结反思
一、明确规则,提出要求
1.明确规则:公布展示顺序、时长、要求及评分标准,鼓励大家做文明的“小听众”和“小评委”。
2.分组展示:各小组交流本组制定的旅行攻略,听听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记录在表格中。
3.评选“最佳规划团队”、“最佳表达奖”、“最佳攻略”
二、“武汉两日游攻略”展示与评选
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本组旅行攻略
根据评分标准,结合AI工具,评价各组的旅行攻略。评选最佳。
三、活动总结,多元评价
1.学生自评:每人填写“自评表”,进行星级评价
2.教师评价:结合观察记录,肯定优点,指出改进方向
3.引导学生分享:“通过这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下次假期,大家可以用学到的AI工具和跨学科知识,给家人规划一次短途旅行。”
4.布置实践任务
(1)利用国庆假期,全班同学可以小组合作或家人旅行的方式,按本组设计的旅行攻略,完成一次真实的武汉两日游。建议通过手机记录、实物留存、文字记录等方式,记录旅行所见所闻所感。
(2)旅行结束后,整理资料,借助AI技术可视化呈现旅行见闻与感受,为后面的展示交流做好准备。
(3)写一篇游记,公开分享。
附:旅行攻略展示评价标准,参照本标准对活动进行评价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与标准 评价主体
参与实践 独立承担实践任务;与其他合作完成任务;主动分享; 师评、小组评
AI应用 能使用多种AI工具完成任务 自评
合作表现 承担小组分工,配合他人实践,完成活动任务 小组评
交流表达 积极表达、主动分享、认真倾听、口齿清晰 师评
成果物化 物化成果美观、实用、有创意、科学使用AI功能 自评、他评
(两天旅行实践、第四课时实践成果分享展示,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