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七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月考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七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月考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联盟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质量调研
九年级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C D C A C A A D A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7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3. 粗 斜面 密 甲
14. 减小 减小 1.5×105
15. 费力 100 80
16. 0 3
17. 弹性势 动 做功
B 小
18. 变大 不变 变小
19. 6 240 96
20. 36 40 10 变大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 49 分.解答 22、23 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21.
图1 图2 图3
22.(1)1.44×108 (2)50% (3)8000
23.(1)1500 (2)1875 (3)33.3%
24.(1) 是 右 (2) F1l1= F2l2
(3) ③④ (4) C
25.(1) 刻度尺 秒表 (2) 上升的高度h/m
(3) (4) 变小
26.(1) 匀速 88.9
(2) 变大 变大 A
(3) 动滑轮重力 变小
27.(1) 撞击木块时 做功 变小
(2) 当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 大于 (4) B
(5) 速度的平方 122.5
28.(1) 动 木桩被打入沙中的深度 甲
(2) 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高度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3) AC
(4) 乙、丙两物体对木桩做的功相同联盟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质量调研
九年级物理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7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 49 分.解答 22、23 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21.
图1 图2 图3
22.(6分)
23.(6分)
24.(1) (2)
(3) (4)
25.(1) (2)
(3) (4)
26.(1)
(2)
(3)
27.(1)
(2)
(3) (4)
(5)
28.(1)
(2) (3)
(4)
1
F联盟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质量调研
九年级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是仿照人的手臂设计的我国天宫空间站的机械臂。下列工具使用时与机械臂属于同类型杠杆的是
A.瓶盖起子 B.筷子 C.核桃夹 D.老虎钳
2.下列单位中不是功的单位的是
A.W s B.J C.J/s D.N m
3.对同一滑轮组,下列各措施中不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 B.改用质量小的动滑轮
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D.在轮轴处加润滑油,减小摩擦
4.下列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A.从地上捡起一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所做的功约为10J
B.一位初中生以正常速度从一楼走到三楼,上楼的功率约为1500W
C.一个机械经改进后其效率可达100%
D.家用轿车发动机的功率可达100kW
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A.仍然平衡 B.右端下降 C.左端下降 D.匀速转动
6.下列有关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 B.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7.下列四幅图中,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相互转化的是
A.用弓将箭射出 B.上升的滚摆 C.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
8.下列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重力对足球没有做功
B.吊车吊着重物使其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过程中,吊车对重物做了功
C.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内对杠铃要做很大的功
D.用相同的力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所做的功不同
9.如图所示是荡秋千的简化模型。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D点后返回,B、C两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B点动能大于C点
B.绳的拉力对小球做了功
C.球从B点到O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球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10.小明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图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需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B.实验过程中,要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C.探究动滑轮时,弹簧测力计的实际示数要大于物重的
D.探究定滑轮时,照图甲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手拉挂钩,如图丙,则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11.如图a所示,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拉力分别为F甲、F乙,此过程相关数据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装置中的两个物体G甲=G乙
B.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C.两滑轮组中甲装置有用功大
D.两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相等
12.杆秤是从我国古代沿用至今的称量工具。如图是小明制作的杆秤示意图,使用时,将物体挂在秤钩上。此秤最大称量值是10kg,秤砣最远可移至E点。某次称量时,提起C处秤纽称一袋质量为2kg的荔枝,移动秤砣至位置D,使秤杆达到水平平衡(秤杆和秤钩的质量忽略不计,AB、BC、BE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秤砣质量为0.5kg
②C与D之间的距离为0.25m
③提起C处的秤纽,此时的最大称量值<10kg
④如果秤砣磨损,测量结果会比真实质量偏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3.小兵在家里的工具箱中翻出了下列工具。如图﹣1所示,螺丝刀是轮轴的一种应用,手柄 ▲ (选填“粗”或“细”)一些的螺丝刀使用起来更省力;螺丝钉的螺纹相当于 ▲ (填一种简单机械),螺纹越 ▲ (选填“密”或“稀”)拧起来越省力。如图﹣2所示的两种剪刀,要剪开铁皮应该选用 ▲ (选填“甲”或“乙”)。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在九三阅兵中,中国空军的运油﹣20空中加油机与两架歼﹣20战斗机组成编队,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当加油机为歼﹣20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时,若加油机保持原有高度和速度匀速飞行,但其自身总质量因输出燃油而减小。在此过程中,加油机的动能 ▲ ,重力势能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某架歼﹣20以60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发动机的功率为9×104kW,发动机提供的推力为 ▲ N。
15.如图所示,是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传统提水工具“桔槔”,用绳子系作一根直的硬棒的O点作为支点,A端挂有重为60N的石块,B端挂有重为20N的空桶,OA长为1.2m,OB长为0.6m。使用时,人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此时桔槔为 ▲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拉力为 ▲ N ;当桶内装满重为180N的水后向上拉绳缓慢将桶提起,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拉力为 ▲ N。(硬棒质量、摩擦忽略不计)。
16.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向右力F将重100N的物体水平拉动3m,用时10s重力做功 ▲ J,拉力做功的功率 ▲ W。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做的自动回转“魔罐”,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当他将“魔罐”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滚出后,它还能自动滚回来,“魔罐”能滚回来是因为 ▲ 能转化为 ▲ 能。如图乙、丙所示,是小华制作的“会跳的卡片”,用手把它平压在桌面上,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手后,卡片就会弹跳起来,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 ▲ ,具有弹性势能;图中A为外表面、B为内表面,实验时应把 ▲ (选填“A”或“B”)表面紧贴在桌面上;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豁口间的距离越大、豁口的深度越 ▲ ,卡片可以弹跳得更高一些。
18.嫦娥五号返回器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如图所示为其着陆轨迹简化图,AB段返回器离地球越来越远,它的重力势能 ▲ ;BC段返回器的机械能 ▲ ;CD段返回器的机械能 ▲ 。(以上三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如图所示,用40N的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绳子的一端,使重50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 m,拉力F做的功为 ▲ J,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 ▲ N。
20.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OC,B为OC的中点。在C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h=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则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 ▲ J,总功是 ▲ J,木棒重为 ▲ N(不计摩擦)。若不计摩擦,将重物移动到B点,仍在C点用与原来方向相同的力将它匀速提升h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将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 49分.解答 22、23 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21.(6分)根据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1、F2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1 为F1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F2的力臂l 2及力F1.
图1 图2 图3
(2)如图2所示,利用羊角锤撬钉子,其中O为支点,请在锤柄A点作出最小动力F和其力臂l。
(3)如图3所示,请画出滑轮组的绕法,实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22.(6分)骊山盘山公路也西安的一处网红打卡地,这段公路全长大约9000m,海拔落差高度约1000m,共计15道弯,似玉带环绕,层层叠起。有一辆新能源纯电动客车,满载乘客时总重力为7.2×104N,现以80kW的恒定功率,5m/s的速度沿盘山公路从山底匀速行驶至山顶。假设行驶过程中客车所受重力和阻力大小均恒定不变,g取10N/kg。
(1)整个过程中,汽车电动机所做的总功为多少?
(2)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汽车沿盘山公路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多少?
▲ ▲ ▲
23.(6分)如图所示是一种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在40s内将6000N的物体匀速起吊10m,此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F为2500N,(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钢丝绳中拉力的功率;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低于多少时,该装置不再省力。
▲ ▲ ▲
24.(5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位置静止,此时杠杆 ▲ (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我们常把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 调,直至在水平位置平衡;
(2)通过如图乙的实验装置,多次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用F1、F2、l1、l2表示)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0 10.0 0.5 20.0
2 2.0 15.0 3.0 10.0
3 3.0 5.0 1.0 15.0
4 0.5 20.0 2.0 5.0
(3)接着小明用如图丙装置,在杠杆左侧A点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在左侧的B点用弹簧测力计(未画出)拉杠杆。当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为 ▲ (选填序号)。
①2.0N ②2.5N ③3.0N ④3.5N
(4)小明又换用可变形杠杆如图丁(AOB可绕O点转动)进一步研究,在A点挂重物G1,在B点挂重物G2,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使OB向下折一个角度,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B'点对应B点),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则G2应该移动到位置 ▲ (选填字母)。
A. ①点处 B. B'点处 C.②点处 D.③点处
25.(5分)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如图所示,小星同学能连续做10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动作。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想估测小星同学做10个规范动作时的功率。
(1)所需要的测量器材有体重计、 ▲ 和 ▲ ;
(2)下表是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表格a处应填上: ▲ ;(表格第二行空格不需要填写数据)
小星的质量m/kg a 总时间t/s 功率P/W
(3)小星同学做引体向上的功率表达式P= ▲ (利用表中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在训练过程中,臂力小的小明借助弹力带进行训练,他用脚蹬弹力带,弹力带对他施加一个向上的力,随着小明身体上升,弹力带对他向上的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
26.(7分)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一。
表一
序号 钩码/N 钩码上升距离/cm 拉力/N 绳端移动距离/cm 机械效率/%
① 2 10 0.8 30 83.3
② 4 10 1.5 30
③ 6 10 2.2 30 90.9
(1)实验中都应竖直向上 ▲ 拉动弹簧测力计;第②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发现:钩码重力变大,额外功 ▲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下同),机械效率 ▲ 。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 ▲ 中的方法是与本实验同理的。
A.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
B.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C.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
(3)小华用该滑轮组继续探究,她把不同的磁铁吸附在动滑轮边框上以改变动滑轮的重力,重物每次上升高度均为10cm。不计绳重,实验数据如表二。
表二
序号 G物/N G动/N F/N η%
① 6.0 1.0 2.5 80.0
② 6.0 1.9 2.9 69.0
③ 6.0 3.2 3.4 58.8
分析数据可知,在物重不变的情况下,减小 ▲ ,可以提高机械效率。动滑轮变重时,由摩擦引起的额外功占总额外功的比值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8分)如图甲,小华用小球和木块来“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本实验研究的是小球在 ▲ (斜面上/撞击木块时/撞击木块后)的动能大小;实验中比较动能大小时,实质是比较小球对木块 ▲ 的多少。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 ▲ (变大/变小/不变);
(2)完成图甲、乙所示的操作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 。
(3)甲实验中,若先让质量为m的小球从斜面h高处由静止下滑,测出木块被撞击的距离为s1,接着他立即让同一小球仍从斜面h高处由静止下滑,测出木块被撞击的距离为s2,则s1 ▲ s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后,小华又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如图丙所示,观察到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情况是 ▲ 。(铁球滚动时所受摩擦力忽略不计)
A.质量大的铁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较远
B.质量不同的铁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相同
C.质量小的铁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较远
(5)小华又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进行了拓展实验如图丁所示,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和滑行的距离,数据如表所示(小车的质量为0.1kg)。
实验次数 1 2 3 4
小车初速度v/cm s﹣1 8 16 24 32
小车滑行的距离s/cm 10 40 90 160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质量相同时,小车的动能与 ▲ 成正比;当小车的初速度为28cm/s时,小车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为 ▲ cm。
28.(6分)小龙在研学时发现,强夯机(如图a所示)在打夯时,夯锤的质量越大,被提升得越高,地面被砸出的坑就越深。由此,小龙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小龙和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图b所示的“模拟打桩”实验,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已知物体质量m甲=m乙<m丙,实验时,让物体从木桩正上方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将木桩打入沙中。
(1)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 能,可以通过比较 ▲ 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由图b可判断:物体 ▲ (选填“甲”“乙”或“丙”)释放前的重力势能最小;
(2)通过图b中A、B两木桩被打入沙中的深度,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 ;
(3)通过图b中 ▲ 两木桩被打入沙中的深度,可以得出初步结论:物体下落的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4)由图b中B、C两木桩被打入沙中的深度相同,能说明物体乙、丙释放前的重力势能相同,你的理由是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