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测):(必修3)专题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原卷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测):(必修3)专题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原卷版)

资源简介

第24讲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三部曲

【基础达标测试】
(总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习近平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这启示我们,必须(

A.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全面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D.深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建设运动
2.安徽亳州中小学推行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把国学经典融入常态化学习,让传统美德逐渐走进学生的心里。这表明(

A.教育丰富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
B.教育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C.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方式不断发生变革
D.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张文深市长在2015年焦作市政府工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 )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市的创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这充分体现了焦作市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这是因为(

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②教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教育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④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汉字是现今唯一能表意的文字,一点一横、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撇一捺,苍劲有力,尽显中华神韵,一笔一画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信息,字字都彰显久远与辉煌。今年全国政协会议,冯小刚委员提出了恢复一千个常用繁体字的议案。这表明(

①繁体字比简体字更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②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文化的发展与继承是分不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B.鹦鹉学舌,亦步亦趋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6.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正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道路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从《文化生活》角度,这句话告诉我们(

A.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B.要继承传统的文学艺术
C.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D.传统文化应该全部抛弃,重新创造新文化
7.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这启示我们(

A.传统文化都可为我所用,要全部继承
B.传统文化都不符合时代特点,要全部抛弃
C.否定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
D.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8.孔子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老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道生万物”、庄子的“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至今仍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中繁衍生息。这主要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D.传统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9.城镇化进程不能以牺牲传统古建筑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为代价,要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乡土味道,特别是要保护一些有几百年甚至上万年历史的村庄,要记得住乡愁。这说明(

A.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古村落保护是全面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古村落保护有利于发挥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
D.古村落保护有利于充分挖掘传统村落中的经济价值
10.中、日、韩虽然都使用筷子,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质和形状却有差异。中国筷子多为平头竹筷子,韩国为空心不锈钢筷子,日本则为尖头竹筷子。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8亿以上的人使用筷子,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的用筷习俗皆由我国传入,在东亚影响十分广泛,被形象地称为“筷子文化圈”。这体现了(

①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②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和媒介
④文化遗产是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和文化成就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现代绘画大师。他继承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了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者融之。”这表明(

①文化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实现传承
③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④文化创新能增加传统文化的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2.对于传统艺术或者老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

A.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B.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
C.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D.文化具有继承性
13.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 )收集了300多件上至先秦下讫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鞋,并认真研究“张良跪履”“谢公屐”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鞋与小说、鞋与民间美术、鞋与文学等结合起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鞋。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说明(

A.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B.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
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D.对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要发展
14.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
( http: / / www.21cnjy.com / )缪”为主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单纯而又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启示我们要(

A.全面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B.加强文化交流,变革多样文化
C.开展特色活动,传递中华文化
D.坚持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
15.广西玉林“狗肉节”
已经有几千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传统,因为过于残忍,今年动物保护主义者和民间习俗捍卫者不出所料地再度爆发了争论,为该不该吃狗肉纷纷激烈交火。对此我们认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不能取消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应继承
③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6.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 )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14年重阳节,央视综艺频道推出《九九艳阳天——陪着爸妈过重阳》直播节目,呼吁儿女的陪伴、亲情的融合,给践行“孝老爱亲”价值观提供了新思路,让观众深深体会到“陪伴,是最长情的表白”。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谈谈你对“陪着爸妈过重阳”的理解。
17.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但今年春节大家不是在团聚,不是在沟通,而是热衷于“抢红包”。
然而,关于“抢红包”的争论声音也一直未断。第一种观点认为:“抢红包”冷了亲情、
“抢红包”玩物丧志,、
“抢红包”者已经“走火入魔”。
第二种观点认为:“抢红包”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刷新、升级,身在两地的人,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互发“红包”。在“抢红包大战”中,大家就是图一乐。
运用“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的合理性。
【能力提高测试】
(总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不烧纸钱、不放鞭炮,漫天纸灰和烟
( http: / / www.21cnjy.com / )火正逐步被鲜花、绿树、薄酒所取代……2013年4月的清明节,北京怀柔区百姓“低碳”观念深入人心,鲜花祭奠、绿树祭奠、网上祭扫等低碳且又文明绿色环保的方式,成为祭奠先人的新时尚。这种新时尚表明(

①改造腐朽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观念更新是推动文化自身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传统的文化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逐渐消解
④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选项能体现漫画寓意的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 )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4.“新中装”在北京APEC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 )议上闪亮登场。“新中装”将民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

①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的
②传统文化有稳定性但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③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
④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5.春夏秋冬雨露霜雪,2000多年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先人观天时万物,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曾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人们奉为圭臬。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立,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节气中所体现出来的“天地人”合一的共生理念,绵延至今。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传统文化注重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和享用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③④
6.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围绕“国是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勤为本、俭养德、孝为先”等主题创作的剪纸画,是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有机融合的生动体现。这一艺术创作形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决定着中华文化发展方向
B.扩大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
C.打破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
D.推动了文化在实践中变迁
7.“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之本。古人把它看作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强调晚辈对长辈的绝对顺从;现代我们提倡的“孝”,则是晚辈在平等基础上对长辈的孝敬、关爱和陪伴。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
③文化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家规是孩子行为培养的根基。老北京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有许多家规,例如:不许吧唧嘴儿;不许叉着腿儿;不许搅菜碟儿;不许筷插碗儿;不许不称长辈您;不许说瞎话儿;未嫁姑娘不许站在窗前往外看……对于这些传统的家规,我们应该(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固守传统,独树一帜
③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摒弃传统,顺应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下列对教育的文化力量认识正确的是(

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教育是年轻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0.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看,下图漫画《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诉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传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发展是传承的必然要求
③要辩证的对待传统文化
④创新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②④
11.中式茶楼是中国传统文化因子荟萃之地,浓缩着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和生活艺术。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用屏风、帘栊、栏杆、回廊巧妙分割空间。内置古朴庄重的中式家具,挂走笔泼墨的字画条幅。摆黑白子于几上,陈书典于架中。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喜欢在茶楼小坐,听素琴之音,品醇香之茗,聊天南海北之事这体现了(

①传统思想影响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方式
②传统风习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③中国传统文艺独具特色,引人入胜
④传统文化精彩纷呈,均历久而弥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2.2015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 )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于敏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李克强讲话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有利于大众传媒手段更新
③科技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④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伐科技的运用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2000多年前,老子说:“上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 )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涓涓细流,泽被万物。习近平主席引用老子的话,期望亚太经合组织以太平洋之水结缘,使太平洋成为太平之洋,友谊之洋,合作之洋,实现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繁荣、进步。
这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源头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14.在城镇化的浪潮中,许多富有特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中“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人们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原因是(

①乡村承载传统文化,乡村衰落是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现象
②乡村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生活选择
③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有利于增强人们认同感和归宿感
④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某校召开“读经典、诵古文、学英模贤
( http: / / www.21cnjy.com / )达”活动筹备会。会议讨论制定了《“读、诵、学”活动暨第三届读书节实施方案》。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这说明教育(

①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2014年10月15日,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材料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1)结合材料一,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10分)
(2)
结合材料二,试列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价值理念,并写出一句体现这一价值理念的名言(例: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4分)
17.
“有钱就是任性”是网友调侃一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诈骗事件而引用的网络流行语,在各大网络平台火爆使用。总理是用草根的语言表达民众的心声,传递了正能量,此语一出即被舆论热捧,,成为网络热词。“大道至简”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指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