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一、填空题1.(2024八上·吉州期末)南北朝傅翕的绝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其中“步行骑水牛”一句,人骑在牛背上,以牛为参照物,人是 的;“桥流水不流”一句,桥流是以 为参照物的。【答案】静止;水【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析】【解答】人和牛的运动状态一致,所以 以牛为参照物,人是 静止的, 桥流水不流 说明桥和水的运动状态不一致,以水为参照物,桥是运动的。综上第1空为静止;第2空为水【分析】根据物体相对运动填空物体与参照物的运动状态一致,则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物体与参照物的运动状态不一致,则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2.(2024八上·吉州期末)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开幕式上演员用弦乐器弹奏的优美音乐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演员不断用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答案】空气;音调【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声音通过空气传播,按压琴弦位置改变振动频率,改变了音调综上第1空为空气;第2空为音调【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特点、减弱噪音的途径判识选项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3.(2024八上·吉州期末)如图所示,足球裁判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辅助任意球的判罚,几分钟后这条白色的直线会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条白色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该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答案】升华;吸热【知识点】升华及升华吸热【解析】【解答】白色固体变成气体为升华,该过程吸热综上第1空为升华;第2空为吸热【分析】根据升华填空升华为固态直接变为液态,会吸收能量,如雪人变小4.(2024八上·吉州期末)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若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小明需要戴的超薄镜片的边缘厚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小明戴上此镜片之前看到物体的光路图为图 (选填“甲”或“乙”)所示。【答案】大于;甲【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解答】近视眼为晶状体变薄,光线提前汇聚,所以需要厚度大于0.05mm的凹透镜进行矫正,光路图为甲综上第1空为大于;第2空为甲【分析】根据近视眼的特点填空近视眼为晶状体变薄,光线提前汇聚,所以看不清物体,需要凹透镜发散光线,矫正视力5.(2024八上·吉州期末)如图甲为手机防疫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其原理类似百叶窗,结构简图如图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 (填写光的原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 (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答案】直线传播;减小【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光成直线传播,防窥膜挡住光的传播路线,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同,减小间距可是防窥效果更好综上第1空为直线传播;第2空为减小【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填空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有影子的形成、日食、小孔成像、激光校准等6.(2024八上·吉州期末)在空间站用钢笔书写时,由于失重墨水不会自动往下流,导致书写断断续续,为此出现了一种“太空圆珠笔”,利用压缩氮气将墨水不断压出,如图所示。书写过程中,笔芯内墨水的质量 ,笔芯内氮气的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答案】变小;变小【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墨水在书写过程中不断减少,质量减少,氮气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变小综上第1空为变小;第2空为变小【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m/v计算物体密度的计算:墨水在书写过程中不断减少,质量减少,氮气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变小7.(2024八上·吉州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球竖直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每隔0.02s闪亮一次),据此记录,两球均从下落到处时, (选填“甲”或“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答案】甲;3∶5【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匀速直线运动为相同时间间隔下落高度一致,所以甲做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s=vt可知,路程相同,速度和时间成反比,甲乙时间间隔之比为5:3所以速度之比为3:5综上第1空为甲;第2空为3∶5【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s/t计算分析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为相同时间间隔下落高度一致,所以甲做直线运动,计算公式v=s/t,路程相同,速度和时间成反比,甲乙时间间隔之比为5:3所以速度之比为3:58.(2024八上·吉州期末)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 、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一天晚上,小明正在学习,突然电灯熄灭了,小明想,电灯为什么熄灭?可能是灯丝断了。这个过程中,“可能是灯丝断了”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答案】力;猜想与假设【知识点】物理学方法【解析】【解答】 理学是研究声、光、热、 力、电、磁等物理现象的学科, 可能是灯丝断了”属于科学探究的 属于猜想与假设综上第1空为力;第2空为猜想与假设【分析】根据物理学方式填空物理学是包含众多方法的学科:控制变量法、类比法、转换法等探究某个问题的正确方法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二、选择题9.(2024八上·吉州期末)下列数据最接近一个普通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是( )A.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1.5mB.质量约是0.05tC.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约为20sD.正常的体温大约是24℃【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质量及其特性;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解答】A、 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0.7m ,A错误B、质量为50kg=0.05t,B正确C、 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5s,C错误D、 正常的体温大约是36℃ ,D错误综上选B【分析】根据以上物理常识的积累即可判断此题目1、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质量,如一枚鸡蛋为50g,中学生质量为50kg,质量为50kg=0.05t2、熟悉生活重常见的温度,如体温为37℃,令人舒适的温度为24℃,3、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中学生身高160cm,课桌80cm, 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0.7m4、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心跳一分钟70次,走路的速度1.2m/s,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5s10.(2024八上·吉州期末)在物理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多种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运用了转换法B.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寻找像的位置,运用了等效替代法D.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运用了理想实验法【答案】D【知识点】物理学方法【解析】【解答】A、 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运用了转换法 ,A正确B、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正确C、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寻找像的位置,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C正确D、 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运用了物理模型法,D错误综上选D【分析】判断物理学方法时结合研究对象特点进而明确采用的研究方法1、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动能、电能)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如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2、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如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空气流速,所以探究温度与蒸发快慢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空气流速,运用了控制变量法3、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仪器有白纸、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蜡烛点燃,B蜡烛熄灭(使用B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判断像物大小关系,等效代替法),光线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方便观察像的位置4、物理模型法:物理模型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来研究和学习物理、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所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运用了物理模型法11.(2024八上·吉州期末)“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答案】A【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解析】【解答】A、 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A正确B、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错误C、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错误D、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热 ,D错误综上选A【分析】根据凝固、熔化、液化、汽化、升华、凝华判识选项1、凝固为液态变化为固态,释放热量,如下雪、结冰;2、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3、汽化为液态变为气态,会吸收热量,如:蒸发4、凝华为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会释放能量,如雾凇、霜5、升华为固态直接变为液态,会吸收能量,如雪人变小6、熔化为固态变化为液态,吸收热量,如雪消融;12.(2024八上·吉州期末)如图所示,汽车电子后视镜通过摄像头成像,将车后方路况呈现在显示屏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只苍蝇在摄像头上,显示屏会出现苍蝇清晰的像B.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C.当后方车靠近摄像头时,显示屏上车的像变大D.普通后视镜与电子后视镜成像原理相同【答案】C【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A、苍蝇在显示屏上,像乘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不会出现苍蝇,A错误B、 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B错误C、 当后方车靠近摄像头时,显示屏上车的像变大 ,C正确D、 普通后视镜与电子后视镜成像原理不同 ,D错误综上选C【分析】根据透镜成虚像特点、三原色判识选项1、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2、三原色: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13.(2024八上·吉州期末)如图所示,对于下面四幅图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人观察地平线位置的日出时,太阳实际在图中位置B.乙图中光发生了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丙图中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D.丁图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光带排列情况【答案】B,D【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色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解析】【解答】A、太阳传播过程中经过大气的水蒸气会发生折射,实际位置在b,A错误B、 乙图中光发生了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正确C、 丙图中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C错误D、 丁图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光带排列情况 ,D正确综上选BD【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判识选项1、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如:海市蜃楼、彩虹的形成、岸面看水水变浅,光的色散,紫光最上,红光最下14.(2024八上·吉州期末)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公式可知,与成正比B.科考队员把岩石标本从南极带回北京,标本的质量不变C.蜡的密度是,表明蜡的质量是D.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答案】A,C,D【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解析】【解答】A、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A错误B、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C、 蜡的密度是,表明蜡的质量是,C错误D、 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D错误综上选ACD【分析】根据质量、密度的特点判识选项1、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体积变化而变化;2、质量不随形状、位置变化而变化三、计算题15.(2024八上·吉州期末)如图是我国“奋斗者”号无人潜水器,在某次下潜实验中,潜水器从刚没入水中开始以20m/s的速度匀速下潜,50s时悬在海中某一深度,并用声呐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2s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回波。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1)潜水器下潜50s的距离;(2)此海域的深度;(3)利用声呐发出超声波能否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什么?【答案】(1)潜水器在这50s内下潜的深度s2=v潜水器t=20m/s×50s=1000m(2)从发射超声波到12s后收到信息,超声波传播的路程s1=v声t'=1500m/s×12s=18000m收到信息时潜水器距海底的距离此海域的深度s=s'1+s2=9000m+1000m=10000m(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地球和月球之间有真空地带,不能利用声呐发出超声波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s2=v潜水器t 计算潜水器在这50s内下潜的深度2) 超声波传播的路程s1=v声t' ,所以受到信息的潜水艇据海底距离为0.5s1, 此海域的深度s=s'1+s23)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不能利用声呐发出超声波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16.(2024八上·吉州期末)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在上海举行,C919全机长度39m。(1)若北京直飞新加坡的距离为4500km,C919飞行的平均速度为750km/h,则飞机从北京飞抵新加坡的时间约为多少?(2)如图甲所示,牵引车拉动大飞机匀速通过51m长的人群(人群视为相对地面静止),该飞机完全通过人群需要40s的时间,则牵引车的速度为多少?(3)如图乙所示为该飞机从甲地飞到相距1500km的乙地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其中飞机匀速飞行阶段的平均速度为多少?飞机从甲地飞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答案】(1)北京直飞新加坡的飞机飞行的时间(2)该飞机完全通过欢迎人群队伍通过的路程s'=L人+L飞机=51m+39m=90m牵引车的速度为(3)由图乙可知,飞机在BC段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此阶段为飞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阶段,由图乙可知,飞机在BC阶段通过的路程sBC=1430km-80km=1350km所用的时间tBC=100min-10min=90min=1.5h飞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时速度由图乙可知,飞机从甲地飞到乙地的时间是tAE=120min=2h飞机从甲地飞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 计算京直飞新加坡的飞机飞行的时间2) 该飞机完全通过欢迎人群队伍通过的路程s'=L人+L飞机 ,根据速度公式计算 牵引车的速度为3) 由图乙可知,飞机在BC阶段通过的路程sBC 所用的时间tBC, 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时速度, 飞机从甲地飞到乙地的时间是tAE , 飞机从甲地飞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17.(2024八上·吉州期末)小红在艺术展上看到一个实心铜合金制成的艺术品,质量为5t,艺术品边上配有该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小球。小红测得实心小球的质量为64g,他将小球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8g。(1)请问该合金的密度是多大?(2)该艺术品的总体积是多少?(3)小红在展厅内买了一个用该铜合金制作摆件作为纪念,测得摆件质量为1.6kg,体积为0.21dm3,请通过计算判断此摆件是实心还是空心?若空心,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少?【答案】(1)实心小球的质量大于排开水的质量,故实心小球是浸没的,此时实心小球的体积等于排出水的体积该合金的密度是(2)该艺术品的体积为(3)此摆件中合金的体积为故该摆件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摆-V实=0.21dm3-0.2dm3=0.01dm3=10cm3【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 实心小球的质量大于排开水的质量,故实心小球是浸没的,此时实心小球的体积等于排出水的体积, 该合金的密度是2)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该艺术品的体积为3) 此摆件中合金的体积为 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摆-V实四、实验与探究题18.(2024八上·吉州期末)同学们用图甲中装置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小车从光滑斜面的上部A处自由下滑经AC中部的B处滑到斜面的下端C处。(1)练习停表使用时,小明的停表如图乙所示,停表的示数为 s;(2)图甲中组装器材时,将带有刻度的长木板一端用小木块垫起来,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 ;段的距离 cm,如果测得时间,,则小车通过段的平均速度为 m/s;(3)如图所示,能反映出小车在斜面上从A到C的运动图象的是____;A. B.C. D.(4)实验时小车放在斜面上部A处,若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小车通过前半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选填“大”或“小”);(5)实验结束后,小霞同学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小车的长度,若四次读数分别是6.18cm、6.01cm、6.00cm、6.02cm,该小车的长度应记为 cm。【答案】(1)187.5(2)准确测量时间;40.0;0.5(3)D(4)大(5)6.01【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解析】【解答】1) 停表的示数为 187.5s折射 第1空为187.52) 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 准确测量时间,SAB=40cm,SBC=40cm,所以速度为0.5m/s综上第1空为准确测量时间;第2空为40.0;第3空为0.53)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快,D正确,ABC错误综上选D4)整体时间偏短,所以速度偏大综上 第1空为大5)6.18cm为错误值,剩余3次的平均值为小车长度6.01cm综上 第1空为6.01【分析】根据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速度公式v=s/t、刻度尺的使用、长度的测量填空1、 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 计算求解,所用的工具为刻度尺和停表,为了使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应该测量小车运动时间,所以选择较缓的斜坡2、小车的运动特点:物体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快3、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中学设计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读书时要估计到分度值后一位4、长度的测量: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将物体紧贴刻度尺,视线与刻度尺刻度平行19.(2024八上·吉州期末)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2)如图乙中的(a)、(b)所示是水中气泡上升情况,则图 [填“(a)”或“(b)”]是水沸腾前的情况。烧杯中的水沸腾时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烧杯 (选填“内”或“外”)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3)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两位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完成实验,分别绘制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a同学所用水的质量 (选填“较大”或“较小”);(4)另一同学查阅资料得到下表信息,本次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选填“水银”或“酒精”)的温度计;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水银 -39 357酒精 -117 78(5)实验时物理老师将装有酒精的试管放入装有亚麻仁油的烧杯中如图丁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发现当试管内的酒精沸腾时,烧杯中的亚麻仁油却没有沸腾,由此可知亚麻仁油的沸点比酒精 (选填“高”或“低”)。【答案】(1)84(2)(b);内(3)不变;较大(4)水银(5)高【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解析】【解答】1)水温为84℃综上 第1空为842)b是沸腾前,白气是烧杯内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综上第1空为(b);第2空为内3) 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不变,a同学初始温度较高,但是加热时间相同情况,温差变化较少,所以质量较大综上第1空为不变;第2空为较大4)水的沸点为100℃,所以使用的为水银作为测温物质综上 第1空为水银5) 亚麻仁油的沸点比酒精 高综上 第1空为高【分析】根据液化、水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热量的计算、温度计的使用填空1、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气体遇冷回液化;2、水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水到达沸点时的特点为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气泡由小变大;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低于标准气压,沸点低于100℃3、热量的计算:原理为Q=cmΔt,根据加热时间代表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表明吸收热量越大),当加热时间相同时,温度变化少,物质的比热容大;加热时间过长,表明吸收热量较大,所以水的质量较多或者初温较低,或者没有加盖三种原因。4、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测温范围要高于待测物体温度的变化范围20.(2024八上·吉州期末)某同学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1)如图甲探究“光的反射”实验中要使用硬纸板显示光路,在硬纸板上发生的是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如果硬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硬纸板入射时,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接着他又探究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为确定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 (选填“”“”或“”)处观察蜡烛的像,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小明在该处 (选填“还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3)随后他完成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实验时凸透镜不动,不断改变物距,测出对应的像距,绘制出物距和像距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凸诱镜的焦距为 cm。图乙所示,光屏上有清晰的像(未画出),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只将凸透镜移到 cm刻度处,就可以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答案】(1)漫;在(2)a;还能(3)10;缩小;35【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析】【解答】1)硬纸板发生漫反射,光线发生反射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综上第1空为漫;第2空为在2)平面镜成像为虚像,所以在物一侧观察像所以选a,使用书本遮挡仍然能看到虚像综上第1空为a;第2空为还能3)在20cm处,物距等于像距,所以焦距为10cm,物距大于20cm,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折射光线的光路的是可逆的,所以物距和像距的位置调换仍然能看到像,所以凸透镜移动35cm处综上第1空为10;第2空为缩小;第3空为35【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透镜成像特点填空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虚像,物像等大、关于平面镜对称,2、透镜成像特点: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且光路是可逆的,调换物距和像距,仍然可看到清晰的像21.(2024八上·吉州期末)小宇的妈妈有两块大小不同的玛瑙,它们来自于同一块原石。小宇想了解玛瑙石的密度,利用自己网购的实验器材完成如下操作:(1)如图甲,将天平放在 上,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中央,接下来应该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后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央;(2)将小块玛瑙石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中后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玛瑙石的体积为 cm3;(3)将小块玛瑙石从量筒中拿出,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丙所示,则其质量为 g,并计算出小玛瑙石的密度是 kg/m3;(4)他想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大块玛瑙石的密度,发现大玛瑙石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聪明的小宇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①用天平测量大玛瑙石的质量m1;②将大玛瑙石放入盛水烧杯后测量烧杯质量m2,并标记水面位置;③捞出大玛瑙石,再补水到标记处后测量烧杯的质量m3;根据测得质量值得出大块玛瑙石的密度表达式为:ρ玛瑙= (用符号表示);(5)小宇测出的 玛瑙石(选填“大”或“小”)的密度更接近真实值。【答案】(1)水平桌面;右(2)10(3)29;2.9×103(4)(5)大【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解答】1)天平放置于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指针偏左,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综上第1空为水平桌面;第2空为右2)体积为30mL-20mL=10mL=10 cm3综上 第1空为103)质量为29g,密度为2.9 ×103 kg/m3综上第1空为29;第2空为2.9×1034)水的体积为,石头的体积为,石头的密度为综上 第1空、5)使用量筒测量时表面占有水分,质量偏大,所以大玛瑙石密度更接近实际值。综上 第1空为大【分析】根据测量物体密度试验、利用水测量待测物体的密度、误差分析填空1、测量物体密度试验:原理为ρ=m/v,使用的仪器为天平和量筒;天平的使用步骤:1、调零:天平置于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得指针指向刻度中央,2、 称重:是用镊子夹取砝码,测量时为左物右码,不断调整砝码和游码重量,使得天平重新平衡;测量为左物右码,为了准确测量物体质量需要:先测物体的质量,利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Δv,所以物体的密度为为m/Δv,量筒的使用: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对准液面最低处,进行读数。3、利用水测量待测物体的密度:要保证水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相同,水的体积为,石头的体积为,石头的密度为4、误差分析:使用量筒测量时表面占有水分,质量偏大,1 / 1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一、填空题1.(2024八上·吉州期末)南北朝傅翕的绝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其中“步行骑水牛”一句,人骑在牛背上,以牛为参照物,人是 的;“桥流水不流”一句,桥流是以 为参照物的。2.(2024八上·吉州期末)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开幕式上演员用弦乐器弹奏的优美音乐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演员不断用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3.(2024八上·吉州期末)如图所示,足球裁判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辅助任意球的判罚,几分钟后这条白色的直线会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条白色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该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4.(2024八上·吉州期末)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若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小明需要戴的超薄镜片的边缘厚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小明戴上此镜片之前看到物体的光路图为图 (选填“甲”或“乙”)所示。5.(2024八上·吉州期末)如图甲为手机防疫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其原理类似百叶窗,结构简图如图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 (填写光的原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 (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6.(2024八上·吉州期末)在空间站用钢笔书写时,由于失重墨水不会自动往下流,导致书写断断续续,为此出现了一种“太空圆珠笔”,利用压缩氮气将墨水不断压出,如图所示。书写过程中,笔芯内墨水的质量 ,笔芯内氮气的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7.(2024八上·吉州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球竖直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每隔0.02s闪亮一次),据此记录,两球均从下落到处时, (选填“甲”或“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8.(2024八上·吉州期末)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 、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一天晚上,小明正在学习,突然电灯熄灭了,小明想,电灯为什么熄灭?可能是灯丝断了。这个过程中,“可能是灯丝断了”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二、选择题9.(2024八上·吉州期末)下列数据最接近一个普通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是( )A.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1.5mB.质量约是0.05tC.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约为20sD.正常的体温大约是24℃10.(2024八上·吉州期末)在物理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多种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运用了转换法B.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寻找像的位置,运用了等效替代法D.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运用了理想实验法11.(2024八上·吉州期末)“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12.(2024八上·吉州期末)如图所示,汽车电子后视镜通过摄像头成像,将车后方路况呈现在显示屏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只苍蝇在摄像头上,显示屏会出现苍蝇清晰的像B.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C.当后方车靠近摄像头时,显示屏上车的像变大D.普通后视镜与电子后视镜成像原理相同13.(2024八上·吉州期末)如图所示,对于下面四幅图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人观察地平线位置的日出时,太阳实际在图中位置B.乙图中光发生了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丙图中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D.丁图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光带排列情况14.(2024八上·吉州期末)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公式可知,与成正比B.科考队员把岩石标本从南极带回北京,标本的质量不变C.蜡的密度是,表明蜡的质量是D.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三、计算题15.(2024八上·吉州期末)如图是我国“奋斗者”号无人潜水器,在某次下潜实验中,潜水器从刚没入水中开始以20m/s的速度匀速下潜,50s时悬在海中某一深度,并用声呐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2s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回波。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1)潜水器下潜50s的距离;(2)此海域的深度;(3)利用声呐发出超声波能否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什么?16.(2024八上·吉州期末)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在上海举行,C919全机长度39m。(1)若北京直飞新加坡的距离为4500km,C919飞行的平均速度为750km/h,则飞机从北京飞抵新加坡的时间约为多少?(2)如图甲所示,牵引车拉动大飞机匀速通过51m长的人群(人群视为相对地面静止),该飞机完全通过人群需要40s的时间,则牵引车的速度为多少?(3)如图乙所示为该飞机从甲地飞到相距1500km的乙地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其中飞机匀速飞行阶段的平均速度为多少?飞机从甲地飞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17.(2024八上·吉州期末)小红在艺术展上看到一个实心铜合金制成的艺术品,质量为5t,艺术品边上配有该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小球。小红测得实心小球的质量为64g,他将小球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8g。(1)请问该合金的密度是多大?(2)该艺术品的总体积是多少?(3)小红在展厅内买了一个用该铜合金制作摆件作为纪念,测得摆件质量为1.6kg,体积为0.21dm3,请通过计算判断此摆件是实心还是空心?若空心,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少?四、实验与探究题18.(2024八上·吉州期末)同学们用图甲中装置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小车从光滑斜面的上部A处自由下滑经AC中部的B处滑到斜面的下端C处。(1)练习停表使用时,小明的停表如图乙所示,停表的示数为 s;(2)图甲中组装器材时,将带有刻度的长木板一端用小木块垫起来,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 ;段的距离 cm,如果测得时间,,则小车通过段的平均速度为 m/s;(3)如图所示,能反映出小车在斜面上从A到C的运动图象的是____;A. B.C. D.(4)实验时小车放在斜面上部A处,若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小车通过前半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选填“大”或“小”);(5)实验结束后,小霞同学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小车的长度,若四次读数分别是6.18cm、6.01cm、6.00cm、6.02cm,该小车的长度应记为 cm。19.(2024八上·吉州期末)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2)如图乙中的(a)、(b)所示是水中气泡上升情况,则图 [填“(a)”或“(b)”]是水沸腾前的情况。烧杯中的水沸腾时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烧杯 (选填“内”或“外”)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3)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两位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完成实验,分别绘制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a同学所用水的质量 (选填“较大”或“较小”);(4)另一同学查阅资料得到下表信息,本次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选填“水银”或“酒精”)的温度计;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水银 -39 357酒精 -117 78(5)实验时物理老师将装有酒精的试管放入装有亚麻仁油的烧杯中如图丁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发现当试管内的酒精沸腾时,烧杯中的亚麻仁油却没有沸腾,由此可知亚麻仁油的沸点比酒精 (选填“高”或“低”)。20.(2024八上·吉州期末)某同学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1)如图甲探究“光的反射”实验中要使用硬纸板显示光路,在硬纸板上发生的是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如果硬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硬纸板入射时,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接着他又探究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为确定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 (选填“”“”或“”)处观察蜡烛的像,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小明在该处 (选填“还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3)随后他完成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实验时凸透镜不动,不断改变物距,测出对应的像距,绘制出物距和像距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凸诱镜的焦距为 cm。图乙所示,光屏上有清晰的像(未画出),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只将凸透镜移到 cm刻度处,就可以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21.(2024八上·吉州期末)小宇的妈妈有两块大小不同的玛瑙,它们来自于同一块原石。小宇想了解玛瑙石的密度,利用自己网购的实验器材完成如下操作:(1)如图甲,将天平放在 上,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中央,接下来应该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后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央;(2)将小块玛瑙石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中后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玛瑙石的体积为 cm3;(3)将小块玛瑙石从量筒中拿出,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丙所示,则其质量为 g,并计算出小玛瑙石的密度是 kg/m3;(4)他想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大块玛瑙石的密度,发现大玛瑙石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聪明的小宇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①用天平测量大玛瑙石的质量m1;②将大玛瑙石放入盛水烧杯后测量烧杯质量m2,并标记水面位置;③捞出大玛瑙石,再补水到标记处后测量烧杯的质量m3;根据测得质量值得出大块玛瑙石的密度表达式为:ρ玛瑙= (用符号表示);(5)小宇测出的 玛瑙石(选填“大”或“小”)的密度更接近真实值。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静止;水【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析】【解答】人和牛的运动状态一致,所以 以牛为参照物,人是 静止的, 桥流水不流 说明桥和水的运动状态不一致,以水为参照物,桥是运动的。综上第1空为静止;第2空为水【分析】根据物体相对运动填空物体与参照物的运动状态一致,则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物体与参照物的运动状态不一致,则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2.【答案】空气;音调【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声音通过空气传播,按压琴弦位置改变振动频率,改变了音调综上第1空为空气;第2空为音调【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特点、减弱噪音的途径判识选项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3.【答案】升华;吸热【知识点】升华及升华吸热【解析】【解答】白色固体变成气体为升华,该过程吸热综上第1空为升华;第2空为吸热【分析】根据升华填空升华为固态直接变为液态,会吸收能量,如雪人变小4.【答案】大于;甲【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解答】近视眼为晶状体变薄,光线提前汇聚,所以需要厚度大于0.05mm的凹透镜进行矫正,光路图为甲综上第1空为大于;第2空为甲【分析】根据近视眼的特点填空近视眼为晶状体变薄,光线提前汇聚,所以看不清物体,需要凹透镜发散光线,矫正视力5.【答案】直线传播;减小【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光成直线传播,防窥膜挡住光的传播路线,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同,减小间距可是防窥效果更好综上第1空为直线传播;第2空为减小【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填空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有影子的形成、日食、小孔成像、激光校准等6.【答案】变小;变小【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墨水在书写过程中不断减少,质量减少,氮气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变小综上第1空为变小;第2空为变小【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m/v计算物体密度的计算:墨水在书写过程中不断减少,质量减少,氮气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变小7.【答案】甲;3∶5【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匀速直线运动为相同时间间隔下落高度一致,所以甲做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s=vt可知,路程相同,速度和时间成反比,甲乙时间间隔之比为5:3所以速度之比为3:5综上第1空为甲;第2空为3∶5【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s/t计算分析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为相同时间间隔下落高度一致,所以甲做直线运动,计算公式v=s/t,路程相同,速度和时间成反比,甲乙时间间隔之比为5:3所以速度之比为3:58.【答案】力;猜想与假设【知识点】物理学方法【解析】【解答】 理学是研究声、光、热、 力、电、磁等物理现象的学科, 可能是灯丝断了”属于科学探究的 属于猜想与假设综上第1空为力;第2空为猜想与假设【分析】根据物理学方式填空物理学是包含众多方法的学科:控制变量法、类比法、转换法等探究某个问题的正确方法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9.【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质量及其特性;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解答】A、 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0.7m ,A错误B、质量为50kg=0.05t,B正确C、 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5s,C错误D、 正常的体温大约是36℃ ,D错误综上选B【分析】根据以上物理常识的积累即可判断此题目1、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质量,如一枚鸡蛋为50g,中学生质量为50kg,质量为50kg=0.05t2、熟悉生活重常见的温度,如体温为37℃,令人舒适的温度为24℃,3、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中学生身高160cm,课桌80cm, 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0.7m4、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心跳一分钟70次,走路的速度1.2m/s,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5s10.【答案】D【知识点】物理学方法【解析】【解答】A、 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运用了转换法 ,A正确B、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正确C、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寻找像的位置,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C正确D、 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运用了物理模型法,D错误综上选D【分析】判断物理学方法时结合研究对象特点进而明确采用的研究方法1、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动能、电能)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如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2、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如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空气流速,所以探究温度与蒸发快慢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空气流速,运用了控制变量法3、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仪器有白纸、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蜡烛点燃,B蜡烛熄灭(使用B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判断像物大小关系,等效代替法),光线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方便观察像的位置4、物理模型法:物理模型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来研究和学习物理、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所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运用了物理模型法11.【答案】A【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解析】【解答】A、 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A正确B、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错误C、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错误D、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热 ,D错误综上选A【分析】根据凝固、熔化、液化、汽化、升华、凝华判识选项1、凝固为液态变化为固态,释放热量,如下雪、结冰;2、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3、汽化为液态变为气态,会吸收热量,如:蒸发4、凝华为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会释放能量,如雾凇、霜5、升华为固态直接变为液态,会吸收能量,如雪人变小6、熔化为固态变化为液态,吸收热量,如雪消融;12.【答案】C【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A、苍蝇在显示屏上,像乘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不会出现苍蝇,A错误B、 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B错误C、 当后方车靠近摄像头时,显示屏上车的像变大 ,C正确D、 普通后视镜与电子后视镜成像原理不同 ,D错误综上选C【分析】根据透镜成虚像特点、三原色判识选项1、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2、三原色: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13.【答案】B,D【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色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解析】【解答】A、太阳传播过程中经过大气的水蒸气会发生折射,实际位置在b,A错误B、 乙图中光发生了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正确C、 丙图中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C错误D、 丁图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光带排列情况 ,D正确综上选BD【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判识选项1、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如:海市蜃楼、彩虹的形成、岸面看水水变浅,光的色散,紫光最上,红光最下14.【答案】A,C,D【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解析】【解答】A、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A错误B、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C、 蜡的密度是,表明蜡的质量是,C错误D、 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D错误综上选ACD【分析】根据质量、密度的特点判识选项1、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体积变化而变化;2、质量不随形状、位置变化而变化15.【答案】(1)潜水器在这50s内下潜的深度s2=v潜水器t=20m/s×50s=1000m(2)从发射超声波到12s后收到信息,超声波传播的路程s1=v声t'=1500m/s×12s=18000m收到信息时潜水器距海底的距离此海域的深度s=s'1+s2=9000m+1000m=10000m(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地球和月球之间有真空地带,不能利用声呐发出超声波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s2=v潜水器t 计算潜水器在这50s内下潜的深度2) 超声波传播的路程s1=v声t' ,所以受到信息的潜水艇据海底距离为0.5s1, 此海域的深度s=s'1+s23)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不能利用声呐发出超声波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16.【答案】(1)北京直飞新加坡的飞机飞行的时间(2)该飞机完全通过欢迎人群队伍通过的路程s'=L人+L飞机=51m+39m=90m牵引车的速度为(3)由图乙可知,飞机在BC段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此阶段为飞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阶段,由图乙可知,飞机在BC阶段通过的路程sBC=1430km-80km=1350km所用的时间tBC=100min-10min=90min=1.5h飞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时速度由图乙可知,飞机从甲地飞到乙地的时间是tAE=120min=2h飞机从甲地飞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 计算京直飞新加坡的飞机飞行的时间2) 该飞机完全通过欢迎人群队伍通过的路程s'=L人+L飞机 ,根据速度公式计算 牵引车的速度为3) 由图乙可知,飞机在BC阶段通过的路程sBC 所用的时间tBC, 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时速度, 飞机从甲地飞到乙地的时间是tAE , 飞机从甲地飞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17.【答案】(1)实心小球的质量大于排开水的质量,故实心小球是浸没的,此时实心小球的体积等于排出水的体积该合金的密度是(2)该艺术品的体积为(3)此摆件中合金的体积为故该摆件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摆-V实=0.21dm3-0.2dm3=0.01dm3=10cm3【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 实心小球的质量大于排开水的质量,故实心小球是浸没的,此时实心小球的体积等于排出水的体积, 该合金的密度是2)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该艺术品的体积为3) 此摆件中合金的体积为 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摆-V实18.【答案】(1)187.5(2)准确测量时间;40.0;0.5(3)D(4)大(5)6.01【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解析】【解答】1) 停表的示数为 187.5s折射 第1空为187.52) 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 准确测量时间,SAB=40cm,SBC=40cm,所以速度为0.5m/s综上第1空为准确测量时间;第2空为40.0;第3空为0.53)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快,D正确,ABC错误综上选D4)整体时间偏短,所以速度偏大综上 第1空为大5)6.18cm为错误值,剩余3次的平均值为小车长度6.01cm综上 第1空为6.01【分析】根据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速度公式v=s/t、刻度尺的使用、长度的测量填空1、 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 计算求解,所用的工具为刻度尺和停表,为了使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应该测量小车运动时间,所以选择较缓的斜坡2、小车的运动特点:物体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快3、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中学设计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读书时要估计到分度值后一位4、长度的测量: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将物体紧贴刻度尺,视线与刻度尺刻度平行19.【答案】(1)84(2)(b);内(3)不变;较大(4)水银(5)高【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解析】【解答】1)水温为84℃综上 第1空为842)b是沸腾前,白气是烧杯内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综上第1空为(b);第2空为内3) 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不变,a同学初始温度较高,但是加热时间相同情况,温差变化较少,所以质量较大综上第1空为不变;第2空为较大4)水的沸点为100℃,所以使用的为水银作为测温物质综上 第1空为水银5) 亚麻仁油的沸点比酒精 高综上 第1空为高【分析】根据液化、水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热量的计算、温度计的使用填空1、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气体遇冷回液化;2、水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水到达沸点时的特点为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气泡由小变大;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低于标准气压,沸点低于100℃3、热量的计算:原理为Q=cmΔt,根据加热时间代表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表明吸收热量越大),当加热时间相同时,温度变化少,物质的比热容大;加热时间过长,表明吸收热量较大,所以水的质量较多或者初温较低,或者没有加盖三种原因。4、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测温范围要高于待测物体温度的变化范围20.【答案】(1)漫;在(2)a;还能(3)10;缩小;35【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析】【解答】1)硬纸板发生漫反射,光线发生反射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综上第1空为漫;第2空为在2)平面镜成像为虚像,所以在物一侧观察像所以选a,使用书本遮挡仍然能看到虚像综上第1空为a;第2空为还能3)在20cm处,物距等于像距,所以焦距为10cm,物距大于20cm,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折射光线的光路的是可逆的,所以物距和像距的位置调换仍然能看到像,所以凸透镜移动35cm处综上第1空为10;第2空为缩小;第3空为35【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透镜成像特点填空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虚像,物像等大、关于平面镜对称,2、透镜成像特点: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且光路是可逆的,调换物距和像距,仍然可看到清晰的像21.【答案】(1)水平桌面;右(2)10(3)29;2.9×103(4)(5)大【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解答】1)天平放置于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指针偏左,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综上第1空为水平桌面;第2空为右2)体积为30mL-20mL=10mL=10 cm3综上 第1空为103)质量为29g,密度为2.9 ×103 kg/m3综上第1空为29;第2空为2.9×1034)水的体积为,石头的体积为,石头的密度为综上 第1空、5)使用量筒测量时表面占有水分,质量偏大,所以大玛瑙石密度更接近实际值。综上 第1空为大【分析】根据测量物体密度试验、利用水测量待测物体的密度、误差分析填空1、测量物体密度试验:原理为ρ=m/v,使用的仪器为天平和量筒;天平的使用步骤:1、调零:天平置于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得指针指向刻度中央,2、 称重:是用镊子夹取砝码,测量时为左物右码,不断调整砝码和游码重量,使得天平重新平衡;测量为左物右码,为了准确测量物体质量需要:先测物体的质量,利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Δv,所以物体的密度为为m/Δv,量筒的使用: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对准液面最低处,进行读数。3、利用水测量待测物体的密度:要保证水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相同,水的体积为,石头的体积为,石头的密度为4、误差分析:使用量筒测量时表面占有水分,质量偏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