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考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考试

资源简介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1.(2024八上·江口期末)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了吧。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给数据哪个是正确的(  )
A.1枚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 B.教室的宽度约为80m
C.梵净山年平均气温为﹣2.0℃ D.八年级男生行走速度达到5m/s
【答案】A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质量及其特性;长度的估测;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1枚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 ,A正确;
B、 教室的宽度约为5m,B错误;
C、 梵净山年平均气温为19.6℃,C错误 ;
D、 八年级男生行走速度达到1.2m/s,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根据以上物理常识的积累即可判断此题目
1、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质量,如一枚鸡蛋为50g,中学生质量为50kg
2、熟悉生活重常见的温度,如体温为37℃,令人舒适的温度为24℃,
3、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中学生身高160cm,课桌80cm, 教室的宽度约为5m
4、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心跳一分钟70次,走路的速度1.2m/s
2.(2024八上·江口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院里做的“B超”,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B.音乐大师演唱的歌曲不会是噪声
C.初二(3)班的同学能够区分班主任的声音,是因为班主任声音的音调不同于其他老师
D.“掩耳盗铃”,在物理学里指的阻止声音的产生
【答案】A
【知识点】音色;声与信息传递;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 医院里做的“B超”,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A正确;
B、 对于不享受某种声音的听众,该声音便是噪音,B错误;
C、通过音色区分人物,C错误;
D、 “掩耳盗铃”,在物理学里指的在人耳处减弱噪音,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 根据声音的产生、特点、减弱噪音的途径、声音与能量和信息判识选项
1、声音能传递信息的实例:利用声呐(超声波)测海深、利用雷达定位、利用B超探测婴儿信息
2、声音能传递能量的实例:能量震碎玻璃,使得火焰动摇等。
3、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
5、噪音是相对的,对于认真工作的人,其余声音均为噪音,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传播中、人耳处
3.(2024八上·江口期末)如图所示四种水的物态变化情景中,由凝华造成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秋天:草叶上凝结有“露珠”
C.隆冬:泼水成冰
D.初冬:路边草叶上凝结“白霜”
【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冰雪消融为融化,A错误;
B、 “露珠” 的形成为液化,B错误;
C、 泼水成冰 为凝固,C错误;
D、 路边草叶上凝结“白霜” 为凝华,D正确。
噪声选D
【分析】根据熔化、液化、凝华、升华判识选项
1、熔化为固态变化为液态,吸收热量,如雪消融;
2、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3、凝固为液态变化为固态,释放热量,如下雪、结冰
4、升华为固态直接变为液态,会吸收能量,如雪人变小
4.(2024八上·江口期末)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折射形成的是(  )
A.日环食
B.公路急转弯球面镜
C.放大镜
D.丹顶鹤“倒影”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解答】A、日食为光的直线传播,A错误;
B、 公路急转弯球面镜 为光的反射,B错误;
C、 放大镜 属于光的折射,C正确;
D、 丹顶鹤“倒影” 为光的反射,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判识选项
1、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
2、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如:海市蜃楼、彩虹的形成、岸面看水水变浅,凸透镜成像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有影子的形成、日食、小孔成像、激光校准等
5.(2024八上·江口期末)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为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正确光路图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为焦距变短,需要带凹透镜矫正,所以选 ②③ ,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 根据远视眼、近视眼特点填空
远视眼,光线汇聚作用较弱,需要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进行矫正
近视眼对光线汇聚作用较强,需要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进行矫正。
6.(2024八上·江口期末)有四个1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菜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菜油>ρ酒精)(  )
A.酱油 B.纯水 C.菜油 D.酒精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密度公式m=ρv可知,体积相同,密度越大质量越大,ρ酱油>ρ纯水>ρ菜油>ρ酒精 ,所以酱油最重,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m=ρv计算分析
物体密度计算:计算公式m=ρv,所以体积相同,密度越大,质量越大,所以m酱油>m纯水>m菜油>m酒精
7.(2024八上·江口期末)假期,小勇骑自行车外出游玩,从家里出发后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他骑行中的信息所说正确的是(  )
A.小勇骑行离家最远距离为100km
B.整个过程中,小勇停下来休息了1次
C.骑行中,小勇最快速度为50km/h
D.整个过程中,小勇骑行的平均速度为10km/h
【答案】A,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据图分析可知, 小勇骑行离家最远距离为100km ,A正确;
B、 整个过程中,位移不变的过程有两次,所以小勇停下来休息了2次 ,B错误;
C、DE段,相同时间走过位移最多,所以该段速度最大,根据速度公式可知v=s/t计算得速度为100km/2h=50km/h,C正确
D、整个过程的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D错误
综上选AC
【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s/t、图中所给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判识选项
1、根据图可计算分析, 小勇骑行离家最远距离为100km ,距离不变即休息的次数,所以小勇停下来休息了2次,
2、物体的速度:计算公式为v=s/t,所以相同时间,路程最大,时间最大,所以DE段,相同时间走过位移最多,所以该段速度最大
8.(2024八上·江口期末)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2倍
C.体积为10cm3的乙物质其质量为10g
D.甲、乙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是乙的两倍
【答案】B,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甲的体积与质量成正比,A错误;
B、根据密度公式m=ρv,可知相同体积甲得质量为乙得2倍,所以 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2倍 ,BD正确;
C、 体积为10cm3的乙物质其质量为5g ,C错误;
综上选BD
【分析】根据物体的密度计算分析判识选项
1、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状态有关
2、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据图分析可知相同体积甲得质量为乙得2倍,所以 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2倍 。
二、填空题
9.(2024八上·江口期末)老师用橡胶锤敲击音叉后与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乒乓球立即被弹开;随后将音叉插进水中,看到水花四溅。这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   。
【答案】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综上 第1空为振动
【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判识填空
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0.(2024八上·江口期末)教室里,我们向桌面“哈气”,会看到桌面上凝结出薄薄的一层水,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一会后,会看到水面不断缩小,最后消失不见,这种现象称之为   。
【答案】液化;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哈气的产生原理为温度较高的气体遇到温度较低的桌子,液化为小水珠,水珠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为汽化。
综上第1空为液化;第2空为汽化
【分析】根据液化、汽化填空
1、液化的物态变化过程为气体变成液体,水蒸气、露珠的形成;
2、汽化的过程为液体变为气体,如蒸发。
11.(2024八上·江口期末)同学们做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中,蜡烛A置于当前位置得到等大倒立实像,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   cm。
【答案】10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物距和像距相等均为20cm且物像等大,所以此时物距为二倍焦距,焦距为10cm。
综上 第1空为10
【分析】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填空
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距为2倍焦距,此时呈倒立等大的实像。
12.(2024八上·江口期末)小明通过实验来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在开始计时1分钟时物质处于   态;小明判断这种物质是晶体,其依据是   。
【答案】固;有固定的熔点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1min时,物体尚未融化,仍然为固体,有固定的熔点所以为晶体。
综上第1空为固;第2空为有固定的熔点
【分析】根据晶体、非晶体填空
晶体:有固定熔点:如冰、海波、无固定熔点:蜡烛、玻璃
13.(2024八上·江口期末)图中牛奶的密度为   ;该牛奶带到北极,变成了冰奶,其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小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牛奶的密度ρ=210g/200cm3=1.05g/cm3即1.05×103kg/m3;液体变为固体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变小
综上第1空为;第2空为变小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m/v计算分析填空
由题可知,牛奶的质量为210g,体积为200cm3,据此计算密度,液体变为固体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变小。
三、作图题
14.(2024八上·江口期末)图甲为小勇骑自行车回家的路程时间图像,请在图乙中作出其对应的速度—时间图像。
【答案】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速度公式v=s/t计算可知,0-2h的速度为40km/2h=20km/h,2-3h的位移为0,速度为0;3-7h的速度为60km/3h=20km/h,据此画图:
【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s/t计算分析作图。
物体运动:计算公式为v=s/t,据此计算0-2h的速度为40km/2h=20km/h,2-3h的位移为0,速度为0;3-7h的速度为60km/3h=20km/h,并作图
15.(2024八上·江口期末)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答案】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路径,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焦点的光线,会平行射出,据此作图
【分析】根据透镜的成像特点以及透镜图的画法作图:
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平行光入射凸透镜会聚焦在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折。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平行光入射凹透镜会平行射出,经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折。
16.(2024八上·江口期末)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原理,作出人眼在B点处,通过平面镜看到A点的完整光路图。
【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原理关于镜面对称、物像等距,据此作图: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光路图的画法作图
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2、光路图的画法: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发出光线射入人眼。
根据光路的图画法以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作图
四、简答题
17.(2024八上·江口期末)噪音污染是四大污染之一,噪声对于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为了减弱噪声,人们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安装了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
(1)这种措施属于在什么途径控制噪声?
(2)请再说出一种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
【答案】(1)在声源处减弱
(2)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墙等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是禁止鸣笛符号,阻止声音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墙,可以阻断声音的传播。
【分析】(1)阻止声音传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2)阻止声音传播,是在传播途径处控制噪声。
18.(2024八上·江口期末)夏天,人们喜欢吃冰棍,当售货员打开冰柜的门时,会看到冰柜内置“白气”,请说说冰棍和“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冰棍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的物态变化事凝固,整个过程要放热;夏天,“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水珠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分析】根据凝固、液化答题
冰棍的形成为液态经过冷冻变为固态,该过程为凝固;白气的形成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冰棍液化的小液滴。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
19.(2024八上·江口期末)A、B两组同学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组装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小红检查后发现安装有误。错误是   ;
(2)在B组同学看到温度计如图乙所示时,其加热已用时间   min;
(3)A、B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器材完全相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组A,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小组B,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从数据表中得知: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B组同学用时较多的原因是   。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
(2)66
(3)98;小于;水的质量大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1)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 ;
综上 第1空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
2)温度计示数为96℃,对照表可知,加热时间为6min;
综上 第1空为66
3)水的沸点为98℃,低于标准大气压,水的质量大使得加热时间较长。
综上第1空为98;第2空为小于;第3空为水的质量大
【分析】1、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水的沸腾特征填空
1、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温度计的之作用原理为热胀冷缩,读数时,需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液柱所对应的刻度线,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为不碰壁,不触底。
2、水的沸点低于100℃,则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水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水到达沸点时的特点为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气泡由小变大。
3、加热时间过长,表明吸收热量较大,所以水的质量较多或者初温较低,或者没有加盖三种原因
20.(2024八上·江口期末)某同学在实验室水平桌面上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如图甲所示。所用器材有宽大白纸一张,薄长方形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两支相同的蜡烛A、B,直尺及铅笔。实验时,在平铺的白纸中间竖直放置一薄玻璃板,沿玻璃板画一条直线MN,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是   ;
(2)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
(3)老师要求所有小组做实验时,必须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小勇做实验时掌控的玻璃板有些倾斜,产生的后果是:   ;
(4)图乙是小勇小组通过改变蜡烛A的位置,做了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测出数据记录在表内。通过数据分析,小组发现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成   关系;
第1次 C到直线距离 到直线距离 连线与镜面直线垂直
第2次 B到直线距离 到直线距离 连线与镜面直线垂直
第3次 A到直线距离 到直线距离 连线与镜面直线垂直
(5)小英很好奇,用书在像所在位置前后左右移动,发现书的表面无法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实验看到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4)对称
(5)虚像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 1)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 为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综上 第1空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
综上 第1空为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玻璃板倾斜可能导致,物像不重合,进而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综上 第1空为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4)物像与玻璃板对称;
综上 第1空为对称
5)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综上 第1空为虚像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填空
1、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仪器有白纸、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蜡烛点燃,B蜡烛熄灭(使用B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判断像物大小关系),光线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方便观察像的位置
2、实验步骤:将玻璃垂直于白纸( 玻璃板有些倾斜,则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在蜡烛B一侧放置光屏,光屏上无法成像
3、试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为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21.(2024八上·江口期末)杨武同学在太平河游玩时发现一块黑亮石头,拿到手里感觉有点重,他认为这是一块矿石。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含砝码)、量筒、水和细线等测量矿石的密度,过程如图所示。
(1)在测量矿石质量前,将游码移到0刻线,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向   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
(2)测量质量时,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右盘中所放砝码如图A所示,再将游码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天平平衡。则矿石的质量为   g;
(3)测量体积时,先在量筒内装入一体积的水,用细线拴住矿石放在量筒中,如图B、C所示,矿石的体积为   mL;
(4)该矿石的密度为   kg/m3。
【答案】(1)右;中央
(2)142
(3)20
(4)
【知识点】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解析】【解答】1)指针偏左,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知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间;
综上第1空为右;第2空为中央
2)据图可知,物体重量为142g;
综上 第1空为142
3)矿石的体积为20mL;
综上 第1空为20
4)根据密度公式ρ=m/v计算矿石的密度为ρ=142g/20cm3=7.1g/cm3即 、
综上 第1空为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m/v,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量筒测量物体体积进行填空。
测量物体密度试验:原理为ρ=m/v,使用的仪器为天平和量筒;
天平的使用步骤:1、调零:天平置于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得指针指向刻度中央,测量为左物右码,为了准确测量液体质量需要:先测水和烧杯总重m1,倒出一定体积v的液体,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所以水的质量为m1-m2,所以密度为(m1-m2)/v
2、量筒的使用: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对准液面最低处,进行读数。
六、综合应用题
22.(2024八上·江口期末)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飞往北京。凌晨1点20分与基站失去联系,掉入大洋中。我国派出最大航速为25节(45公里/小时)的“海巡101”号前往出事点进行探测并救援。
(1)如图所示,海巡赶到出事点后开启声呐5.0秒后收到返回信息,该海域的深度是多少米?(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米/秒)
(2)若“海巡101”探测宽度为10000米,航行10小时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1)根据题意可知,开启声呐5.0秒后收到返回信息,则该海域的深度为
(2)根据题意可知,“海巡101”号航速为25节(45公里/小时),航行10小时后前进的路程为
当“海巡101”探测宽度为10000米,航行10小时扫过的面积为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开启声呐5.0秒后收到返回信息,根据速度公式s=vt计算 该海域的深度;
2) 根据题意可知,“海巡101”号航速为25节(45公里/小时) ,根据速度公式s=vt计算 航行10小时后前进的路程;根据计算 航行10小时扫过的面积
23.(2024八上·江口期末)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开展社会环境调查活动,看到排污沟渠的水呈青黑色伴有臭味,他们想这污水中所含的重金属可能超标。找到塑料瓶装满污水,用天平测得污水与瓶的总质量为610g,用该瓶装满纯净水时称得质量为510g,空瓶质量称得10g。(纯净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试求:
(1)瓶子的容积;
(2)污水的密度。
【答案】(1)根据题意可知,用该瓶装满纯净水时称得质量为510g,空瓶质量称得10g,则水的质量为
此时水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则瓶子的容积为
(2)根据题意可知,污水与瓶的总质量为610g,则污水的质量为
污水的密度为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 根据题意可知,用该瓶装满纯净水时称得质量为510g,空瓶质量称得10g,则水的质量为 此时水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则瓶子的容积为 v=m水/ρ水
2) 根据题意可知,污水与瓶的总质量为610g,则污水的质量为, 污水的密度为
1 / 1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1.(2024八上·江口期末)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了吧。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给数据哪个是正确的(  )
A.1枚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 B.教室的宽度约为80m
C.梵净山年平均气温为﹣2.0℃ D.八年级男生行走速度达到5m/s
2.(2024八上·江口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院里做的“B超”,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B.音乐大师演唱的歌曲不会是噪声
C.初二(3)班的同学能够区分班主任的声音,是因为班主任声音的音调不同于其他老师
D.“掩耳盗铃”,在物理学里指的阻止声音的产生
3.(2024八上·江口期末)如图所示四种水的物态变化情景中,由凝华造成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秋天:草叶上凝结有“露珠”
C.隆冬:泼水成冰
D.初冬:路边草叶上凝结“白霜”
4.(2024八上·江口期末)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折射形成的是(  )
A.日环食
B.公路急转弯球面镜
C.放大镜
D.丹顶鹤“倒影”
5.(2024八上·江口期末)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为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正确光路图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2024八上·江口期末)有四个1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菜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菜油>ρ酒精)(  )
A.酱油 B.纯水 C.菜油 D.酒精
7.(2024八上·江口期末)假期,小勇骑自行车外出游玩,从家里出发后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他骑行中的信息所说正确的是(  )
A.小勇骑行离家最远距离为100km
B.整个过程中,小勇停下来休息了1次
C.骑行中,小勇最快速度为50km/h
D.整个过程中,小勇骑行的平均速度为10km/h
8.(2024八上·江口期末)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2倍
C.体积为10cm3的乙物质其质量为10g
D.甲、乙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是乙的两倍
二、填空题
9.(2024八上·江口期末)老师用橡胶锤敲击音叉后与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乒乓球立即被弹开;随后将音叉插进水中,看到水花四溅。这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   。
10.(2024八上·江口期末)教室里,我们向桌面“哈气”,会看到桌面上凝结出薄薄的一层水,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一会后,会看到水面不断缩小,最后消失不见,这种现象称之为   。
11.(2024八上·江口期末)同学们做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中,蜡烛A置于当前位置得到等大倒立实像,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   cm。
12.(2024八上·江口期末)小明通过实验来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在开始计时1分钟时物质处于   态;小明判断这种物质是晶体,其依据是   。
13.(2024八上·江口期末)图中牛奶的密度为   ;该牛奶带到北极,变成了冰奶,其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14.(2024八上·江口期末)图甲为小勇骑自行车回家的路程时间图像,请在图乙中作出其对应的速度—时间图像。
15.(2024八上·江口期末)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6.(2024八上·江口期末)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原理,作出人眼在B点处,通过平面镜看到A点的完整光路图。
四、简答题
17.(2024八上·江口期末)噪音污染是四大污染之一,噪声对于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为了减弱噪声,人们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安装了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
(1)这种措施属于在什么途径控制噪声?
(2)请再说出一种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
18.(2024八上·江口期末)夏天,人们喜欢吃冰棍,当售货员打开冰柜的门时,会看到冰柜内置“白气”,请说说冰棍和“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
19.(2024八上·江口期末)A、B两组同学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组装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小红检查后发现安装有误。错误是   ;
(2)在B组同学看到温度计如图乙所示时,其加热已用时间   min;
(3)A、B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器材完全相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组A,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小组B,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从数据表中得知: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B组同学用时较多的原因是   。
20.(2024八上·江口期末)某同学在实验室水平桌面上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如图甲所示。所用器材有宽大白纸一张,薄长方形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两支相同的蜡烛A、B,直尺及铅笔。实验时,在平铺的白纸中间竖直放置一薄玻璃板,沿玻璃板画一条直线MN,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是   ;
(2)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
(3)老师要求所有小组做实验时,必须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小勇做实验时掌控的玻璃板有些倾斜,产生的后果是:   ;
(4)图乙是小勇小组通过改变蜡烛A的位置,做了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测出数据记录在表内。通过数据分析,小组发现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成   关系;
第1次 C到直线距离 到直线距离 连线与镜面直线垂直
第2次 B到直线距离 到直线距离 连线与镜面直线垂直
第3次 A到直线距离 到直线距离 连线与镜面直线垂直
(5)小英很好奇,用书在像所在位置前后左右移动,发现书的表面无法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实验看到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21.(2024八上·江口期末)杨武同学在太平河游玩时发现一块黑亮石头,拿到手里感觉有点重,他认为这是一块矿石。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含砝码)、量筒、水和细线等测量矿石的密度,过程如图所示。
(1)在测量矿石质量前,将游码移到0刻线,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向   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
(2)测量质量时,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右盘中所放砝码如图A所示,再将游码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天平平衡。则矿石的质量为   g;
(3)测量体积时,先在量筒内装入一体积的水,用细线拴住矿石放在量筒中,如图B、C所示,矿石的体积为   mL;
(4)该矿石的密度为   kg/m3。
六、综合应用题
22.(2024八上·江口期末)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飞往北京。凌晨1点20分与基站失去联系,掉入大洋中。我国派出最大航速为25节(45公里/小时)的“海巡101”号前往出事点进行探测并救援。
(1)如图所示,海巡赶到出事点后开启声呐5.0秒后收到返回信息,该海域的深度是多少米?(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米/秒)
(2)若“海巡101”探测宽度为10000米,航行10小时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3.(2024八上·江口期末)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开展社会环境调查活动,看到排污沟渠的水呈青黑色伴有臭味,他们想这污水中所含的重金属可能超标。找到塑料瓶装满污水,用天平测得污水与瓶的总质量为610g,用该瓶装满纯净水时称得质量为510g,空瓶质量称得10g。(纯净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试求:
(1)瓶子的容积;
(2)污水的密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质量及其特性;长度的估测;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1枚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 ,A正确;
B、 教室的宽度约为5m,B错误;
C、 梵净山年平均气温为19.6℃,C错误 ;
D、 八年级男生行走速度达到1.2m/s,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根据以上物理常识的积累即可判断此题目
1、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质量,如一枚鸡蛋为50g,中学生质量为50kg
2、熟悉生活重常见的温度,如体温为37℃,令人舒适的温度为24℃,
3、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中学生身高160cm,课桌80cm, 教室的宽度约为5m
4、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心跳一分钟70次,走路的速度1.2m/s
2.【答案】A
【知识点】音色;声与信息传递;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 医院里做的“B超”,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A正确;
B、 对于不享受某种声音的听众,该声音便是噪音,B错误;
C、通过音色区分人物,C错误;
D、 “掩耳盗铃”,在物理学里指的在人耳处减弱噪音,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 根据声音的产生、特点、减弱噪音的途径、声音与能量和信息判识选项
1、声音能传递信息的实例:利用声呐(超声波)测海深、利用雷达定位、利用B超探测婴儿信息
2、声音能传递能量的实例:能量震碎玻璃,使得火焰动摇等。
3、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
5、噪音是相对的,对于认真工作的人,其余声音均为噪音,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传播中、人耳处
3.【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冰雪消融为融化,A错误;
B、 “露珠” 的形成为液化,B错误;
C、 泼水成冰 为凝固,C错误;
D、 路边草叶上凝结“白霜” 为凝华,D正确。
噪声选D
【分析】根据熔化、液化、凝华、升华判识选项
1、熔化为固态变化为液态,吸收热量,如雪消融;
2、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3、凝固为液态变化为固态,释放热量,如下雪、结冰
4、升华为固态直接变为液态,会吸收能量,如雪人变小
4.【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解答】A、日食为光的直线传播,A错误;
B、 公路急转弯球面镜 为光的反射,B错误;
C、 放大镜 属于光的折射,C正确;
D、 丹顶鹤“倒影” 为光的反射,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判识选项
1、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
2、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如:海市蜃楼、彩虹的形成、岸面看水水变浅,凸透镜成像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有影子的形成、日食、小孔成像、激光校准等
5.【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为焦距变短,需要带凹透镜矫正,所以选 ②③ ,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 根据远视眼、近视眼特点填空
远视眼,光线汇聚作用较弱,需要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进行矫正
近视眼对光线汇聚作用较强,需要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进行矫正。
6.【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密度公式m=ρv可知,体积相同,密度越大质量越大,ρ酱油>ρ纯水>ρ菜油>ρ酒精 ,所以酱油最重,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m=ρv计算分析
物体密度计算:计算公式m=ρv,所以体积相同,密度越大,质量越大,所以m酱油>m纯水>m菜油>m酒精
7.【答案】A,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据图分析可知, 小勇骑行离家最远距离为100km ,A正确;
B、 整个过程中,位移不变的过程有两次,所以小勇停下来休息了2次 ,B错误;
C、DE段,相同时间走过位移最多,所以该段速度最大,根据速度公式可知v=s/t计算得速度为100km/2h=50km/h,C正确
D、整个过程的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D错误
综上选AC
【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s/t、图中所给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判识选项
1、根据图可计算分析, 小勇骑行离家最远距离为100km ,距离不变即休息的次数,所以小勇停下来休息了2次,
2、物体的速度:计算公式为v=s/t,所以相同时间,路程最大,时间最大,所以DE段,相同时间走过位移最多,所以该段速度最大
8.【答案】B,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甲的体积与质量成正比,A错误;
B、根据密度公式m=ρv,可知相同体积甲得质量为乙得2倍,所以 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2倍 ,BD正确;
C、 体积为10cm3的乙物质其质量为5g ,C错误;
综上选BD
【分析】根据物体的密度计算分析判识选项
1、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状态有关
2、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据图分析可知相同体积甲得质量为乙得2倍,所以 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2倍 。
9.【答案】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综上 第1空为振动
【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判识填空
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0.【答案】液化;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哈气的产生原理为温度较高的气体遇到温度较低的桌子,液化为小水珠,水珠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为汽化。
综上第1空为液化;第2空为汽化
【分析】根据液化、汽化填空
1、液化的物态变化过程为气体变成液体,水蒸气、露珠的形成;
2、汽化的过程为液体变为气体,如蒸发。
11.【答案】10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物距和像距相等均为20cm且物像等大,所以此时物距为二倍焦距,焦距为10cm。
综上 第1空为10
【分析】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填空
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距为2倍焦距,此时呈倒立等大的实像。
12.【答案】固;有固定的熔点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1min时,物体尚未融化,仍然为固体,有固定的熔点所以为晶体。
综上第1空为固;第2空为有固定的熔点
【分析】根据晶体、非晶体填空
晶体:有固定熔点:如冰、海波、无固定熔点:蜡烛、玻璃
13.【答案】;变小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牛奶的密度ρ=210g/200cm3=1.05g/cm3即1.05×103kg/m3;液体变为固体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变小
综上第1空为;第2空为变小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m/v计算分析填空
由题可知,牛奶的质量为210g,体积为200cm3,据此计算密度,液体变为固体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变小。
14.【答案】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速度公式v=s/t计算可知,0-2h的速度为40km/2h=20km/h,2-3h的位移为0,速度为0;3-7h的速度为60km/3h=20km/h,据此画图:
【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s/t计算分析作图。
物体运动:计算公式为v=s/t,据此计算0-2h的速度为40km/2h=20km/h,2-3h的位移为0,速度为0;3-7h的速度为60km/3h=20km/h,并作图
15.【答案】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路径,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焦点的光线,会平行射出,据此作图
【分析】根据透镜的成像特点以及透镜图的画法作图:
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平行光入射凸透镜会聚焦在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折。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平行光入射凹透镜会平行射出,经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折。
16.【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原理关于镜面对称、物像等距,据此作图: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光路图的画法作图
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2、光路图的画法: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发出光线射入人眼。
根据光路的图画法以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作图
17.【答案】(1)在声源处减弱
(2)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墙等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是禁止鸣笛符号,阻止声音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墙,可以阻断声音的传播。
【分析】(1)阻止声音传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2)阻止声音传播,是在传播途径处控制噪声。
18.【答案】冰棍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的物态变化事凝固,整个过程要放热;夏天,“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水珠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分析】根据凝固、液化答题
冰棍的形成为液态经过冷冻变为固态,该过程为凝固;白气的形成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冰棍液化的小液滴。
19.【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
(2)66
(3)98;小于;水的质量大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1)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 ;
综上 第1空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
2)温度计示数为96℃,对照表可知,加热时间为6min;
综上 第1空为66
3)水的沸点为98℃,低于标准大气压,水的质量大使得加热时间较长。
综上第1空为98;第2空为小于;第3空为水的质量大
【分析】1、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水的沸腾特征填空
1、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温度计的之作用原理为热胀冷缩,读数时,需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液柱所对应的刻度线,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为不碰壁,不触底。
2、水的沸点低于100℃,则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水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水到达沸点时的特点为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气泡由小变大。
3、加热时间过长,表明吸收热量较大,所以水的质量较多或者初温较低,或者没有加盖三种原因
20.【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4)对称
(5)虚像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 1)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 为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综上 第1空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
综上 第1空为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玻璃板倾斜可能导致,物像不重合,进而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综上 第1空为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4)物像与玻璃板对称;
综上 第1空为对称
5)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综上 第1空为虚像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填空
1、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仪器有白纸、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蜡烛点燃,B蜡烛熄灭(使用B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判断像物大小关系),光线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方便观察像的位置
2、实验步骤:将玻璃垂直于白纸( 玻璃板有些倾斜,则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在蜡烛B一侧放置光屏,光屏上无法成像
3、试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为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21.【答案】(1)右;中央
(2)142
(3)20
(4)
【知识点】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解析】【解答】1)指针偏左,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知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间;
综上第1空为右;第2空为中央
2)据图可知,物体重量为142g;
综上 第1空为142
3)矿石的体积为20mL;
综上 第1空为20
4)根据密度公式ρ=m/v计算矿石的密度为ρ=142g/20cm3=7.1g/cm3即 、
综上 第1空为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m/v,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量筒测量物体体积进行填空。
测量物体密度试验:原理为ρ=m/v,使用的仪器为天平和量筒;
天平的使用步骤:1、调零:天平置于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得指针指向刻度中央,测量为左物右码,为了准确测量液体质量需要:先测水和烧杯总重m1,倒出一定体积v的液体,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所以水的质量为m1-m2,所以密度为(m1-m2)/v
2、量筒的使用: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对准液面最低处,进行读数。
22.【答案】(1)根据题意可知,开启声呐5.0秒后收到返回信息,则该海域的深度为
(2)根据题意可知,“海巡101”号航速为25节(45公里/小时),航行10小时后前进的路程为
当“海巡101”探测宽度为10000米,航行10小时扫过的面积为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开启声呐5.0秒后收到返回信息,根据速度公式s=vt计算 该海域的深度;
2) 根据题意可知,“海巡101”号航速为25节(45公里/小时) ,根据速度公式s=vt计算 航行10小时后前进的路程;根据计算 航行10小时扫过的面积
23.【答案】(1)根据题意可知,用该瓶装满纯净水时称得质量为510g,空瓶质量称得10g,则水的质量为
此时水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则瓶子的容积为
(2)根据题意可知,污水与瓶的总质量为610g,则污水的质量为
污水的密度为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 根据题意可知,用该瓶装满纯净水时称得质量为510g,空瓶质量称得10g,则水的质量为 此时水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则瓶子的容积为 v=m水/ρ水
2) 根据题意可知,污水与瓶的总质量为610g,则污水的质量为, 污水的密度为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