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西路七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3.该岛的甲区域土层特别硫松且厚度大,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堆积B.流水堆积地理C.冻融风化D.火山喷发4.推测森林最茂密的区域位于该岛的莲花中学遂川中学永新中学安福中学联盟学校: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万安中学井冈山中学宁冈中学5.拍摄图2照片时,无人机位于该岛的考试时间:2025年10月11日A.东侧B.西侧C.南侧D.北侧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太阳辐射强度受地形地势、气象气候、纬度高低、大气透明度等多种因得分: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完成6~8题。太阳辐射强度(W1m)第I卷选择题(共50分)90080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700理论数值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600500海外仓和出口前置仓是当前跨境电商运营的两种模式。海外仓是建立在海外的仓储设施,以实现跨境贸易本地化。出口前置仓是设置在国内300实测数值200口岸的服务货物出口的物流中心,采用散货入仓“即报即验”的新通关模100式。近年来,部分大型卖家开始撒回海外仓,改用出口前置仓模式,助力货1214161820物出海。据此完成1一2题。北京时间(心长1.与海外仓相比,出口前置仓主要优势在于6.该地可能位于A.物流配送速度更快B.仓储成本更低A.长白山区B.天山山区C.太行山区D.阴山山区C,更接近消费市场D.扩大市场范围7.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2.关于海外仓和出口前置仓的区位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月1日、晴天B.7月1日、阴天A.出口前置仓通常设在国内交通枢纽,便于货物集散C.4月1日、多云D.12月1日、多云B.出口前置仓靠近目标消费市场,便于快速响应需求8.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有可能C.海外仓多布局在国内沿海港口,以降低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是D.海外仓的布局主要考虑接近国内生产基地A.纬度B.气候C.海拔D.地形大西洋上的福戈岛由火山周期性喷发形成。研究团队对其开展考察,沉积岩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有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种情况。发现该岛整体环境较为干旱,但部分区城森林茂密。图1示意福戈岛地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且连续,假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但不连形,图2为用无人机拍摄并经技术处理的该岛照片。据此完成3~5题。续,不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不平行且不连续。下图为某区城地质平面2427T2418y图。据此完成9~11题。1600色收/内图例K白垩纪侏罗纪P二叠纪回石炭纪母志留纪O奥陶纪1花岗岩图1图2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江西省西路七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 AAADBCD D CB1.B【解析】海外仓位于海外,更接近消费市场,配送速度更快,A错误;出口前置仓设在国内,仓储成本低于海外仓(海外仓需支付海外土地、人工等费用),B正确;海外仓直接布局在目标市场,更接近消费者,C错误;扩大市场范围,两者均可实现,无显著差异,D错误。故选B。2.A【解析】出口前置仓需依托国内口岸的物流网络,便于货物集散和通关,A正确;出口前置仓位于国内,而目标市场在海外,B错误;海外仓应建在海外目标市场,而非国内,C错误;海外仓布局主要考虑接近海外消费市场,而非国内生产端,D错误。故选A。3.A【解析】该岛整体环境极为干旱,风力作用显著(东北信风),甲区域土层特别疏松且富含矿物质,很可能是风力将岛上其他地方的疏松物质(包括火山喷发后经风化等作用形成的碎屑,其中含有矿物质)搬运至此推积形成的,A正确;流水堆积需要有稳定的流水环境,该岛干旱,流水作用微弱,B错误;该地地处低纬度地区且整体环境较为干旱,无冻融风化作用,C错误:火山喷发是内力作用的结果,D错误。故选A。4.A【解析】森林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条件,根据图示纬度信息,该地受到东北信风的影响,在干旱的岛屿上,东北信风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东北部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更有利于森林生长,所以森林最茂密的区域位于该岛的东北部,A正确;西北部、东南部、西南部更为千旱,森林生长受到水分条件的限制,B、C、D错误。故选A。5.D【解析】图2呈现的是岛屿的景观,该岛屿左右两个较高的山顶,结合图1,如果从东侧和西侧进行观察时,两个山顶部位相互阻挡,不会左右分布,A、B错误;图2中,岛屿左侧坡度较陡,右侧坡度较缓,应为从北侧观察,D正确,C错误。故选D。6.B【解析】据图可知,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理论值北京时间14时最大,而当地地方时为12时,故该地与120°E地方时相差2小时,据此可知,该地在90E附近,天山山区在90E附近,B正确;长白山区在130E附近,地方时比北京早,A错误;太行山区在115E附近,与120°E地方时约差20分钟,C错误;阴山山区在110E附近,与120°E地方时约差40分钟,D错误。故选B。7.C【解析】该地日出时刻北京时间8时左右,正午北京时间为14时左右,推测该地昼长大约12小时左右,接近二分日前后,与4月1日接近;该日太阳辐射强度实测数值曲线整体低于理论数值,且波动较大,推测该地为多云天气,云层较厚,削弱了太阳辐射,C正确,A、B、D错误。故选C。8.D【解析】从图中可知,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于日出,且实际日落时刻(北京时间19时左右)早于理论日落时刻(理论日落时刻应为北京时间20时左右)。这可能是该地西侧有高大的地形阻挡致使观测到的日落提前,日落时太阳高度还较高,所以太阳辐射强度较大,东侧无高大地形阻挡,因而正常日出,因日出时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强度较小。9.D【解析】③处的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表明新老地层形成期间,该地发生过裙皱运动、地面侵蚀和再沉积,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C【解析】由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分布特点可知,以二叠纪岩层P向两侧岩层依次变老,推测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如图1所示,向斜核心部位同一岩层上部宽,下部窄,当发生断裂错位后,在地质平面图中同一岩层在断裂线两侧就出现宽窄差异,由图2中P层在①②断层中间部分(灰色部分)较两侧岩层(黑色部分)宽,则得出①②断层中间部分岩层相对下沉,两侧岩层相对上升,C正确,A、B、D错误。故选C。C图例间隔宽K白垩纪新①可侏罗幻P二叠纪CC石炭纪S0S志留纪0O奥陶纪花岗岩老间隔窄图1图211.B【解析】如图所示,该地区先后经历了沉积作用一水平挤压一岩浆侵入一断层一沉积作用(J、K),所以断裂升降作用晚于岩浆侵入作用,A错误;二叠纪P沉积作用早于水平挤压作用,B正确;水平挤压早于岩浆侵入,C错误;白垩纪K沉积作用晚于侏罗纪J沉积作用,D错误。故选B。12.D【解析】读材料可知,∠3比∠a大32°,即∠3-∠a=32°,且读图可知,∠3十∠α=180°一108°=72°,可计算出,∠β=52°,∠α=20°。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从图中可知,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地理纬度,即当地地理纬度为∠α,即20N,所以,该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海口(110°E,20N),D正确,排除A、B、C。故选D。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pdf 地理答案(江西七校联考一).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