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科学独立作业(满分12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种神奇的自然现象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A.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30B.全球气候变暖该怎么解决?C.北极的极光是最壮观的风景吗?20D.人工智能会彻底取代人类吗?2、梅雨时节,天气多变,小科利用气温计对气温变化进行研究。第2题图如图是某天上午8:00小科观察到的气温计内液面位置,其读数为(▲)A.20.5℃B.25.0CC.30.5℃D.35.0C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惠)A、倾倒液体B,测量温度C.点燃酒精灯D.读体积4.鸟贼遇到敌害时会喷出墨汁,染黑海水趁机逃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体(▲)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进行呼吸C.生活需要营养D.能生长和繁殖5.如图所示,小科同学在三个不同位置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测得乙1=25.1mm,乙2=25.2mm,L3=25.3mm,则该-元硬币真实直径最接近的值为(▲)A,25.1mmB.25.2mmC.25.3mmD.25.4mm6.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柞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右图“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大约相差(鑫)A.3米B.3分米C.3厘米D.3毫米女子的手男子的手7.如下四个图不能用常见刻度尺直接测量的是(盘)A.立定跳远成绩B.大树王的周长C.课本的长度D.海底的深度8.实验室中的两瓶试剂,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食盐水,因失去标签而无法区别。小科建议:将两瓶液体各取少许分别滴在玻璃片上,然后将水分蒸发掉,根据玻璃片上是否残留有白色固体加以区别。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急)七年级科学第1页共8页(20250)A,猜想与假设B.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D.合作与交流9.小科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视野要实现从图甲变到图乙,移动装片后应调节图丙中的结构是(▲)A.①B.②C.③D.④10,小科想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如图①往量简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②将空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③将塑料空盆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如图④将小铁块放入塑料空盒内部,将塑料盒放入量筒中。mL060空塑抖5050505042m46m4量筒48ml3020221010写1②⑧则上述四个步骤中可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1.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2.8升=2.8升×1000毫升=2800毫升B.1.3m2=1.3m2×10000=13000cm2C.2.5m3=2.5×1000000cm3=2500000cm3D.2.4米=2.4×1000=2400毫米12.南极的平均气温为一25℃,最低气温达一88.3℃。下表是3种不同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温度范围,则科考队应当携带哪一种温度计(▲)温度计类型测量范围A.水银温度计水银温度计-39℃~357℃B.酒精温度计酒精温度计-113.5℃-78.4℃C.煤油温度计煤油温度计D.三种温度计都可以-30℃~150℃13.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操作涉及“先”“后”顺序问题。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安放装片,后对光看到白亮的视野B.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先将温度计移出水面,后读数C.测量液体体积时,先用手将量筒拿起,后观察凹液面最低处读数D.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14,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结果与操作相符的是(▲)选项操作结果A用量筒和水测量一块方糖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平齐正确B用皮卷尺测量大树周长时,用力拉紧皮尺偏大C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烧杯读数偏大D测量一段细铁丝直径时,把铁丝绕在铅笔上,没有排列紧密偏大七年级科学第2页共8页(2025.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