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十校联盟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十校联盟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黄陂区部分学校八年级历史月清练习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14小题共28分)
1.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这反映了( )
A.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落后和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2.1838 年,林则徐在奏折中写道:“……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此语针对的是( )
A. 外敌入侵的危机 B. 军备废弛的现状
C. 财政空虚的困境 D. 鸦片走私的危害
3.(中英双方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二十九日所订的全新条约是战后新邦交及新通商制度的大纲,部分内容如下,表中空白处应填写的信息( )
第一,赔款2100万银元; 第二,割_____给英国; 第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第四,海关收税标准详细载明于条约,非经两国同意不能修改,是即所谓协定关税; …… 第六,中英官吏平等往来。
A. 澎湖列岛 B.台湾岛 C.香港岛 D.辽东半岛
4.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中提到:“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英国要求修约的真实意图是( )
A.进一步扩大在华权益 B.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中西方的友好往来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5.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下面遗址可以见证( )
A.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侵华罪行
C.日军旅顺屠杀暴行 D.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6.“《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因此这些战胜国( )
A.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扩大侵略权益
B.发动甲午战争并进行资本输出
C.镇压义和团运动防止中国人民反抗
D.开展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
7.如图展示了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某一事件。该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
A.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C.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D.宣告这场农民起义的失败
8.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他所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失败原因
9.《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人在中国开办工厂。张謇认为中国也要有自己的工商业,与日厂竞争。他发现进口货物中棉织物最多,于是决定在南通开办纱厂,这反映出张謇哪一救国主张( )
A.维新变法 B.民主共和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10.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通过移植来保护中国的文明。材料中的“移植”体现在(  )
A.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B.传播近代启蒙思想
C.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D.宣传西方民主科学
11. 中国近代电讯事业在“自强”“求富”中起步。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在上海、苏州等七处设电报分局,开设电报学堂。1884年,上海至汉口的电报线路铺设完成。这得益于( )
A. 洋务运动的开展 B. 戊戌变法的实行 C. 实业救国的推动 D. 中华民国的创建
12.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里的“帝国”“注定被打垮”的根本原因是(  )
A.军力不足,装备落后 B.阶级矛盾尖锐
C.妄自尊大,孤立无援 D.封建制度落后
13.阅读下面的表格。据此可知,近代西方列强(  )
条约 内容
1842年《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东南沿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858年《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南京(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1895年《马关条约》 开放沙市、重庆(长江上游地区)、苏州、杭州为商埠
A. 逐渐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侵略势力不断深入中国腹地
C.对华商品输出力度不断增加 D.不断侵占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14.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洋务派购买、试造船炮的根本目的是(  )
A.引进机器生产 B.保障国家安全
C.建成新式海军 D.发展民用企业
第二部分简答题(共三大题32分)
15.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至今仍处于以1840年为时间起点的历史性大转型之中,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大国由盛转衰,深陷“落后就要挨打”之后,重新崛起的轨迹,其与历史上“治乱交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
——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材料二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件又定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回忆录》
(1)材料一提到的“历史性大转型”的起点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亡国条约”是指哪一条约 (2分)这一条约中哪一条款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
结合上述内容,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 (4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这是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但这个条约并未结束中国人和欧洲人之间的摩擦。为增加贸易量,欧洲人想要更多的让步,而中国人则认为,这些条约向欧洲人承认的特权太多。因此,1856年再次爆发战争就毫不奇怪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统治阶级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增开了通商口岸,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因此而进入长江流域和华北,与此同时某些腐朽而僵固的封建传统观念被迫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虽然是被迫的结果,但却包含着合理的成分。因此,就社会观念的更新来说,186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摘编自冯章葆《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新认识》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指的是什么条约?(2分)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并据材料二、概括这次战争的主要影响。(4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政府在上述两次战争中失败的内部原因。(4分)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清政府的剥削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图1林则徐(1785—1850) 图2冯子材(1818—1903) 图3邓世昌(1849—1894)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对其进行评价。(要求立意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60字左右)。黄陂区部分学校八年级历史月清练习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14小题共28分)
1.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
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这反映了(
A.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落后和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2.1838年,林则徐在奏折中写道:“…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此语针对的是()
A.外敌入侵的危机
B.军备废弛的现状
C.财政空虚的困境
D.鸦片走私的危害
3.(中英双方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二十九日所订的全新条约是战后新邦交及新通商制
度的大纲,部分内容如下,表中空白处应填写的信息(
第一,赔款2100万银元:
第二,割给英国:
第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第四,海关收税标准详细载明于条约,非经两国同意不能修改,是即所谓协定
关税:

第六,中英官吏平等往来。
A.
澎湖列岛B.台湾岛C.香港岛
D.辽东半岛
4.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中提到:“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
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英国要求修约的真实意图是
()
A.进一步扩大在华权益
B.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中西方的友好往来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5.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下面遗址可以见证()
A.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侵华罪行
C.日军旅顺屠杀暴行
D.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6.“《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因此这些战胜国(
A.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扩大侵略权益
B.发动甲午战争并进行资本输出
C,镇压义和团运动防止中国人民反抗
D.开展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
7.如图展示了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某一事件。该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讯秀全
杨秀清
韦凸解
石达开
A.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C.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D.宣告这场农民起义的失败
8.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
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他所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失败原因
9.《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人在中国开办工厂。张謇认为中国也要有自己的工商业,与日厂竞
争。他发现进口货物中棉织物最多,于是决定在南通开办纱厂,这反映出张赛哪一救国主张()
A.维新变法B.民主共和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10.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
政策,他们的对策是通过移植来保护中国的文明。材料中的“移植”体现在()
A.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B.传播近代启蒙思想
C.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D.宣传西方民主科学
11.中国近代电讯事业在“自强”“求富”中起步。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
在上海、苏州等七处设电报分局,开设电报学堂。1884年,上海至汉口的电报线路铺设完成。这
得益于()
A.洋务运动的开展B.戊戌变法的实行C.实业救国的推动D.中华民国的创建
12.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
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这里的“帝国”“注定被打垮”的根本原因是()
A.军力不足,装备落后
B.阶级矛盾尖锐
C.妄自尊大,孤立无援
D.封建制度落后
13.阅读下面的表格。据此可知,近代西方列强()参考答案
祁家湾中学 沈聪 15629392315
一、选择题
1-5:DACAB
6-10:ACDCA
11-14:ADBB
15、(1)事件: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
条约:《马关条约》
条款:“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做法: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提升自身素质、培养能力、树立理想、承担责任等方面作答。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国家富强而奋斗;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等。
16、(1)条约:《南京条约》
目的: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影响: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清朝统治阶级遭受到巨大心理打击;使社会观念发生转变等。
原因:清朝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军队武器装备落后等(任答两点满分)
17、开放性试题,要求价值观正确,评价合理,论述成文,酌情给分。参芳答案
祁家湾中学沈聪15629392315
一、选择题
1-5:DACAB
6-10:ACDCA
11-14:ADBB
15、(1)事件: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
条约:《马关条约》
条款:“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做法: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提升自身素质、
培养能力、树立理想、承担责任等方面作答。如努力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国家的发
展贡献力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时代
发展的需求;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
紧密相连为实现国家富强而奋斗;增强社会责任感,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建设出谋
划策等。
16、(1)条约:《南京条约》
(2)目的: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影响: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清朝统治阶级
遭受到巨大心理打击;使社会观念发生转变等。
原因:清朝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味;军队武器装备
落后等(任答两点满分)
17、开放性试题,要求价值观正确,评价合理,论述成文,
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