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5-2026学年上学期10月份九年级阶段调研物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5-2026学年上学期10月份九年级阶段调研物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阶段调研 物 理
说明:1.范围: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2.满分:80分;时间:85分钟。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 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选填“W”“J” 或“J/s”) 不是它的单位。
2.如图所示,在拉力 F 的作用下,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在此过程中,拉力对该 物体 做功,斜面的支持力对物体 做功。(均选填“有”或“没有”)
甲 乙
(
(第3题图)
) (
(第2题图)
)(第5题图)
3.如图所示,某次排球在空中运动时先后经过甲、乙、丙三个位置,乙为排球运动过程中的 最高点,则排球在乙位置的动能 (选填“为零”或“不为零”);若不考虑空气阻力, 甲位置的机械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在丙位置的机械能。
4.制作南昌瓦罐汤时,往陶罐中加入食材后盖上盖子加热,过一段时间能闻到浓郁的香味, 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 的运动;用炭火加热瓦罐使汤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汤的内能。
5.如图是汽油机两个冲程示意图,甲是 冲程;若该汽油机飞轮转速是3600 r/min, 则每秒燃气对外做功 次 。
6.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 的物体A。 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f, 物体在拉力F 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为s 。 则拉力F 所做的功为 ;该滑轮的机 械效率为 ×100%。
(
(第6题图)
)(第7题图)
7.某同学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该物
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与熔化前相比,该物质熔化后的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甲、乙两铁块的质量之比是2:1,比热容之比是 ,若甲、乙两铁块升高的温度
之比是3:2,则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
九年级阶段调研 ·物理(沪粤版) 第 1 页 ( 共 6 页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
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 多项选择,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 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小明用标准姿势做引体向上锻炼身体,下列对该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
的 是 ( )
A. 小明的重力约为50 N
B.每次上升过程中,小明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50J
C. 小 明 1min 内完成10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10 W
D. 每次上升的高度约为40 cm
10.如图所示是利用滑轮打水的场景。井架上安装一个滑轮,绕过滑轮的绳索一端悬吊水
桶,当人拉或放绳索的另一端即可让水桶升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井架上的滑轮是动滑轮
B. 提等量的水,水桶越轻机械效率越高
C. 利用这个装置能够省功
D. 提水过程中人对水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第10题图)
11.如图所示,将一个空易拉罐的底部钻一个小孔,往易拉罐里喷少量酒精,然后将一个空 的纸杯迅速套上,用点燃的打火机靠近易拉罐底部的小孔,纸杯就会飞出去(温馨提示: 请勿对准自己或他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 酒精燃烧时,酒精的热值变小
C. 纸杯飞出去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 纸杯飞出去时,易拉罐内气体的内能减小 (第11题图)
12.关于热学知识,有以下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这是扩散现象
B. 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0℃的物体也有内能
C. 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D. 沸腾的水热得发烫,是因为水含有的热量多
13.在2025年“赣超”足球比赛中,下列场景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
A. 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没有做功
B. 足球被踢后在空中飞行,其动能始终保持不变
C. 足球从地面被踢起后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D. 足球在空中飞行到最高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九年级阶段调研 · 物理(沪粤版)第2 页(共6页)
14.小明同学两次施加水平拉力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甲 >v乙
B.两次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f 甲 =f乙
C.运动相同的路程时,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 甲=W 乙
D. 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m>P 乙
(

)甲
(第14题图)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16小题各7分,第17小题8分,共22分)
15.在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100米短跑项目中,某参赛机器人以匀速直线运动的 方式跑完全程。已知该机器人的质量为40kg, 跑步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其重力的0.2 倍,该机器人跑完100m 用时25 s,g 取10 N/kg 。 求 :
(1)机器人在跑步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大小;
(2)牵引力在这段时间内对机器人做的功;
(3)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第15题图)
16.有一种升降座椅,它由滑轮组控制升降,其简化图如图所示。座椅和动滑轮的总重为
150 N,小华将小明匀速拉高2 m, 小华拉力为250 N。不计摩擦和绳重,求该过程中:
(1)小明的重力;
(2)拉力做的功;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第16题图)
17.小明家新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该热水器装有100 kg 的水,集热管有效采光面积 为2 m 。 一个晴朗的中午,太阳光垂直照射到集热管上,其辐射功率为1000 W/m (即 每平方米每秒接收1000J 的太阳能),照射时间为2h。已知c水=4.2×10 J/(kg · ℃), P水=1.0×10 kg/m 。
(1)求这2 h 内,集热管总共接收到的太阳能E 总;
(2)如果这些能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水箱中的水温度升高多少(结果保留1小数)
九年级阶段调研 · 物理(沪粤版)第3 页(共6页)
(3)实际测量发现,水温从20℃升高到了50℃。求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η。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8.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实验 报告,请补充完整。
【实验原理】 ◎
【实验器材】滑轮、钩码若干,细线,弹簧测力计, ◎ 【实验操作】通过使用同一装置,不断改变被提升物体的重 力,测算机械效率。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
测力计。
【实验数据】


(第18题图)

实验 次数 钩码重力 G/N 钩码上升 高度h/cm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 距离s/cm 机械效 率 η 机械效率 的平均值
1 2 5 1 15 66.7%
2 3 5 1.4 15 71.4%
3 4 5 1.6 15 △
(1)3次实验后得出表中的数据,请将第3次测量的机械效率补充在表中的△处 _ (结果精确到0 . 1%)。
(2)同组的小华同学认为表格设计有问题,请你指出问题所在: ◎
【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重越 (选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越高。
【实验拓展】若实验操作时,绳端拉力方向明显偏离竖直方向,则测得的滑轮组机械效率 将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19.小明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了许多限载、限速标志牌,由此想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于是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mA=mB


(第19题图)
九年级阶段调研 · 物理(沪粤版)第4 页(共6页)
【证据】
( 1 ) 实 验 中 探 究 的 动 能 是 指
0
A. 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的动能 B. 小球即将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 木块被小球撞击后的动能
(2)该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 反 映 的 。
(3)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保证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需控制 小球由静止下滑时的 相同。
【 解释 】
(1)通过比较 两 次实验,可以得出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在高速路上 _ (选填“超速”或
“超载”)的危害。
【交流】小亮设计了如图丁、戊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完全相同 的两个小球从不同高度(h >h ) 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 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请你判断小亮的做法 (选填“合理”或“不合 理”),理由是 ◎ 20.小明实地参观某板鸭晾晒场,如图甲所示,发现晾晒区的地面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砂石。
技术人员告诉他,沙石比土壤更容易增大昼夜间的温度差,于是小明收集了该处的砂石 和土壤用于探究它们的吸、放热性能。

(
A
温度计
砂石
B
石棉网
) (
A
温度计
土壤
B
石棉网
)

(
4温度/℃
砂石
土壤
20-
0
时间/
min
)
丙 丁
(第20题图〉
【证据】
(1)在此实验中,除了图乙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和 。 其 组装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如图乙所示装置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 相同且质量相等的砂石和土壤 加热。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砂石和土壤的温度- 时间图像。
【解释】
(1)实验中通过比较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的时间”)来比较砂石和土壤 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图像丙可知 的吸热能力强。
九年级阶段调研 · 物理(沪粤版)第5 页 ( 共 6 页 )
【交流】
(1)小明查阅了有关土壤比热容的相关资料,整理出表中数据。
土壤湿度 干土壤 土壤湿度10% 土壤湿度15% 土壤湿度20%
比热容/[J · (kg · ℃) '] 0.84×10 1.15×10 1.4×10 1.8×10'
由数据可知土壤的比热容并不是固定值,还受 的影响。
(2)如图丁所示,若把物质吸热升温和柱形容器盛水水面升高做类比,比热容和容器的 类似。
A. 高度 B. 容 积 C. 质量 D. 底面积
21.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存在怎样的关系 小明利用注射器、数字温度传感器等器材进 行了如图所示探究。
数字温度传感器 20.5℃
注射器 甲
23.5℃

(第21题图)
21.5℃

【证据】
(1)如图甲,在注射器前端筒壁上钻一个小孔,将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插人注射器内,用密 封胶将小孔密封,读出此时温度传感器的示数。
(2)如图乙,用橡皮帽将注射器的注射口堵住,用力向左推动活塞,读出此时温度传感器 的示数。
(3)如图丙,快速取下橡皮帽,活塞向右运动,注射口喷出“白气”,读出温度传感器的示 数。
【解释】
(1)该实验通过 来反映气体内能的变化,这里应用了 法。
(2)比较 两图可知,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比较 两图可知,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3)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它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与热传递 (选填 “是”或“不是”)等效的。
【交流】快速取下橡皮帽,注射口喷出“白气”,这是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
九年级阶段调研 · 物理(沪粤版)第6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