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南校区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南校区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临沂一中南校区2023级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2025年10月
出题人: 审核人: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在长江两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下图为河流剖面等流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河底和河岸附近的流速最大 B.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小
C.流速从河底向水面减小 D.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大
2.若该剖面图位于长江口附近,M为北岸,河口中一岛屿将长江口分①②两河汊,则( )
A.河口中的岛屿最终将与N岸相连 B.M沿岸筑港条件较好
C.N沿岸建设海滨游乐场的条件较好 D.①和②两河汊相比,②河汊的河水流量较大
某天文爱好者测定了当地日出地方时和晨昏线年变化。下图为该地日出地方时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若测得b值正好是a值的两倍,则该地年内日出地方时差(单位:小时)最大值为( )
A.3 B.4 C.6 D.12
4.若K至Q期间过该地晨线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则Q日该爱好者在当地可能观测到( )
A.① B.② C.③ D.④
地表辐射收支是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不同尺度气候异常及变化起关键作用。下图示意我国某地3——11月不同天气状况下地表辐射收支日变化特征平均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与大气长波辐射相比,地表长波辐射日变化较大,主要是因为( )
A.大气受热具有滞后性 B.下垫面植被覆盖较多
C.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少 D.地温日变幅大于气温
6.该地可能位于( )
A.陕西 B.新疆 C.海南 D.吉林
2023年12月14日8时,济南章丘站记录了一次天气现象。下图为此次探空资料,露点温度指大气水汽凝结时的温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此时章丘站不同高度大气状态是( )
A.600hPa至500hPa高度风速不变 B.600hPa高度以上云量较多
C.850hPa至700hPa高度有暖湿层 D.925hPa高度以下有逆温层
8.控制该站的天气系统是( )
A.冷气团 B.暖气团 C.高压脊 D.低压槽
9.该站点正在经历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 )
A.大雾 B.降雪 C.冻雨 D.霜冻
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和地表水资源地域差异显著。下图示意该区域中三个典型地区的位置及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布(径流深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其集水区上的水层深度,反映地表水资源量丰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Ⅰ、Ⅱ、Ⅲ区年均降水量(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Ⅱ>Ⅲ>Ⅰ
11.相较于Ⅰ、Ⅱ区,Ⅲ区径流深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集水面积大、植被截留强 B.集水面积小、蒸散发较强
C.地表渗漏多、蒸散发较强 D.地表渗漏多、植被截留强
海——气间通过潜热(海水蒸发吸收的热量或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长波辐射等方式进行热量交换,并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调节不同纬度间的水热状况。高空大气潜热释放对局地气温变化的贡献与潜热释放量大小大致呈正相关。下图为北半球夏季大气潜热释放对局地气温变化的贡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高空大气潜热释放和相关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潜热释放多,气温升高,不利于降水形成
B.30°-40°潜热释放数量较少,主要是副高控制不利于潜热释放
C.50°-60°潜热释放高度较低,因为锋面气旋使气流上升很强
D.80°-90°潜热释放数量最少,不会形成降水
13.在海——气系统内部( )
A.大气降水,将能量直接传递给了海洋表面
B.大气辐射和运动,能量的根本来源主要是海洋
C.海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加了大气潜热释放
D.海面上升,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甲丁乙丙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15.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二、综合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往太空。天问奔火,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进行巡视探测。
材料二 卫星发射窗口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影响。文昌发射基地的发射窗口很窄。
材料三 我国四大航天基地示意图、海南岛地形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
(1)据图说明海南岛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海南文昌发射基地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分析文昌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洱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流域内水系发达,共有117条大小河流汇入,有一条天然出湖河流。苍山入湖径流的各河段水源补给主要依赖降水、河水和地下水,受地形、地质、植被覆盖等条件的影响,雨季时苍山入湖径流的各河段补给来源及其空间分布比例呈现显著变化。下图为苍山—洱海间地表水补给“源—汇”格局及机制示意图,图中百分比数值表示各种补给水源的补给量占比。
(1)按湖水盐度分类,洱海属于________湖,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2)简述苍山东坡流域内气温的分布特征,从大气环流角度解释其主要成因。(6分)
(3)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该地中游河段地下水补给量相对较大的主要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进入21世纪,白令海整个冬季海冰面积均表现出显著的变化,此对临近的北冰洋产生影响。位于阿留申群岛东侧的阿留申低压是白令海冬季天气、气候变化重要的影响因素,此气旋型风场有利于海冰向外扩展。在白令海厄尔尼诺年冬季比拉尼娜年冬季海冰范围大,主要是由阿留申低压中心的位置变化(偏向东南或偏西)而引发。下图示意2011年、2012年、2018年和2020年3月20日卫星观测获取的白令海海冰外缘线。
(1)说明图示白令海海冰面积整体变化对冬季极地海水性质的影响。(4分)
(2)简述2018年白令海的海冰范围对海域夏季底栖鱼类的影响。(4分)
(3)分析白令海海冰在厄尔尼诺年冬季海冰范围大的主要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2022年5月3日前,华北地区连续多日高温。5月3日午后至前半夜,华北某地发生强对流天气,出现冰雹和雷暴大风。图1示意5月3日20时亚洲东部500hpa等高线和风向分布,图2示意5月3日20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
(1)在图1中用虚线标出导致此次华北地区强对流天气的高空低压槽的位置。(3分)
(2)分析华北地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原因。(8分)
地理段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B D B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D C
16.(1)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原因: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南部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数长,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数短。
(2)从纬度看,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可增加有效荷载;从交通条件看,濒临南海,有利于运输大型设备;从安全性看,火箭残骸落入大海,造成危害的概率低。
17.(1)淡水 西侧苍山大量径流注入洱海,持续输入低盐淡水;湖水通过天然出湖河流排出,形成开放水系,盐分不易积累。
(2)特征:流域内气温从上游向下游递增。
成因: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气流向东越过苍山,下沉增温。
(3)上游山区植被覆盖度高,植被截留大量雨水,雨水补给河水的水量减少,上游河水对中游河水的补给比例减少;上游植被覆盖度高且地表温度低,蒸发量小,地表水下渗量大,多以地下水的形式补给中游河水;上、中游河段透水岩层发育,利于储存地下水,上游地下水易通过地下径流补给中游河流;下游河段地势低平,地下水倾向于水平流动,向上补给地表水较少。(任意3条)
18.(1)白令海冬季海冰面积缩小,海水温度高,该海域融冰大量海水流入北冰洋,以致冬季极低海水温度升高、盐度降低。(或海水密度减小)
(2)冬季海冰面积小,夏季水温高于往年,适宜低温的底栖鱼类不适宜生存;鱼类向北迁徙(甚至进入北冰洋)。
(3)阿留申低压中心的位置偏东南;白令海位于气旋中心的西北侧,海域此时受来自冬季陆地的寒冷偏北风影响;海面降温范围向南发展,海冰面积范围广。
19.(1)
(2)高空低压槽后吹西北风,导致华北地区中高空冷空气侵入;当地多日高温,近地面气温较高,“上冷下热”的不稳定结构,空气对流易于发生;近地面的偏东南风,带来湿热气团;气流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潜热,进一步加剧气流上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