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3 第一课时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1.3 第一课时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1.3 直线的方程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 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第一课时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射击手在进行射击训练时,要掌握两个动作要领:一是托枪的手要非常稳,二是眼睛要瞄准目标的方向.若把子弹飞行的轨迹看作一条直线,并且射击手达到了上述的两个动作要求.
【问题】 (1)托枪的手的位置相当于直线中哪个几何要素?
(2)试从数学角度分析子弹是否会命中目标?
                      
                      
知识点一 直线l的方程
 如果一条直线l上的每一点的坐标          ,并且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称为直线l的方程.
知识点二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与斜截式
名称 条件 方程 图形
点斜式 直线l过定点P(x0,y0),斜率为k
斜截式 直线l的斜率为k,且与y轴的交点为(0,b)(直线l与y轴的交点(0,b)的纵坐标b叫作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
【想一想】
1.直线与y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和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是同一概念吗?
2.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等同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吗?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也可写成=k.(  )
(2)y轴所在直线方程为x=0.(  )
(3)直线y-3=k(x+1)恒过定点(-1,3).(  )
(4)直线y=2x-3在y轴上的截距为3.(  )
2.已知直线的方程是y+2=-x-1,则(  )
A.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B.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C.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D.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3.在y轴上的截距为2,且斜率为-3的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    .
题型一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例1】 根据条件写出下列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1)经过点(2,5),倾斜角为45°;
(2)直线y=x+1绕着其上一点P(3,4)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直线l.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求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的思路
提醒 只有在斜率存在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跟踪训练】
 过点(-1,2),且倾斜角为135°的直线方程为    .
题型二 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例2】 根据条件写出下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1)倾斜角为60°,与y轴的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3;
(2)在y轴上的截距为-6,且与y轴夹角为60°.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的求解策略
(1)用斜截式求直线方程,只要确定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即可,同时要特别注意截距和距离的区别;
(2)直线方程的斜截式y=kx+b不仅形式简单,而且特点明显,k是直线的斜率,b是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只要确定了k和b的值,直线的图象就一目了然.因此,在解决一次函数的图象问题时,常通过把一次函数解析式化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利用k,b的几何意义进行判断.
【跟踪训练】
  求倾斜角是直线y=-x+1的倾斜角的,且在y轴上的截距是-5的直线的方程.
题型三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综合应用
【例3】 已知直线l:y=kx+2k+1.
(1)求证:直线l过定点;
(2)当-3<x<3时,直线上的点都在x轴上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定点的确定方法
  把含参直线方程化为点斜式的形式即可得出定点坐标.
【跟踪训练】
求证:无论m为何值,直线l:y=(m-1)x+2m+1总过第二象限.
1.经过点(1,-3)且斜率为2的直线的方程为(  )
A.x+3=2(y-1) B.x-3=2(y+1)
C.y-3=2(x+1) D.y+3=2(x-1)
2.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60°,在y轴上的截距为-2,则此直线的方程为(  )
A.y=x+2 B.y=-x+2
C.y=-x-2 D.y=x-2
3.已知方程kx-y-1=3k,当实数k变化时,方程表示的所有直线都通过的定点坐标为(  )
A.(0,0) B.(0,1)
C.(3,1) D.(3,-1)
4.(多选)给出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方程k=与方程y-2=k(x+1)可表示同一直线
B.直线l过点P(x1,y1),倾斜角为90°,则其方程是x=x1
C.直线l过点P(x1,y1),斜率为0,则其方程是y=y1
D.所有的直线都有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
5.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y-m=(m-1)(x+1),若l在y轴上的截距为7,则m=    .
第一课时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一
 都是一个方程的解 都在直线l上
知识点二
 y-y0=k(x-x0) y=kx+b
想一想
1.提示:不是同一概念,距离非负,而截距可正,可负,可为0.
2.提示:不一定.当k≠0时,y=kx+b即为一次函数,当k=0时,y=b不是一次函数.
自我诊断
1.(1)× (2)√ (3)√ (4)×
2.D 直线方程y+2=-x-1可化为y-(-2)=-[x-(-1)],所以过定点(-1,-2),斜率为-1.
3.y=-3x+2 解析:∵直线的斜率为-3,又截距为2,∴由斜截式方程可得y=-3x+2.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解:(1)因为直线的倾斜角为45°,所以直线的斜率k=tan 45°=1.又直线过点(2,5),所以直线的方程为y-5=x-2.
(2)直线y=x+1的斜率k=1,所以倾斜角为45°.
由题意知,直线l的倾斜角为135°,所以直线l的斜率k'=tan 135°=-1.又点P(3,4)在直线l上,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知,直线l的方程为y-4=-(x-3).
跟踪训练
 x+y-1=0 解析:k=tan 135°=-1,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y-2=-(x+1),即x+y-1=0.
【例2】 解:(1)因为直线的倾斜角为60°,所以斜率k=tan 60°=.因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3,所以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b=3或b=-3,故所求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y=x+3或y=x-3.
(2)与y轴夹角为60°的直线的倾斜角为30°或150°,所以斜率k为tan 30°或tan 150°,即k=±,故所求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y=±x-6.
跟踪训练
 解:∵直线y=-x+1的斜率k=-,∴其倾斜角α=120°,由题意,得所求直线的倾斜角α1=α=30°,故所求直线的斜率k1=tan 30°=.
∵所求直线的斜率是,在y轴上的截距为-5,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x-5.
【例3】 解:(1)证明:由y=kx+2k+1,得y-1=k(x+2).
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知,直线过定点(-2,1).
(2)设函数f(x)=kx+2k+1,显然其图象是一条直线,当-3<x<3时,直线上的点都在x轴上方,需满足

解得-≤k≤1.
所以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k≤1}.
跟踪训练
 证明:法一 直线l的方程可化为y-3=(m-1)(x+2),
所以直线l过定点(-2,3).
由于点(-2,3)在第二象限,故直线l总过第二象限.
法二 直线l的方程可化为m(x+2)-(x+y-1)=0.
令解得
所以无论m取何值,直线l总经过点(-2,3).
因为点(-2,3)在第二象限,所以直线l总过第二象限.
随堂检测
1.D 经过点(1,-3)且斜率为2的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为y-(-3)=2(x-1),即y+3=2(x-1).
2.D ∵α=60°,∴k=tan 60°=,∴直线l的方程为y=x-2.
3.D 将直线方程化为y+1=k(x-3),可得直线过定点(3,-1).
4.BC A不正确,方程k=不含点(-1,2);B正确;C正确;D只有k存在时成立.
5.4 解析:直线l的方程可化为y=(m-1)x+2m-1,由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7,得2m-1=7,解得m=4.
3 / 3(共57张PPT)
1.3 直线的方程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
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 数学抽象、
数学运算
第一课时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射击手在进行射击训练时,要掌握两个动作要领:一是托枪的手
要非常稳,二是眼睛要瞄准目标的方向.若把子弹飞行的轨迹看作一条
直线,并且射击手达到了上述的两个动作要求.
【问题】 (1)托枪的手的位置相当于直线中哪个几何要素?
(2)试从数学角度分析子弹是否会命中目标?
                      
                      
                       
知识点一 直线 l 的方程
 如果一条直线 l 上的每一点的坐标 ,并且以
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称为直线 l
的方程.
都是一个方程的解 
都在直线 l 上 
知识点二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与斜截式
名称 条件 方程 图形
点斜
式 直线 l 过定点 P ( x0, y0),斜率为 k



式 直线 l 的斜率为 k ,且与 y 轴的交点为(0, b )(直线 l 与 y 轴的交点(0, b )的纵坐标 b 叫作直线 l 在 y 轴上的截距)

y - y0= k
( x - x0) 
y = kx +
b  
【想一想】
1. 直线与 y 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和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是同一概
念吗?
提示:不是同一概念,距离非负,而截距可正,可负,可为0.
2. 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等同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吗?
提示:不一定.当 k ≠0时, y = kx + b 即为一次函数,当 k =0时, y
= b 不是一次函数.
1.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也可写成 = k . ( × )
(2) y 轴所在直线方程为 x =0. ( √ )
(3)直线 y -3= k ( x +1)恒过定点(-1,3). ( √ )
(4)直线 y =2 x -3在 y 轴上的截距为3. ( × )
×


×
2. 已知直线的方程是 y +2=- x -1,则(  )
A. 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B. 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C. 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D. 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解析: 直线方程 y +2=- x -1可化为 y -(-2)=-[ x -(-
1)],所以过定点(-1,-2),斜率为-1.
3.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2,且斜率为-3的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
.
解析:∵直线的斜率为-3,又截距为2,∴由斜截式方程可得 y =
-3 x +2.
y =-3 x
+2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例1】 根据条件写出下列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1)经过点(2,5),倾斜角为45°;
解:因为直线的倾斜角为45°,所以直线的斜率 k =tan 45°=1.又直线过点(2,5),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y -5= x -2.
(2)直线 y = x +1绕着其上一点 P (3,4)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
直线 l .
解:直线 y = x +1的斜率 k =1,所以倾斜角为45°.
由题意知,直线 l 的倾斜角为135°,所以直线 l 的斜率k'=tan
135°=-1.又点 P (3,4)在直线 l 上,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知,直线 l 的方程为 y -4=-( x -3).
通性通法
求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的思路
提醒 只有在斜率存在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跟踪训练】
过点(-1,2),且倾斜角为135°的直线方程为 .
解析: k =tan 135°=-1,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 y -2=-( x +
1),即 x + y -1=0.
x + y -1=0 
题型二 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例2】 根据条件写出下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1)倾斜角为60°,与 y 轴的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3;
解:因为直线的倾斜角为60°,所以斜率 k =tan 60°= .因为直线与 y 轴的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3,所以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 b =3或 b =-3,故所求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 y = x +3或 y = x -3.
(2)在 y 轴上的截距为-6,且与 y 轴夹角为60°.
解:与 y 轴夹角为60°的直线的倾斜角为30°或150°,所
以斜率 k 为tan 30°或tan 150°,即 k =± ,故所求直线方程
的斜截式为 y =± x -6.
通性通法
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的求解策略
(1)用斜截式求直线方程,只要确定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即可,同时
要特别注意截距和距离的区别;
(2)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y = kx + b 不仅形式简单,而且特点明显, k
是直线的斜率, b 是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只要确定了 k 和 b 的
值,直线的图象就一目了然.因此,在解决一次函数的图象问题
时,常通过把一次函数解析式化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利用 k ,
b 的几何意义进行判断.
【跟踪训练】
  求倾斜角是直线 y =- x +1的倾斜角的 ,且在 y 轴上的截
距是-5的直线的方程.
解:∵直线 y =- x +1的斜率 k =- ,∴其倾斜角α=
120°,由题意,得所求直线的倾斜角α1= α=30°,故所求直
线的斜率 k1=tan 30°= .
∵所求直线的斜率是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5,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y = x -5.
题型三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综合应用
【例3】 已知直线 l : y = kx +2 k +1.
(1)求证:直线 l 过定点;
解:证明:由 y = kx +2 k +1,得 y -1= k ( x +2).
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知,直线过定点(-2,1).
(2)当-3< x <3时,直线上的点都在 x 轴上方,求实数 k 的取
值范围.
解:设函数 f ( x )= kx +2 k +1,显然其图象是一条直
线,当-3< x <3时,直线上的点都在 x 轴上方,需满足

解得- ≤ k ≤1.
所以实数 k 的取值范围是 .
通性通法
定点的确定方法
  把含参直线方程化为点斜式的形式即可得出定点坐标.
【跟踪训练】
求证:无论 m 为何值,直线 l : y =( m -1) x +2 m +1总过第
二象限.
证明:法一 直线 l 的方程可化为 y -3=( m -1)( x +2),
所以直线 l 过定点(-2,3).
由于点(-2,3)在第二象限,故直线 l 总过第二象限.
法二 直线 l 的方程可化为 m ( x +2)-( x + y -1)=0.
令解得
所以无论 m 取何值,直线 l 总经过点(-2,3).
因为点(-2,3)在第二象限,所以直线 l 总过第二象限.
1. 经过点(1,-3)且斜率为2的直线的方程为(  )
A. x +3=2( y -1) B. x -3=2( y +1)
C. y -3=2( x +1) D. y +3=2( x -1)
解析: 经过点(1,-3)且斜率为2的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为 y -
(-3)=2( x -1),即 y +3=2( x -1).
2. 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60°,在 y 轴上的截距为-2,则此直线的方程
为(  )
解析: ∵α=60°,∴ k =tan 60°= ,∴直线 l 的方程为 y =
x -2.
3. 已知方程 kx - y -1=3 k ,当实数 k 变化时,方程表示的所有直线都
通过的定点坐标为(  )
A. (0,0) B. (0,1)
C. (3,1) D. (3,-1)
解析: 将直线方程化为 y +1= k ( x -3),可得直线过定点
(3,-1).
4. (多选)给出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B. 直线 l 过点 P ( x1, y1),倾斜角为90°,则其方程是 x = x1
C. 直线 l 过点 P ( x1, y1),斜率为0,则其方程是 y = y1
D. 所有的直线都有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
解析: A不正确,方程 k = 不含点(-1,2);B正确;C
正确;D只有 k 存在时成立.
5. 已知直线 l 的方程为 y - m =( m -1)( x +1),若 l 在 y 轴上的截
距为7,则 m = .
解析:直线 l 的方程可化为 y =( m -1) x +2 m -1,由直线 l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7,得2 m -1=7,解得 m =4.
4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若直线 l 的倾斜角为45°,且经过点(2,0),则直线 l 的方程是
(  )
A. y = x +2 B. y = x -2
解析: 由题得直线 l 的斜率为tan 45°=1,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求得直线 l 的方程为 y -0= x -2,即 y = x -2.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直线 y -2=- ( x +1)的倾斜角及在 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  )
A. 60°,2
D. 120°,2
解析: 该直线的斜率为- ,当 x =0时, y =2- ,∴其倾
斜角为120°,在 y 轴上的截距为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直线 y = ax + 的图象可能是(  )
解析: 根据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得其斜率与在 y 轴上的截距同
号,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多选)已知直线 l : y =- x +2,则(  )
A. 倾斜角为60°
B. 过点(0,2)
D.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直线斜率 k =- ,所以倾斜角为120°,故A错误;将点(0,2)代入直线方程, ×0+2-2=0成立,故B正确;因为直线 l 斜率 k =- ,所以(1,- )是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故C正确;令 x =0,可得 y =2,即在 y 轴上的截距为2,故D正确.故选B、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多选)下列关于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y - y0= k ( x - x0)( k ∈R)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能表示与 y 轴平行的直线
B. 不能表示与 x 轴平行的直线
C. 表示经过点( x0, y0)的所有直线
D. 表示经过点( x0, y0)的无数条直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y - y0= k ( x - x0)( k ∈R)不能
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即不能表示与 y 轴平行的直线,但能表示
与 x 轴平行的直线,A正确,B错误;该直线能表示过点( x0, y0)
的无数条直线,但不能表示过点( x0, y0)的所有直线(因为过点
( x0, y0)的所有直线中存在一条平行于 y 轴的直线),故C错误,
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多选)直线( m2+2 m ) x +(2 m2- m +3) y =4 m +1在 y 轴上
的截距为1,则 m 的值可以是(  )
A. -2
D. 2
解析: 令 x =0,得 y = .由已知得 =1,则4 m
+1=2 m2- m +3,即2 m2-5 m +2=0.解得 m =2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6,且与 y 轴相交成30°角的直线方程是
.
解析:与 y 轴相交成30°角的直线的斜率为 k =tan 60°= 或 k =
tan 120°=- ,所以在 y 轴上的截距为-6,且与 y 轴相交成30°
角的直线方程是 y = x -6或 y =- x -6.
y =
x -6或 y =- x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将直线 y = x + -1绕其上一点(1,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15°,得到的直线方程是 .
解析:直线 y = x + -1的倾斜角是45°,逆时针方向旋转15°后
倾斜角为60°,斜率是 ,则方程是 y - = ( x -1),即 y
= x .
y = 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直线 y = kx +2( k ∈R)不过第三象限,则斜率 k 的取值范围
是 .
解析:当 k =0时,直线 y =2不过第三象限;
当 k >0时,直线过第三象限;
当 k <0时,直线不过第三象限.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写出下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1)直线的倾斜角为45°且在 y 轴上的截距是2;
解:斜率 k =tan 45°=1,可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 y
= x +2.
(2)直线过点 A (3,1)且在 y 轴上的截距是-1.
解:由题意知直线过点(3,1),(0,-1),
∴斜率 k = = ,
可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 y = x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与直线3 x -2 y =0的斜率相等,且过点(-4,3)的直线方程为
(  )
解析: 由直线3 x -2 y =0得 y -0= ( x -0),则斜率 k =
,从而所求直线的斜率也为 .又所求直线过点(-4,3),所以
依据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得 y -3= [ x -(-4)]= ( x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直线 l1: y = ax + b 与直线 l2: y = bx + a ( ab ≠0, a ≠ b )在同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对于A选项,由 l1得 a >0, b <0,而由 l2得 a >0, b >
0,矛盾;对于B选项,由 l1得 a <0, b >0,而由 l2得 a >0, b >
0,矛盾;对于C选项,由 l1得 a >0, b <0,而由 l2得 a <0, b >
0,矛盾;对于D选项,由 l1得 a >0, b >0,而由 l2得 a >0, b >
0.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多选)已知直线 l : x - my + m -1=0,则下述正确的是
(  )
A. 直线 l 的斜率可以等于0
B. 直线 l 的斜率有可能不存在
C. 直线 l 可能过点(2,1)
D. 直线 l 在 y 轴上的截距可能为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因为直线 l : x - my + m -1=0,若 m =0,则直线的
斜率不存在,故B正确;若 m ≠0,则直线的斜率存在,且斜率 k =
,不可能为0,故A错误;将点(2,1)代入直线方程得2- m +
m -1=1≠0,故C错误;令 m =1,则直线方程为 x - y =0,横纵
截距均为0,故D正确.故选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将直线 y =3 x 绕坐标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1个
单位长度,所得直线方程为 .
解析:将直线 y =3 x 绕坐标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直线
y =- x ,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直线方程为 y =-
( x -1),即 y =- x + .
y =- x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已知直线 l 的斜率与直线3 x -2 y =6的斜率相等,直线 l 与 x 轴的交
点坐标为( a ,0),且 a 比直线 l 在 y 轴上的截距大1,求直线 l 方
程的斜截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由题意知,直线 l 的斜率为 ,
设直线 l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b ,
故直线 l 的方程为 y = x + b ,
由 x + b =0得 a =- b ,
所以- b - b =1, b =- ,
所以直线 l 方程的斜截式为 y = x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如图,在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 l1, l2的一角,有一个电线杆,电线
杆底部到道路 l1的垂直距离为4米,到道路 l2的垂直距离为3米,现
在要过电线杆的底部靠近道路的一侧修建一条人行道 AB ,使得人
行道与两条垂直的道路围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最小,求人行道
的长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人行道所在直线方程为 y -4= k
( x -3)( k <0),所以 A (3- ,0), B (0,4-3 k ),所
以△ ABO 的面积 S = (4-3 k ) = ,因为
k <0,所以-9 k - ≥2 =24,当且仅当-9 k =-
,即 k =- 时取等号,此时, A (6,0),
B (0,8),所以人行道的长度为10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谢 谢 观 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3 直线的方程
第一课时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1.若直线l的倾斜角为45°,且经过点(2,0),则直线l的方程是(  )
A.y=x+2 B.y=x-2
C.y=x- D.y=x-2
2.直线y-2=-(x+1)的倾斜角及在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
A.60°,2 B.120°,2-
C.60°,2- D.120°,2
3.直线y=ax+的图象可能是(  )
4.(多选)已知直线l:y=-x+2,则(  )
A.倾斜角为60°
B.过点(0,2)
C.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1,-)
D.在y轴上的截距为2
5.(多选)下列关于直线方程的点斜式y-y0=k(x-x0)(k∈R)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表示与y轴平行的直线
B.不能表示与x轴平行的直线
C.表示经过点(x0,y0)的所有直线
D.表示经过点(x0,y0)的无数条直线
6.(多选)直线(m2+2m)x+(2m2-m+3)y=4m+1在y轴上的截距为1,则m的值可以是(  )
A.-2 B.-
C. D.2
7.在y轴上的截距为-6,且与y轴相交成30°角的直线方程是    .
8.将直线y=x+-1绕其上一点(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15°,得到的直线方程是    .
9.直线y=kx+2(k∈R)不过第三象限,则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    .
10.写出下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1)直线的倾斜角为45°且在y轴上的截距是2;
(2)直线过点A(3,1)且在y轴上的截距是-1.
11.与直线3x-2y=0的斜率相等,且过点(-4,3)的直线方程为(  )
A.y-3=-(x+4) B.y+3=(x-4)
C.y-3=(x+4) D.y+3=-(x-4)
12.直线l1:y=ax+b与直线l2:y=bx+a(ab≠0,a≠b)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
13.(多选)已知直线l:x-my+m-1=0,则下述正确的是(  )
A.直线l的斜率可以等于0
B.直线l的斜率有可能不存在
C.直线l可能过点(2,1)
D.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可能为0
14.将直线y=3x绕坐标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方程为    .
15.已知直线l的斜率与直线3x-2y=6的斜率相等,直线l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a,0),且a比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大1,求直线l方程的斜截式.
16.如图,在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l1,l2的一角,有一个电线杆,电线杆底部到道路l1的垂直距离为4米,到道路l2的垂直距离为3米,现在要过电线杆的底部靠近道路的一侧修建一条人行道AB,使得人行道与两条垂直的道路围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最小,求人行道的长度.
第一课时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1.B 由题得直线l的斜率为tan 45°=1,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求得直线l的方程为y-0=x-2,即y=x-2.故选B.
2.B 该直线的斜率为-,当x=0时,y=2-,∴其倾斜角为120°,在y轴上的截距为2-.
3.B 根据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得其斜率与在y轴上的截距同号,故选B.
4.BCD 直线斜率k=-,所以倾斜角为120°,故A错误;将点(0,2)代入直线方程,×0+2-2=0成立,故B正确;因为直线l斜率k=-,所以(1,-)是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故C正确;令x=0,可得y=2,即在y轴上的截距为2,故D正确.故选B、C、D.
5.AD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y-y0=k(x-x0)(k∈R)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即不能表示与y轴平行的直线,但能表示与x轴平行的直线,A正确,B错误;该直线能表示过点(x0,y0)的无数条直线,但不能表示过点(x0,y0)的所有直线(因为过点(x0,y0)的所有直线中存在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故C错误,D正确.
6.CD 令x=0,得y=.由已知得=1,则4m+1=2m2-m+3,即2m2-5m+2=0.解得m=2或.
7.y=x-6或y=-x-6
解析:与y轴相交成30°角的直线的斜率为k=tan 60°=或k=tan 120°=-,所以在y轴上的截距为-6,且与y轴相交成30°角的直线方程是y=x-6或y=-x-6.
8.y=x 解析:直线y=x+-1的倾斜角是45°,逆时针方向旋转15°后倾斜角为60°,斜率是,则方程是y-=(x-1),即y=x.
9.(-∞,0] 解析:当k=0时,直线y=2不过第三象限;
当k>0时,直线过第三象限;
当k<0时,直线不过第三象限.
10.解:(1)斜率k=tan 45°=1,可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 y=x+2.
(2)由题意知直线过点(3,1),(0,-1),
∴斜率k==,
可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y=x-1.
11.C 由直线3x-2y=0得y-0=(x-0),则斜率k=,从而所求直线的斜率也为.又所求直线过点(-4,3),所以依据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得y-3=[x-(-4)]=(x+4).
12.D 对于A选项,由l1得a>0,b<0,而由l2得a>0,b>0,矛盾;对于B选项,由l1得a<0,b>0,而由l2得a>0,b>0,矛盾;对于C选项,由l1得a>0,b<0,而由l2得a<0,b>0,矛盾;对于D选项,由l1得a>0,b>0,而由l2得a>0,b>0.故选D.
13.BD 因为直线l:x-my+m-1=0,若m=0,则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故B正确;若m≠0,则直线的斜率存在,且斜率k=,不可能为0,故A错误;将点(2,1)代入直线方程得2-m+m-1=1≠0,故C错误;令m=1,则直线方程为x-y=0,横纵截距均为0,故D正确.故选B、D.
14.y=-x+ 解析:将直线y=3x绕坐标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直线y=-x,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直线方程为y=-(x-1),即y=-x+.
15.解: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为,
设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b,
故直线l的方程为y=x+b,
由x+b=0得a=-b,
所以-b-b=1,b=-,
所以直线l方程的斜截式为y=x-.
16.解: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人行道所在直线方程为y-4=k(x-3)(k<0),所以A(3-,0),B(0,4-3k),所以△ABO的面积S=(4-3k)=(24-9k-),因为k<0,所以-9k-≥2=24,当且仅当-9k=-,即k=-时取等号,此时,A(6,0),B(0,8),所以人行道的长度为10米.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