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泥漠是荒漠地表类型的一种,主要由黏土和粉砂组成,其地表干燥、致密,平坦裸露,植被稀疏,并伴有龟裂发育。在干旱、半干旱区内陆盆地低洼处,泥漠由内陆河或间歇性洪水带来的细颗粒物经不断沉积、蒸发作用而成。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山周边有一洪积扇,泥漠地貌发育典型,周边戈壁广布。在相同风力作用下,相比泥漠,周边戈壁沙粒的跳跃高度更高。下图示意泥漠发育位置。据据此完成1—3题。1.洪积扇在泥漠的发育过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物源 B.防止龟裂 C.补充水分 D.减轻风蚀2.泥漠表面的致密性主要取决于A.沉积时间 B.水分含量 C.植被覆盖 D.组成物质3.在相同风力作用下,周边戈壁沙粒跳跃高度比泥漠更高,主要原因是戈壁A.地面相对光滑,地面摩擦阻力更小 B.沙粒相互碰撞跳跃,惯性大C.地表物质密度小,受风力影响更大 D.地表物质更均匀,受风力影响一致劳动力就近流出指劳动力迁移至行政村外、但仍在本省范围内就业的现象(劳动力就近流出率=就近流出就业人数/行政村劳动力总量)。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近年来劳动力就近流出明显,主要流向水城区中心。下图示意水城区不同区域劳动力就近流出率随与城区中心距离增加的变化曲线。据此完成4—5题。4.导致水城区劳动力就近流出率呈现图中下降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各村本地就业供给量 B.城区经济引力强度C.各村劳动力总量规模 D.各地文化习俗差异5.推动人口就近流动是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策略,以下措施中,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水城区人口就近流动的是A.收紧中心城区落户限制 B.放宽一线城市落户门槛C.加强省际交通设施建设 D.引进培育县域主导产业幞状云是发展旺盛的积雨云顶部比较潮湿的空气层被上升气流往上推,并受气温和气压的影响,云顶气流水平扩散形成的帽状云盖。2025年5月,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出现此罕见景观(如下图)。。据此完成6—7题。6.幞状云形成的主要条件是A.近地面逆温层增强对流 B.云顶辐射冷却抑制对流C.高空西风急流强烈下切 D.云顶存在稳定气层阻挡7.喜马拉雅山脉南坡5月易出现幞状云,主要得益于该时段A.西南季风影响,暖湿气流强盛 B.副热带高压北移,水汽易凝结C.冷锋过境频繁,垂直温差显著 D.冰川消融加剧,近地面湿度大目前全球掀起了工业4.0智能制造的浪潮,日本和德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具备领先优势。1978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发展成为拥有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多种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世界工厂”。目前我国珠江三角洲共有工业机器人企业1206家,集中分布在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等地。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工业机器人企业分布情况。据此完成8—10题。8.珠江三角洲本地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增大的直接原因是A.劳动力素质低 B.劳动力数量少 C.产业优化升级 D.技术创新升级9.与德国相比,珠江三角洲本地工业机器人企业迅速发展得益于A.产业基础雄厚 B.政府政策支持 C.产业集聚催化 D.外来技术引入10.为进一步提升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最应A.引进先进技术 B.扩大制造规模 C.提高创新能力 D.发展多样化产业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通过科技、绿色、数字生产力三个方面构建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指标越高其生产力水平越高),可实现对不同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测度。下图为“中部经济带部分省份新质生产力变化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图中甲乙丁丙依次代表A.河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山西省 B.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山西省C.河南省、湖北省、山西省、江西省 D.湖北省、山西省、江西省、河南省12.新质生产力现阶段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是A.甲省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B.乙省存在经济、能源与环境间的矛盾C.丙省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分工协作D.丁省电子薪资等科技生产力发展迅猛华北平原是我国地面沉降速率最快、影响面积最大的地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区域的地面沉降现象。下图为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13.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是A.沿海较严重,海水倒灌 B.内陆较轻,人口稀疏C.东北较严重,需水量大 D.南部较轻,降水较多14.地面沉降对该区域造成的影响可能是A.地基下沉,楼房墙体开裂 B.海水倒补,地下水质变差C.地势变低,平原面积扩大 D.地面塌陷,诱发构造地震15.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地区的有利影响是A.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 B.带动产业发展,减少污水排放C.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盐碱化减轻 D.缓解争水矛盾,维护社会安定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施河镇地处江苏省淮安、扬州、盐城三市交界处,人口约7.8万。20世纪50年代,施河人经商从推销河虾、韭菜籽等起步,90年代初开始手工作坊生产三角板、直尺等传统教具。2000年之后,随着国家教育的发展,该镇教具产品向高端智能化转型升级,引进技术研发出电教实验装备、数字化校园等2000多种现代教具,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施河镇在聚焦现代教具装备主导产业的同时,还积极构建产镇融合的产业体系(图右),并通过建设学校、医院、产业孵化中心、污水处理厂等服务设施,打造成为一个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的智教乐享小镇。图左示意施河镇地理位置。(1)简述20世纪90年代初施河镇教具产业兴起的自身优势。(6分)(2)分析2000年之后促使该镇教具产品转型升级的外部条件。(6分)(3)说明施河镇智教乐享小镇的成功对其它区域产镇融合发展的启示。(4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为了对比沙打旺和羊草两种草本植物的防风固沙效果,某研究团队于2022年3月在毛乌素沙地进行了两种植物的人工种植,当年7月,研究团队在实验样地开展了风洞试验,并将实验数据绘制成了不同植被盖度下的输沙率示意图(如图)。(1)为了降低误差,指出两种实验的样地应保持一致的地理条件。(4分)(2)说明羊草和沙打旺输沙率特征的异同点。(4分)(3)从经济、生态两方面综合考虑毛乌素沙地生物治沙,选择图中适宜的植物种类及覆盖度并说明理由。(5分)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丹霞山位于南岭南麓,山体以红色砂岩和砾岩为主,砂岩颗粒孔隙小且均匀,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毛细作用使盐风化过程明显。该地岩石发育着形态和规模不同的风化洞穴,其中小型蜂窝状洞穴的发育最具特色。在大而深的洞穴内存在昆虫、蓝藻等生物,它们对洞穴后壁的小型蜂窝状洞穴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吸引着许多科考人员去洞穴内开展探洞活动。如图示意丹霞山锦江两岸的禄意堂和锦石岩洞相对位置,图中洞穴朝向是与正北方向沿顺时针方向的夹角。(1)简述小型蜂窝状洞穴的主要形成过程。(6分)(2)分析禄意堂崖壁小型蜂窝状洞穴难以长期保留的主要原因。(4分)(3)简述锦石岩洞内生物对小型蜂窝状洞穴破坏和保护的方式。(4分)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文莱为热带雨林气候,但降水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异。文莱的经济支柱是石油天然气产业,为摆脱单一经济束缚,近年来文莱政府正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多元化。下图为文莱位置示意图。(1)与5~6月相比,分析文莱11~12月降水量更多的原因。(6分)(2)从地理位置角度,指出文莱适宜发展的两项具体的第三产业,并分别说明不同的理由。(6分)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D B B D D A C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C B A C A D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位于三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手工成本低;施河人经商起步早,销售经验丰富,早期经商积累财富,为办厂提供资金。(每点2分,共6分)(2)现代教育的发展,国家政策支持电教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现代教具产品得到拓展;研发技术的进步,为教具产品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对现代教具的市场需求增多。(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3)聚焦特色主导产业,提升镇域产业影响力;建设产业园区,形成集聚效应,注重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优化镇域产业结构,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营造宜居宜业的镇域环境;生活、生产和公共服务设施融为一体,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共用。(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17.(1)土地平整度、土壤水分和质地、风力大小、植被覆盖度。(每点1分,共4分)(2)相同点:随着植被覆盖度升高,两种植被的输沙率均在降低,且下降率呈先快后慢的特征。不同点:沙打旺的输沙率低于羊草,且输沙率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变幅显著更低。(每点2分,共4分)(3)适宜选择植被盖度为30%的沙打旺;(1分)理由:沙打旺植被覆盖的输沙率小于羊草,目覆盖度为30%时,输沙率已接近0,说明固沙效果良好;若继续提高覆盖度,输沙率减少有限,但治沙成本会上升。(每点2分,共4分)18.(1)盐溶液在砂岩的小孔隙间渗透,经毛细作用使盐物质到达岩石表面;盐溶液的水分经蒸发,岩石表面孔隙形成盐结晶,盐风化致岩石孔隙扩大;后岩石受重力作用剥落,形成凹坑洞穴。(每点2分,共6分)(2)崖壁直接与锦江水汽接触,高海拔温度低至水汽多凝结,洞穴易受流水侵蚀;崖壁日温差大,风化作用显著,小型洞穴易扩大或消失。(每点2分,共4分)(3)动物在洞内居住活动,分泌物和排放气体加速风化破坏洞穴;藻类附着在岩石的硬化表面,砂岩免受雨水和流水侵蚀,对洞穴的岩石崩解起保护作用。(每点2分,共4分)19.(1)11~12月为冬季,该地受东北信风影响;风从海洋吹来,携带大量水汽;该国地势南高北低,信风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形成丰沛的降水。(每点2分,共6分)(2)旅游业:文莱位于4°N~5°N之间,地处低纬热带,且北部临海,具有热带生物资源及海滨资源等,自然风景优美。物流业或转口贸易:处于东亚与西亚、非洲、欧洲等区域联系的重要航线上,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海运便利。(产业1分,理由2分,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试题.docx 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