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中学共同体2025学年第一学期素养检测(一)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PDF版,含答案 第1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中学共同体2025学年第一学期素养检测(一)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PDF版,含答案 第1章)

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长兴县龙山中学共同体素养检测(一)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温馨提示:
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60分,试卷共8页,共32小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
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心灵感应
B.味觉
C.嗅觉
D.触觉
2.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遇险者可以通过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来
向外界求救。这主要是利用了铁管可以()
A.通风
B.通水
C.传热
D.传声
3.如图是某地颇具特色的“音乐公路”。路面上分布着许多横向凹槽,每个凹槽的间距不
同,汽车驶过时会改变槽内空气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量
4.近几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跳是预防近
视的有效措施,远处物体成像的部位及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角膜
B.视网膜、视觉中枢
C.晶状体、视网膜
D.瞳孔、视网膜
5.我国高速列车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美好生活带来了新福祉,为世界
高速列车的发展树立了新标杆。动车组轨道用的是超长无缝钢轨,可以
避免轮与轨之间的缝隙碰撞发声,从而给乘客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下
列实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A.摩托车上的消音器
B.路口的噪声监测仪
C.高架路上的隔音板
D.工厂里的降噪耳塞
玻璃板
6.小科采用如图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板应选用厚度较大的
B.所成的像可在光屏上承接
C,实验环境的亮暗对实验没有影响
白纸
D.可将白纸替换为带有刻度的纸张,便于比较物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7.2月24日是“世界讨厌香菜日”,全球约15%的人对香莱“深恶痛绝”。研究表明这
些人的嗅觉受体对香菜中的醛类物质异常敏感,食用香菜时会产生类
似“肥皂味”或“金属味”的体验。下列有关嗅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嗅觉感受器是位于鼻黏膜的嗅觉细胞
B,嗅觉是兴奋传到大脑皮层时形成的
C.人在感冒时对气味的敏感度下降是因为丧失了嗅觉
D.“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因为嗅觉具有适应性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第1页共8页
。…1
国扫描全能王
餐g人帽华用的c日F
8.如图所示是春秋战国时期盛水的容器一“鉴”,我国古代将镜子称作“鉴”就是由于
“鉴”中盛水可用来照面。若你正对着“鉴”中平静的水面,就会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的像是由镜面反射形成的
B.水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像到水面的距离不能超过“鉴”的高度
D.人越靠近水面,水中的像越大
9,暖水瓶的瓶胆夹层是真空的,可用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将一个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
塞上瓶塞,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分析、判断。下列实验设计合理
真空夹层的是(
A.塞上木质瓶塞和塑料瓶塞进行比较
B.把暖水瓶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暖水瓶和一个瓶胆漏气的暖水瓶进行比较
发事器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电子发声器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10.科研人员用低音频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发出30`60Hz的低频声波,
在短短数秒内就扑灭了火焰。下列关于低音颍灭火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
A,低音频灭火装置发出的声音人耳可以听到
B.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低音频灭火装置也需要振动发声
D.装置发出的低频声波指的是其发声的响度
11.如图是某主动降噪耳机的消音原理图。该耳机能根据噪声情况产生相应的反噪声声波,
与噪声合成,达到降噪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耳机在声源处降噪
Λ噪声源
B.该耳机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降噪
V∽A合成后的声音
C.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响度实现降噪
D.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音调实现降噪
12.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
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
这时()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B.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半透明纸
凸透镜
D.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
的距离
13.“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
成低音,其方法是演唱者首先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
形成低音声部。然后巧妙地调节舌尖的空隙,用一股气息冲击发出高音(类似于吹口哨的方
法)。用这种方法演唱,可以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第2页共8页
紫巴扫描全能王
数餐g人M←用的G国F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